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內挖出16具清朝人遺骸,背後隱藏著一段怎樣的歷史?

祥子談歷史


被挖出有清朝人遺骸的金字塔並不在埃及,而是在南美洲西部的秘魯。

據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這個金字塔群的建造遠遠早於埃及金字塔,距今為止至少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然而考古學家在挖掘金字塔時,卻意外地發現金字塔內有16具清朝人的遺骸。那麼,這些遺骸為何會出現在金字塔中?他們又是怎麼從遠隔千山萬水的中國來到秘魯的呢?

(金字塔遺址)

想要說清楚這件事,還要讓時光倒流,回到歷史中去。

我們都知道,清王朝自稱“上邦大國”,在西方國家經歷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進入近代工業國家時,清王朝卻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實行閉關鎖國,結果導致各方面都十分落後。再加上守舊腐朽的皇權制度,整個國家陷入愚昧和貧窮的境地之中。

在這種局面下,西方國家一方面急於打開中國貿易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擴大殖民地。英法聯軍在1840年和清王朝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從而打開了清王朝國門。

當時,英美不少資本家在秘魯進行種植園和礦產等投資,但是由於廢除了殖民地的奴隸制,造成勞動力極度匱乏。西方人販子見有利可圖,於是將眼光望向了日益沒落的清王朝。

許多洋人販子來到中國,以招華工的形式,在福建、廣州等沿海地區招募工人。但是,儘管條件優越,去應聘的人卻寥寥無幾。

原來,當時的人們儘管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由於一直受封建思想的禁錮,使他們不願意去了解外面未知的世界。

於是,洋人販子便勾結當地流氓,以綁架或拐騙的形式把華工弄到手,然後把他們集中關在一起,以暴力的方式,逼迫他們簽下8年的賣身契約,並在他們的耳朵上用烙鐵烙上“S”“C”等字母,這些字母分別代表他們要去的地方,然後再把他們押送上船,到達相應的國家,其中尤以送到秘魯的華工居多。

華工在當時都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叫“豬仔”。他們被趕到貨船的船艙裡,不許四處活動,並且有人看押。大約要在海上航行4個多月,才能抵達秘魯。

這是非常黑暗的4個月,由於船艙裡到處都是人,衛生條件和通風條件都非常惡劣。再加上食物匱乏,又飽受非人的虐待。因此一些人還沒有抵達目的地便已經病死在船上了。另外還有一些企圖反抗的人也會遭到洋人的毒打,或者直接和那些半死不活的病人一起被扔到海里。

剩下的人抵達秘魯後,會被賣給企業家或農場主,從事種植、開採等艱苦的工作。

他們從凌晨4點被鞭子叫起床,一直要勞動到天黑之後,才被允許休息。他們像牲口一樣吃住都非常糟糕,並且在他們的周圍,始終都有監工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只要他們逃跑,立刻就會被監工追回來,企業家或農場主除了給他們一頓毒打,為了防止他們再次逃跑,還會在他們勞動時,給他們戴上鐐銬。

一位駐秘魯的美國公使,曾向美國政府提到華工的悲慘境遇,並且感嘆:“華工受的待遇猶如美國早期的奴隸。”

在這種情況下,暴動和反抗自然是難免的。

比如在1870年,一條運送華工的貨船在海上航行時,受不了虐待的華工發生暴動。他們成功地殺死了水手和船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船開回了清朝。然而,清廷害怕洋人怪罪,將已經回家的華工紛紛逮捕入獄,並判處死刑。

還有一次,500多名華工聯合起來發動暴動,對抗殘暴的農場主,他們從農場主和監工手上奪取了武器,殺死了農場主和監工們後,又帶著武器去解放別的莊園裡的華工。

(被送往秘魯的華工)

暴動很快吸引了更多的華工加入進來,人數很快達到了1200多人。為了鎮壓華工,秘魯政府出動了軍隊,在殺死600多名華工後,剩下的華工只得放棄反抗,重新回到了莊園和礦井中,繼續繁重的勞動。

既然暴動不能改變殘酷的現實,華人勞工又將希望寄予清廷。他們通過美國駐秘魯公使,向清廷陳述了他們在秘魯的悲慘境遇。

然而清廷卻以“私自出洋的都是棄民,不值得朝廷去保護他們”為由,拒絕對他們施以援手。

不過,華工的悲慘遭遇,卻引起了西方各國媒體的注意。經過他們的報道,頗覺失了顏面的清廷只得回覆在秘魯的華工,表示對他們的遭受的磨難非常同情,勸他們暫且忍耐,並可以成立一個上告團,向朝廷書面呈告他們的困難等情況。

儘管清廷沒有真正意義上解決華工的待遇,但華工們立刻結成團體,寫下了狀告人販子的狀紙,並請求對人販子進行嚴懲。

於是,清廷派大臣陳蘭彬等人到秘魯等地進行調查。

陳蘭彬在親歷了華人勞工的境遇後,大為震驚。他將所見到的華工被凌虐的事實,都羅列在報告中,並將報告披露於世。一時之間,秘魯政府遭到了國際正義人士的譴責。

清廷藉此多次和秘魯政府進行交涉,最後雙方簽下了《中秘天津條約》。在條約中表示:自由人的華人勞工可以自由回國。

(華工幹活的場景)

然而,何謂“自由人”?想取得自由的身份,需要8年契約幹滿之後,才能實現自由。

這個結果讓華工倍感失望。儘管多數華工在沒有得到自由前,便被凌虐而死。但是得到自由的華工,出於對清廷的憤恨和失望,幾乎沒有人願意回國。他們留在當地,娶妻生子。雖然還是被秘魯當局作為邊緣人看待,但是隨著秘魯國民的數次革命,國家漸漸轉為民主化,而他們歷經數代的努力,也終於在秘魯幹出了名堂。

金字塔裡的16具遺骸,正是這一時期華工的遺骸。據考古學家發現,這些遺骸有5具身著藍綠色夾克躺在棺材中,還有11具裹著布料。

他們由此判定,這些華工死亡的時候,待遇已經得到了提高,所以才能負擔得起比較簡陋的葬禮。

不過,儘管待遇得到了改善,但華工依然受到秘魯社會的排擠。因此他們死後,不能像秘魯當地人那樣,被葬入天主教墓地中。所以在首都利馬附近沙漠中的金字塔,便成了他們理想的陵寢之所。

