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老生流派裡面,如何區分言派和奚派?如何區分楊派和餘派?

人生如戲_往事如煙


如果在以前,可能比較難區分,因為老先生們都會特別多的戲,基本上你能演我就能演,如果是現在,區分起來就容易多了,因為基本上每個流派的演員只演自己的本派戲了。

所以,區分流派,只需要記住這個流派的代表劇目是什麼就行了。

上邊說的是一種大體上的區分方法,但其實嚴格說起來,就是一種感覺。聽多了自然就知道這種感覺了。這種感覺就是對他們各個流派特點的把握。

言派區別於其他老生流派的主要標誌在於唱腔的多變和字音的講求。言菊朋早年學譚,中年嗓音變化,乃在譚派唱腔的基礎上,融合譚派之外的早期各派老生唱腔,並吸收曲藝中京韻大鼓及單絃的唱法,逐步形成風格獨特的言派唱腔。言派唱腔傳情、細緻,講求節奏與頓挫,多跌宕,富於獨創性和表現力。言派強調“字正”,嚴格區分四聲,因而在唱工中常運用高低懸殊、音差極大的音階來行腔吐字,呈現大幅度的起落與頓挫。他最講究聲調的變化,善於突出一句唱詞中最不易唱準確、唱清楚的字音,使聽眾能得到極為鮮明醒豁的感受。他在行腔上也有較大的獨創性,善於把高低懸殊的音符參差錯落地配合起來,從極高的地方驟然跌入極低的所在,然後又從低處陡然高起,卻使人無突兀之感,反覺得和諧統一。

奚派其實出自於言派,因為奚嘯伯先生最早的師父就是言菊朋先生。奚派藝術具有“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錯骨不離骨”的藝術風格,被譽為是“洞簫之音,珠走玉盤”。而且,奚派有個絕活,就是特別善於唱一七轍。

餘派和楊派說實話不容易區分。因為楊派是脫胎於餘派的,楊寶森先生一直不承認自己是楊派,認為自己就是沒學好餘派。

餘派唱腔,多方面體現著中國戲曲傳統的精神法則和審美理想,以字正腔圓、聲情並茂、韻味清醇而著稱於世。醇厚的韻味和典雅的風格是餘派的主要特色。而且餘派主要劇目也基本都出自老譚派,餘派之後的各派也都從餘派身上汲取營養,而對老生各派進行尋脈也基本都能追到老譚派身上,因此餘派劇目和其他各派劇目大部分屬於共享的性質,餘派單演的流派戲似乎沒有。餘叔巖先生嗓音醇甜峭勁,清例爽脆而無一毫凝滯又結合出色的氣息運用技巧,特別是提氣的方法,做到高音清越,低音蒼勁,立音峭拔,腦後音雄渾,擻音圓潤,顫音搖曳多姿,最大限度地獲得了用嗓的自由。餘叔巖精研音律,對於“三級韻”的規律運用純熟。他的演唱講究字音聲韻,潤腔多用“擻音”,嗓音略帶沙音,行腔剛柔相濟,韻味醇厚,意境深遠。他的唸白五音四聲準確得當,注意語氣和節奏;善用虛詞,傳神而有個性,於端重大方中顯出灑脫優美。其做工、身段洗煉精美,著重於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武功紮實,開打漂亮帥美。

楊派的唱腔、唱法,純以韻味取勝,寬厚而低沉,音色不夠明快,音域也不廣,不宜於大起大落、激昂高亢的唱腔,避開餘派的立音、腦後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擻音和顫音。又利用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鳴而使發聲深沉渾厚,行腔與吐字力求穩重蒼勁,不浮不飄,如寫字之筆筆送到。楊寶森的唱腔簡潔大方,雖少大幅度的起伏跌宕,卻做到唱腔舒展平和。


