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轉型升級,可落地執行的7個關鍵點!

現階段,傳統物流已經無法滿足市場對其不斷增加的需求,只依賴倉儲和物流服務無法完全融入到供應鏈整體當中。在高價值、高品質、高效率的物流需求持續快速增長的影響下,我國倉儲市場需求發生了重大改變,原有的倉儲業務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市場倒逼傳統倉儲企業轉型升級。


轉型升級是系統的升級,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升級,財務管理升級,運營管理升級等等,倉庫的管理升級首當其衝。本文總結了關於倉庫轉型升級方向上可落地執行的7個關鍵點,方便大家瞭解。


倉庫轉型升級,可落地執行的7個關鍵點!


改變對於倉庫的固有觀念


要明確一個概念,在當今的環境變化要求下,倉庫要以企業化的內部管理標準來要求自己,企業化管理的特性之一就是要緊密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繫和銜接,在整個運營系統中,一切都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相銜接和連接的地方。


倉庫的管理也不僅僅就是管好一個倉庫那麼簡單,而是得做好相關的連接點管理,比如當倉庫與生產部門的對接,與銷售部門的對接,以及物流公司等。


具體說來,生產部門需要物料的配送流程,由誰發起後,通過哪種形式傳遞來,倉庫方發貨完成後如何通知到生產部門,這些都需要精心的設計。


銷售部門需要給客戶發貨,首先要知道實際的庫存量是否支持此次交易,其次就是倉庫方發貨後物流信息要及時反饋給銷售部門,以便及時反饋給客戶。


需要物流公司完成整體工作時,貨品的交接點,貨物的檢驗路程,留痕記錄等這些都要具體設計。


此外,還有數據記錄要及時存檔,條件允許的話要建立信息連接體系,實現信息互通。


倉庫管理信息化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企業可建立一套倉庫與銷售部門與管理部門之間實施即刻聯繫溝通的信息網絡系統如WMS、ERP等, 這樣一來,業務人員的貨品查詢,銷售部門的開單發貨,財務部門的帳務核算,管理層情況掌握等等工作都方便多了。


如果做不到,就是改成庫存日報制度,雖然在即刻傳送上要慢一點,但畢竟這個成本和技術難度都很低的,也較為容易執行。並且,除了這個庫存報告外,倉庫還得定期向相關部門提供庫位使用率分析報告,倉庫安全工作報告,倉庫費用使用情況報告,部分產品的保值期提醒報告。


做好損耗產品的處理


損耗商品往往是丟在倉庫某個角落裡,沒有多少精力去管,加之這些損耗貨品一般是不入帳的,多少也沒個準頭,容易滋生倉庫的腐敗。


在倉庫的管理項目中,可將損耗產品的問題列為一個單項, 設定損耗產品的來源渠道、鑑別標準、專區存放,處理方式(是及時退回還是折價處理或是另尋渠道進行消化)。


另外,要指定損耗品的相關數據彙報機制,提醒公司加強對損耗品的控制意識,要知道:在一個大的城市,每個月倉庫的使用費用開銷很大,只有根據倉庫的實際面積來控制消耗品的堆積.根據倉庫面積與產品體積與數量來制定比率。


突發意外情況的處理能力


在遇到貨品封查,水火之災等突發情況時,倉庫應具備快速的貨品轉移能力,儘可能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


要想做到這點,一 是要庫位清晰,擺放合理,二是有迅速的運輸車輛調度能力,三是得提前有備倉。


另外就是倉庫業務過程中遇到一些情況:


比如貨物入庫前檢驗發現貨物破損嚴重,數量不對,產品不對的問題。


解決辦法


檢驗時需要檢驗員與商戶同時在場,針對出現的破損數量不對需要商戶與檢驗員填寫詳細檢驗清單,如果沒有檢驗清單商戶沒有簽字需要檢驗員承擔。


諸如此類情況的處理可以查看物流說040期內容,這裡不再贅述。


提升庫存使用率


倉庫的成本是整體運營成本中相當大的一塊,提高現有倉庫的使用效率就是節約成本,根據各類商品的進貨頻率,合理設置各類商品的存放位置,通過設置重型貨架等方式,來提高空間利用率, 總之,群策群力來最大限度提高庫位的使用率,具體可以用到以下幾種方式。


1、倉位規劃要素分析:為了大幅度的提高倉庫的利用率,科學、合理的倉位規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也是最大限度利用空間的一種手段。倉位規劃主要包括面積佈置、料位設定、物料堆砌方式和物流標誌的規劃。


2、立體空間的使用:立體倉庫能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倉庫的垂直空間,使其單位存儲面積大於普通的單層倉庫,一般是單層倉庫的4到7倍。


3、標準包裝的使用:每個存儲倉位都有固定的大小,最好使用標準的包裝容器,對於貨品的標示、維護、點檢和運輸都非常方便,在每個容器上都標明所儲存的物料名稱,與條碼技術相結合,則倉儲物流和盤點等管理都可以實現系統的自動化。


細節設計


靠倉庫門口一定要預留一塊足夠大的空地,一是考慮人員進倉及上下貨方便,二是便於在有些時候,使得一些需要在短時間內快速裝卸的特殊貨品(特別是倒貨之用)有個臨時的存放地。


根據出庫頻率等情況儘量安排高出庫率產品接近出庫口位置,提高效率。


科學合理劃分倉庫區域,提升倉庫運行效率:


1)直線移動

儘量避免迂迴,最好是直線。


2)單層儲存

最好避免多層累加。


3)高效的搬運

搬運的效率一定要高,單層儲存的速度相對較快,但這需要很大的面積。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就是一個托盤進去,一托出來就是一託,這也可以理解成為單層。


4)儲存有計劃

採購供應商在送貨前一定要事先通知倉庫,以便倉庫有個計劃。事先做好安排,就減少了倉庫的工作量。有些人忙得一塌糊塗,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沒有計劃性。


5)通道要儘量的小

通道夠用就行,否則就會佔用倉庫的可利用面積。


6)利用高度

貨架是有效利用倉庫高度的方法,而且貨架的質量不一定是最高的,夠用就可以了。


保持不斷學習的心態


倉庫管理也是門學問,企業可根據情況組織自己的倉庫管理人員去學習別人家先進的倉庫管理經驗,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倉庫管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