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傳》的文化意義是什麼?

一枝獨繡


從明、清流傳至今數百年的《黑暗傳》,極為生動形象地描述了天地混沌黑暗到世界形成、人類起源、社會發展的艱難歷程,融匯了混沌、浪蕩子、盤古、女媧、伏羲、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等眾多歷史神話,英雄人物事件,謳歌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精神,並且比我國現存史籍記載的有關內容更豐富、更奇特,顯得特別珍貴。對於研究我國古代神話、歷史、考古、哲學、文藝、宗教、民俗和巴楚地域文化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一是《黑暗傳》集上古神話故事之大

成。

二是《黑暗傳》填補了我國漢民族英雄

史詩的空白。

三是《黑暗傳》極大地豐富和補充了我

國漢民族創世神話的寶庫。

四是《黑暗傳》能啟迪我們對宇宙和人

類社會起源問題的思考。

五是《黑暗傳》為我們研究史前社會的

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


大江隱士


不知理解得如何,望批評指正。謝謝


三羽鳥


《黑暗傳》的大體結構有三個方面組成,首先鍊金術士在“混沌之島”上沉思,獲得三一宇宙的神性和絕對宇宙精神的合法性,並解決了全部知識的起源問題,“我”由一個念頭成就肉身;二,“我”即最初的那個自上而下的闡釋三一宇宙,這一部稱作靈歌;三是處於物質界的自下而上的對三一宇宙“我”的禮魂。

在寫作方法上,採取直接的,本質的,敘述方式。而通常意義的詩性蛻變為一種思的品質,也擯棄了以往史詩中的情節,作為抽象的整體存在,我稱之為體系史詩。這是對史詩從敘事到哲學詩性的進化。事實上,在漢語中也不允許我們有類似於其他民族或語種中擁有的那種複述歷史的衝動的可能(比如荷馬史詩,印度史詩,波斯史詩《王書》等),唯一的只有反抗這種偉大的傳統――由國史的莊嚴性轉向它的結晶體。在詩中,沒有寫創世紀的過程,全都指向宇宙論和本體問題。對於神話的內容自然不置一詞。此創世紀是所有追問宇宙起源的人創造的――即我們自己創造的――這是一個神話必須具有的現代性。

在很多詞的用法上,我不得不使用拆分的方式,使其即脫離原有的意思適應語境,又保留基本理解的基礎,如我們,我-們,我我們,我-我們。它們之間是有必然區別的

可以想見這本書惠及子孫後代的意義吧。可以說,這本書是我們民族最早的"家譜",是每一個人甚至全世界人民都應該知曉的。

《黑暗傳》是一種神話,這群生活在神農架地區的漢族人,有著令人無法相信的想象力。關於洪水滔天的故事,這或許大家都知道,洪水之後人都被淹死了,伏羲與女媧兄妹成親,成了人的始祖,等等。但洪水滔天之前呢,《黑暗傳》想出了好多好多世紀,好多好多遠祖,關於這個遠古的家譜,不只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它的無以羈絆的神奇的想象力,真是讓人歎為觀止,相信每個讀到它的人,都會被那絢爛恣肆的景象所迷醉,所傾倒,其文采甚至絲毫不比屈原的《九歌》遜色,甚至超過無數倍。


Mr張先森說


黑暗傳我沒看過,


李志勇LZY


黑暗傳 是漢族的上古史詩,體現了漢人通天地,頌生死的寬廣心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