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評價《通鑑》時曰:“司馬溫公《通鑑》,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後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新注資治通鑑序》)王應麟雲:“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如《通鑑》者。”清代大史學家王鳴盛評:“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不可不讀之書”(《十七史商榷》卷一)。

宋元之際史學家胡三省更曰:“為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乃如用兵行師,創法立制,而不知跡古人之所以得,鑑古人之所以失,則求勝而敗,圖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資治通鑑》其書之能,可見一斑。

作為中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資治通鑑》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全面總結了歷朝歷代的政治智慧。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後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千年興衰,王朝交替,滄桑歷史,規律若何?

作者依時代先後,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順序記寫千年史實;但凡重大歷史事件之前因後果,與各方面之關聯,皆交代得清清楚楚,讀者對史實的發展因此一目瞭然。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臣今筋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司馬光《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言,頗可見其為此書付出畢生精力之苦--成書不到2年,他便積勞而逝。《資治通鑑》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馬光都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但他的政治主張沒有被宋神宗採納,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他判西京御史臺,力薦德才兼備太常寺卿黃中庸為侍中兼樞密副使,而自己毅然辭去了樞密副使的官職,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退而修史。這段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元豐七年(1084年),司馬光已六十六歲,《資治通鑑》全部修完,是年七月十一日全書呈上,十一月,《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修成以後,司馬光連同《通鑑考異》、《通鑑目錄》一起奏進給神宗皇帝。神宗皇帝十分重視,將書的每編首尾都蓋上了皇帝的睿思殿圖章,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賜書名《資治通鑑》,並親為寫序。十二月初三日,神宗降詔獎諭司馬光,說他“博學多聞,貫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成一家之書,褒貶去取,有所據依”。並賞與銀、絹、衣和馬,擢升司馬光資政殿學士,遷範祖禹為秘書省正字。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司馬光在第二次回朝為相期間,輯錄《國語》的精要,編成《徽言》一書。又將《歷年圖》和《百官公卿表》增補、總輯為《稽古錄》一書,形成一部“略存體要’’的簡明通史,又負責將《資治通鑑》進行了最後的校定。

概而論之,司馬光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從政上,主要成就,也即在主持編寫《資治通鑑》上,另外著述亦多,還有《通鑑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雖然他不以文學自矜,評價自己“至於屬文,實非所長”。但他學問博大精深,把做學問與作文章結合起來,雖無意為文而文自工。司馬光“務為可用之文,推崇文以載道”,認為華而不實的詩無用,他所稱賞的不是辭藻堆砌的詩,而是平淡閒遠,抒發真性情、真自我的詩歌。在經學上,司馬光弘揚儒術,力闢佛老,對儒家經義做了許多開創性的闡釋,朱熹將其與同時的周敦頤、邵雍、二程(程顥、程頤)、張載合稱為北宋“道學六先生”。

如是,他在文學、經學、哲學乃至醫學方面皆有鑽研和著述之作如《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遊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紀聞》、《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

司馬光書法亦頗有成就,主要是由於他具有對書畫和金石的學識與鑑賞之能,並根據個人胸臆,博採眾家之長,融秦篆之圓勁、漢隸之凝重、晉人之蘊藉、唐楷之剛健於一爐,從而形成鮮明的個人面貌和風格,這在宋人書法中無疑是自成一家、獨樹一幟。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黃庭堅《論書》曾評價曰:“溫公正書不甚善,而隸法極端勁,似其為人,所謂左準繩,右規矩,聲為律、身為度者,觀其書可想見其風采。”宋高宗也稱:“司馬光隸書字真似漢人,近時米芾輩所不可彷彿。朕有光隸書五卷,日夕展玩其字不已。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司馬光其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君王、取信於人,又恭敬、節儉、正直,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歷史上,司馬光與孔孟同被奉為儒家三聖。

清人陳宏謀說得好:“司馬光一生以至誠為主,以不欺為本。”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觀其一生,無論誠信賣馬、低調淡泊、堅不納妾、典地葬妻、藏書故實…….哪一件都正大和平,誠心自然,文如其人,書如其人,正謂公乎!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宋史》:熙寧新法病民,海內騷動,忠言讜論,沮抑不行;正人端士,擯棄不用。聚斂之臣日進,民被其虐者將二十年。方是時,光退居於洛,若將終身焉。而世之賢人君子,以及庸夫愚婦,日夕引領望其為相,至或號呼道路,願其毋去朝廷,是豈以區區材智所能得此於人人哉?德之盛而誠之著也。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蘇軾:公忠信孝友,恭儉正直,出於天性。自少及老,語未嘗妄,其好學如飢之嗜食,於財利紛華,如惡惡臭,誠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於洛,往來陝郊,陝洛間皆化其德,師其學,法其儉,有不善,曰:“君實得無知之平!”博學無所不通,音樂、律歷、天文、書數,皆極其妙。晚節尤好禮,為冠婚喪祭法,適古今之宜。不喜釋、老,······其文如金玉谷帛藥石也,必有適於用,無益之文,未嘗一語及之。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趙逵:司馬溫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財,吾雖不肖,庶幾慕之。

朱熹:公忠信孝友恭儉正直出於天性,其好學如飢渴之嗜飲食,於財利紛華如惡惡臭;誠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於洛,往來陝洛間,皆化其德,師其學,法其儉。有不善曰:君實得無知乎!博學無所不通。溫公可謂智仁勇。他那治國救世處,是甚次第!其規模稍大,又有學問。其人嚴而正。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謝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王曾)、李文正(李昉)、司馬溫公之相業,寇萊公(寇準)、趙忠定(趙汝愚)之應變,韓魏公(韓琦)之德量,李綱、宗澤之撥亂,狄青、曹瑋、岳飛、韓世忠之將略,程明道(程顥)、朱晦庵(朱熹)之真儒,歐陽永叔(歐陽修)、蘇子瞻(蘇軾)之文章,洪忠宣(洪皓)、文信國(文天祥)之忠義,皆灼無可議,而且有用於時者,其它瑕瑜不掩,蓋難言之矣。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長安雅士:文如其人,通過《資治通鑑》讓我們瞭解了司馬光

蔡世遠:才本王佐,學為帝師,諸葛武侯、陸宣公、範文正、司馬文正也。

康熙帝:司馬光立朝行已,正大和平,無幾微之可議。不祗冠有宋諸臣,求之歷代亦不可多得。

嗟乎!以“千古一帝” 之無幽不燭,於司馬溫公之論,可謂公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