(參考史料:《19世紀的華人苦力在秘魯》《救時揭要》)


張生全精彩歷史


100多年前的16具清朝人遺骸,竟然埋在了4000多年前的秘魯利馬金字塔中,難道是清朝人穿越,還是他們漂洋過海前往金字塔盜寶?其實都不是,而是事件背後隱藏著一段屈辱的血淚史。

16具清朝人的遺骸,是怎樣被發現的

據美聯社和拉美媒體報道,秘魯首都利馬有一座6米高,有4000多年曆史的金字塔,結果卻遭遇“野蠻拆遷”。2002年,當地兩家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尋找鋪路碎石,動用大型機械,竟然將這座歷史文明古蹟夷為平地。

後來,馬爾科·倫是埃爾·拉伊索等考古人員對金字塔遺址挖掘探索時,竟然意外發現了11具包裹著布料的遺體,另有5具身穿藍綠色夾克衫的棺木。

經考古人員研究推測,這些遺骸應該是19世紀末死去的華人勞工遺體。

華人遺體為何能夠葬入4000多年前的金字塔中?

據瓦特·斯圖爾特先生在《秘魯華工史》一書中介紹,到了19世紀末,10萬被販賣到秘魯的華工,陸續解除了賣身契約,恢復自由身。但很少有人返回清朝,大都在這裡落地生根。他們勤勞節儉,聰明好學,信奉天主教,頗受當地人好感。他們娶了當地黑人、印地安人、印歐混血等女人為妻,並利用積蓄的少許資金經營起飯店、雜貨鋪、洗衣店等生意,至今的卡龐大街已漸漸成為時下著名的中華街。

後來,也有少部分華人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發家致富,並漸漸融入了秘魯上層社會。

雖然,華人的生活條件在不斷改善,身份地位也在逐漸提高,但是排外的當局依舊不允許華人葬在天主教的墓地。因此,當他們死後,造型莊嚴的古金字塔便吸引了華人的目光。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他們死後的屍體也有了足夠的布料裹身,有些條件更好的還能躺進棺木,最終屍體還被後人想法埋進了金字塔裡。

為何這些華人勞工不願意返回清朝?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西方列強用大炮轟開了清朝閉關鎖國的大門,中國勞工被紛紛販賣到世界的許多國家。

僅1849年至1874年的25年中,就有10萬多名廣東、福建人被賣到了秘魯(當時屬於西班牙的殖民地),幹起瞭如同奴隸一樣的苦力。開不亮開工,天完全黑下來才會收工,完全就是累死人的勞動。用“暗無天日”、“身處地獄”等詞來形容勞工的生存狀態也毫不無過。

當時,一些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人販子,遠渡大海來到中國的廣東、福建一帶,以誘人的利益條件,誘騙勞工去秘魯“發財”。他們多數被賣給了企業家,在鐵路、礦山、鳥糞場修路、鋪鐵軌、挖礦、掏糞,有的被賣給了種植園主,在種植園裡種地、採摘蔬菜水果等。

同時,這些人販子,還是一幫強盜,見到零散的華人,還會進行綁架。期間,一位清朝總督的兒子在兩名同學的陪同下,外出遊玩,結果卻被這些人販子綁架到了秘魯。15年後,當這名總督的兒子回到清朝時,已變成了一個廢人,少了一隻腳,雙耳全聾。可見,這些被販賣到秘魯的勞工處境有多麼的悲慘。

但是,令這些勞工寒心的是清政府的可恥行徑。1870年10月,在一條人販子的“諾維爾·朋內羅普”號貨輪上,船上的清朝勞工奮起反抗,殺死船長和8名水手後,奪船逃回清朝。但是,清政府為了討好這些西方人,竟然捕殺了16名逃回家中的勞工。同年,美國駐秘魯公使致函美國政府中提到:“苦力受到的待遇,如同美國早期的奴隸。”

一天,面對壓迫,卡納德種植園的500多名華人勞工憤然暴怒,奮勇搶奪槍支、長矛等武器,殺死種植園主和監工,並組成了50人的騎兵隊,先後解救附近華人勞工1200餘人。但是,不幸被秘魯出動的大批警察和軍隊鎮壓,被殺勞工達600餘人。

事發後,華人勞工的地位和生存條件也有了明顯的改觀,但苦力般的勞動依舊還在延續。

1869年,勞工契約已過了8年期限,有華人勞工把他們的艱辛遭遇寫成呈文,並想法交給了美國駐華公使勞文洛斯。然而,更令這些勞工寒心的是,勞文洛斯將呈文轉交給清政府時,清政府卻給予了“私自出洋的中國人為棄民,不值得加以保護”的回應。

到了1873年,李鴻章與秘魯使臣葛爾西耶就秘魯虐待華工之事進行交涉,並簽訂了《中秘天津條約》,成為自由人的華人勞工可以選擇回國。

人們常說:“葉落歸根”。但是,在秘魯的10萬清朝華工經歷過25年苦力生涯後,從對清政府的希望,到期盼,再到渴望,最終變成了失望與痛恨。選擇回國的倖存華人勞工,僅有區區的數十人。因為,他們在對清政府失望過後,已經融入到了當地的族群之間,並且娶妻生子,落地生根。


祥子談歷史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2017年的8月24日,秘魯的考古學家在利馬地區進行一座金字塔的挖掘工作。在挖掘過程中,考古學家驚奇地發現在金字塔下面,還出現了好些墓穴。

當他們打開這些墓穴的時候,看到墓中卻是清朝人的遺骸,一共有16具遺骸被埋葬於此。從遺骸和墓內物品分析,這些人應該是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被埋在這裡的。

為什麼在遙遠的秘魯金字塔下會有清朝人的遺骸?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認為在清朝末年,因為秘魯國內勞動力匱乏,因此就有西方國家的“人販子”來到中國,以引誘和欺騙的手段把壯年男子帶到秘魯,從中賺取利潤。

