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全國低風險縣域已佔98% 絕大多數地區的健康通行碼可實現一碼通行

【環球網報道】3月20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精準防控科學管理,有序恢復正常醫療秩序工作情況。

針對健康卡實現互通互認的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在會上表示,按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我們根據疫情形勢不同階段的需要,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展疫情防控風險數據服務,通過健康通行碼實施精準管理,促進人員有序流動和復工復產。

首先,我們實現了基礎數據的互認共享。在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上發佈了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可能的密切接觸者,以及縣域疫情風險等級數據庫,這樣就實現了基礎數據庫的統一互認。截至昨天,各地區共調用了12.89億次。

第二,推動健康通行碼的技術互通。國務院電子政務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認共享的三種路徑,請各個省結合本地的實際來選擇實施。第一種,在不改變地方現有的健康通行碼的情況下,通過跨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的數據共享,能夠在本地的健康通行碼中增加跨地區的互認功能。第二種,在各地健康通行碼與全國一體化平臺的防疫信息碼對接,以全國一體化平臺上的防疫信息碼為中介進行轉換,從而實現跨地區的健康通行碼互認。第三種,對那些沒有建立本地健康通行碼的地區,可以直接採用全國一體化平臺上的防疫信息碼。同時,結合本地的防疫健康相關信息,實現跨地區的互通互認。目前,各省已經完成了技術對接和應用改造。

第三,推動健康通行碼一碼通行。健康通行碼互認的難點主要是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政策的不同,目前全國低風險縣域已佔98%,各省份正在按照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和內容要求,加快向全國一體化平臺匯聚本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的目錄。各地依託全國一體化平臺,正在深入推廣健康通行碼互信互認應用,作為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區、工廠廠區以及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的通行憑證。截至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健康通行碼可以實現一碼通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