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怎麼辦?父母需避開這3個誤區,幫孩子擺脫焦慮“陰霾”


贊贊最近不知道怎麼了,往往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之前從來沒有對奶奶大聲說過話,那天,忽然就爆發了,還吼了一句“你別管!”,嚇了奶奶一跳。莉莉剛上小學一年級,就對考試產生了焦慮情緒,哪怕是老師臨時來一次課堂小測試,莉莉的心也會咚咚地多跳幾下。而在期末考試前五分鐘,莉莉還多去了一次廁所。當莉莉媽媽得知莉莉的情況後,也有些擔心了,以後考試那麼多,這可怎麼辦?

孩子焦慮怎麼辦?父母需避開這3個誤區,幫孩子擺脫焦慮“陰霾”

提及焦慮,相信許多家長已經意識到了,現在的社會整體處於較為焦慮的環境中,孩子難免也會被“感染”。心理學家認為,焦慮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當人在無聊、絕望或者煩躁時,就會產生這種心理狀態,可以這樣理解,焦慮就是一套非常敏感的報警系統,提醒每一個人要多加關注。

現實的數據則需要家長們進一步有所行動,有關調查表明,中學生中焦慮的比例竟然高達5.5%,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實了。因此,家長需要更為全面地瞭解孩子產生焦慮的原因,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及早採用對策,避免更嚴重的結果發生。

一、讓孩子產生焦慮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的攀比心理影響了孩子。

家長總是會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己家的孩子做比較的,即便孩子還小,家長也會這樣做,似乎是一種約定俗成,卻是會對孩子形成無形的心理壓力

。家長的出發點可能是想要給孩子壓迫感,讓孩子“馬不揚鞭自奮蹄”,卻沒成想,家長的比較給孩子帶來了焦慮。

孩子焦慮怎麼辦?父母需避開這3個誤區,幫孩子擺脫焦慮“陰霾”

2、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環境是個奇怪的因素,有些孩子在緊張的環境中會輕鬆自如,而有些孩子卻會更加地焦慮,其實,孩子已經非常優秀了,可是,在這個競爭更為激烈的環境中,孩子反而產生了不可思議的焦躁心理,或許家長不能理解,但事實就是這麼具體而現實。

3、家長不當的教養方式。

有的家長會採用一種高壓方式威迫孩子,有的家長則會給孩子多度的保護,讓孩子沒有自由發展的空間,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要求非常苛刻,不允許孩子有一絲一點的出格行為。這些家長的行為都會給孩子內心形成無形的壓力,當遇到一個觸發點時,孩子就會變得焦慮無比。

當家長面對焦慮的孩子時,內心恐怕是複雜的,若是對孩子採取了不正確的方式,反而會產生適得其反的結果,沒準兒,還會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

加重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矛盾。那麼,為了正確地疏導孩子的焦慮情緒,家長要注意避免陷入哪些誤區呢?

孩子焦慮怎麼辦?父母需避開這3個誤區,幫孩子擺脫焦慮“陰霾”

二、疏導孩子焦慮情緒,家長容易陷入的3個誤區。

1、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情緒宣洩。

孩子表面的情緒還是可以觀察到的,當孩子處於焦慮時,

會煩躁、會不安,會言語激動,但有些孩子卻沒有多少外在的表現,而是出於內心的爭鬥之中,此時,家長不會輕易發現孩子的狀況,往往較為危險。當孩子的不良情緒積壓過多時,一旦集中爆發,後果可能會較為嚴重。

2、對孩子簡單地說“別緊張”。

當孩子處於焦慮狀態時,家長往往會脫口而出“別緊張”或者“別擔心”等簡單的語言,這是人之常情,殊不知,這些話對於孩子而言作用不是很大,不能將孩子焦躁的情緒安撫下來。家長若以同理心的方式認可孩子的情緒會更好一些,同時與孩子一起尋找可以發洩的途徑,緩解焦躁。

孩子焦慮怎麼辦?父母需避開這3個誤區,幫孩子擺脫焦慮“陰霾”

3、試圖短時間內改變現狀。

孩子情緒不好,家長也是很著急的,總是希望能夠找到一種短而快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心理問題,但真正的問題是,這些性格特質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除掉的,需要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來完成,而家長也要耐心些,不做催促、急躁的家長,對於孩子平復心情還是有好處的。

由此可見,當孩子出現焦慮情緒時,並不單單屬於孩子自身的問題,孩子是在家庭中成長的,家長的許多舉動都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所以說,當家長髮現孩子有了焦慮情緒的表現時,不妨這樣做,會幫孩子擺脫焦慮“陰霾”。

三、父母這樣做,才能幫孩子擺脫焦慮“陰霾”。

1、家長說話時,控制好音調和音量。

當遇到緊急情況時,家長的話語會加重孩子的焦躁情緒,孩子對家長的語調會很敏感,因此,當家長用平和的語氣和孩子講話時,

會對孩子形成一種心理暗示,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爸爸媽媽都不著急,我也不用太激動。

孩子焦慮怎麼辦?父母需避開這3個誤區,幫孩子擺脫焦慮“陰霾”

2、家長讓孩子直面所遇問題。

焦慮的孩子會誇大所面臨的問題,對面對的風險也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家長要教會孩子正確評估現狀,不能誇大,也不可縮小,只需引導孩子在正常的情況下合理釋放情緒就可以了。

3、家長可以靈活處理孩子的錯誤。

當孩子面對失誤時,內心是緊張的,家長此時可以根據孩子的錯誤靈活掌握尺度,既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帶來的後果,又不至於讓孩子揹負更多的心理壓力,可以消除孩子內心的焦慮。

4、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心情。

當孩子能夠直面面對自己的處境時,就是其心智成熟了的表現,當孩子將心中的重壓說出來之後,會變得無比的輕鬆,因而,當孩子將想法向家長和盤托出時,無疑會釋放自我,緩解焦慮情緒。

孩子焦慮怎麼辦?父母需避開這3個誤區,幫孩子擺脫焦慮“陰霾”

5、家長不可用語言刺激孩子。

不良的語言不啻於一把利劍,會刺向孩子幼小的心靈,因此,無論孩子在什麼狀態,即使是在心平氣和之時,家長也不能用帶有“針”的語言去刺激孩子,在孩子焦慮時,則更不能那樣做了。

其實,焦慮是一把雙刃劍,若能夠利用焦慮將孩子的不足認識清楚,加以改進提升,從而表現得更加完美。但若孩子因焦慮對周圍的事物產生了消極的表現時,家長就要特別小心了。一旦孩子的心理有了小小的障礙,家長越早干預,對孩子越好,這一點,家長一定要牢記。

孩子焦慮怎麼辦?父母需避開這3個誤區,幫孩子擺脫焦慮“陰霾”

今日話題互動:各位家長,您的孩子會經常爆發焦慮的情緒嗎?您會怎麼面對孩子的這種異常表現呢?您的哪些措施行之有效呢?歡迎您積極留言,一起參與話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