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什麼是辟雍硯?

龍嘯天鑑藏


辟雍硯(1)辟雍硯是流行於南朝至唐宋的一種瓷硯。圓形,硯下有多足座,硯面中心稍稍隆起,周邊有稜。以其圓形而周邊環水如辟雍,故名辟雍硯。大都用青瓷或白瓷製成,硯面不施釉,以便於研磨。 (2)南北朝、隋唐的陶瓷工匠們,模仿辟雍設計出的辟雍硯,是極富觀賞價值的藝術珍品。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制瓷業的迅速發展,陶瓷硯臺大量湧現,其中以一種造型為帶足圓盤的瓷硯最為流行,這也是隋唐時期辟雍硯的前身。魏晉時期多流行三足或四足的青瓷圓盤硯,南北朝變化為五足到十足不等的珠足硯、辟雍硯,到了隋唐時期,發展出了圓形多足的辟雍硯。辟雍硯的硯面居中,研堂與墨池相連,硯臺中心高高隆起,硯臺四周留有深槽儲水,以便書畫家潤筆蘸墨之用,顯示出它的實用功能。硯的下部用為數眾多的珠足承託,足部明顯突出,往往還有紋飾。辟雍硯的造型獨特,顯示出製作者的獨具匠心。

唐二十二柱足辟雍硯

隋唐陶瓷硯中,流行圓形、多足、硯面四周環水以充硯池的造型,舊時以《周禮》所記大學的形式命名之,曰“辟雍硯”,取四周有水,狀如璧環的意思。漢班固《白虎通》有“辟雍”條稱:“闢者,璧也。象璧圓又以法尺,於雍水側,象教化流行也。”其實就是設計上四周環水而博得此雅名。現在又稱圓硯。辟雍硯多足柱,有多達二十六柱者,也有二十一足柱的,足柱作蹄狀,連成一個大的圈足。這樣,使得硯面較高,便於書寫。硯的高低,與當時的傢俱、人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唐以前的硯多以足作為支撐,因為時人多席地而坐,用的是矮几,硯面抬高後給書寫者提供了便利。唐末以後,有了高足書案,硯足才漸漸不為重視。  這件硯臺直徑34釐米,高15釐米,圓形,陶質。硯側有乳丁紋與花蕾紈其下有浮雕獸面,與乳丁紋相間排列一週;二十二柱的柱首為獸頭,柱底為獸足。此硯足花紋繁複,應屬盛唐時期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