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原生家庭教會了你什麼?

扶楠是小小朋友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這四個字會經常被提到,也有探討過。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個人認為有好有壞。個人認為,原生家庭:說白了就是從小到大在這個家裡成長過程,從小到大的生長環境、還有根據父母的素質、性格、興趣、愛好、人生觀、價值觀、待人之道等等影響下長大的我們。

我的原生家庭教會了我很多,由於父親是軍人,對我和姐姐要求會很嚴格。做事認真、有條理、做人要本分、尊重他人,夫妻恩愛、敬上愛下……父母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

謝謝你提的問題,現在感覺好愛我的爸爸媽媽,謝謝他們教會了我如何做人。


永遠有多遠50169


我的原生家庭並不好,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我家其實還是不錯的,我有一個哥哥。但是就是因為爸爸喜歡賭錢,還輸了一大筆賬。最後他們離了婚。我判給了媽媽,哥哥判給了爸爸。後來我媽帶著我去了重慶。

我跟著媽媽可能比較好。但是我哥哥就受了很多苦。因為在我和媽媽走後,爸爸找了一個後媽,聽我外婆說我後媽對我哥一點都不好,經常打他,找理由罵他。但是因為我哥當時還小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我爸爸也不怎麼管。我媽媽到重慶以後也給我找了一個爸爸,我那時候是2歲,我記得從我記事開始就叫他爸爸,他真的對我也特別好,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很用心。

然後在我8歲的那年我們回來了,因為我以前還小,根本就不記得我還有一個哥哥。那一次我見到了我哥哥還有我的親生父親。當時我還在想,這個人就是我的哥哥?反正我對他很陌生。然後我就繼續在這個地方讀起了小學三年級,哥哥大我三歲。讀初一,因為初中就要來城裡來讀,在城裡也沒住處,我那個爸又要忙我後媽和做生意還賬就不能管我哥,所以我媽就把我哥接到我家裡來。因為我當時還小嘛,不懂事,還處處欺負我哥。現在我16歲,我和我哥關係也很好,慢慢了我們都懂事了,覺得以前好幼稚。我哥和我都沒考起高中,現在他在外面打工,我在另外一個地方讀中職學校。我們也很少見面了。

但是,不管以前怎麼樣。現在的我一定要努力!


半顆星辰yer


說出來可能沒有人信,我今年十九歲了,01年的;家裡有三個妹妹還有一個弟弟。不能說教會了我什麼吧,都是活著活著就懂了。第一,重男輕女嚴重到什麼程度,我弟弟上五年級了,還不會按洗衣機的按鈕,稍微有點他不滿意的地方只管大吵大鬧,我們姐妹什麼都沒做錯都要捱罵;接著是什麼呢,爺爺是個退休了的教師,從小給我們灌輸的道理就是除了讀書別的活著就當沒用了。我成績不太好上了職校,跳舞唱歌之類的都不在話下,好不容易在這方面找回一點自信,一回到家我就還是變成那個小心翼翼的樣子。說出來的感覺是那麼的輕鬆,但我心裡從來沒有一刻放棄過遠離這個家的念頭,再也不回來,如果說原生家庭教會了我什麼,我只能說:如果不能在家庭裡養成自信的自己,那就多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尋找自信。因為,自信的女孩,連身高都高了五公分。


十三啊十三


我的原生家庭。在大家裡面看著都挺好。很多人羨慕我。

我自己本來認為是。但是其實不是。

我是獨生女,父母的感情在我眼裡應該算好的。因為我非常不懂事。很任性。後來結婚又離婚後,才發現原來是我太天真了。

在原生家庭裡,我學會沒有主見。我非常聽話,從來不懂得反抗父母,怕被罵怕被打。嚴重到甚至是結婚也是聽了父母。如今非常後悔。

我學會了媽媽的省。在結婚後,離婚後我就變的更省了。省的自己都怕,但是我沒覺得什麼不好。節約沒什麼不好。

我學會了忍,我的媽媽為了我忍了爸爸十幾年。所以很多事情,再受氣,我我忍受平常人忍受不了的事。可以說是受氣包。也沒什麼好,退一步海闊天空。沒什麼好爭沒什麼好吵的。是非對錯自在人心。