這些將勞動力販賣到秘魯的行為在當時被稱為“賣豬仔”,清朝的勞工們在秘魯也受盡折磨,有些勞累而死,有些被僱主折磨而死。後來勞工們通過美國駐秘魯使館向中國傳遞迴兩份呈詞,向清政府訴說他們在秘魯受到的種種折磨。

1873年,秘魯派使臣來到中國,希望可以與清政府簽訂通商條約,藉機進入中國龐大的市場。但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提出,如果要籤通商條約,必須要妥善解決中國勞工在秘魯受虐待的問題,並保證勞工的合法權益。

最終在李鴻章的堅持下,秘魯使臣於1874年與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保障華工的條約,秘魯的華工狀況得到了改善。

金字塔出土的16具清朝人遺骸就是這樣的環境是,由於秘魯僱主對勞工進行壓榨剝削,勞工奮起反抗而犧牲,後來被工友埋在了金字塔下。

金字塔下遺骸的另一個說法

關於秘魯利馬出土的16具清朝人遺骸,有人認為是逃亡到秘魯的太平軍。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由於害怕清政府會對他們進行清剿,很多太平軍紛紛逃往海外。如浙北的多數跑到了南美,浙南的大部分跑到南歐、西歐等地,而廣東的則是下南洋。

太平軍逃亡到秘魯後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們在這個地方生老病死。因為那個時候秘魯對金字塔並沒有重視,因此很多金字塔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山丘。而中國傳統的喪葬風俗就是將墓地建在山上,或者靠山的地方,所以這座看起來像山丘的金字塔就成了他們的墓葬用地了。

結束語

關於金字塔下埋葬的清朝人,到底是悲慘的勞工,還是逃亡的太平軍,還需要考古學家的進一步查證,不過這些遺骸的出土卻給我們展現了幾百年前的那段歷史。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金字塔裡挖出了清朝人的屍骸?有沒有搞錯?這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麼可能會發生?但是且慢,這個星球上金字塔可不止埃及一個國家有喲,在南美洲的秘魯,也有許很多金字塔。


而題目所說的清朝人遺骸就從秘魯的金字塔裡找到的。清末交通不便,從中國內地到秘魯遠隔千山萬水,清朝人屍骨是怎麼出現在南美秘魯的金字塔裡的呢?其實這背後有著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呢。

在19世紀後半葉,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橫行世界,在亞洲,他們用重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在印度,他們建立了自己的代理人機構——東印度公司;而在南美洲秘魯,他們也開始了對當地資源的瘋狂掠奪。

但是這個時候問題來了,秘魯這個國家當時地廣人稀,殖民者根本找不到那麼多勞動力來替他們幹活。怎麼辦?於是,他們把眼光盯在了當時中國的清朝人身上。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大門被打開,國人的眼界一下子開闊了。

但是由於當時清朝政府的限制,普通人想要到海外謀生還是一件難事,而正好英法帝國主義在南美缺少勞動力,於是他們想到了把中國人帶到南美去的主意。

當時被販賣到南美的中國勞工被稱為“豬仔”,而幫助帝國主義國家招募中國勞工去南美的機構叫“豬仔館”。“豬仔館”的招工人員通常採用欺騙的手段,說國外遍地是金子,只要你去了,隨便彎彎腰就能撿到。


當時中國人普遍文化程度低,有的人甚至連字都不會寫,就稀裡糊塗地簽下了契約,上了去南美洲的船。他們渴望著做上幾年工,賺上一大筆錢,然後就風風光光回故里,哪裡會想到從此一去不復返呢。

當時從中國沿海到南美秘魯,光坐船就要超過四個月的時間,人販子為了儘量在船上多裝人,不顧勞工安危,強行超載。如果中途有死亡的,直接就扔進太平洋裡。活下來的人一到南美,就變成了奴隸。

此時的清朝人才發現,自己已經上當了,這裡根本不是黃道樂土,而是人間地獄。幹不完的活,吃不完的苦,工錢幾乎沒有,得病無人醫治。清朝勞工們無人組織,語言不通,大批人因此而死亡,剩下的生活在恐懼當中。

終於有一天,怒氣爆發了,在1865年前後,南美秘魯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抗起義。雖然起義最後還是失敗了,但是卻為留在南美的中國清朝勞工爭取到了一些權益。


從此以後,南美中國勞工在工時、工資、工作環境及生活條件等方面都有了改善,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那些英勇抗爭而犧牲的勞工,將他們的屍體收斂起來埋進了當地最大的金字塔。

時至今日,秘魯的華人已經完全融入了當地的族群,和當地黑人、混血人種、印第安人通婚,部分華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甚至成為了秘魯上流社會的座上客。但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忘記百年前來到這塊土地,用鮮血和生命拓荒的祖先們。


小小嬴政


金字塔,提到這三個字,通常腦海中會立刻浮現出埃及的大金字塔,以及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實際上,除了埃及之外,世界上其他地方還有很多的金字塔,如美洲瑪雅人修築的金字塔,莫斯哥的阿茲特克金字塔,以及挖掘出了16具清朝人遺骸的秘魯金字塔。

秘魯金字塔,位於秘魯首都利馬北方的埃爾·帕拉伊索考古遺址,屬前印加文化。遺址內共有12座金字塔,每一座距今至少都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和埃及金字塔的年代相當。遺憾的是,雖然這些金字塔就在秘魯首都周邊,可是最初並沒能得到重視和很好的保護,一度遭受了不可逆的破壞。

2013年,秘魯的兩家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尋找鋪路的碎石,竟然動用了重型工程機械,摧毀了其中一座6米餘高的金字塔。地產商的行為雖然被及時發現,可是被摧毀的金字塔再也無法復原,只剩一堆泥土、碎石堆放在所在的農田中。

這次對金字塔群的破壞,引起了秘魯政府的關注,加強了對金字塔的保護力度。為了儘量減少破壞所帶來的損失,一個由秘魯和美國的考古專家組成的考古隊,對金字塔群展開了比較全面的考古發掘和修復工作。

