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微信群開始停止發作業,然而孩子記不住,對教育來說到底是好是壞?

清風舞流霞188


看到這個問題時,我情不自禁地翻開了我的微信相冊,我發的第一條微信是2013年的2月。那時候才剛剛興起玩微信。

也就是說老師用微信群發作業也就是這幾年才興起的事情。

如今停止用微信群發作業,是教育部門規定的。

感覺是

一,減輕學生負擔。

二,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及自覺性。

想想我們讀時候,也沒有微信群啊,不也是能夠將作業按時按量地完成嗎?

如果作為家長這樣提問,首先讓人感覺你太過依賴老師發作業給你,你就安心地等就是了,有就照做,沒有就拉倒吧。

其次,家長你有這樣的心態,從而也導致了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反正我不抄齊作業,媽媽也照樣可以知道我有什麼作業要做,什麼作業不用做。我才懶得抄完呢!這是孩子的想法,他能感受到你的思想。

家長,你看這就是連鎖反應。俗語說的,上樑不正下樑歪啦!

對這樣的孩子,家長要做以下幾點。

一,鼓勵。

鼓勵孩子,讓他去想辦法,是去問同學,還是去問老師。

二,不參與。

孩子做不做作業是孩子的事情,他不做作業,老師自然有辦法教育他。受到教育他,他自然也會吸取教訓的。

三,適當的引導和教育。

被老師教育後就應該適時地與老師通氣,相互配合,做好引導孩子的工作。注意千萬不能打罵孩子。

打罵孩子是教育的失敗。

四,別去指責教育或其他別的,要從自身找原因,看看是不是孩子眼睛不好,寫字不流暢?

真正好的父母是言傳身教,將責任推給別人,以後你的孩子也會是這樣子的。

有人說,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怎麼樣,孩子就怎麼樣。所以,從今開始認真做好自己,給孩子不一樣的你,不一樣的天空吧。

願你的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

加油💪!


沐沐教育芝道


我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語文老師。20年來佈置作業都沒有用微信群,但是大多孩子都能記住作業,有了微信群, 孩子們放學時對孩子們佈置了作業,反而有人記不住,甚至連比較成績比較優異的孩子也依賴微信群。

所以,取消微信群裡佈置作業,對教育來說,在某種程度上是一件好事。

1、讓孩子少了一個藉口玩手機。

工作這麼多年,我佈置作業時都是口頭佈置,如果作業的內容比較多,我會把作業內容板書在黑板上。為了讓家長了解作業內容,方便對孩子作業的瞭解和檢查,我才把作業發在了微信群裡。

現在既然要求微信群裡不發作業,我也就再也沒有發過。 如果有孩子實在沒有記住作業,孩子們會打電話或家長私發信息瞭解作業。

對於那些以前那些把作業直接發在微信群裡的班級來說,孩子們一回家就問家長要手機,還理直氣壯,美其名曰是看家庭作業。本來一分鐘可以看完的作業,結果可能看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 至於孩子在手機上做什麼,家長和老師都心知肚明。



2、讓孩子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微信群裡不佈置作業,老師放學時給孩子佈置作業時,孩子應該會記得更牢。 一開始肯定會有很多孩子,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記不住作業,家長也不要著急。

家長和老師都要告訴孩子,要認真記作業,最好是拿本子抄寫下來。實在記不住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問問老師,但是要讓孩子接受一定的懲罰。 有了懲罰和教訓,孩子自己慢慢就知道去記作業了。

長期下來,孩子就知道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能夠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3、也為家長省去了一些麻煩。

在微信群裡佈置作業,城裡的學校更為嚴重。 我們學校是一所城市周邊學校,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家長沒有在身邊,把作業佈置在家長群裡,也是等於零。所以我不會只是把作業佈置在微信群裡。

對於城裡的家長,現在少了很多事,不會跟孩子說今天是什麼作業,明天是什麼作業。

我有一個同事以前就是這樣,即使在學校裡上自習也得等微信群裡老師佈置的作業出來,再跟孩子聯繫,告訴今天的作業是什麼。現在好了,孩子自己就知道作業是什麼了,家長只需要等孩子作業做好後檢查一下就可以了。