在自己原生家庭,我學會了放下。我看著媽媽,放下很多。不再哭,不再鬧。看開了很多以前放不開的東西。我心疼,也為了她著急為她開心。我也再學努力的學媽媽的心胸,還有愛。

媽,我不恨了,我想告訴你,我不恨了。我會努力忘記。重新開始。就算是做不到,也要盡力。

謝謝媽媽。還有我的寶貝兒子,有了你,我才知道什麼是人家說的偉大的母愛。

我們一起加油,我們,還有你們,還有我們的大家庭,中國。



想吃不麼麼噠


我的原生家庭不怎麼好,雖然父母沒離婚,但是兩人相處就如同離婚。我父親為人懶惰,說話不守信用,且有時候還會亂髮脾氣,不愛跟人交流,又聽不得別人的勸導,一點意見都聽不見。所以我想我以後一定不要成為這樣的人,平時在外處事我都溫柔大方隨緣,答應別人的儘量做到,不隨便亂髮脾氣,我以後找對象也一定要溫和穩重。我母親為人則比較強勢,對金錢看的也重,對自己非常摳門,從不打扮,捨不得錢。我非常不贊同,我時常對自己說,只有自己對自己好,別人對你好都是有代價的,要做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子,不要太強勢。


DD娣娣


我的父母都是老實人,沒什麼本事。屬於膽小怕事,沒主見,就是特別好欺負的那種。比如我在外邊被村裡的小混混打了,回家絕不會告訴爸媽的,因為他們不僅不會為我撐腰,還會罵我一頓:讓你繞著他走你偏不繞著,知道他混還往跟前湊,不打你打誰啊!從小我就知道,我只能靠自己。所以我拼命地學習,只為了逃離那個我不喜歡的環境。家庭無法選擇,但是境遇可以改變。懦弱的父母造就了我不服輸的性格,因為我沒有靠山,所以必須自強自立!我經常在心裡心疼那個膽怯自卑的小時候的自己,也曾抱怨命運的不公,但怨天尤人是沒用的,感謝我不幸的童年,成就了一個內心強大的我。


中年書凡


我的原生家庭感情、經濟條件是越來越好的。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我家裡就是從不太好慢慢變得越來越好的。

我媽媽家中兄妹5個,她排老小。爸爸年少父親去世,母親帶著弟弟妹妹改嫁,自小跟著奶奶和姑姑長大。說實話,這樣的單親家庭,爸爸的性格確實有很多問題,比如分享,責任感,交流溝通能力等等,都是前期有很多矛盾,實在直率的性格也有弊端,情商不太高就容易得罪人,也缺少了一些機會。

在這樣的家庭長大中,很大程度上依靠媽媽和姥姥那邊的付出和撫養,和舅舅,姨關係特好。

小時候條件還沒有那麼好,房子也小,家中也沒有車,我和弟弟年齡小,撫養我和弟弟長大也是家中很大的壓力。後來又買了一處地建了大房子,也有債務,壓力就更大了。

從小父親獨立,讓我和弟弟也很獨立,我們8歲就會做飯,洗衣服,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記得上初中時,一週50元的生活費都是媽媽節省下來給我,每次看到媽媽攢錢省錢的樣子就特心疼。慢慢長大了就一直做兼職掙錢,直到大學畢業。

原生家庭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的基礎下,我們家在努力變好,爸爸媽媽努力工作,還債務。而我和弟弟也慢慢長大了,也有能力減輕家裡的負擔了。

