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醬油,貴的並非比便宜的好?瓶子上有這行字,再便宜也是好醬油

買醬油,貴的比便宜的好?只要瓶子上有這行字,再便宜也是好醬油!

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買醬油,貴的比便宜的好?只要瓶子上有這行字,再便宜也是好醬油!』

買醬油,貴的並非比便宜的好?瓶子上有這行字,再便宜也是好醬油


▲醬油

家庭裡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因為它們是生活必需品,每家每戶都少不了。炒菜做飯,經常用到醬油,能夠提鮮、上色。小時候,只有一種醬油,不用考慮直接買就對了,過去都是散裝醬油,用漏斗灌進小瓶子裡,80後孩子應該記憶深刻,“打醬油”一詞就是這麼來的。隨著社會的進步,醬油的種類眾多,每次去超市買醬油都挑得眼花繚亂,不知道買哪個好俗話說:“便宜無好貨”,所以在買東西時很多人都會專挑貴的,買醬油也一樣。

買醬油,貴的並非比便宜的好?瓶子上有這行字,再便宜也是好醬油


▲醬油廠曬醬油

超市裡醬油牌子很多,便宜的5塊錢,貴的要15塊錢,差距很大,大多數人都願意多花10塊錢買貴的,覺得吃得放心。實際上生產醬油都有一個固定標準,貴的並不一定是好醬油,便宜的也不一定是差醬油。如今常見的釀造醬油有生抽、老抽、醬油。生抽顏色較淺,鹹味較淡,主要作用是給飯菜提鮮,比如說常見的味極鮮、麵條鮮、蒸魚豉油以及日本醬油,說到底都是生抽。

買醬油,貴的並非比便宜的好?瓶子上有這行字,再便宜也是好醬油


▲超市醬油種類

而老抽顏色較深、味道較鹹,通常的作用就是上色提味,比如紅燒醬油、草菇老抽等,顏色又紅又深,因為含有焦糖,可以給食材上色、提鮮,比如製作紅燒肉時不用炒糖色,加入老抽就行了。醬油就是小時候小賣部大桶裡裝的醬油,兼備生抽和老抽的作用,不僅能提鮮還能上色,80後都打過這種醬油。不管是哪種醬油,都是用大豆作為原料,發酵製成,只是製作工藝有所區別。那該怎麼挑選好醬油呢?

買醬油,貴的並非比便宜的好?瓶子上有這行字,再便宜也是好醬油


▲種類繁多的醬油

只要是批准生產的醬油,瓶身上都有標籤,記錄了關於醬油的信息,看上面有沒有“氨基酸態氮”這行字,根據含量的多少就能判斷醬油好不好。氨基酸態氮的多少是衡量醬油好壞的關鍵因素,不要看價錢,氨基酸態氮越多,醬油的味道就越鮮。根據含量的高低,超市裡賣的醬油有特級、一級、二級、三級這四種,每100毫升的含量分別為0.8克、0.7克、0.55克、0.4克,用數值上看特級醬油的鮮度是三級醬油的2倍。

買醬油,貴的並非比便宜的好?瓶子上有這行字,再便宜也是好醬油


▲不同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含量對比表

如果氨基酸態氮含量小於0.4就別買,吃著味道鮮也是添加劑,醬油本身並不好。除了這點,製作工藝對醬油的品質也有影響,小規模的醬油生產作坊一般使用“固態發酵法”,30天就能產出新醬油。而醬油大企業使用的先進工藝是“高鹽稀態”,也就是低溫發酵,生產的醬油品質更高,味道更鮮,瓶身標籤上有些標註了有些沒有,參考價值不大。所以想挑選好醬油,只看標籤上“氨基酸態氮”的含量,不是隻買貴的。

買醬油,貴的並非比便宜的好?瓶子上有這行字,再便宜也是好醬油


▲買醬油,只看這2個地方

很多醬油比如草菇老抽、金標/銀標生抽等,只是添加了不同味道的香料,靠這個價格就漲了十幾塊,可是味道還不如幾塊錢一瓶含量高的普通醬油。只要氨基酸態氮的含量大於0.4克/百毫升,並且越高越好,同時還採用高鹽稀態發酵,就算它的價格很便宜,也是好醬油,值得買。氨基酸態氮含量相同,就看價格。那價格也相同怎麼辦?教你一個絕招,非常管用,就是把兩瓶醬油拿在手裡晃一晃,哪瓶泡沫多,消失的時間慢就買哪瓶,這就是好醬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