當然,這樣做也會有一定的弊端。

1、不知道作業的孩子可能會增多。

老師不在微信群裡佈置作業,孩子們還沒適應。 有可能在老師佈置作業時,孩子們在開小差,根本就沒有聽。然後,老師佈置了什麼作業,也就不知所云了。


2、不完成作業的孩子也會增多。

其實很多老師在微信群裡發作業,有一個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方便家長檢查孩子的家庭,但是現在不在群裡佈置作業,那麼家長對孩子的監管可能會減少。對於那些本來就不愛寫作業的孩子,可能就會找藉口不寫作業了。

3、家長也有可能會鬆懈。

老師在群裡佈置作業,家長至少還會問一問孩子作業完成了沒有,還知道有哪些作業。但是不在群裡佈置作業,加上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的作業與他無關。那麼自然而然就有些鬆懈了。

家長一鬆懈,部分自覺性不強的孩子的成績就會下滑。

任何事情都有利就有弊。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要正確對待老師不在微信群裡佈置作業的事。 要提醒孩子自己把作業記住。作為家長,必要的時候要監管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老師也要對孩子家庭作業進行檢查。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人們往往喜歡為自己的惰性找冠冕堂皇的藉口,在以前沒有手機或者網絡沒那麼普及的情況下,那孩子是否因為記不住佈置的作業而荒廢學業呢?顯然不是這...有時候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實用的辦法。記得我哥家小孩當時在上海讀小學的時候,每天放學回家前老師們讓同學準備個記錄作業的小本子,每天要做完的各門功課任務都要記錄下來,這樣同學們回家只要看到記錄本就知道要完成那些作業。當然為了防止有的同學偷懶,不記錄,所以老師要求同學們每天回家記錄本上都要有家長的簽名。所以我不認為沒有微信通知而因為孩子忘記要做的作業而牽怪於家長...一切始於惰性!


一葉亦知秋


我覺得,小孩子從小就要培養獨立的習慣,自己的作業自己記,記不住沒寫的第二天老師就應該批評,折騰幾次自然就記住了。我侄子2年級時我給他看作業,從來不畫對錯,看一眼只要有錯誤,我就說“有錯誤,自己找自己改”,他來回改了5遍,最後一遍孩子都哭了,說,這次絕對沒有錯誤,他認認真真檢查了3遍,我看了確實沒有錯誤,就簽字了。第二天,他害怕來回改,給我看作業之前就檢查了好幾遍,我是看了就說“有錯誤”,實際我根本沒看題,他不接受,說我肯定看錯了,他絕對沒有錯題。從此以後,寫作業他從來不依賴我,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事情還是得自己操心。


我想活一百歲


你們可能都缺乏實際經驗,我來說一下!1.一年級我抄在黑板上,親們,你知道一年級孩子抄(聲母表平舌音抄兩遍,各寫寫兩個音節)這一句話得用多長時間?我告訴你,一個下午三節課,兩個大課間他根本抄不下來,如果硬抄,就得把不會寫的字畫出來,這樣筆畫錯了字寫錯了,後邊很難改的好嗎?老師發微信錯了嗎?我見證過沒有網絡平臺的時期,一放學一年級家長烏泱泱全擠進學校教室來抄作業,那時候有平臺可以群發,那是多少家長夢寐以求的事情。

2.中年級可以班幹部或老師抄在黑板上佈置作業了。比如現在很多孩子不記作業,每天放學和其他孩子問,這是什麼操作?誰希望自己孩子是這樣的學習態度。不寫作業或者連問他人之後批評的多,知道什麼結果嗎?你想不到,小天才五代開始成必需品了,我們這裡貧富差距較大,沒有的孩子心理又走了落差,這時,家長們覺得老師或者能委託班幹部把作業發在群上最方便。後進生可以輕鬆知道作業,負責任的家長也可以監督。

3.高年級口頭佈置作業是趨勢,因為我們的孩子成長了,這也算是一種鍛鍊吧。可是,你們反對者又忽略了,高年級的孩子有的已經會撒謊了,會偷懶不寫作業了,架橋說是沒有作業了,平臺上的作業其實可以讓你知道孩子今天是不是完成了。當然如果你覺得你不想知道,那誰也不能說什麼!