2017年,考古人員在一座叫做華卡的泥磚質金字塔的最上層,發現了16具遺骸。考古人員對遺骸分析之後,推斷這些死者應該死亡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當時遠赴美洲的華人勞工中的一部分。由此,也證實了清末時,華人勞工的一段悲慘歷史。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敲開了清朝長期封閉的國門。1849年的春天,一批英、法、西班牙、葡萄牙籍的勞工販子,來到了廣東、福建等地,以極高的誘人條件騙華人前往美洲做工。特別是在1850年前後,美洲大部分地區開始廢除奴隸制(農奴制),勞工需求量劇增,更加激發了勞工販子的招工熱情,甚至出現了綁架華人的現象。

當時,販子們稱呼勞工為“豬仔”,他們會用燒紅的烙鐵在勞工的耳朵後面打上印記,然後押送到貨船的底艙,經過4個月左右的航程,送到秘魯等地。也許大家已經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看到過當時船艙中惡劣的條件。當時的船艙通風極差,艙內充滿悶熱腐臭的味道。環境惡劣,勞工中瘟疫流行,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勞工,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已經病死在了途中。

勞工們因為不堪忍受虐待和惡劣的條件,多有反抗事件發生。1870年,一艘載滿勞工的貨船發生暴動,船上的勞工殺死了船長和數名水手,奪船返回了清朝。船上的大部分勞工逃散,懦弱的清政府不但不保護華人勞工的權益,反而為了討好西方的勞工販子,抓住並將其中16名勞工殺頭。

勞工們在到達秘魯之後,會被賣給企業家、種植園主等僱主,在鐵路、礦山、種植園、鳥糞場等地方工作。他們每天在武裝監工的監視下,早上4點就要起床工作,晚上天很黑時,才能收工休息。他們收工後,會被鎖入勞工居住的環境極差的簡陋大棚中。如果勞工試圖逃跑,就會被看守抓回來,痛打一頓,之後就要帶著鐐銬勞動。

由於不公正的待遇,在秘魯的卡納德種植園曾經發生過一次500多人的華人勞工反抗事件。參加反抗的勞工,很快就由500人發展到了1200餘人。不過,面對反抗的華人勞工,秘魯政府並沒有反思華工的勞動和生活條件,而是簡單粗暴的出動了警察和軍隊進行血腥鎮壓。整個事件中,600餘名華工被屠殺,而其他人則被抓回種植園繼續勞動。

華人勞工的待遇,悲慘到都不如之前的黑人奴隸。而一些之前的黑人奴隸,甚至都已經成了幫助看管和毆打華人勞工的幫兇。美國駐秘魯公使,看到華人勞工的悲慘處境,非常同情,在致美政府的信中曾說:“苦力(就是勞工)受到的待遇,有如美國早期的奴隸。”而一部分同情華人勞工的秘魯人則說:“華工的境遇比奴隸更為悲慘。”

華人勞工也曾為自己的命運向祖國求救。1869年,曾有華人勞工將他們悲慘遭遇寫成文書,託美國駐華公使交給清政府,希望得到祖國的幫助。可是,清政府竟然以“私自出洋的中國人為棄民”,不予理會和保護。好在第二年,在恭親王奕訢的主持下,找了七名華工寫了狀文,並由各國媒體傳遍了全世界。華人勞工問題才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作為領主國,葡萄牙政府也要求秘魯調查並懲罰那些貪婪而兇殘的勞工販子。


好在,1872年發生的一件事,終於稍微改善了在秘魯華人勞工的境遇。當時,一艘叫做“瑪耶西號”的貨船,載著200多名華工前往秘魯。由於船隻損壞,被迫駛入日本橫濱港進行維修。一名不堪凌辱的華人勞工跳入海中逃走,被英國水手救起,引發了關注。隨後,日、英、美等國領事,通知了清政府,組成了聯合調查組,對華工受虐情況進行了調查。

到了1873年,代表清朝的李鴻章出面與秘魯使臣交涉秘魯虐待華工之事,最終締結了《中秘天津條約》,約定契約到期的“自由人”華工,可以選擇回國。但是,當時的清政府早已經腐朽至極,到處充滿了對底層百姓的盤剝與欺壓。所以,10萬自由華工,僅有數十人選擇回國。“腳”走的方向,才是最好的投票器,一點不假呀,也可見當時清朝的沒落。當年,澳門總督也宣佈,徹底禁止華人勞工的貿易。

那些選擇留下的華人勞工,逐漸融入了當地的族群之中,他們同印第安人、因紐特人通婚,並且充分發揮了華人吃苦耐勞,辛勤勞作的優秀品質,很快在秘魯紮下了根。

秘魯當時規定,華人勞工不得葬入天主教墓地。於是,住在秘魯金字塔附近的華人,選擇了泥磚質的華卡金字塔,作為埋葬的墓地。

從16具遺骸的埋葬情況推斷,當時的一些華工,已經憑藉自己的辛勤勞動,開始擺脫了貧困。因為其中5具遺體,衣服比較講究,並且還有棺木下葬,屬於比價富裕的華工。而那些相對貧困的華工,則僅僅是用布包裹一下,就下葬了。

華人曾經經歷過屈辱,經歷過悲慘的境遇。但是,華人卻擁有不屈不撓、艱苦頑強的奮鬥精神。走出國門的華人,充分發揮了這些優秀品質,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也為傳播華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奕天讀歷史


南美洲的秘魯金字塔內挖出了16具清朝人的遺骸,震驚了世界,無數的學者和考古學家把目光聚焦在了那裡。

這16具遺骸距今100多年,100多年前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隱藏了什麼樣的驚天秘密?這些人又是如何遠渡重洋來到這個地方的呢?妖百慧來解開這段血淚史!



