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麾下紅1師,長征殺出血路!劉亞樓25歲當師長,政委授大將

75個紅軍師3

在工農紅軍歷史上,紅軍主力部隊先後存在過三個紅1師,分別是鄂豫皖紅1軍第1師、紅3軍團第5軍1師和紅1軍團第1師,其中紅1軍團第1師在長征途中曾一度被撤銷番號,到紅一方面軍抵達陝北後才重建。本文介紹的是紅1軍團第1師在蘇區和長征途中的征戰經歷。

林彪麾下紅1師,長征殺出血路!劉亞樓25歲當師長,政委授大將

1933年6月7日,按照上級將“小軍”“小師”改編為“大軍”“大師”、取消軍一級編制的要求,紅1軍團所屬各部隊在江西永豐縣藤田鎮編為第1、2、3師。其中,紅3軍第7、9師和紅22軍66師分別被改編為紅1師第1、2、3團。在隨後舉行的軍團9個團的比武大會中,戰鬥力較強的紅1團(原紅7師)獲得了第三名的成績,被授予“犧牲決勝”的旗幟。

紅1師的首套指揮班子承襲自原紅22軍,師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1團團長周振國(不久由楊得志接任),2團團長李聚奎,3團團長黃永勝。

師長羅炳輝,1897年出生於雲南彝良,在滇軍當過營長,1929年起義參加紅軍,曾任紅12軍和22軍軍長,離開紅1師後任紅9軍團軍團長、新四軍2師師長,1946年在山東病逝。他能征善戰、足智多謀,是36位軍事家之一。

沒多久,羅炳輝師長和蔡樹藩政委被調離部隊,去組建紅9軍團。紅1師師長由時年29歲的李聚奎接任,政委則由原紅34師政委黃甦接任。李聚奎是廣東佛山人,參加過平江起義。在著名的黃陂大捷中,李聚奎率部以極小代價殲敵一個師部又一個旅,俘虜蔣軍第52師師長李明,因而被授予二等紅星獎章。

林彪麾下紅1師,長征殺出血路!劉亞樓25歲當師長,政委授大將

紅1軍團1師首任師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

1933年8月,紅1軍團正在江西永豐一帶整訓,蔣軍第80師又趕來騷擾,軍團長林彪決定打掉這股頑敵。8月30日中午,紅1師緊急出發,冒著暴雨對盤踞在吉水縣烏江鎮一帶的敵人發起猛攻。由於敵人沒有建工事,這股蔣軍很快被全殲,敵師長李思愬僅帶著200餘人落荒而逃,紅1師的這次勝利,算是為第五次反圍剿打了個開門紅。

1933年9月,蔣軍趁紅軍分兵作戰之時,集中3個師襲佔黎川,第五次反圍剿正式開始。反圍剿初期,紅1軍團主力一直處於待機狀態,眼看紅3、5、7三個軍團與敵激戰兩個月都沒有進展,上級才命令紅1軍團加入戰局。

11月15日,紅1師協同紅2、14師,企圖突破北線的蔣軍堡壘線,突入蔣軍背後,結果側翼遭到蔣軍強大兵力的截擊,被迫撤退。這時,紅軍撤退道路上的重要陣地雲蓋山、大雄關在蔣軍進攻下瀕臨失守,李聚奎師長迅速帶領紅1、2團支援堅守在此的紅2師。最終,紅1、2師以極大代價完成了阻擊任務,李聚奎也在此戰中身負重傷。

林彪麾下紅1師,長征殺出血路!劉亞樓25歲當師長,政委授大將

紅1軍團1師第二任師長李聚奎,政委黃甦

不久,為平定福建軍閥陳銘樞,蔣氏被迫暫停進攻蘇區,受錯誤指導影響,紅軍此時選擇原地觀望,但客觀上李聚奎也得到療傷的機會,師政委黃甦也被調去學習,政委由政治部主任譚政接任。福建事變平息後,蔣軍又調集兵力進攻紅軍。紅1師1團奉命堅守黎川以南的三岬嶺,頂住了蔣軍3個師的攻擊。軍團政委聶榮臻對紅1團的表現印象深刻,專門寫了篇報道登在《紅星報》上,表揚了紅1團。

