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美國股市的繁榮,造就了美國的強大,你怎麼看?

淡淡禪風


有人說美國股市的繁榮,造就了美國的強大。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美國建國是在1776年,這一年美國的十幾個證券投資人士,在梧桐樹下籤訂了一紙協議,美國金融史上著名的《梧桐樹下的協議》,這就是美國證券市場的前身,這就是華爾街的前身,他們為美國的發展建立了一個融資的平臺,造就了後來的美國資本市場,就是後來的美國股市。

而隨著美國資本市場的不斷成長,美國開始成長,隨著美國資本市場的強大,美國開始強大,美國的強大是金融的強大,是美國資本市場的強大,隨著資本市場的強大,美國才有了強大的軍事,才有了強大的科技,才有了高質量的教育。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誕生過JP摩根這樣進行產業整合的偉大金融家,也誕生了像巴菲特和索羅斯這樣偉大的投資家。美國的股市長期永遠是上漲的,熊市短牛市長,股災也不過最多下跌30%,而股災過後很快股市就會漲到更高的位置,正是美國股市的長期上漲,吸引了全世界的富豪們和金融機構把資金投入到美國的資本市場,而來自全世界的大量資金又吸引著全世界優秀的公司到美國去上市,這樣就形成了資本市場的良性循環,讓美國的資本市場越來越強大,讓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全球霸主。

一個國家的強大沒有強大的資本市場,沒有強大的金融是不可能真正強大的,而強大的資本市場一定是長期永遠上漲的。中華民族再度崛起需要強大的資本市場,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需要強大的資本市場,只有建立強大的資本市場,才能有效化解經濟難題,才能成為真正的民富國強的強國。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美國股市的繁榮,造就了美國的強大,這句話我覺得應該要反過來,正因為美國的強大造就了美國股市的繁榮。

因為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經濟與股市是相通相連的,經濟好股市肯定也會走好,而股市走好肯定也會直接貢獻經濟的增長。但美國股市的繁榮前提就是美國經濟向好,只有美國經濟向好,股市才有機會走好。而美國經濟走好也是取決於他的強大,美國軍事和管理能力強大,才能觸發經濟的強大,所以這些都是有直接關聯性的。

類似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次貸危機直接把美國經濟拖垮,由於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力,從而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直接造成全球金融市場走出大幅度的殺跌行情,美股也不例外,照樣殺跌不誤,所以美國經濟出現下滑,股市也是照樣殺跌,從而可以說明經濟好壞直接影響股市行情的好壞。



隨著2008年後,美國為了復甦經濟,也就是恢復好2007年次貸危機之前的經濟。美國實施了一些政策利好,量化寬鬆來刺激經濟復甦起來。經過8年的時間美國已經完全復甦了,經濟增長回到了次貸危機之前的經濟。

而美國經濟從2015年經濟復甦之後,依舊保持強有勁的增長。美國股市也是跟隨者美國經濟的復甦,美股出現不斷的震盪上揚,從2008年美國6000多點,漲到至今最高點27000點,走出了十年長牛,十年漲了4倍多漲幅。而股市的繁榮完全都是由於美國被動強大的經濟與軍事做後盾。

總之美國股市繁榮造就美國強大,或者美國強大造就股市繁榮都沒錯,因為股市是經濟晴雨表,股市好代表經濟好,經濟好股市自然也會走好。


老金財經


美國股市市值三十多萬億美元,規模世界第一,而且遠遠超過規模第二的市值,美國股市為美國經濟和金融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融資作用,股市的設立就是為了融通資金,把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用於重大項目,美國股市設立後,為美國公司集中了大規模的資金,讓美國公司發展壯大,推動美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很快美國經濟規模在十九世紀末成為世界第一,

創新作用,公司通過股市融資,必需得對股民負責,同時公開融資改變了公司的治理結構,讓一個公司成為公眾企業,接受公眾監督,資本與科技的結合,讓公司創新不斷,包括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美國的創新有相當一部分源於上市公司,

風險分散作用,股市是直接融資,比起通過銀行的間接融資,有利於分散金融風險,因為股市融資涉及更多的投資主體,同時股市信息更加開放,不利於風險積累,

財富增值作用,美國股市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運作模式和監管模式成熟,股市完美的發揮了國民經濟晴雨表的作用,只要美國經濟增長,股市必然上漲,美國人民普遍直接或間接投資股市,分享經濟增長和股市上漲的利潤,

金融中心和金融霸權的作用,美國股市市值龐大,流動性好,不僅給美國企業融資,同樣給世界各地的企業融資,這加強了美國金融中心的地位,是美國金融霸權重要組成部分,

股市是金融體系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成功的蓬勃發展的股市極大的增加了美國的實力,


萬事皆空70


本末倒置!

