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最愛的孩子是誰?

娓娓敘史


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國可汗,是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在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了西達中亞和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後被密葬。《元史》宗室世系表記載成吉思汗有六個兒子,而沒在《元史》記載的有兩個兒子。那麼他最愛的是哪個孩子呢?

成吉思汗長子朮赤

朮赤出生於戰亂年代,母親弘吉剌·孛兒帖曾被蔑兒乞惕部所掠,後來被救歸來,分娩在途中,所以他取名為“朮赤”意為客人。

朮赤

朮赤創立欽察汗國,但從他出生開始就有人懷疑他的血統,他的二弟和三弟常因此事與其起衝突,那麼關於他的身份到底有什麼疑雲呢?

其一:朮赤是蔑兒乞惕部人的孩子。傳言孛兒帖當時被蔑兒乞惕部族擄走,等救回來時已經懷有身孕,所以朮赤被懷疑是蔑兒乞惕部人的孩子。

孛兒帖被擄走

其二:朮赤是成吉思汗的兒子。《蒙古秘史》正史記載:孛兒帖被擄走之前已經懷有身孕,而她被蔑兒乞惕部人擄走的時間並沒有超過九個月,所以朮赤是成吉思汗的兒子。

如果朮赤並非成吉思汗的兒子,除了能夠證明成吉思汗心胸寬闊並無他,而這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成吉思汗有讓朮赤繼承汗位的想法。雖然外界甚至兄弟都對朮赤的身份持懷疑態度,但當初成吉思汗卻有想要讓朮赤繼承汗位的想法,只是因察合臺的多次阻撓,朮赤只能忍讓窩闊臺繼承汗位。

成吉思汗

第二:朮赤自己打下的江山歸自己。成吉思汗把最遠的地方分給朮赤,是因為那裡當時是朮赤在他的允許下打下的江山。

第三:地位高於其他汗別妻的子嗣。朮赤當時享受到的絲毫不亞於同母三兄弟,更不用說和其他兄弟姐妹比較,地位高於成吉思汗任何一個汗別妻所生的子嗣。

第四:被攻打是因為誤會。成吉思汗想攻打朮赤是因為路途遙遠信息不便,加上朮赤生病沒及時回應,還有當時外界的言論對父子倆的影響,導致相互誤解和惡人誣告朮赤“裝病”導致的,朮赤死後成吉思汗感到內疚懺悔。

朮赤並沒有辱沒孛兒只斤這個姓氏,無論是否是親子,除去外界眼觀對父子倆的影響,剩下的便是父子倆為蒙古汗國奉獻的至高默契,如果沒有寬廣偉大的父愛滋潤,是成就不出欽察汗國戰功赫赫的朮赤汗的。

朮赤在被誣陷裝病成吉思汗決定西征前,成吉思汗獲知朮赤因病去世的消息,他去世的確切日期,清朝穆斯林作家說先於成吉思汗6月去世。他去世後被追諡為元穆宗道寧皇帝。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是他與其正妻孛兒帖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是察合臺汗國的創建者。他不僅統治了成吉思汗給予的兀魯思和軍隊,而且在別失八里自己的王國忠也享有至高權利。

1211年,隨成吉思汗伐金。1213年再次大舉分道伐金。1219年,隨成吉思汗西征,隨後攻陷花剌子模首都,成吉思汗將畏兀兒以西至阿姆河之間的草原地區分封給他。

察合臺銅像

1225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察合臺受命留守蒙古大斡耳朵。成吉思汗逝世後,察合臺遵遺命擁戴窩闊臺即大汗位。

1241年五月,察合臺先於窩闊臺七個月病逝,由於窩闊臺稱他阿哈(兄),所以,此後歷代大汗都稱其繼承人為察合臺阿哈。元朝建立後,元世祖追諡其為元聖宗忠武皇帝。

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

窩闊臺是成吉思汗與其正妻孛兒帖所生的第三個兒子,他自幼生長在兵戎相見、戰亂不休的環境裡,很小開始騎馬射箭,屬於在馬背上度過了少年時光,他跟隨父親四處征伐,經過多次戰爭的洗禮,成長成為一位驍勇善戰的虎將。

窩闊臺

1219年,成吉思汗準備揮師西征,他召見諸子和胞弟,議定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後,窩闊臺雖父親踏上了討伐花剌子模過的征程。

1226年成吉思汗攻下京兆(西安)後,年邁多勞的他因積勞過度,在六盤山的營帳去世。按照封建制度,帝王駕崩後立即由他指定的繼承人登基,由於蒙古的部落議事會制度仍起作用,窩闊臺不能因其父命繼位,而要等這個制度的最後決定,而在王位空缺的兩年內,託雷監攝國政。

