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憲北擊匈奴的戰略是什麼?

漢和帝永元元年,竇憲為車騎將軍,執金吾耿秉為副,與南匈奴單于、左谷蠡王、度遼將軍鄧鴻、左賢王安國分道出兵,會於涿邪山,最後與北匈奴單于決戰於稽落山,並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竇憲與耿秉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去。戰勝班師之後,竇憲又"遣軍司馬吳汜、梁諷,奉金帛遺北匈奴單于,宣明國威,而兵隨其後",實欲窺探北匈奴戰後情況,不然不會暗中派兵跟從。

竇憲北擊匈奴的戰略是什麼?

北匈奴單于派遣他的弟弟右溫禺鞮王奉貢入侍,而竇憲以單于不親自到來為由,奏還其侍弟。後來北匈奴單于"復遣車諧儲王等款居延塞,欲入朝見,願請大使"。可見北匈奴實無再與漢兵交戰之能力,而此次戰役竇憲也沒有決定要徹底擊敗北匈奴,不然不會在北匈奴如此疲弱之時"勒石燕然"而還。

永元二年的戰爭之後,"憲以北虜微弱,遂欲滅之",可見從此之後竇憲改變了對北匈奴的軍事戰略。永元三年二月,"大將軍竇憲遣左校尉耿夔出居延塞,圍北匈奴單于於金微山,大破之,獲其母閼氏"。

竇憲北擊匈奴的戰略是什麼?

這是竇憲看到北匈奴衰落之後的大決戰,《後漢書·竇憲傳》記載:"(永元三年)復遣右校尉耿夔、司馬任尚、趙博等將兵擊北虜於金微山,大破之,克獲甚眾。北匈奴單于逃走,不知所在。"相比於永元二年派左谷蠡王師帶領八千騎出雞鹿塞,耿譚遣從事將護之的軍事安排,此次戰役要明顯受重視得多,不然不會同時派遣多人將兵出擊,從其相應的軍事部署上,我們也能看出竇憲徹底擊敗北匈奴的重大決心。

竇憲北擊匈奴的戰略是什麼?

由上可知,通過永元元年到永元三年的這三次漢匈戰爭,北匈奴勢力大大收縮,其單于逃亡不知所在,從此之後,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可以說是得到了徹底的解除。漢王朝之所以能在漢匈戰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當與竇憲等人及時轉變對匈作戰戰略密切相關。

從力排眾議聯合多民族軍隊主動出擊,到審時度勢決定一舉消滅匈奴之禍,竇憲作為主要的作戰將領和指揮人員,其功績應該是值得肯定的。正如有些學者所指出的:"竇憲主戰儘管有私心,但擊垮北匈奴的戰事,客觀上順應了中原民族保衛農業文明的歷史需求,應給予積極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