臺式電腦機箱中塔好,還是全塔的好?

粵hea粵上癮


中塔全塔指的是機箱大小的區別,用好壞形容其實並不貼切,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適用”,也就是根據你的需求,合理的選擇中塔或全塔機箱。下面我就用當前比較流行的兩款中塔和全塔機箱做對比對問題做一個具體的說明。(圖1,2,3,4為中塔機箱示例,其餘為全塔機箱示例)

機箱的好壞,其實要從幾個方面判斷(參考圖片5):用料、做工、設計。而一個機箱是不是適用於你,主要從以下幾點判斷:1、主板的大小;2、顯卡的長短;3、散熱器的尺寸、數量;4、散熱空間的需求;5、擴展性需求。這幾點我按我認為的重要程度排了順序,只要搞清楚以上幾點的需求,一般來說就可以判斷出自己需要什麼類型的機箱了。

1、主板作為一臺電腦的骨骼框架,直接決定了需求機箱的大小。高端玩家肯定要選atx級別以上的大號主板,辦公族可能一個itx就能滿足需求。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第六張圖片,很直觀,各類型主板都羅列其中,我們只要看機箱支不支持你所選擇的主板就可以了。

2、顯卡尺寸對遊戲玩家來說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同芯片顯卡尺寸越大說明用料越足,散熱器越好。而顯卡尺寸過大有些機箱會出現放不進去的情況。所以買機箱時一定要看準顯卡長度支持與否。(圖2和圖5都有顯卡長短支持參數)

3、現在的散熱器越做越大,風冷散熱器的高度受機箱寬度限制,所以機箱說明中會註明散熱器高度限制尺寸。(見圖5)而水冷散熱器現在越來越受歡迎,冷排的大小也分為好幾種規格,一般來說越大散熱效果越好。圖三和圖九分別是中塔和全塔機箱所能容納的水冷散熱器大小和數量,區別相當明顯。必須說明的是,一般情況下,越多的散熱風扇所帶來的噪聲就會越大,所以散熱器的多少一定要找到數量和噪聲的平衡,不要一位的堆數量導致噪聲汙染。

4、散熱空間區別於散熱器大小數量,是因為機箱內部設備的多少決定了對機箱大小的要求,比如說你的硬盤特別多,又有雙顯卡sli,那麼一臺中塔機箱顯然會出現發熱空間集中導致內部過熱。這時一臺空間更大的全塔機箱就再合適不過了。內部空間更大有助於空氣的流通,增強散熱效果。(圖8可以看到,全塔機箱在安裝多個散熱器的同時還留有充足的散熱空間)

5、買電腦一次到位,沒有後期升級要求,可以直接跳過此處。但還是有很多人會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錢包的緩解適當升級一下自己的機器。比如影音發燒友對硬盤擴容和raid需求,對光盤刻錄機的需求,遊戲玩家多卡互聯的需求,CPU顯卡散熱器升級的需求等等,這樣的話,一步到位買一個有充分擴展空間的機箱就是最明智的選擇。(圖4和圖7可以看到中塔和全塔硬盤擴展空間的區別)

總結:現在的機箱設計越來越好,創新型產品層出不窮,單純的以全塔中塔來判斷機箱適合與否已經不合時宜了。一個好的機箱設計,能讓一個傳統的中塔機箱擁有非常不錯的散熱空間和擴展性,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所以我們在選擇機箱時,請按如下順序做出合理判斷。

1、CPU性能:決定對主板和散熱器的需求,性能越強大,越應該選擇大的主板,增強供電、擴展性和散熱空間。辦公集成顯卡的CPU,就可以選擇相對小號的機箱。(無升級需求的話)

2、主板的規格型號:上面已經提到了,CPU強大,一般都會對散熱要求高,並匹配獨立顯卡。

3、散熱器大小:CPU越強對散熱要求越高,選個合適的散熱器是保證穩定性的重中之重。

4、顯卡的長短:散熱強大的顯卡肯定對安裝空間有額外的要求,一定要看好尺寸。

5、對後期擴展性的需求。

只要按以上順序合理做出判斷,相信你肯定能判斷出自己對機箱的需求了,只要參考圖5這種機箱規格參數,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機箱了。至於燈光汙染和噪聲汙染的問題,就看自己的側重和喜好選擇吧。











Cool8UG


用的全塔,啥都能塞下,各種超頻,特效全開,散熱就沒擔心過。就是第一眼看到機箱,居然這麼大。不過還好,能放下。




Ttea123


臺式電腦機箱中塔和全塔沒有好與不好之分,只有合不合適之說。

比如E-ATX主板或高端顯卡的體積很大,一般的中塔機箱就放不下,這時就只能選擇全塔機箱了。但我們不能因此就斷言中塔機箱不好。所謂的中塔機箱和全塔機箱,主要是依據機箱尺寸(也就是體積和容量)和搭載硬件能力來界定的。