和尚法號牛屎900


老生又稱鬚生,正生,或鬍子生。鬍子在京劇裡的專有名詞叫“髯口”。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唸白都用本嗓(真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綹的黑鬍子,術語稱“黑三”。另外還有灰色的,即花白的三綹鬍子,專業名詞叫“黲三”。白色的三綹鬍子叫作“白三”。還有就是整片滿口的鬍子,不分綹,術語稱“滿”。十大老生流派:唐韻笙唐派,言菊朋言派,餘叔巖餘派,高慶奎高派,楊寶森楊派,周信芳麒派,奚嘯伯奚派,李少春李派,馬連良馬派和譚鑫培譚派。唐韻笙唐派唐韻笙(1902-1971),男,京劇文武老生,兼演紅生。原名石斌魁,滿族,原籍瀋陽(有資料說是福建人)。幼年流落街頭,被河北梆子演員金剛鑽的琴師楊景雲收為義子,遂入天津“小四喜”科班學藝,取名唐韻笙。主演文武老生,兼演紅生,為紅生三大流派之一。戲路寬博。先後隨師在山東、河北、上海、東北等地演出。20世紀30年代開始在東北享有盛名。唐韻笙多才多藝,功底深厚,昆亂皆精,文武兼備。除去本工老生外,淨、老旦,他都能演,是老生行當中的多面手。抗日戰爭時期因演出影射日寇的《后羿射日》而身陷囹圄。建國後曾任瀋陽京劇院副院長,先後主演了《雲羅山》《鄭成功》《詹天佑》等新編歷史劇。經典劇目:他擅演的劇目有《甘寧百騎劫魏營》《長坂坡》《豔陽樓》《金錢豹》《鐵籠山》《刀劈三關》《古城會》《驅車斬將》《鬧朝撲犬》《絕龍嶺》《摘星樓》《追韓信》《徐策跑城》《未央宮》等。傳人:唐派藝術的主要傳承人有:張海濤,唐韻笙之女婿,為唐山市京劇團著名演員,代表作有《節振國》等。邵麟童,1954年拜唐韻笙為師,成為蘇州市京劇團著名老生演員。唐登年,唐韻笙之子,自幼學戲,曾演出唐派劇目《華容道》等。汪玉麟,瀋陽京劇院著名文武老生演員,1960年拜唐韻笙為師,曾演出唐派劇目《古城會》等。汪慶元,唐韻笙再傳弟子,上世紀70年代拜李剛毅、王玉海為師,成為瀋陽京劇院目前能夠較多演出唐派劇目的演員,如《古城會》、《走麥城》等劇目,並錄製了《華容道》等的音配像。趙萬鵬,唐韻笙妻侄,曾獲唐韻笙的傳授,演出《古城會》、《華容道》、《截江奪鬥》、《驅車戰將》等劇目,曾任天津京劇院導演。京劇“唐派”藝術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言菊朋言派言菊朋(1890年12月29日-1942年),京劇老生。原名錫,北京人,蒙古族。曾在清廷蒙藏院任職。因酷愛京劇,業餘參加清音雅集、春陽友會等票房。演老生。早年經常觀摩譚鑫培演出,並從陳彥衡學“譚派”戲,又向紅豆館主、錢金福、王長林等請益,唱、做、念、打均有基礎。1923年,在梅蘭芳、陳彥衡等鼓勵下,正式參加戲班。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自己挑班後,又在“譚派”基礎上,博採眾長,吸收京劇其它行當和京韻大鼓的唱唸方法,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創立了以音韻聲腔取勝,具有自己演唱方法的藝術,世稱為“言派”。