後來,窩闊臺服從其父的遺旨,採納弟兄的勸告,繼承了汗位,是為元太宗。

窩闊臺本人嗜酒如命,到晚年更是溺情酒色,1241年十一月,他縱情豪飲至深夜,在第二天便被發現中風並不能言語,不久後死於行殿中,時年五十六歲,在位十三年,他的遺體被葬在起輦谷。後追諡為英文皇帝,廟號太宗。

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

拖雷是成吉思汗與其正妻孛兒帖所生的第四個兒子,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邊,繼承父親在斡南和怯綠連的斡朵兒、牧地和軍隊,軍隊大部分由拖雷繼承。


拖雷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後,三兒子窩闊臺繼位,拖雷監國。1232年率軍擊敗金軍,在回軍途中病逝,長子蒙哥即位後追上尊號,諡“英武皇帝”,廟號睿宗。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四子忽必烈在位時,被改諡為景襄皇帝,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加諡“仁聖景襄皇帝”。

成吉思汗第五子兀魯赤

兀魯赤早夭折,沒有向成吉思汗與其正妻所生的四個兒子一樣,成為一方霸主。


成吉思汗第六子闊列堅

闊列堅母親是忽蘭哈敦,他雖然是庶子,卻很受父親寵愛。他早年的經歷,沒有足夠的歷史記載,他登上歷史舞臺已是成吉思汗征戰史的晚期。

闊列堅

後來他隨拔都徵俄羅斯的時候,因箭傷而死。

成吉思汗第七子察兀兒

察兀兒的母親是也速幹皇后,察兀兒早早夭折,並未成為一方霸主。(《元史》宗室系表未記載)

成吉思汗第八子術兒徹

術兒徹的母親乃蠻女(可能是古兒別速),術兒徹早早夭折,也未成一方霸主。(《元史》宗室系表未記載)


綜上所述,拖雷是成吉思汗最愛的兒子,畢竟只有他在分封諸子的時候唯一被留在父母身邊的兒子。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見解,請勿噴!


史於嫣然


我們知道,成吉思汗有四個嫡子,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就是拖雷。成吉思汗最喜歡的是四子拖雷,最不喜歡的是長子朮赤,而朮赤在成吉思汗駕崩前就已經病逝了。成吉思汗駕崩後,先由拖雷監國兩年,但拖雷並不是合法的繼承人,後來由窩闊臺正式繼承了汗位,史稱元太宗。公元1232年,也就是窩闊臺繼承汗位的第四年,拖雷突然在軍中暴死。他究竟是怎麼死的?史學界一直爭論不休,至今沒有定論。有的說拖雷是被他的三哥窩闊臺害死的,有的說是受了巫師的矇騙而死的,也有的說的確是得了暴病而死的。究竟哪種說法正確,現在仍是一樁疑案。那麼,就讓我們迴歸歷史,在歷史的層層迷霧中去尋找答案吧。

立儲,對於封建王朝來說,就是選擇皇帝的接班人。這件事關江山社稷的大事,歷來是封建王朝中最敏感的問題。歷朝歷代,為了爭奪皇位繼承權,曾經上演過多少刀光劍影、你死我活的爭鬥,曾經有多少人成為皇權鬥爭的犧牲品。在那無數次的爭鬥中,人世間最可貴的親情被可怕的慾望掩蓋了,被血淋淋的屠刀斬殺得無影無蹤,人的靈魂也被徹底扭曲了。可以說,封建時代的許多皇帝,是踏著親人的屍骨而爬上那個寶座的。

作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同樣犯了嚴重的錯誤。按照封建宗法制原則,通常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也就是說,嫡長子朮赤應該是成吉思汗的合法繼承人。但是,成吉思汗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選定了三兒子窩闊臺為自己的接班人。成吉思汗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原因有兩個。

第一,成吉思汗打心眼裡不喜歡長子朮赤,因為懷疑朮赤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說到這個問題,還得從當年的一件事說起。

成吉思汗的母親叫訶額侖,本來是蔑兒乞惕部首領脫裡脫阿的弟弟赤列都的未婚妻,在成親的路上被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搶去,成為也速該的妻子,也就是成吉思汗的母親。因為這件事,脫裡脫阿與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結下了冤仇。後來,雖然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被塔塔兒人害死了,但脫裡脫阿並沒有忘記這個仇恨,一心要報這搶親之仇。

成吉思汗的第一位妻子叫孛兒帖,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都為孛兒帖所生。當年,成吉思汗和孛兒帖成親不久,就遭到了蔑兒乞惕人的突然襲擊。脫裡脫阿以牙還牙,擄走了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兒帖。後來,成吉思汗在其他兩個部落的幫助下,打敗了蔑兒乞惕部人,救回了孛兒帖,不久就生下了朮赤。但是,成吉思汗卻對朮赤是否為自己的骨血產生了懷疑,以致成為他心中永遠抹不去的一塊陰影,這也成為他不喜歡朮赤的重要原因。

