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甲骨文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如何向公眾普及?

純藍瀚海


抱歉,你問錯人了。

通用漢語硏推經過反覆考證,對“甲骨文”形成了比較肯定的認識,這種認識正好否認你的問題表達的意思。

其一,“甲骨文”只是漢字的初期形式,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頭”的產物,離中國傳統文化源頭十萬八千里。把它作為“源頭”很不真實,也不應該。

其二,“甲骨文”作為文字形式,它使用的時間並不長,滿打滿算約1500年。從公元前15O0年左右出現到公元前213年停產使用,其間有至少1000年時間並未形成完整的記錄表達系統,而是零碎的不斷嘗試的過程,只在公元前350年前後才相對完全,滿足使用人們記錄和表達需要的時間約兩個世紀。

其三,秦漢以後,“甲骨文”演變為“漢文”(也就是漢字前身)之後,“甲骨文”被停止使用,就像“簡體漢字”代替繁體漢字一樣,繁體漢字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它的一切由簡體字取代。就“文化傳統”而言,簡體字才能代表、表達,繁體字無從表達。甲骨文也是如此。

最後,迄今收集到的“甲骨文”,真實文字4653個(記憶可能有小誤差),其中能夠直接辯識的僅80O多個,辯識的字形、字義也相當零碎,難以確定。也完全不能滿足表達、記錄需要。專業人士尚且難知其所以,向大眾推廣,除非瞎扯,不可能有真實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