01

印加人留下的金字塔

大約10世紀,古印第安人在今天秘魯的位置建立了印加帝國。自1533年起,此地淪為了西班牙殖民地,前後近300年,直到1821年獨立,建立了秘魯共和國。

“印加帝國”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區域一個歷史文明古國,國都位於今秘魯的庫斯科,印加人崇拜太陽神,自詡太陽神的後裔,曾經創造了燦爛的古文化,金字塔就是其中極富特色的代表之一。



為了祈求神靈庇佑,印加人建造了規模宏大的金字塔群,歷經千年風雨至今屹立不倒,它們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人類的寶貴財富。

02

秘魯金字塔內發現了16具清朝人的遺骸,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古老的印加文明一直是科學家們深入研究的對象,有許多謎團至今沒有解開,科學家們希望更多的揭開古代秘魯地區的神秘文化。

2017年8月,秘魯考古學家在首都利馬郊區的一座正在挖掘的金字塔內,發現墓穴的下面還存有墓穴。當他們清理出這些墓穴的時候,卻吃驚的發現16具遺骸穿著清朝的服飾,不是古代秘魯人。

16具遺骸保存完整,其中有5具遺骸身上穿的藍綠色清朝衣服清晰可見,特別是頭髮保存完好,留有清朝人特有的辮子髮型。其中一具棺材內還發現了鴉片用具、陶瓷容器等器皿。



這次發現引起了全世界考古人員的關注,100多年前的清朝人為什麼會出現在秘魯?他們又是怎麼遠渡重洋來到秘魯的?

03

歐洲殖民者瘋狂的掠奪南美洲豐富的自然資源,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誘騙了10萬清朝壯年男子當勞工。

當歐洲殖民者登上南美大陸的時候,發現這裡遍地都是“黃金”,從礦產到種植園都是他們眼中的寶藏,甚至幾百年來沉澱在海島上厚達幾米的鳥糞,都成了他們急於掠奪的財富,一船一船的往回運。

當時的秘魯人口稀少,初期殖民者從非洲販賣黑人奴隸來幫他們做工,黑奴受到的待遇極為悲慘,幾乎百不存一,經常發生暴動。

19世紀初,歐洲特別是英國爆發了反對奴隸貿易運動,各國相繼取消了黑人奴隸貿易,秘魯的西班牙殖民者又開始把主意打到了清朝的青壯年身上。

1810年——1826年爆發的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使得秘魯國內勞動力嚴重短缺,無法滿足經濟發展需要。適逢1840年鴉片戰爭清朝戰敗,歐洲列強湧入中國。



侵略者用船炮打破了清朝國門,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不復存在,中國這個剛剛開闢的龐大市場讓列強們欣喜不已。於是一批又一批清朝壯年男子做著“發洋財”的夢,被歐洲和秘魯人販子誘騙,漂洋過海到了秘魯。

04

被誘騙到秘魯的勞工開始了一場噩夢,從此失去了人身自由,成為被壓榨奴役的奴隸。

西方列強為了從清朝得到廉價勞動力,在中國找了一批代言人,歷朝歷代都不乏漢奸賣國賊,他們鼓吹說國外遍地是金子,只要你去了,隨便彎彎腰就能撿到。

那些幫助西方列強招募勞工出賣同鄉親人的傢伙被稱為“豬仔官”,被販賣到南美的中國勞工被稱為"豬仔"。

當時的國民百姓普遍文化低下,認知度低,夢想著能到國外勤勞發財,風風光光的再回來,稀裡糊塗就簽下了契約,被賣往南美洲。



“但是大部分人對於外部世界仍然一無所知,有警惕性,不願意出國,面對應聘人數極少的情況,人販子不得不採取極端措施——綁架,其中一名清朝總督的兒子也被綁架賣入秘魯。”

去往南美要跨過太平洋,人販子恨不得把船全塞滿,人擠人,這些清朝百姓就像運“豬仔”一樣被運往南美。路途遙遠需要4個月航程,缺乏食物和水,中途死亡無數,一旦生病就直接被扔進大海中,將近一半的人死在了中途。

僥倖活下來的變成了被殘酷壓榨的奴隸,華人勞工像當初的黑人奴隸一樣受盡非人待遇,怕他們逃跑被帶上枷鎖,每天勞作18到20個小時,沒有工錢,生病無人救治,病了也要幹活,除非是死了,就這樣死了一批再運一批。



05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秘魯爆發了大規模華工暴動起義。

“在1865年前後,卡納德種植園的500多名華人勞工憤然暴怒,奮勇搶奪槍支、長矛等武器,殺死種植園主和監工,並組成了50人的騎兵隊,先後解救附近華人勞工1200餘人。”

這次起義不幸被秘魯警察和軍隊鎮壓,被殺勞工達600餘人。雖然起義失敗了,但是讓秘魯各地華人勞工看到了希望,此後不斷有華人勞工團結起來反抗奴役,要求改善待遇。

“美國人瓦特斯圖爾特所著《秘魯華工史》中的記載,那位中國總督的兒子被綁架賣到秘魯後,被折磨了15年,奴隸主砍了他一隻腳,雙耳被打聾。”

1869年,有華人勞工把他們的艱辛遭遇寫成了呈文,由美國駐華公使勞文洛斯轉交給清政府,但沒有引起重視。



2年後,又有7名華人勞工寫了狀文,輾轉交給恭親王奕訢,其中就有那位被賣到秘魯的中國總督的兒子,各國媒體開始傳播到全世界。

“葡萄牙政府獲悉情況之後,要求秘魯政府調查並且懲罰人販子在葡屬澳門的罪行,1873年12月27日宣佈結束葡屬澳門的華工出口,澳門總督則宣佈禁止華工貿易。”

“1873年,李鴻章與秘魯使臣葛爾西耶就秘魯虐待華工之事進行交涉。清政府與秘魯締結條約《中秘天津條約》,獲自由的華人勞工可以選擇回國。”

但是,10萬華人勞工由於對清政府的失望和痛恨,再加需要遠渡重洋,沒有經費和能堅持到家的體力,最終只有區區幾十人選擇回國。

“倖存下來的自由人華人勞工,融入當地族群之間,娶當地黑人、印第安人、因紐特人等族群的女子為妻,生兒育女,落地生根。”

06

結束語。

後來,秘魯當地的華工們為了紀念那些為改善待遇、爭取自由、英勇抗爭而犧牲的勞工,將他們的屍體收殮起來埋進了首都利馬郊區的這座金字塔,這就是秘魯金字塔挖出16具清朝人遺骸的來由。



現如今,生活在秘魯的華人們勤勞節儉,聰明好學的精神頗受當地人認同。他們靠經營飯店、雜貨鋪、洗衣店、藥鋪等生意起家,有的已經成了企業家,首都利馬的卡龐大街已逐漸形成著名的“中華街”,部分華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了秘魯上流社會和政界。