言派區別於其他老生流派的主要標誌在於唱腔的多變和字音的講求。經典劇目:言菊朋的擅演劇目,早期以譚派風格演唱的有《擊鼓罵曹》《捉放曹》《武家坡》《汾河灣》《戰太平》《賣馬》等;建立言派演唱藝術後的代表劇目有《讓徐州》《臥龍弔孝》《上天台》《白蟒臺》《法場換子》《賀后罵殿》《除三害》《宮門帶》等劇。言除演出唱工戲外,以唸白、做工吃重的《審頭刺湯》《失印救火》《天雷報》《瓊林宴》和以武功動作吃重的《定軍山》《鎮潭州》等戲,他演來均稱當行出色。傳人:言有二子三女,長女伯明;長子言少朋,工老生,馬連良弟子;次子言小朋,原工武生,後從事電影事業;次女言慧珠,工青衣花衫,梅蘭芳弟子;三女言慧蘭,評劇演員。  直接受教者有(按時間先後):奚嘯伯、湯志朋、李家載、宋湛清、張少樓。後世傳人有:畢英琦、任德川、劉勉宗等。其孫言興朋,亦承繼祖業。餘叔巖餘派餘叔巖,京劇老生。湖北省羅田縣人,生於北京。譜名第祺,字小云,官名叔巌,巌與巖通,巌字筆畫太多,所以常用“巖”代替。余三勝之孫,餘紫雲之子。餘叔巖在全面繼承譚(鑫培)派藝術的基礎上,以豐富的演唱技巧進行了較大的發展與創造,成為“新譚派”的代表人物,世稱“餘派”。餘派是繼老譚派之後的京劇生行最主要的流派,其主要劇目基本出自老譚派。餘派唱腔,多方面體現著中國戲曲傳統的精神法則和審美理想,以字正腔圓、聲情並茂、韻味清醇而著稱於世。醇厚的韻味和典雅的風格是餘派的主要特色。經典劇目:《戰樊城》、《長亭會》、《摘纓會》、《黃金臺》、《太平橋》、《上天台》、《捉放宿店》、《擊鼓罵曹》、《陽平關》、《連營寨》、《空城計》、《戰宛城》、《南陽關》、《武家坡》、《汾河灣》、《賣馬當鐧》、《珠簾寨》、《桑園寄子》、《託兆碰碑》、《洪羊洞》、《四郎探母》、《打魚殺家》、《御碑亭》、《打侄上墳》、《天雷報》、《二進宮》、《失印救火》、《烏龍院》、《烏盆記》、《翠屏山》、《打嚴嵩》等。傳人:楊寶忠、吳彥衡、王少樓、譚富英、李少春、孟小冬等,其中除吳彥衡改演武生外,藝業皆工穩,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成就最高者為孟小冬,行腔吐字、舉手投足,均能酷肖且形神俱備,於規矩中顯出功力,有清醇雅淡的韻味。其《搜孤救孤》、《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捉放曹》、《奇冤報》、《洪羊洞》、《法門寺》、《黃金臺》、《御碑亭》、《武家坡》等劇皆出色。譚富英以譚派嗓音唱餘腔,遊刃有餘,唱工戲質樸純正,淋漓酣暢,其快板之脆、勁、疾,最為出色。靠把戲更佳。唯做工不尚細膩。至晚年風格有較大變化。能戲有《奇冤報》、《碰碑》、《珠簾寨》、《四郎探母》、《定軍山》、《戰太平》、《南陽關》等。楊寶忠早期學餘較為全面,改業琴師後乃輔助楊寶森在學餘的基礎上發展了新的流派。李少春藝兼文武,唱做皆精,戲路寬博,且有許多獨特的創造。青年時期摹習餘派藝術頗有心得,《戰太平》、《洗浮山》、《定軍山》、《陽平關》、《擊鼓罵曹》、《八大錘》、《打魚殺家》等劇都能體現餘派風格。中年以後兼取馬(連良)派、麒(麟童)派的演唱特點;在創造人物方面有所突破,又排演大量新戲,如《雲羅山》、《響馬傳》,並較早演現代戲《白毛女》、《紅燈記》等,唱、念、做均有新意。