4.都覺得微信群佈置作業是老師沒有責任心,我就覺得是怎樣陰暗的人才會這麼想不開。你以為老師多喜歡這樣的平臺啊?這不是和原來相比多出來的一項任務嗎?有了它,作業得發,有個啥活動也應家長的心情把孩子的照片發在群上讓家長了解一下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有點啥矛盾了老師還要在下班時間給大家在群裡做調解,何苦呢?

最後,我又是一個家長,我也有對孩子老師在手機上佈置任務不耐煩的時候,自我檢討了一下,總結出了不是對任務反感,畢竟孩子是我的,任務是孩子的,是因為孩子要用我的手機時,我正在玩遊戲看小說刷抖音……並不想把手機給孩子讓他看作業,有時也不想負責起當時的輔導監督責任,所以,你也檢討一下,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Wy²


我的妹妹是小學的,天天回來就讓我二嬸上微信群看下老師今天佈置什麼作業,明天讓我二嬸去接龍買校服,後天讓我二嬸給她接龍說要買老師說的什麼作業書課外書什麼的。感覺老師微信群就是一個變相的團購群。

個人感覺不應該有微信群發作業給家長任務的現象。佈置作業可以讓學生固定拿個本子來養好每天記下作業的習慣。而不是你發群裡讓家長去監督。

更搞笑的是,老師們幾乎是上了課,信息一發,就好了。

忙的家長得下班後按照老師要求監督孩子做作業,批改作業,講解錯題。等第二天學生帶著佈置的作業本一交,看哪個學生沒有被家長批改作業的就班級微信群裡批評。

手機軟件只能是輔導生活的軟件;不能讓他佔據我們大部分的生活;除非是這方面的工作者。

希望大家能合理利用手機!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生活看到的,理解的 ;


Mino虞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小編覺得這句古語可以很好的概括這個問題。雖然老師微信群停止發作業短期內對老師和學生來說是有些不適應,會產生一些問題,但是從長遠考慮,對教育來說這是一件好事情。

記得2013年9月大三去漯河頂崗實習,帶的是小學一年級,都是一群剛入一年級的小學生。那時候的作業通知都沒有用微信通知的,都是寫在黑板上,讓小孩子抄在自己的本子上或者是課本的空白處,但是也很少有不完成作業的啊!

現在為什麼老師停止微信群發作業,孩子卻記不住了呢?是因為當人都習慣了一種方式之後,而這種方式還是能省去不少麻煩的時候,就不太想著去換一種方式,說白了,還是人的“惰性”在作祟。微信群把作業拍一張照片或者編輯一些文字,就可以讓所有的家長都可以看見作業,而且也不需要小孩子來抄寫了,這對老師、對家長、對孩子來說都可以省事了。但是,有沒有考慮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佈置的作業小孩子來記住完成,這是學習的一部分工作。如果這其中的一些環節由機器或者家長代替了,對於學生來說,他的學習就缺少了一部分。家長和老師也都從小強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這件事情為什麼自己做不了呢?


還有,手機佈置作業,或多或少都增加了小孩子玩手機的機會與時間。禁止手機佈置作業,不僅可以減少小孩子玩手機的機會,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己抄寫自己今天作業之後就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作業分配,怎樣最快完成)。不管何種形式通知作業,作業就在那裡,不會變多也不會變少,取決於你如何想。


小小魔方工作室


孩子記不記得住作業,老師引導很重要!

大寶今年在上拼音班。我記得剛開始上時,考慮到孩子得有個過渡,所以老師都是下課後把在外等候的家長叫進教室,然後告訴家長今天學了什麼,課後的作業是什麼。

然後,我就發現,當家長在教室聽作業的時候,孩子們都是各玩各的,根本就不會聽,教室裡亂糟糟的,就像菜市場。課後,老師仍然會把作業發在微信群裡。

後來,上了一個月的課後,老師開始不再叫家長進教室了,並有意識的訓練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物品,以及記住課後任務。

每次老師講完課後,在下課前,會給孩子佈置作業,並要求孩子們用筆在作業本上做記號。比如今天的作業是拼音練習38-40頁,老師會讓孩子在38-40頁折個小角,或者用鉛筆在頁面上畫個勾。如果有補充材料,老師也會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裝進書包。

