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進“專班專員”制度 助力企業“滿血復活”

“行業不恢復正常,專班就負責到底;企業不恢復正常,專員不返回機關。”這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許多往來穿梭於企業與政府間的服務專員的真實寫照。

“疫情發生以來,新經濟系統立馬行動,開展大量線上線下調查,瞭解新經濟企業切實的困難和訴求。我們迅速成立服務專班,建立起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的工作機制。”3月16日,成都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專班專員”制度 精準解決企業難題

日前,成都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作為專項行動重要內容的“專班專員”制度,旨在精準、快速回應和解決企業復工復產、穩產滿產中面臨的問題,幫助企業儘快“滿血復活”。

專項行動中,成都市設立工業、服務業、農業、新經濟、文化旅遊、建築業、重點項目、投資促進8個領導專班。同時,分設工業、服務業、農業、新經濟、文化旅遊、建築業6個市級協調服務專班,負責在各領導專班領導下,協調各行業企業復工滿產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成都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8個服務專班之一,我們建立起了橫向和縱向的工作矩陣,統籌資源,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當前得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對政府扶持政策理解不透、物資保障不足、融資需求強烈和市場拓展困難。”

為滿足企業不同層次的需求,目前,成都已經建立起一套問題解決流程:服務專員蹲點一線,及時發現問題,現場解決問題,現場難以解決的個性問題,及時報告所在區(市)縣指揮部協調解決;共性問題及時報告服務專班,協調部門解決;部門難以解決的問題報領導專班協調解決。

以產品發佈和信息服務為例,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們的新經濟產品線上發佈大廳,在疫情防控期間,發佈了170餘個疫情防控產品。發佈廳上線半年多以來,發佈的產品近700個,獲得了4.1億元的採購意向。我們的城市機會清單在疫情防控期間分三批次,發佈了851條供需信息。上線一年多以來發布了2300多條,獲得了95億的採購意向。”

加強前瞻性研究 打造新經濟企業IP

“疫情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影響的同時,也刺激了許多新的需求,催生了許多數字化新場景和新業態,給城市治理帶來變革,社會經濟數字化轉型進程也大大提前。” 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在疫情帶來的新挑戰和新機遇面前,政府又是如何積極應對,精準施策的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都市新經濟委緊緊圍繞智能生活、智能生產和智慧城市,加強前瞻性研究,研判分析成都基礎優勢和潛力,為施測提供依據,從而更好地促進新業態和新模式孵化落地。

其次是不斷加大對於新經濟企業培育和引進,提升政府服務企業能力,打造新經濟企業IP。進一步深化新經濟企業服務專員制,分層分級地對獨角獸企業,“雙百”工程企業等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新經濟企業和人才。最後,加大新經濟要素供給,加強生態營造,提升新經濟“聚勢賦能”能力。

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現在已經擁有6個獨角獸,打造具有城市IP的新經濟企業將是我們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我們要搶抓硬核科技,搶抓高端人才,不斷完善資本環境,真正給企業賦能,從而不斷提升城市競爭力。”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