此外,私淑餘派藝術者遍及南北。南方如張文涓,北方如祝蔭亭、奚嘯伯等。票友宗餘者更多,如張伯駒,李適可、劉曾復、王端璞、趙貫一等均有較深造詣。高慶奎高派高慶奎(1890—1942),原名振山(鎮山),號子君。著名京劇老生藝術家。原籍山西榆次,生於北京。其父高四保(士傑)為清末京劇丑角演員。高慶奎初宗譚派,嗓音復原後,更加甜脆寬亮,高亢激越,又吸收孫菊仙、劉鴻升的演唱特點,並借鑑老旦龔雲甫、花臉裘桂仙之唱法,融會貫通,加以創新,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高派”。高慶奎的嗓音高、亮、甜、脆,音域很寬,音色豐富,能演老生、花臉、老旦等幾種不同行當的角色。其演唱氣足神完,一氣呵成;唸白鏗鏘有力,頓挫有致;做工深刻細緻,精於表情。他的唱唸多用京字京音,尤善用大氣口“滿宮滿調”、長腔拖板的唱法抒發人物感情,以求聲情並茂的藝術效果。經典劇目:高慶奎演唱的《逍遙津》、《斬黃袍》、《轅門斬子》、《哭秦庭》的唱段高亢挺拔,氣力充沛,剛勁激昂,蕩氣迴腸,為“高派” 代表作。《胭粉計》中飾諸葛亮、《贈綈袍》中飾範睢、《鐵蓮花》中飾劉子忠等的表演,身段規範,表情細緻,尤其眼神的運用更為傳情。他效仿劉鴻聲,花臉能演《鍘判官》,武生能演《連環套》,紅生能演《華容道》;效仿汪桂芬,老旦能演《釣金龜》、《掘地見母》、《遊六殿》等。其代表劇目還有:《斬馬謖》、《碰碑》、《潯陽樓》、《七擒孟獲》、《信陵君》、《史可法》、《煤山恨》、《九更天》、《戰蒲關》、《戲迷傳》、《獨木關》等。傳人:白家麟、王斌芬、虞仲衡、馬少襄、王仲亭、範鈞宏、李和曾及大女婿李盛藻等,再傳弟子有辛寶達、倪茂才、李文林、吳平、張躍浮、單佑安等人。楊寶森楊派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楊寶森(1909-1958),字鍾秀。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曾祖父楊貴慶曾工刀馬旦。祖父楊桂雲(字朵仙),伯父小朵是清朝末年與譚鑫培同時代的著名京劇花旦演員。楊寶森幼年五、六歲便開始隨堂兄楊寶忠學戲、練毯子功,拜裘桂仙為師,後從陳秀華、鮑吉祥習老生,十歲便“帶藝搭班”,長期在俞振庭的斌慶社求藝並演出,長年奔波於京滬兩地。十六歲倒倉之後潛心學習餘叔巖的表演藝術,因嗓音寬厚有餘而高昂不足,故據己條件加以變化,行腔吐字抑揚婉轉,自成一格,世稱楊派,有“小余叔巖”之稱,也是楊派老生的創始人。經典劇目:楊派劇目很多,《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全部《鼎盛春秋》、《擊鼓罵曹》,《大保國·探黃陵·二進宮》、《問樵鬧府·打棍出箱》、《王左斷臂》、《洪羊洞》、《碰碑》、《清官冊》、《桑園寄子》、《二堂舍子》、《紅鬃烈馬》、《賣馬》、《打登州》、《捉放曹》及《珠簾寨》、《定軍山》、《陽平關》、《朱痕記》、《搜孤救孤》、《烏盆記》、《摘纓會》、《一捧雪》、《桑園會》、《四郎探母》。傳人:楊寶森門徒和追隨者有汪正華、梁慶雲、馬長禮、李鳴盛、蔣慕萍、程正泰、朱雲鵬、葉蓬等人,再傳弟子為數更多,如楊乃彭、張克等,是近年來影響頗大的流派之一。