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了也不還手,將來肯定沒出息,有多少孩子毀在了這類評語上!

大家好,我是空媽。


被打了也不還手,將來肯定沒出息,有多少孩子毀在了這類評語上!


前幾天,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她跟我抱怨了一件兒子'太過老實'的事情。

原來她的兒子果果,在之前到親戚家裡去玩兒的時候,因為性格比較拘謹內向,在跟比自己小兩歲的表弟玩耍的時候,被表弟用玩具汽車,砸到額頭,腫了好大一個包起來。

最可氣的就是,果果不但不還手,而且一直不聲不響地'瞞著'媽媽,直到回家晚上洗漱的時候,媽媽才發現他額頭上那個碩大的胞塊。追問之下,才知道是兩個孩子在玩鬧的時候,表弟突然就發起脾氣,用手裡的玩具汽車打到了果果的臉上,雖然說親戚之間,這種事情大人也不強行參與進去,但媽媽還是為果果的'老實本分'狠狠斥責了他一頓,而這整個期間,果果一直低著頭,任憑媽媽怎麼批評,就是一聲不吭。

'你怎麼不知道還手,媽媽平時是怎麼教你的!這樣下去將來長大了,就是個窩囊廢,沒出息!'

這是果果媽媽對兒子最後的評價,而且她跟空媽抱怨的時候,也是一直不停地重複兒子的種種'沒出息'。


被打了也不還手,將來肯定沒出息,有多少孩子毀在了這類評語上!

像果果媽媽這樣的家長,我們生活中是有很多的,他們平時的性格就很要強、上進、氣場強大,喜歡佔據主導地位,最不能夠忍受的就是下一代的'老實'、'窩囊'、'沒有出息',可偏偏像是命中註定好了一樣,他們的下一代很多還就是這樣性格的孩子,那麼到底是什麼讓這樣'強勢'的家長,有了這樣一個'軟弱厚道'的孩子呢,難道真的是冥冥中註定的了嗎?


其實空媽覺得,孩子如果有以上這樣'老好人',甚至是有點兒逆來順受的性格出現,多半的責任還是來自於家庭教育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控制型父母'這個名詞,這種類型的家長其實就是造成孩子唯唯諾諾,在外顯得老實厚道的主要因素。

一般來說,控制型的父母都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就是'總認為自己的都是對的','看別人哪裡都不順眼'。

有著這樣性格的人,一旦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那麼經過長期這樣不停地'貶低'、'批評',孩子最終往往就會形成兩種性格。


1、變得唯唯諾諾、老實好欺負


被打了也不還手,將來肯定沒出息,有多少孩子毀在了這類評語上!


就像故事裡的那個果果一樣,長期不當的家庭教育,會導致他們變得非常自卑,認為所有的批評、威脅,甚至是傷害都是理所當然的,而他們選擇的都是默默接受,獨自承擔所有的痛苦,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反抗意識。

因為在家庭中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價值感比較低的孩子,他們在面對'真正對的事情'的時候,也會產生懷疑,否定自己的判斷。

這樣糟糕的性格一旦形成,給孩子帶來的可以說是終身的傷害。


2、變得比父母更加偏執


被打了也不還手,將來肯定沒出息,有多少孩子毀在了這類評語上!


還有一類孩子,他們在控制型父母長期的影響下,就會變得越來越像自己的爸爸媽媽,凡事也是通過同樣的'控制'手段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這也是很多現實中的例子那樣,孩子在越來越大,逐漸開始有能力脫離父母掌控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叛逆,而他們與父母的關係也會變得非常糟糕,有些不幸的家庭最後甚至是以,老死不相往來的代價作為最後的結局。

這也是非常可悲的,而且這種'控制型'的孩子長大之後,他們通常還會用這樣的方法去'控制'他們的下一代,如此一代代地循環下去,這甚至比之前的那種孩子更加可怕。


所以我們的父母在日常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儘可能地多給與孩子鼓勵、肯定,不要隨便就想著評判、操控孩子的言行,能夠通過具體的事例,來引導樹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才是家長需要真正教給孩子的。


被打了也不還手,將來肯定沒出息,有多少孩子毀在了這類評語上!


我是空媽——育兒是個繁瑣長遠的事情,願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