原生家庭感情一開始隨著經歷了很多事情很多變化,父母之間的爭吵越來越越少,更多的都是相互扶持,相互幫助。

以前爸爸年輕時吸菸,喝酒樣樣不落下。吸菸十多年會經常乾咳,喝酒後也吐的很難受。爸爸年輕時,思想處事都要比媽媽差一些,媽媽特別包容爸爸。後來,隨著我和弟弟的長大。經歷了很多事之後,爸爸也變了,開始照顧家,在意家人的感受,更喜歡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在我十幾歲,某一天,爸爸看到一個勵志故事,狠心戒了煙,也不幹咳了。自從我學了駕照後,就讓爸爸學駕照,有了駕照後也不敢喝酒了。而且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遇到了很多事情。我也慢慢長大。媽媽生病住院時,我讓爸爸放心,在醫院裡我前後照顧,家中媽媽車禍被欺負時,爸爸找人託關係都不行,我自己去法院立案起訴賠償。

父母努力工作,我也努力工作,我們家幾年前還清了債務,家中老人也相繼離世了。我和弟弟也長大了,父母終於也沒有了那麼大的壓力。我工作閒於時帶著全家一起去旅遊過幾次,後來只要全家一起有空閒,就會出去旅旅遊,散散心。感情也越來越好。

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父母總能早睡早起的按時去上班。現在長大了明白了,責任和壓力在他們身上,不得不那麼做。疫情期間更是讓我明白了家庭很重要。現在只想多陪陪父母,多給父母做幾頓好吃的。多幫父母做家務,讓他們多休息休息。

我也會狠狠的努力,讓父母過更好的生活。讓他們不再勞累。

原生家庭感情、經濟一開始不好並不代表以後不好,只有全家合力追求幸福,一切困難都會度過。

記住很重要的一點:家和萬事興。共同解決困難才是最重要的。


哎呀大王291


這個問題太大了。

不知道題主的目的。

如果題主是自救,人的記憶通過自己的經歷和世界觀構建的,同理,人的記憶在一定的外界幫助下也是可以依照另外的世界觀重構的。

這樣原本的不幸福,就會重構為幸福。

讓人的心態更平穩更容易獲得面對這個世界的穩定心態。

讓自己快樂起來,多數需要依靠心理輔導,首推面對面的心理輔導


YTTMYRJ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性格,情感上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具體有如下幾點:

1、人從家庭的經歷中,不可能沒有情感未了的需要,例如:來自沒安全感家庭的,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

2、擇偶時是希望在情感上得到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例如:父母的肯定,需要感到自己獨特等。

3、 人類都帶著這些未了的情感包袱,希望在新的婚姻關係或家庭中得到解決。

4、在原生家庭得不到家庭的滿足,就會只顧索求,沒有能力為擇偶付出。這看法雖然有點悲觀,但是如果勇於面對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就有新的動力重新去愛。

5、關係上的問題大多是因為原生家庭未解的結,而多於因為缺乏委身、關心和愛。這種看法或許帶有諒解和盼望,當然背後不是鼓勵你將埋怨歸咎於原生家庭,而是鼓勵你去正視家庭遺留下來的問題。

在一個不好的原生家庭中,父母親的行為舉止嚴重影響著子女性格的形成。

人類應該正確衡量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關係。當家庭還是原生家庭時,子女應當孝敬父母,父母應當關心子女的生活。

當有了新生家庭後,在這個新生家庭中妻子與丈夫二人要結合為一體,應該儘量在精神和物質上從對原生家庭的依賴或影響中走出來,注重新生家庭中夫妻二人的合一,更多地尊重新生家庭中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意見。


小xiao曉


我的家庭條件並不好,只能提供了基本的吃和住給我,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父親並沒有讓我放棄對學業的追求,因為這是我唯一能改變自己命運和家庭命運的方式和方法!

而立之年,社會的經歷讓我明白了人並不是只要努力勤奮踏實就會成功,成功還需要資源,經濟資源、人脈資源、機遇等其他社會資源!很多的事情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以前有句話叫做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羅馬!不要否認,有錢的人會比貧苦家庭出生的人會更容易獲得成功,你辛辛苦苦奮鬥一輩子都有可能得不到的東西卻有可能是別人一出生就直接擁有的!

最大的悲哀和無奈在於我們很有可能既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又無法改變家庭的命運,更有可能還會重複父輩的命運!所以我的原生家庭教會了我,凡事只能靠自己,真的只有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