那麼,朮赤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的親生兒子呢?據世界通史著作《史集》中的記載,孛兒帖在被蔑兒乞惕人擄去之前就懷有身孕了,在成吉思汗把她救回來的路上就生下了朮赤。很顯然,朮赤肯定是成吉思汗的親生兒子,這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在那個科學知識非常欠缺的時代,成吉思汗對自己的兒子產生懷疑,在今天看來還是可以理解的。

《史集》是波斯人主持編纂的一部世界通史著作,是用波斯文寫的。該書是目前古文獻中研究蒙古史最重要的書籍之一,史料價值極高,因此書中對於朮赤出生問題的記載應該是可信的。

第二,察合臺極力反對朮赤為合法的汗位繼承人。察合臺在成吉思汗的嫡子中排行老二,性格比較剛毅,辦事雷厲風行,與他哥哥朮赤的性格截然不同。朮赤是個非常敦厚善良的人,性格又比較內向,不喜張揚。因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兄弟二人長大以後就一直不和,再加上大家對朮赤的出生有懷疑,所以察合臺從來就看不起他的大哥朮赤,並堅決反對朮赤為汗位繼承人。

其實,成吉思汗對四個兒子早就做過分析。長子朮赤雖然敦厚善良,但缺乏雷厲風行的剛毅性格,難以成就大事。次子察合臺雖然剛毅勇猛,但缺乏虛懷若谷的氣度,難以君臨天下。三子窩闊臺熱情豪放,為人處世靈活多智,而且很有城府,似乎找不出什麼缺點。四子拖雷雖然精明過人,可惜年紀太小,難以服眾。看來,只有老三窩闊臺是比較合適的人選了。

成吉思汗見察合臺極力推薦窩闊臺,於是就徵求朮赤和拖雷的意見。朮赤心裡雖然不願意,但他心裡明白,父親不喜歡自己,根本沒有讓自己接班的打算,所以只得勉強點了點頭。老四拖雷知道,自己上面有三個哥哥,怎麼輪也輪不到自己,所以也同意了。

立儲問題就這樣解決了。當然,此時的察合臺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也不能說了。

歷史評價

民國官修正史《新元史》柯劭忞的評價是:“周公金縢之事,三代以後能繼之者,惟拖雷一人。太宗愈,而拖雷竟卒,或為事之適然,然孝弟之至,可以感動鬼神無疑也。世俗淺薄者,乃疑其誣妄,過矣!”

拖雷在成吉思汗諸子中軍事能力是最強的,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他的軍事成就也是傑出的,但他在西征途中也犯了不少錯誤,比如大肆-與破壞城池。



劉凡塵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成吉思汗可不止會彎弓射大雕,實際上成吉思汗是一個文治武功的偉大人物,征服大半個地球就不用說了,光在他選擇繼承人這件事上就足以展現出成吉思汗的遠見和智慧。成吉思汗有四個兒子,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拖雷。這四個兒子也分工各不相同,長子朮赤主管帝國後勤方面的事情,次子察合臺主管法律,三子窩闊臺主管朝政,四子拖雷管軍隊。蒙古人的王位繼承傳統跟漢人政權不一樣,漢人政權一般是嫡長子繼位,而蒙古人是幼子繼位。若按照這個傳統,成吉思汗應該傳位給四子拖雷才對。並且拖雷也是成吉思汗最寵愛的兒子,將最重要的軍權交給他,就可見一斑。但成吉思汗最終並沒有傳位給四子拖雷,而是傳給了三子窩闊臺,立窩闊臺為儲君。這是為什麼呢?成吉思汗很清楚地認識到三子窩闊臺城府很深,性情內斂,處事穩重,這樣的人很適合幹大事。作為帝國的領導人要的往往不是軍事家,而是政治家,這樣才能鞏固和發展已經開拓的疆域,萬世長存江山永固。雖然成吉思汗很喜歡四子拖雷,但他剋制住這種喜歡了,拖雷適合打仗,卻不適合管理國家,對此成吉思汗十分清醒。於是在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前召集大臣們商議,做出了這個決定——選三子窩闊臺為繼承人!後來64歲高齡的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時候,一病不起。在臨終前,成吉思汗在病榻上再次強調讓三子窩闊臺繼承他的汗位。但是蒙古的傳統並不是帝王指定繼承人後就能馬上繼位的,還必須通過部落議事會做最終審核才可以通過。蒙古的部落議事會整整開了40多天會議後才確定讓窩闊臺繼位。在此期間,四子拖雷也曾有爭奪汗位的想法,並且也不乏支持者。不過最終部落議事會還是決定按照成吉思汗的遺願讓窩闊臺繼位。窩闊臺就是歷史上的元太宗。而拖雷也不是一敗塗地了,他成為了蒙古帝國的“監國”,並且他的兒子忽必烈後來成了元朝的開國皇帝,是為元世祖


入夢8313


成吉思汗最大的遺憾就是死的太早,太冤,事實上成吉思汗沒有最喜歡的繼承人,選擇窩闊臺也是暫時的,卻沒想到成了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