周信芳麒派周信芳(1895~1975)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名士楚,字信芳,藝名麒麟童,浙江慈城人,是我國卓越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是繼譚、汪、孫三大老生流派之後,受到廣大觀眾熱愛的一個新流派——“麒派”的創始人。他六歲拜陳長興為師,七歲登臺,十三歲就成為戲班中的主角,到天津、北京等地演出。到北京後搭入“喜連成”科班,曾與梅蘭芳同臺演出。從這裡起,他將七歲登臺始用的“七齡童”藝名,改為“麒麟童”。也就是從這時起,“麒麟童”這個名字一直屹立在京劇劇壇上,受到廣大觀眾的讚賞。麒派藝術的主要特點是通過高難度的唱唸做打來刻畫人物,所以發揚麒派藝術是時代的需要。周信芳結合了紮實的京劇功底和銳意的創新精神,變沙啞的嗓間為蒼勁渾厚的獨特唱腔,他以力為美,善於運用“膛蟒”、“抖髯”等外部動作表現人物細膩的內心,唸白中既運用程式又很注意生活化,表演富有節奏感,對舞臺有很強的控制力。麒派藝術對於當下京劇傳承有重要價值。經典劇目:《徐策跑城》、《烏龍院》、《蕭河月下追韓信》、《四進士》、《掃松下書》、《斬經堂》、《清風亭》、《坐樓殺惜》、《義責王魁》、《打嚴嵩》等。傳人:周信芳十大弟子為程毓章、高百歲、陳鶴峰、王富英、李如春、楊寶童、王少樓、於宗瑛、明毓琨、孫鵬麟。建國後行過拜師禮的有沈金波、徐鴻培、童祥苓、霍鑫濤、逯興才、李少春、李和曾、李師斌、徐敏初、蕭潤增、張學海等等,共有30餘人。私淑麒派者如小王桂卿、孫鵬志、趙麟童、小麟童等都有較高成就,以及現今學麒派而受到好評的有陳少雲等。近年來,麒派傳人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窘迫局面:曾受到周信芳親授、指點的前輩所剩無幾;麒派弟子在全國範圍鳳毛麟角;陳少雲等優秀傳人如今也年逾花甲,再不及時傳承,麒派藝術將面臨斷檔之危。奚嘯伯奚派奚嘯伯(1910--1977)奚嘯伯生於1910年,滿族。出生於北京。京劇老生,後四大鬚生之一。自幼愛好京劇。青年時代常出入北京票房,唱老生,宗譚派。曾得言菊朋賞識,授以《打鼓罵曹》等劇。二十一歲正式搭班演出,先後輔佐楊小樓、尚和玉、、尚小云。1935年加入“承華社”,在上海為梅蘭芳配演。經梅等提掖,藝事益精。回京後自組“忠信社”,與張君秋、侯玉蘭等合作,在京、津、滬等地演出。他缺乏嚴格幼功訓練,但能刻苦自勵,認真實踐,博採眾長,融會貫通,終享盛名。表演上著重刻畫人物,唱法上長於噴口吐字,講究口勁,特別對京劇老生“衣欺”轍的運用,有系統的研究。代表作有《白帝城》、《寶蓮燈》、《清官冊》、《蘇武牧羊》、《法門寺》等;與小翠花合演的《烏龍院》一劇,尤為著名。為“四大鬚生”之一。解放後上演新戲《范進中舉》,現代劇《白毛女》、《紅雲崖》等,頗獲好評。歷任北京市京劇四團團長、石家莊地區京劇團副團長。奚派藝術具有“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錯骨不離骨”的藝術風格,被譽為是“洞簫之音,珠走玉盤”。