秘魯人口3200萬,華裔佔了1/10,大約有300萬左右,這些華裔為秘魯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妖百慧1


提起金字塔,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可事實上,“金字塔”並不是古埃及文明所獨有的,在距離埃及遙遠的南美洲大陸上,同樣有很多金字塔。

其中在今天的秘魯首都利馬以北有一個“帕拉伊索”考古遺址,這個遺址裡有12座金字塔,這些高大的金字塔其建造時間要遠早於埃及金字塔,而考古學者研究後發現,圍繞著這些金字塔而構建起來的居住群是迄今為止整個美洲大陸所發現的最早的居住群。

秘魯的這些金字塔是人類的寶貴財富,亦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可是就是這樣的文物古蹟在前幾年竟然曾被房地產商無情的摧毀過,不幸中的萬幸,政府及時叫停了開發商對金字塔的強拆,但依然有一座距今約4000年的金字塔被夷為平地。

於是考古學家們立即組建了一支搶救隊對該金字塔進行搶救性挖掘,沒多久他們在金字塔遺址內挖到了16具遺骸,金字塔本就是用來祭祀的場所,挖掘到遺骸本不是什麼大事,但經過檢驗發現,這16具遺骸埋葬時間只有一百多年,而且更令人震驚和不解的是,這16具遺骸其生前不是秘魯人亦不是其他美洲國家的人,而是太平洋另一頭的中國人,確切地說是清朝人。


那麼遠隔萬里的清朝人在一百多年前又如何到了秘魯,如何客死異鄉的呢?

這是一段充滿血淤與淚的歷史……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後清朝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清朝正式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開始用堅船利炮強行打開我國的大門,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走出國門,接受西方先進思想的教育,當然也有很多人抱著對外國的美好願望而以另一種方式走出國門。

1849年,英法西班牙等國的人販子開始聚集到廣東,誘騙國人到秘魯去工作,即充當勞工,很多人被他們口中的“發財”所吸引而自願前去。這些人首先被運送到澳門,然後乘船到秘魯。

從澳門到秘魯,這是一條異常艱辛的道路,惡劣的生活條件以及漫長的跋涉導致很多人慘死途中,這一路走來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死在途中,而活下來的人到達秘魯後隨即被賣到了各地莊園地主和資產家手中,他們每天從事非常繁重的體力勞動,還要長期忍受監工的體罰與打罵。

長期的過度壓榨激發了勞工們的反抗情緒,於是秘魯各地爆發了勞工起義,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卡納德種植園的500多名華人勞工苦力搶奪了種植園主和監工們的槍支,他們殺死種植園主和監工,繼續解放其他華人勞工弟兄們,後來隊伍壯大到1200多人,華人勞工起義引起了秘魯方面的極大震動,他們迅速派出警察和軍隊進行鎮壓,最終起義失敗,600多人被殺。



雖然起義失敗了,但秘魯虐待華人勞工的事情被世人所知,葡萄牙政府下令徹查從澳門輸送勞工到秘魯一事,並於1873年12月27日宣佈結束葡屬澳門的華工出口,澳門總督則宣佈禁止華工貿易。也是在同年,清政府派李鴻章與秘魯使臣就秘魯虐待華人勞工一事進行交涉。

最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倖存下來的勞工可以自由選擇回國亦是留在秘魯,當時留在秘魯的華人有十萬之多,有鑑於國內清政府的腐敗統治,這些人幾乎都留在了秘魯,後來他們與當地人結婚生子,落地生根,成為秘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雖然得到了自由,但這些勞工們並沒有忘記那些為爭取自由而獻出生命的兄弟,他們將死去的戰友們的遺體葬在金字塔下,希望以這種方式永遠銘記那段悲壯的歷史。


鹹魚閒聊


金字塔和清朝人,看山去完全不相關的兩個詞彙卻有了相交點:有考古學家在金字塔中發現了數具清朝人的遺骸。很多人肯定會想,怎麼可能,埃及和清朝可以算是沒有任何交集的兩個國度,清朝人的遺骸怎麼可能跑到埃及的標誌性建築中去呢?

實際上,金字塔不止埃及有,這裡說的金字塔就是南美洲秘魯境內的一座金字塔。那麼,清朝人又怎麼會到秘魯去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背後隱藏的故事。

首先介紹一下事件的具體情況。

秘魯的這座金字塔已有四千年多歷史了,可惜後來受到人力損壞,後來在考古學家對其進行搶救性挖掘時,竟然在裡面挖出了十六具遺骸。當然,金字塔中發現遺骸從來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但是,在後來考古學家對其進行進一步研究時竟發現這十六具遺骸距今僅有一百多年,而且還是中國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就要從十九世紀的中國說起了。

當時的清朝剛剛經歷鴉片戰爭,國門打開,許多清朝人瞭解到了世界上還有更強更富有的國家,再加上當時清朝的社會狀況極差,百姓生活條件急劇下降,於是他們紛紛開始嚮往遠方的未知國度。

正好當時的英、法看中了當時秘魯豐富的自然資源,開始了瘋狂掠奪,但又苦於秘魯地廣人稀,勞動力極度匱乏,這時他們便想象到了清朝那些思想封閉已久的百姓。然後他們開始哄騙清朝人,告訴那些淳樸敦厚,對外國沒有絲毫瞭解的中國人,告訴那些人在遙遠的西方人們生活非常好,這無疑給當時正處在水深火熱中的清朝人畫了一個大餅。

當時的清朝平民很多其實都不識字,但是對於衣錦還鄉的渴望壓過了他們對未知未來的恐懼,於是他們便稀裡糊塗地簽下了不平等合約。就這樣,他們便被那些英、法國家的人販子騙到了秘魯境內,這種行為當時還被叫做“賣豬仔”。

恐怖的是,從中國到達南美洲在當時需要在海上航行大概三四個月,為了儘量多拉一些勞動力到秘魯,可以想象到船上那些中國人所處的環境會有多差,而且航途中不斷有人因為環境原因死去,這些不幸死去的人就會直接被扔進海里。

那麼到達了秘魯的清朝人面對的是什麼呢?

