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農村辦酒席,純粹是為了收份子錢,對此你怎麼看?

陳大帥ing


城裡人收的更多!


天山孤客990


兩方面都有,在國家還沒有推出農村紅白喜事不許大操大辦時。我覺的請酒是為了熱鬧一下,但自從國家有規定後讓我,對這件事有了大大的改觀。

我們老家小孩滿月酒,週歲,五歲,十歲,在是家裡買房,考學,兒子結婚,女兒出嫁都要請客。

有的家裡只有一個獨身子女的,請客請不贏子女多的,最後就連家裡挖了一口魚池也要請客,買了一輛車都要請客。最後索性沒有請客的藉口,就說接你們過來喝酒,沒有理由,去的人都是心之肚明。

以上是我覺得請客是為了份子錢的。

我堂妹嫁了武漢周邊的一個區,他們那裡不一樣,誰家請客,一個村裡的人都過來吃。還吃兩餐,情錢送個一百,一家老小都過來吃。能把成本保住就不錯了。像這種就是純粹為了熱鬧吧。

所以說這種也不是絕對的,跟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也有關係的。


大約在三伏天


看地方吧,我老家福建現在不管是紅白事或者什麼的辦的酒席基本上都不收禮的,即使有收也都是虧木,因為菜品基本都是海鮮再加上飲料酒品香菸的,而隔壁縣長樂別說收禮了都是喜家在酒桌上發錢,有錢人一次發出去都是十多二十萬,更有甚者他們名義上也收禮,但是你包多少禮金喜家返多少禮金再加上你包的禮金一起返給你,再捎帶返上二包中華,所以說為了賺錢辦酒席也要看地方


手機用戶5396721562


我認為完全正確,現在辦的酒席實在是太多,例婚宴,壽宴,升學宴,小孩滿月宴,小孩百日宴,小孩週歲宴,喬遷宴,白事不說,我認為婚喪嫁娶一家親戚熱鬧一下,無可厚非,其他的宴席大操大辦,有什麼意思,莫非就是想大撈一把。好多人家為了隨份子禮返貧。以我家為例,每年都要送出去幾萬,我們又不在老家,人家打電話聯繫,只好轉賬就是。我真的搞不懂,農村總是喜歡大操大辦,鋪張浪費,還連累其他的人幹什麼。應該相互理解一下啊!我家辦大事,除了至親一起吃吃飯外,從不連累他人,現距離老家七百多公里,人家辦點事就請回去吃酒啊!


6300452867383


現在辦酒席沒得錢賺了,酒店一桌一千多,煙兩包200,酒兩瓶350,還有回的紅包一人50元。瓜子糖果之類的。按每桌10個人算,每家送300元,也就3000,還有小孩一家來幾個人的自己算去,能賺多少錢?就是家裡有個喜慶事圖個吉利熱鬧和開心。主要是人一生真正喜慶的大事也就那麼幾回,所以也就沒人去算賠本還是賺錢。。。個人體會


天高雲淡風輕細雨


不隨份子辦酒席好像也沒什麼意思,再說啦以前別人辦都隨出去了,現在自己辦當時要勞回來點。我是農村出來的,這就是農村人的想法。一家人3個兒子結了8次婚,老爺子60大壽辦了3次,生了一窩小豬仔都得請客辦酒。沒事想法整點事也要辦酒,惡性循環,越是窮的地方,越是隨禮思想重,沒辦法解決不了。


川仔哥


農村辦酒席,多為紅白喜事,於情於理,沒有不妥。在重要的日子,辦酒席紀念一下,是一是一種傳統習俗文化。



至於說農村辦酒席,純粹為了收份子錢,這種說法絲毫不講人情,太過於絕對。

農村辦酒席,號召時候一定是師出有名的,如子女結婚,孩子滿月,老人逝世三週年,十週年等重大日子。親朋好友以及同宗同族的鄰里近親前來幫忙,道喜,緬懷逝者等,畢竟人多熱鬧,人多力量大。


若說為了收份子錢,倒是有些人巧立名目“升學宴”,“慶功宴”等五花八門的酒席,這畢竟是個別人做的個別事兒,在農村,幾乎行不通。

我們還是要多用理性的思維看待問題,不能用偏執化的思維來想問題。


小小藍塵


農村辦酒席,如果是婚喪嫁娶,孩子滿月,這樣的酒席,是你過,我也過,互相送個禮,吃個飯,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掙頭的:圖的是紅火熱鬧,為的是禮尚往來,面子上好看。

農村的酒席也是很有規矩的。閨女生孩子不請,二婚再結的不請。孩子升學的不請。朋友搬家不請。生日壽宴不請。也就是說,只有婚喪嫁娶的大事才請客。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遇上屁大一點事兒,就請客。弄得別人很煩。除非你非常的有用,否則拿的禮錢也很可憐。要想靠這個發家致富,也是發財難,難與上青天。

現在的農村,也不婚事大辦了。因為農村的禮很小,三頭50的,百而80的、,最多200塊錢,一家去四五口人,有時候都不夠飯錢。圖了紅火熱鬧,就得往裡賠錢。誰還願意為收一點小禮,去陪一大筆錢呢!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農村擺酒席就是為了收份子錢,這不全對,擺酒席是中國民間習俗的一部份,一直以來都有的,但現在利用擺酒席收份子錢的無聊酒席也有,有些人辦酒席是為喜慶,有小部份人擺酒席純粹是為收份子錢,是喜慶還是為收份子錢,看辦酒席的理由就能看出了


老三1591351


禮上往來是農村的風俗習慣,平常隨了份子,當然,婚喪嫁娶這些錢還要回來。長此以久,形成風氣。但也不是純粹為了收份子錢,大多數圖熱鬧看人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