隨著蔣軍的步步緊逼,在李德的錯誤指揮下,紅一方面軍居然採取全線防禦的方式與敵人打消耗戰。1934年5月末,尚存4057人的紅1師被調到福建連城、朋口地區,配合在當地的第24師抗擊蔣軍東路軍六個師的進攻。在著名的溫坊大捷中,紅1師1團隱蔽接近蔣軍兩個營的陣地,利用夜戰和近戰將其全殲,次日晨,紅1師又迅速切入敵後方,截斷了敵援軍的退路,為友軍將其全殲創造了有利條件。

溫坊戰鬥的勝利,並不能挽回第五次反圍剿整體的失敗,10月15日,紅1師從前線上撤下來,師長李聚奎才被告知部隊準備突圍,

時年25歲的原紅5團政委賴傳珠被調來接任師政委。次日,在補充了幾百名新戰士和一批子彈後,紅1師匆匆踏上了長征之路,負責走在軍團的右翼,掩護軍團供給部和衛生部。

林彪麾下紅1師,長征殺出血路!劉亞樓25歲當師長,政委授大將

于都長征出發紀念碑

在突破了粵軍三道封鎖線後,紅1師緊隨紅2師抵達湘江西岸、渡口以北50裡的覺山鋪,為了掩護行動遲緩的方面軍主力渡過湘江,兩支部隊在此與湘軍劉建緒縱隊展開一場血戰。此時,紅1師的戰士們已經連續4個夜晚沒有睡覺,很多戰士剛進入陣地就倒下睡著。由於部隊過於疲勞,紅1師陣地一度被敵人突破,連軍團部都遭到了襲擊。

渡過湘江後,各軍團都減員較大,在1935年2月的扎西整編中,紅1軍團縮編為第1、2兩個師,其中紅1師3000餘人。因此在之後的四渡赤水、兩戰遵義、強渡烏江和搶渡金沙江的戰鬥中,紅1師都作為先頭部隊行動,可謂紅軍長征的刀鋒。這一路大仗沒多少,小仗卻很多,當然因為走在最前面的緣故,紅1師一路上的給養也相對更容易籌措。

為了帶領部隊儘快擺脫數十萬蔣軍的追擊,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親自帶領紅1師1團,先是率部通過了彝民控制區,接著又以紅1團1營的十七勇士為先導,搶渡大渡河。紅軍主力之所以能迅速奪取瀘定橋,一方面靠的是奪橋部隊的英勇作戰,一方面也是由於紅1師已經渡過大渡河並沿河挺進,從而嚇得橋對岸川軍被迫提前逃跑。

林彪麾下紅1師,長征殺出血路!劉亞樓25歲當師長,政委授大將

紅1師1團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

6月,紅1師翻過夾金山,在兩河口地區與在此迎接的紅四方面軍第88師勝利會師。在川西北休整期間,李聚奎被調去紅四方面軍任職,師長一職則由時年25歲的紅2師政委劉亞樓接任。劉亞樓曾任紅11師政委,長征途中配合紅2師師長陳光帶領部隊長途奔襲,多次承擔險惡的前衛作戰任務。

9月,紅1師隨紅1、3軍被編入右路軍,本來計劃走出草地後要向北挺進甘陝,但好不容易走出草地,張某卻又不肯再前進,並執意掉頭回去打川西。偉人只能帶著紅1、3軍先行北上。9月中旬,部隊抵達哈達鋪,此時2個軍只剩不到7000餘人,為了充實建制,全軍被改編為3個縱隊,其中,紅1師的3個團分別被改編為第1縱隊1、2、3大隊。至此,紅1師兩年又三個月的征戰暫時告一段落。

評點:

紅1師能攻善守,擅長運動戰,在第五次反圍剿這樣的逆境中仍能多獲小勝,在長征途中更是作為全軍前衛,為大部隊殺出一條血路,無愧於紅一方面軍主力師的地位。這一方面靠的是軍團長林彪的出色指揮,另一方面也靠兩位無銜軍事家黃公略、羅炳輝所留下部隊的優秀底子,該師的師、團級指揮員如李聚奎、賴傳珠、楊得志等,成為我軍赫赫有名的戰將。

附錄

紅1軍團1師歷任師長:

羅炳輝(1933.06-1933.08,1946年病逝)

李聚奎(1933.08-1935.07,1955年上將)

劉亞樓(1935.07-1935.09,1955年上將)

紅1軍團1師歷任政委:

蔡樹藩(1933.06-1933.08,國家體委副主任)

黃甦(1933.08-1934.02,1935年犧牲)

譚政(1934.02-1934.10,1955年大將)

賴傳珠(1934.10-1935.02,1955年上將)

黃甦(1935.02-1935.09,1935年犧牲)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