上面說到,英、法各國是為了掠奪秘魯資源才將中國人騙過去的。於是,直到到達了秘魯,中國人才知道自己被騙了,這哪裡是人間天堂,分明就是人間煉獄,他們被迫在極度惡劣的生活條件下做著幾乎沒有薪酬的工作。

隨後,這些中國人就在秘魯過上了被無限壓榨的奴隸生活。據悉,直到1874年秘魯和中國簽訂關於保障秘魯境內中國勞工人生權利的條約為止,共有十多萬中國勞工抵達秘魯,其中大概三分之一都已死於無限壓榨中。而在此之間,中國勞工曾因不滿壓迫發起過一次運動,雖說最終還是失敗了,但也給當時在秘魯的中國勞工爭取到了一定的權利。

於是,一部分因抗議而死的同胞便被其他人埋在了金字塔下。這大概便是那十六具清朝人遺骸的由來。


舊時樓臺月


這十六具遺骸,向我們訴說了一段悲慘的華工史,真實的控訴了西方列強在中國非法掠奪勞動力販賣到世界各地從事繁重體力勞動,從而獲取暴利的醜惡行徑,也時刻提醒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這一段屈辱的歷史。

(印加金字塔)

早在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佔領澳門之際,就有掠奪中國勞工的記錄,只不過這一時期人數較少,引起的反響也不大。

這一現象規模化是始於鴉片戰爭之後,當時世界上許多國家廢除了奴隸制,造成了勞動力的緊缺,加上列強逼迫中國開通通商口岸,使得販運華工成為可能,而且也是一項利潤巨大的生意。

一、勞工貿易興起的背景

隨著十六世紀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和文明史上的地理大發現,許多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先後在美洲、非洲和亞洲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世界性的貿易也由此展開。

許多國家成為西方列強的原料產地、商品輸出市場和移民地。

這些資本主義國家因為國內工業化的需要,對原料、市場和勞動力都有著巨大的需求。

雖然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宣佈廢除了禁止奴隸貿易,但他們在殖民地的那些礦山、種植園對勞動力的要求一直在增長,在黑人奴隸不夠用的情況下,列強將目光移到了亞洲,特別是人口資源豐富、政府軟弱無能的中國。



(非洲奴隸)

奴隸貿易是一項一本萬利的買賣。

據有關資料介紹,運送一個華工到美洲,本金只要190元,而賣出的價格高達500元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在1851——1875年之中,販運華工的總利潤在八千四百萬元以上,這使得那些西方冒險家和商人紛紛來到中國,從事人口販運。

他們在各通商口岸建立移民公司,與中國本地的人販子相勾結,騙取無數華人遠赴海外當苦力,並且得到他們所在國的默許和縱容。

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華工出國條例》使得這一行為得到“合法化”,販運活動更加猖獗。

這一時期的中國,經過“同治中興”,人口有所增長,人口與土地的矛盾突出,加上自然災害瀕發,米價大幅上漲,許多百姓流離失所。

在這種時候,那些人販子們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美洲“金山遍地”,對當時的百姓,尤其是沿海地區百姓產生了極大的誘惑,造成了大量不明真相的群眾紛紛出洋淘金。


(華人勞工)

中國人民自古都有勤勞樸實的傳統,而且深受儒家傳統影響,忍受力極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多膽小怕事,便於管理,這是殖民者們最為喜歡的。

而腐朽的清政府,對於人口走私根本無力顧及,那些地方官員樂得接受人販子的賄賂,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哪怕人口貿易就在自己眼皮底下發生,也只當沒看見。

(華人勞工)

二、勞工貿易給勞工們帶來了什麼?

這些被騙背井離鄉,來到陌生大陸的華工,飽受各種非人的虐待。

連英國人也承認:“苦力貿易中所有擄掠及欺騙行為,其殘忍程度已達極點”。

這些華工們被騙簽下終身自願合同,在運輸途中遭受人販子們的毆打,死亡率一度高達三分之一。

(被騙的勞工)

華工們到達目的地後,像貨物一樣被擺在市場出售,一旦有買主買去,即從事農場、種植園和礦山的各種高強度體力勞動,稍有不從,便會被毒打或者捱餓。

這些場所工作環境惡劣,待遇極差,許多華工死在工作場所,被隨便掩埋。

從1849年運到秘魯的十萬華工,十年後只有五萬人存活,死亡率高達50%。

三、金字塔內為什麼會有華工的遺骸

這裡說的金字塔,不是古埃及法老的金字塔,而是建在秘魯境內的印加帝國的金字塔。

在近年的一次針對印加帝國金字塔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學家們在一座金字塔內發現了十幾具清朝華人的遺骸,這些遺骸經考證,是1865年左右,在華人勞工反抗殘暴的殖民頭子和種植園主時犧牲的,雖然勞工們的反抗最後失敗了,但這十幾位犧牲的戰友還是被其他勞工葬於金字塔內的。


(殺害勞工的圖畫)

面對這些勞工的遺骨,我們一定要牢記那段屈辱的歷史,只有強大的國家,才能使每一個炎黃子孫不再成為奴隸,才能讓龍的傳人昂首做人。

這些烈士的遺骸是一本歷史教科書,不斷激勵著每一位黃皮膚的華人們,也是對那段歷史最好的見證。

參考文獻: 陳為仁《苦力貿易——被騙的華人勞工》 陳瀚笙《清朝勞工史料彙編》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精選回答】來自優質賬號→野史日記


金字塔裡有清朝人?真的假的?很多朋友看了題主的提問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這埃及金字塔和中國清朝人那可是八竿子打不到的關係,難道是盜墓賊?

其實都不是,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大家對金字塔有誤解,以為就埃及有金字塔嗎?據我所知,這金字塔可並非是埃及的專利,在秘魯也有金字塔,而題主所說的發現了清朝人遺骸的金字塔就是秘魯金字塔。

秘魯金字塔發現16具清朝人遺骸

其實這個事也不是多久以前的事情,就在前兩年發生的事情,我記得應該是2017年8月,秘魯利馬的金字塔下面找到的,其實這樣的墓穴並不是孤例,根據當地的記載,在其他的金字塔下也能找到類似的墓穴。

讓人奇怪的是,這秘魯首都利馬到咱們中國的距離可是16600公里啊。這萬里之外的地方咋發現了清朝人呢?就算是費玉清的歌詞:“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也只有千里的距離,在當時的人們眼中,恐怕都不知道這世界有這麼大,那麼這些清朝人到底什麼原因去了萬里之外呢?