用戶選擇中塔機箱或全塔機箱主要是根據電腦硬件配置來決定的,不同的電腦硬件配置就會有不同的選擇結果。

全塔機箱往往在做工和用料和風道性能方面都要好很多,但如果用戶使用的是ATX主板,一般用中塔機箱就足夠了,而E-ATX主板就需要全塔機箱,M-ATX主板可以使用標準小機箱,MINI-ITX主板可以用迷你小機箱,用戶根據板型選擇即可。當然也要考慮到顯卡因素,高端顯卡尺寸太大的中塔機箱空間就顯得很侷促,這時就必需選擇全塔機箱了。如果用戶是ATX主板和普通顯卡,使用全塔機箱就是資源浪費,而且全塔機箱會佔用更多的室內空間。

目前市場上應用最廣,實用性最強的還是中塔機箱,因為這部分普通用戶群體基數最大。當然全塔機箱的散熱性能和擴展性能要更強,如果用戶有後期硬件升級的需求,可以考慮全塔機箱。

總之,選擇中塔機箱還是全塔機箱,用戶要根據電腦主板、顯卡等硬件設備因素並結合自己實際情況來綜合考慮。


數碼天與地


機箱大小看你裝的硬件多少。

普通用戶 電腦淘汰也不會向電腦機箱裝硬件。

內存一條 顯卡一個固態和hdd各一個,你說用得上大機箱麼? 這種配置itx matx都行。

一堆小白上atx eatx 其實用戶沒有 白佔地方。散熱好?不會,散熱是機箱安裝風扇一定的條件下,itx matx安裝足夠風扇一樣散熱好。

用我們自動化的說就是 進風和出風平衡。時風都能通過出風排走,不在機箱堆積熱量


susupro


全塔好,除非你的電腦桌放不下,為以後升級做好備用,而且散熱也好些!


小馬哥的Vlog


空間允許的情況下,越大越好。


HermanTiger


中塔好還是全塔好?當然是全塔好了,因為內部空間大,散熱會更好!


機箱大致有全塔、半塔、迷你這三種,很多選擇半塔、迷你這種機箱的朋友,可能是處於節省空間的原因,因為並不是每個人使用電腦的地方都是寬敞明亮的,而且小機箱也便於攜帶,頻繁的挪動也不會麻煩,所以才會選擇小一點的機箱!

但是對於使用電腦地點/空間大的朋友來說,建議還是買全塔的為好,因為內部空間會更大一些,所以散熱情況也會更好一些,並且後期如果升級硬件的話,也不用為機箱而擔憂~

再比如現在有很多高端的CPU散熱器、顯卡,它們的尺寸都是很大的,小機箱可能就很難裝得下去了,此時大機箱的優點就發揮出來了,啥散熱器、顯卡都能往裡裝,而且還可以多裝幾個機箱風扇呢!


桃園Computer


中塔和全塔機箱主要區別在於大小和內部元器件留下的佈局空間不同。

中塔機箱其實就是常見的主機機箱,主要安裝俗稱大板的ATX主板和一個標準電源,可以安裝得下絕大多數獨立顯卡,很少一部分可以安裝得下加大的EATX主板。

全塔機箱屬於佔地空間比較大的一種機箱,主要針對超大的高端顯卡和更大的EATX主板設計,另外從供電考慮留有雙電源位置和部分加裝水冷散熱的空間。

以下是中塔和全塔機箱的對比圖(兩圖左邊為中塔):


搞笑科技菌


選機箱主要看電腦硬件配置來選購電腦主機機箱。

全塔式機箱多為能夠容納4個以上的光驅位和硬盤位,支持超大型顯卡和ATX大板主板,可配置水冷型散熱或是超大型散熱器的機箱。

中塔式機箱指擁有3-4個光驅或是硬盤位的機箱,支持顯卡的類型有一定的要求,超大型顯卡無法安裝或是無法安裝大型的一體式水冷散熱裝備。

因此,在選擇機箱時,應考慮到顯卡尺寸;散熱配置等具體規格來選配機箱的尺寸,並沒有所謂的全塔還是中塔好。一個合理的機箱,能夠容納下相應的電腦硬件配置,擁有合理的散熱通風空間,又不造成空間浪費或是佔用空間的機箱上最好的。空間上來說,全塔機箱散熱條件好!用料上來說,重量上過重的優選。

謝謝你的觀看,祝你開心快樂每一天!


雲帆放映室


如果想組裝比較高端的遊戲主機,建議用全塔,先馬魯班1全塔機箱E-ATX(加大型)

整機0.7毫米噴漆前鋼板厚度

新增主板定位螺絲安裝快捷免對位

防丟螺絲全面佈局硬盤托盤和機箱側板等常拆部位

SSD與HDD共用硬盤托盤支持機箱內自由安裝

側板無孔滑玻結構可靠性強安裝便捷

玻璃側板防爆升級三面鋼板加固

顯卡橫豎裝自由切換支持豎裝加固鎖

電源倉硬盤位滑動設計兼容長電源和前冷排

側板包倉預置磁吸燈條槽設計

頂部水冷倉加深,安裝更省力

頂/底/前大面積防塵網,全面防塵

頂部I/O接口整體側移背部理線乾淨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