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鄧潤甫上奏說,在陵園地區亂砍亂伐,本是國家明令禁止的

城市管理髒亂差,皇帝震怒,歷史上第一次進行御批

御史鄧潤甫上奏說,在陵園地區亂砍亂伐,本是國家明令禁止的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中國自古就有祭拜祖先,祭祀先賢的風俗與傳統。但在宋代,一些掌握大權的官員們,為了繁榮市場,活躍經濟,竟不惜以毀壞文物,破壞城市秩序為代價,准許商人在名勝古蹟擺攤設點,將古代先賢的廟宇祠堂變成馬路市場,將宋朝陪都商丘搞的烏煙瘴氣,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然而,當朝日理萬機的皇帝,竟然對城市管理作出御筆批示,這還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

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掌管國家財政的司農,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決定將全國各地的廟宇祠堂租賃給地方,這一政策,無疑給地方官吏斂取錢財帶來了契機,於是,一些愛財如命的地方官員將所有的寺廟對外開放,從中收取費用。一時間,各地名勝古蹟、廟宇祠堂都成了擺攤設點的場所,叫賣聲響徹聖地,垃圾遍野汙水橫流,祠堂廟宇內的牌匾碑刻,以及各種設施毀壞嚴重,塑像香爐以及神器任人侮辱踐踏,其狀慘不忍睹,而國家財政年收入僅增加七八千錢。除開放廟宇外,司農還批准了開放前代帝王陵園為耕地的建議,實施以來,前代帝王陵特別是唐代皇陵上的草木被剷除殆盡,樹木被砍伐無遺。

這種情形,幾年來越演越烈,商丘城幾乎成為貿易市場,髒亂差極其嚴重,而且,一直無人問津,此時,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的張方平改任應天府(今商丘),他看到這種場景後,痛心疾首,連夜上書皇上說:南京(今商丘)是我大宋朝的根基所在,我朝以火德為王,閼伯是軒轅黃帝曾孫帝嚳的兒子,受封於商丘,主管大火。微子是紂王的庶兄,周武王滅商封微子在宋,是我大宋的先祖,如今開放廟宇祠堂,為了每年區區七八千錢,而使祭祀之地慘遭毀戳,竟然連這兩位先人都不得幸免。懇請朝廷降旨,用國家財政來補貼這兩個地方的收入。

御史中丞鄧潤甫上奏說,在陵園地區亂砍亂伐,本來就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而且每次郊外祭祀天地的時候,都要詔令各地官員參加,朝廷的德政可以說意味深遠,而今一些破壞禮儀不顧大局的小人,竟然以破壞前朝陵園來獲取不法收入,即使能夠給財政赤字帶來微弱的補充,那也是以破壞文物古蹟為代價。希望朝廷嚴格處理那些准許開墾帝王陵墓的人,恢復禮儀糾正制度。

宋神宗從他們的奏摺中,得知這一情況後非常震怒,怕案而起立即批示:慢神辱國,無甚於斯!批示下達後,司農立即收回原來的文件,並勒令地方按皇上旨意遵照執行,各地官員也迅速組織人員對“馬路市場”進行清理,並把毀壞的祠廟恢復原樣,自此以後,各地的廟宇祠堂再也不準設攤叫賣,一些前朝帝王的陵墓才免遭開墾,商丘也恢復了車水馬龍井然有序的原貌。封建王朝的皇帝尚且對城市管理出現的髒亂差現象深惡痛絕,並將那些為貪圖蠅頭小利而破壞名勝古蹟的官員大加貶斥,這對21世紀的今天,仍有積極的作用。因為城市管理關係國家形象,也是各級政府執政的一個重要窗口。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