經典劇目:代表劇目有《范進中舉》、《白帝城》、《失空斬》、《楊家將》、《十道本》、《四郎探母》、《空城計》、《上天台》、《擊鼓罵曹》、《法門寺》、《白蟒臺》、《蘇武牧羊》、《二堂舍子》、《紅鬃烈馬》、《二進宮》、《烏盆記》、《三孃教子》、《白毛女》、《霓虹燈下的哨兵》、《奇襲白虎團》等。傳人:奚派傳人有歐陽中石、孟筱伯、李伯培、楊志剛、張建國等。馬連良馬派馬連良(1901—1966),幼年先習武生,後改學老生。在表演藝術上,宗法餘叔巖等京劇名家,博採眾長,最後自成一家。早期以做功及唸白出名,中年後兼重唱功,發展為唱、念、做並重。唱腔委婉、俏麗新穎,唸白清楚爽朗,聲調鏗鏘,做工瀟灑飄逸,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人稱“馬派”,是繼餘叔巖之後京劇老生中最有影響的流派之一。排演了許多獨具風格的劇目,如:《甘露寺》、《清官冊》、《九更天》、《四進士》、《梅龍鎮》、《十老安劉》、《串龍珠》、《春秋筆》、《將相和》、《赤壁之戰》、《趙氏孤兒》等。《借東風》中諸葛亮的唱腔,經他加工,風靡一時。馬派名家:言少朋、周嘯天、王和霖、梁益鳴、遲金聲、張學津、馮志孝等。經典劇目:《羊角哀》、《要離刺慶忌》、《春秋筆》、《臨潼山》、《串龍珠》、《重耳走國》、《十老安劉》、《甘露寺》、《群英會·借東風》、《清官冊》、《一捧雪》、《九更天》、《四進士》、《梅龍鎮》、《玉碑亭》、《十道本》、《坐樓殺惜》、《清風亭》、《三孃教子》、《三字經》、《汾河灣》、《武家坡》、《桑園會》、《範仲禹》、《白蟒臺》、《火牛陣》、《胭脂寶褶》、《焚綿山》、《渭水河》、《狀元譜》、《盜宗卷》、《斷臂說書》、《寶蓮燈》、《珠簾寨》、《鐵蓮花》、《打嚴嵩》、《廣泰莊》、《三顧茅廬》、《法門寺》、《打登州》、《南陽關》、《定軍山》、《陽平關》、《胭脂虎》、《蘇武牧羊》、《將相和》、《海瑞罷官》、《趙氏孤兒》、《十老安劉》古裝戲和《杜鵑山》、《年年有餘》等。傳人:他善於發現人才,樂於提攜後進。無論是誰,只要具有才華,他都給予重視和鼓勵,給予其展露才華的機會。20世紀50年代末,北京京劇團為培養接班人招收學員,作為劇團團長的馬連良,親自挑選新人。20世紀60年代初他任北京市戲劇專科學校校長,演出工作之外,還教授在校學生《白蟒臺》、《審頭刺湯》等戲。他一生收徒很多,南北各地多有馬派傳人,較著名者有王和霖、遲金聲、尹月樵(女)、馬長禮、張學津、馮志孝、梁益鳴、安雲武等。譚鑫培譚派譚鑫培,京劇老生。名金福,藝名小叫天。原籍湖北黃陂,出生於武漢武昌小東門外沙湖譚家灣。先工武生,後改老生。幼年隨父譚志道進北京,十一歲入金奎科班學老生,因其父有叫天之稱,故其藝名小叫天。出科後搭永勝奎班和三慶班演出,並向程長庚、余三勝、王九齡、盧勝奎、馮瑞祥等學藝,充三慶班武行頭目。1880年(光緒六年)轉入四喜班,不久即自組同春班。1890年任踦平署外學民籍教習,專演老生戲。1900年後,演技愈趨成熟,被京滬兩稱伶界大王。1905年,慶豐照相館老闆任慶泰在北京為譚鑫培拍攝了中國史上第一部電影、同時是世界史上首部京劇電影——《定軍山》。1917年5月10日,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逝世。據說,電影《梅蘭芳》裡王學圻扮演的十三燕,原型就是譚鑫培。