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務員考試備考:申論寫作高分技巧

申論是一科花費時間少、見效快、拿分高的科目。但是很多同學卻因為文段字數多而產生畏難情緒,出現“看之茫然,讀之不懂”的現象,抑或是答案要點加工不全、閱讀時間長、效率低等問題。實質上,這都源於對申論命題特徵與解答技巧的陌生所致。不言而喻,申論文段材料的安排有其自身的規律與特徵,命題者其實早已在材料中有意安排好了重點信息出處,只不過需要考生掌握閱讀技巧、分析文段結構以及信息加工之法。因此,掌握考點精準定位技巧是申論高分制勝的關鍵。


四川公務員考試備考:申論寫作高分技巧

手拿著一支鋼筆和一本筆記本上寫


本文中將重點為大家介紹首尾原則,該方法是考點定位的最重要的方法。該原則與我們既有的的話語表述結構總-分-總、分總或總分結構相關,換句話說即主旨句和觀點句一般出現在首尾的位置。因此,在文段或者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處都會有重點或者總結性的內容出現。所以,西昌尚仕教育申論研究院根據申論材料的行文脈絡結構,總結出首尾原則。

學生通過此閱讀法的掌握具有兩方面積極作用。一方面,有助於考生迅速掌握指定範圍材料有效信息以及考點所在位置;另一方面,有助於考生排除無效材料與信息,迅速提高閱讀效率。下面我們通過例題進行感知:

【例題】《申論》試卷截取文段如下:

文段1:不過,G還是認可了信息技術為農民工帶來的一些改變,G大體上從三個方面觀察農民工使用信息技術的情況,包括新媒體和自媒體。

文段2:首先,從他們日常生活的使用情況來看,信息技術確實給他們的生活、交往,特別是給他們就業求職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作用非常大。超過2.6億的農民工“流散”在全國各地,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缺失城市居民能享受到的基本生活內容,是靠信息勾連起的“孤獨個體”。他們通過手機、互聯網等,獲得娛樂、消費甚至精神的寄託和心理撫慰。這些人背井離鄉,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是分散的,甚至一年見不上一面,基本上是靠通信來維繫家庭和親屬關係。更不用說在他們求職、經營自己的小買賣等工作機會方面,信息技術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從這個角度來講,技術對他們生活有很大幫助和改變。

文段3:第二個方面,從表達的角度來看,一般來說,農民工群體平時沒什麼表達渠道,在原來的狀態下,他們的聲音基本上是不會被外界聽到的,但是有了新媒體技術以後,他們不僅拓展了視野,轉變了意識,而且有了表達的渠道,G把這種方式視作一種主體性的表達。

文段4:第三個方面更為重要。從信息技術和新生代農民工組織化的集體行動角度來看,你會發現信息技術真的非常的了不起,比如他們可以即時調用各種所需要的信息、知識以及各種經驗。他們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沒有領頭人的情況下,用QQ群建立維權組織;同時他們通過信息技術更容易獲取外界的聲援和幫助。有的農民工說,如果沒有自媒體技術,他們自身的權益就不可能得到外界的關注。

【西昌尚仕教育思路剖析】

從上述四段材料文段可以看出他們的機構是總分結構。第一段是總括段,後三段是分述段。而且在後三段文段材料中總括句都出現在首句。具體分析如下:一方面,文段1對文段2-4進行了總括,屬於總括段。考生通過對文段1的閱讀,瞭解文段2-4分別介紹了信息技術從三方面給農民工帶來的積極效益。而文段2-4也是觀點總括句在前,詳細介紹信息技術為農民工的日常生活、表達渠道、集體行動三個方面,帶來的一些改變。另一方面,考生在閱讀材料時容易出現干擾信息,很多考生在閱讀文段4時,會認為主要是在介紹信息技術能維護農民工的權益,或者說讓農民工容易獲取外界幫助。但是,這些都是屬於信息技術讓農民工集體行動的具體表現,不是該文段的主旨和觀點。所以,掌握首位原則對於掌握材料的本質含義頗為重要。

西昌尚仕教育溫馨提示:首尾原則無論是在解答行測題目還是申論題目中,無疑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熟悉運用首尾原則,有利於提升閱讀效率、把握命題方向、熟知行文脈絡、明晰考點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