據我瞭解,這秘魯在南美洲經常與英國有奴隸貿易往來,但是在19世紀初,英國就不在與秘魯進行奴隸貿易了。19世紀20年代,秘魯脫離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用咱們的話說,這秘魯一點點的站起來了,支愣起來了。雖然如此,這奴隸貿易仍然繼續進行了一段時間,為啥?因為有需求唄,這活得有人幹啊,但是這工錢卻沒人願意出。就這樣堅持到了1854年,奴隸制度徹底完蛋了。

奴隸沒有了,這秘魯的地主老爺們鬧心了,因為他們家裡都有礦啊,還有棉花業、糖業、鐵路啥的,這些賺錢的項目都等著勞動力使用呢。這裡說“勞動力”一詞不太準確,應該說他們需要的是“廉價勞動力”。

沒了奴隸,他們用工的成本飆升,內心難受,他們就像吸血鬼一樣,不盤剝其他人內心就不舒服。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眼光和黑手探向了更遙遠的地方。

清朝的人慌不擇路

我們都知道,這不論哪裡人,都不是傻子,你給那麼點錢,幹那麼多活,誰理你啊,即使你把手伸到天邊去也沒用啊。

但是凡事無絕對,還真有一個地方有這樣的廉價勞動力,哪裡呢?正是咱們的大清朝。經過鴉片戰爭之後,清朝被“外面的世界”給了一記響亮的打耳光,打的眼冒金星。國內的形勢急轉直下,百姓更是民不聊生。

這老百姓其實也不求別的,就求一口安穩飯吃,面對這樣動盪的大清朝,有條件的人們開始了尋找新的生機,比如浙江這邊的人,他們有條件選擇外出,於是,在“人販子”的花言巧語之下,這群人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這一走就是16600公里,來到了秘魯。在大清國難,秘魯缺勞動力的雙層條件下,這一段時期來秘魯務工的華人,高達十萬人。

不過,別看他們不是奴隸,而是簽訂合同的務工人員,但是這合同籤的憋屈,勞工們和吸血鬼簽訂協議,自然佔不到半分好處,他們真正的工作和報酬所得相比,和奴隸也相差無幾。遠離了家鄉的他們,叫天不應,叫地無聲,只能任其剝削。

美國人瓦特·斯圖爾特所著《秘魯華工史》記載,這十萬華工為了秘魯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句話讀起來很尷尬,不是讚美也不是辱罵,就是讓人覺得心痛。

隨著華工不斷的被壓迫和剝削,華工逐漸開始團結起來一起反抗,他們選擇用起義的形式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華工們的努力換來一些成果,也讓世界知道了在秘魯有這樣一批人被秘魯奴役,於是來自世界的譴責撲面而來,秘魯感到壓力,開始象徵性的減少對華工的虐待。

大清來信

終於,有華人堅持執行完了合同,8年的地獄生活就這樣的熬了過來,他們獲得了寫信的自由,將華人在秘魯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形成了報告,這份彌足珍貴的第一份秘魯華人報告,是由由美國駐秘魯公使霍維將軍通過美國駐中國公使勞文洛斯,轉交給中國清朝政府的。

這份報告,寫滿了辛酸,每一個字都飽含了在秘魯華人的委屈和淚水,說是一份報告,更是一份血淚史,講述著十年來華人的痛苦,講述了在外遊子的痛楚,當這份報告到達了祖國母親的時候,當這份血淚書寫的報告到達了大清朝廷手裡的時候,得到了這樣的答覆:“私自出洋的中國人為棄民,不值得加以保護。”

秘魯的華人有點蒙,時隔兩年後,再一次呈了一份報告,還是由美國人轉送,清政府的臉皮即便再厚,也沒臉無動於衷了,於是勉強的回覆:“對磨難中的苦力表示同情,勸以容忍,並可成立一個上告團體向朝廷陳述受害情況。”

這官方的回覆,一絲體溫都沒有,但對於秘魯的華工來說,卻溫暖至極。他們積極的響應清政府的號召,按照規定,組織了一個七人上告團。上告團得到恭親王的重視,一份三千頁的狀書震驚了世界,全世界都真正的瞭解了秘魯華工的苦難,秘魯受到了空前的壓力。

秘魯華人的生活

1873年12月27日公佈結束通過澳門進行的華工出口。這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卻太遲了。

因為那十萬華工有多少人已經累死在了異國他鄉呢?而那些累死的華工,不允許葬在正式的墳墓之中,所以,這些金字塔成為了華工的“歸宿”。這也是在秘魯金字塔發現大清朝人的原因,這件事情乍看很稀奇,其實並不稀奇,不知道還有多少的大清朝人,還沉睡在秘魯的金字塔下。

得到改善待遇後的華人,有了工資,也正如金字塔內的遺骸那樣,有了地方安葬,但也是在秘魯的角落,並不能享受秘魯人的待遇。他們看似得到了緩解,其實仍然是被秘魯社會欺壓、排擠的對象。

在秘魯,逐漸形成了唐人街,這是華人在秘魯抱團取暖的方式,也逐漸有華人得以翻身,成為了種植園主。

隨著國內待遇的提高,向國外移民、勞務的情況越來越少。但是曾經在秘魯打拼的人們,成就了今天的秘魯,也仍然生活在那裡,據我瞭解,目前秘魯15%的人口都能追溯到外來人員。

大清的遺骸

這16具遺骸,是秘魯華工地位比較高的人,否則又怎麼會有地方安葬呢?即使是金字塔的下方,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入葬”的地方。華工在秘魯的遭遇,正是大清朝腐敗的後果,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沒有國,哪有家呢?

秘魯埋葬只是大清朝華工的遺骸嗎?不,那裡埋葬的更是腐爛的大清朝遺骸!


順手關注野史日記,寫文不易,希望大家點贊、評論、轉發支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