在京劇界,譚鑫培出色地傳承了前輩程長庚、余三勝等徽派、漢派的精華,文武兼擅,昆亂不擋,唱唸做打全方位的發展,並且開“韻味派”的先河,使京劇逐漸趨入精美的境界。他創始的譚派是流傳最廣、對後世影響最大、枝葉最為繁茂的一個藝術流派。在當時的北京,他有“伶界大王”的美譽。經典劇目:譚鑫培在藝術上文武昆亂不擋,能戲甚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劇目為:《空城計》、《當鐧賣馬》、《李陵碑》、《擊鼓罵曹》、《捉放曹》、《洪羊洞》、《桑園寄子》、《四郎探母》、《武家坡》、《汾河灣》、《定軍山》、《戰太平》、《連營寨》、《南陽關》、《珠簾寨》、《打漁殺家》、《八大錘》、《瓊林宴》、《胭脂褶》、《南天門》、《坐樓殺惜》、《清風亭》、《戰宛城》、《別母亂箭》等。傳人:其弟子有王月芳、賈洪林、劉喜春、李鑫甫、餘叔巖5人。李少春李派李少春自幼隨父李桂春練功學戲,後從陳秀華、丁永利學老生、武生戲,打下文武技藝的堅實基礎。後拜師餘叔巖,得其親授《戰太平》、《定軍山》、《打漁殺家》等劇。同時從多方面鑽研楊派(楊小樓)藝術,技藝日進,馳名南北。20世紀30年代末組班演出。李少春是文武兼長的演員。文戲師承餘派,武戲宗法楊派,並有自己的創造。他行腔以圓熟婉轉和低沉迴盪取勝,唸白跌宕有致,演靠把戲、短打戲、紅生戲各具特色,得心應手。由於李少春既不獨宗一派,自然很少門戶之見,從而開創了放眼各家,融會貫通的獨特風範。比如餘叔巖的演唱富於韻味,講究四聲,李少春在嚴守師訓的同時,又虛心學習周信芳刻畫人物細緻逼真的表現方法,還大膽吸收馬連良瀟灑飄逸的特點。他演武戲則在楊派武生的基礎上,融入蓋派(蓋叫天)表演藝術的優長。因為他演戲的明確宗旨,就是力求演出各種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通過視聽藝術去感染觀眾,從不譁眾取寵,單純賣弄技巧;或以某派某家嫡傳親授為標榜。因此,他塑造的人物都有血有肉,耐人尋味。其常演老生劇目有《戰太平》、《定軍山》、《空城計》、《珠簾寨》、《斷臂說書》、《打棍出箱》、《紅鬃烈馬》、《擊鼓罵曹》、《寶蓮燈》、《洪羊洞》、《打漁殺家》、《打金磚》等。常演武生劇目有《挑滑車》、《兩將軍》、《長坂坡》、《戰翼州》、《惡虎村》、《三岔口》、《武松》、《連環套》、《八大錘》、《金錢豹》等。常演猴戲有《水簾洞》、《鬧天宮》、《智激美猴王》、《五百年後孫悟空》、《十八羅漢鬥悟空》等。新編、改編代表劇目有《野豬林》、《響馬傳》、《將相和》、《滿江紅》、《雲羅山》等。現代戲有《白毛女》、《紅燈記》等。李派藝術的影響相當深遠,除了李少春弟子外,還有許多仿效者和追隨者。其弟子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正式磕頭拜師的有:董文華、譚元壽、孫振林;另一類是由於組織推薦或家屬安排以弟子身份向李少春先生學習的有:李小春、錢浩梁、裴豔玲、馬少良、俞大陸、祝元昆、王鳴仲、茹元俊、盧英麟等及其子李浩天、李寶春。以允文允武為藝術特色的仿效者更是眾多,較有成就的有:李光、宋玉慶、葉金援等,中青年一代有:於魁智、王平、王立軍、李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