沒有整體經濟的發展,股市怎麼漲?沒有企業利潤的增長,股價怎麼漲?沒有技術的領先和突破,企業利潤怎麼漲?

進入股市的資金有兩種,一種是股東的錢,另一種是上市公司的利潤分紅或回購。第一種資金只不過是左手倒右手,股價、市值再某一刻名義上漲了,大家的錢都多了,但真正變現的時候才發現該多少還是多少,一分沒多一分沒少。只有公司利潤和分紅才能帶來真正的增值。

比如我有兩個燒餅,一塊錢賣給你,你十塊錢賣給他,名義上我手裡的燒餅漲了九塊,但三個人倒來倒去依然是兩個燒餅,你多了九塊,他就少了九塊,而我手裡只有一塊。如果我要變現,就得有人掏十塊給我才行,如果他只願意掏五毛給我,那也是他少五毛我多五毛,財富總量沒有變化。

真正帶來財富變化的,是我不停的種地、做燒餅。

所以,金融的本質只是財富的重新分配,金融本身不產生任何價值。只不過,由於資金本身就是稀缺的,生產者為了儘快擴大生產願意向資金提供者繳納一定比例的收益(股息、利息),從而帶來金融名義上的價值,而這個價值本身則是生產者的生產行為產生的。如果生產者本身就是虧損的,自然無從繳納利息,除非從本金裡剋扣導致本金縮水。

股票市場(公開發行股票)作為現代化的金融手段,自然對經濟活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最快速的將全社會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高效的生產企業中。這是股票市場的初衷。

然而,今天,許多投資人並不是看中股票對應的公司利潤帶來的股息、利息,而是看中股票價格的短期波動;對應的,上市公司老闆也不是為了擴大生產經營規模,而是為了儘快將股份變現。於是,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炒作股價的手法,大股東散佈消息讓散戶以為股票會大漲,而大股東自己趁機賣出股票套現。最典型的莫過於樂視網:大股東聲明自己賣股票的錢免費借給上市公司充做經營資金,散戶信以為真拼命購買,結果大股東快速把借給公司的錢又要回去。因為大股東本身就控制著公司的運營和財務,這點操作根本不算個事兒!

既然有人把燒餅賣到一千塊錢拿走了,而後續買燒餅的只願意掏五毛錢,自然股價就從一千跌到五毛了。

所以,股市的錢不會憑空增多,也不會憑空減少,就像任何一筆交易,有人得了一百塊,必然是別人掏出了一百塊錢。

想要一個健康的股市,必須投資人具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如果大家都在等股價升值,自然就會有人作局人為讓股價波動。

看清了股市的本質,自然就看清了股市的價值以及與經濟的關係


水滴的聲音


不管那個國家,股市牛了,人也會牛,人牛了國家就牛,不但美國人牛,連印度人也牛,因為他國股市牛!中國股市不牛,所以國家也不牛,中國的人民也牛不起來,只有中國的富人牛!如中國股市牛了,中國人會出奇的牛,說不定人牛到外星去了,可能中國會在月球上生存了,月球上會建起月球房,月球高樓!月球上開茶店,每週上去喝杯茶!叫月宮茶!中國有錢人去國外定據!股市牛了可能會上月球定據!做外星人!


用戶50873537831杭州


股市有了財富效應,老百姓手中有錢了,就可以消費,就可以享受經濟的成長,改善生活質量。另一個方面,消費拉動經濟,企業商品有了銷路,讓更多的優質商品,讓本國人消費。所以,要讓老百姓幾十萬億的投資股市轉化的社會企業生產力,讓老百姓享受其成果,而不是讓老百姓嚴重套牢,生產的商品讓老外享受,如果這樣的話,其金融的頂層設計缺少了大智慧,如果沒有重視社會經濟良性發展大格局,就會出現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如果一味的過度強調外貿拉動內需,就會讓本國充當了世界工廠,讓老百姓充當了世界奴僕。如果把所有的商品全部出口,還有幸福感嗎?出口讓老百姓享受益處,才是有意義,否則是弊大利微。要學有些老外,把淘汰的設備出口,暴利的高科技出口,垃圾出口,享受別國廉價的商品。中國沒有富到用不完吃不完的程度,只是老百姓窮,消費不起產生的商品,出現相對的過剩,導致自己消費低檔貨,優質商品供給老外,事實上充當了奴僕。


