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最美巾帼奋斗者】刘维平:为迷途少年点亮光明的灯塔

从检察官到新雨学校校长,有着教育战线“检察之花”美誉的刘维平,

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不仅让一批又一批的特殊学生成长,而且影响着社会各界对“待进生”的教育管理理念,引领着遵义市甚至全省专门教育的方向。


【争做最美巾帼奋斗者】刘维平:为迷途少年点亮光明的灯塔


2012年3月,她由政法系统转入教育战线,作为遵义市新雨学校的筹建负责人,负责筹建的具体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她一方面积极协调,加快进度完成学校的改建工程,一方面加强学习相关知识,虚心向专家、同行请教。


2012年9月开学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校资金严重缺乏,学校运转的一切费用都靠赊账,最后电费、蔬菜、增加设备等公司将要停止水电、蔬菜的供应。在这危难时刻,她千方百计与供应方协调,同时积极与政府对接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奔走于各种组织团体,力争得到他们的重视与支持。为了孩子们,刘校长无数次潸然泪下,用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精神,才避免了学校停止运转情况的发生。每当回想起这段经历,她总是微笑着说:“为了孩子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争做最美巾帼奋斗者】刘维平:为迷途少年点亮光明的灯塔


从红花岗区检察院到新雨学校,无论从经济利益还从办公条件都无法与过去比较。当许多人问她为什么选择新雨学校时,她回答道:“过去在政法系统工作,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的讨论都是围绕如何打击或惩罚,当翻开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的历史,才知道其背后的可怜和辛酸,便有一种想帮助他们重新做人的想法,当知道遵义市新雨学校就是专门对有违法、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教育的学校时,决定留下来。”一晃就整整6年,回想当初在家人和朋友们都不理解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她至今也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作为一校之长,她不只是坐镇指挥,而是深入一线进教室、查寝室、与老师一起办公。因为她深知,面对全新的工作和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必须深入调研,做好表率,带动教职工探索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教育矫治方法。与此同时,刘校长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常常自己掏钱给他们购买衣物等。对思想有波动的孩子,经常找他们谈心,疏导心理症结。不时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并给家长提出建设性建议。因为她默默地付出,对孩子们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深受学生的敬重,也被孩子亲切地称为“刘妈妈”。


【争做最美巾帼奋斗者】刘维平:为迷途少年点亮光明的灯塔


新雨学校是一所专门学校,在遵义没有现存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靠自己去摸索。经过6年多的总结,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矫治措施:一是建立层层承包制;二是建立交心谈心制度;三是实行自省交流制;四是实施学分制度;五是实行跟踪帮扶制;六是倡导“六心”教育(忠心、爱心、耐心、恒心、细心、悉心);七是推行感恩教育;八是推行职业教育;九是实行三年制初中义务教育。在德育工作中提出了“规、知、践、省、评”五部曲,教学上提出了“六步三查”法。


付出就有收获,努力就有回报。新雨学校2016年初三毕业生中实现全部就读职高和普高,实现升学率100%;2017年共11人,其中8人达到三城区普高线,有4人就读示范性高中 ;2018年共12人,中考最高分499分,4人被普高录取,其余全部就读了有关职校。六年来,四川泸州、湖南常德等21个政法委部门,昆明金殿中学、南京建宁中学、杭州城西中学等15所专门学校分别来校学习考察。学校也先后获得贵州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贵州省育新工程“省级示范单位”、 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近30项,刘维平本人于2018年被选为工读教育分会副秘书长。


凭着对专门教育的热爱、对孩子及其家庭的负责、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责,她没有给组织提任何条件,在别人不理解的目光下,无怨无悔带领新雨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采取“文化学习、日常管理、法制教育、心理辅导、职业培训”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针对特殊群体的专门教育范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