而由於孩子還不認識字,對於作業的具體內容,老師也會在佈置作業的同時,向孩子詳細說明每一題的題幹是什麼,有什麼要求。

不得不說,這樣的安排對於激勵孩子主動學習還是有效果的。每次放學後,不再是家長揪著孩子,告訴孩子今天的作業是什麼;而是孩子主動告訴家長,今天有什麼作業。

即使孩子不記得主動做作業,家長與孩子的對話也從被動式催促變成與孩子有更多互動的模式:

如以前是:

家長:“明天有拼音課,你的作業做了嗎?”

孩子:“我不知道有什麼作業。你沒跟我說呀。”

家長:。。。。。。

現在則可能是:

家長:“明天有拼音課,你的作業做了嗎?”

孩子:“呀,我忘記做了。”

家長:“作業都有什麼?”

孩子:“我看看。”(拿出作業)

家長:“你打算什麼時候做呢?”

孩子:“那我現在寫吧。但我可能需要你的一點幫助。”

家長:“可以。”

讓孩子記作業,是訓練孩子主動性學習第一步。對於身心正常的孩子,“老師不發微信,孩子就記不住作業”這種現象,絕對是不好的,也不是無法解決的,但是需要老師的引導。

當孩子已經習慣於依賴家長在微信群接受作業任務後,突然讓他自己去記作業,對孩子來說必然是極具挑戰性的。因為他即沒有習慣也沒有方法。要求孩子用腦袋去記住作業,是不現實的。對於沒有方法的孩子,因為記不住作業,而去苛責他們也是不對的。

因此,此時需要老師引導孩子去形成一種有效方法來記住作業。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幫助孩子建立良好學習習慣的方式。

家長也可以在家裡對孩子授之以漁,但是效果可能沒有老師的引導來的好。因為老師是下達任務的主體,由他們來發號施令,更有權威,孩子也更有意願執行。


與倆屁孩共成長


其實我一直覺得,作為一個學生,無論上幾年級,能記住老師交代的作業,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我在低年級班級裡交代作業,一般會至少重複三次,完了還要崽問:家庭作業記住了沒有?如此反覆,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記住作業。但每天有那麼幾個家長,放學後在微信群裡問,今天的家庭作業是什麼?

幾天之後,我就會在交代作業的時候跟孩子們說,請你們把作業記住,如果還記不住的,放學後來辦公室問我。再有誰的爸爸媽媽在群裡問作業,我就批評誰。之後找我問作業的確實少了很多,但是家長們又在群裡問別的家長,作業在哪裡。然後我又跟學生說,不準在群裡問作業,必須自己記家庭作業。

剛開始有些家長不理解,老師群裡發一下作業,不過是舉手之勞,怎麼這麼懶?我們不勞動老師,請教別的家長也不行?是不是老師故意為難?

這個事還真不是老師故意為難,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記住作業是每個學生的責任,讓他們知道記住作業,完成作業是自己的事,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第二,養成學生認真聽老師說話的好習慣。學生來學校學習,知識掌握得好不好,上課能不能集中精力,認真聽老師講課是關鍵。試想一個連老師一再提醒都不去記家庭作業的孩子,你能指望他上課有多認真?

所以,我覺得,作業還是不在微信群裡佈置比較好。




水牛星


我記得剛上小學的時候從來沒有記不住作業的情況,你敢記不住,明天老師就會讓你徹底漲記性。

每次老師留家庭作業的時候都會說把本子拿出來,記下作業,記完以後還會重新再說一遍,以防沒記下,每個老師都這樣。每天回家後家長根據作業本查看每天作業完成情況。

如果這樣還記不住,只能說孩子就沒用心,學習這東西孩子不努力,全靠家長逼,用處不大,畢竟都是那個年齡段過來的,每天上各種補習班,學不進去就是學不進去,不會就是不會,報再多班,每天也是去了以後和補習班的同學們玩玩玩。老師也不敢說太多,說多了孩子就給家長說這個補習班老師水平不行,別的同學在哪哪哪上的補習班可好之類的。

總而言之,記不住,問題在孩子,為什麼別的孩子能記住?偏有少部分記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