解謎真人


美國的股市繁榮,造就了美國🇺🇸的強大,這點是不容置疑的。看看一下此國的公司就知道了,蘋果公司、亞馬遜、谷歌、臉書……他們的錢從那裡來的?從股市來到市場去,而不是從銀行🏦來到市場去!進入股市的錢雖然它跟你說有風險,有損失,人們敢去,因為也有利益。進入銀行🏦的錢是老百姓的儲蓄,是為了安全。這些大公司是不敢也不可以拿老百姓的錢去市場冒險的。所以美國的股市繁榮,這些大公司就可以拿到更多的錢(投資),去市場賺取更多的錢來回饋投資人。這樣就民(我國叫做股民)富國強了。


一介須翁


美國股市的繁榮,造就了美國的強大,這句話應該辯證看待和理解。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經濟開始復甦,經歷了八年的經濟復甦之路,期間為了讓經濟增速恢復到危機前水平,為了改善就業情況,刺激經濟走出泥潭,就開始不斷大規模發債,債務規模不斷的上升,到2015年就突破了13萬億美元。之後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美聯儲就開啟首輪的量化寬鬆政策,配合減稅政策刺激,經濟在09年中期就開始恢復增長了,持續到2010年,接著推出Q2和Q3,才讓美國金融體系自由落體,避免了更大的危機。而這些量化寬鬆政策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美股的繁榮。之後幾年,美聯儲三次量化寬鬆拯救了美國經濟,第一次,把金融從破產邊緣拯救出來。第二次,提振美國經濟,降低失業率。第三次,支持經濟復甦和勞工市場。用這三輪寬鬆,美股才出現了長達十年的上漲。從這些不難看出,正是美國不斷推出的經濟刺激政策,進一步刺激了美股的不斷上漲,這才是美股真正走強的原因。不過美國股市的強大本身有內在的因素驅動,美股擁有全球頂尖的上市公司,這些企業在危機時更能抵禦風險,機會來臨後更能表現突出,相應的也就讓美股更易於擺脫危機。

因此來講,辯證的看待美股繁榮與美國強大之間的關係才是最正確的理解和解讀。




老孫談股論經


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經濟開始復甦,經歷了八年的經濟復甦之路,期間為了讓經濟增速恢復到危機前水平,為了改善就業情況,債務規模不斷的上升,到2015年就突破了13萬億美元。

次貸危機爆發後,美聯儲就開啟首輪的量化寬鬆政策,配合減稅政策刺激後經濟在09年中期就開始恢復增長了,持續到2010年,接著推出Q2和Q3,才讓美國金融體系自由落體,避免了更大的危機。

那美國股市的繁榮,造就了美國的強大,這句話並不是這麼瞭解。

一、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經濟好股市才能好。

美聯儲三次量化寬鬆拯救了美國經濟,第一次,把金融從破產邊緣拯救出來。第二次,提振美國經濟,降低失業率。第三次,支持經濟復甦和勞工市場。用這三輪寬鬆,美股才出現了長達十年的上漲。經濟活金融穩是最好的說法,也是美股走強的原因。

不過美國股市的強大本身也是內在的因素驅動,美股擁有全球頂尖的上市公司,這些企業在危機時更能抵禦風險,機會來臨後更能表現突出,相應的也就讓美股更易於擺脫危機。

二、全球股市都走了十年牛市,並不是美股出現了繁榮景象。

印度十年牛市,新西蘭十年牛市,連越南也是走了五年牛市,只能說在經濟危機後,不同的國家發展路線決定了股市的走向。當然,股市的本質是需要讓投資者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市場才會走牛市,如果一味的融資,就會看到長期跌跌不休的行情。

而印度股市不僅僅走強十年,有三十年的上漲,期間GDP都趕超英國,有望在2030年成為第三大經濟體,可想而知,成熟的股市就是製造牛市,發展中股市就會問題百出。

總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在全球股市是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發展中股市,問題頗多,本質不同導致了股市長期低迷。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這話沒錯。美國的繁榮就是資本控制下的虛假繁榮。

首先,我的以道瓊斯指數為例。2008年的時候7000點多一點,到十年後的2018年漲到了26000點,是2008年的三倍半。

那多這10年間美國GDP總量又增加了多少呢?

2008年,美國的GDP總量為14.44萬億美元,到2018年為20.49萬億美元,增長了6萬億美元多一點,漲幅連45%都達不到。

這就是說美國的金融資產長幅是美國GDP漲幅的7~8倍。說美國是虛假繁榮沒錯,說美國繁榮的股市造成美國的強大,也沒錯。

美國的GDP總量才20.49萬億美元,而美國華爾街的大佬們都掌握了200萬億以上的金融資產,是美國GDP總量的10倍之巨。

如此大的金融泡沫,一旦破滅,美國救不了美國,世界也救不了美國。

目前美國的發展並不超前,他們沒有高鐵,高速公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