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劉亦菲為代言人,資生堂這個算盤打錯了?丨爆點

近期,由被譽為“神仙姐姐”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影視劇《花木蘭》還未上映就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此前劉亦菲作為國內外時尚達人更是登上國外各大刊物的版面,影響力頗大。雖然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電影被延遲上映,但作為一部迪士尼傾情打造的中國經典故事素材電影,《花木蘭》依舊令大家感到無比期待。


在電影《花木蘭》的預熱引起全球關注的同時,3月17日,資生堂一馬當先,在微博上正式官宣劉亦菲為全球品牌代言人,此時又引起一番熱議。


趕在浪尖上狂抓流量


有人認為資生堂這個操作似乎是想趁機蹭一把熱度,但此舉大為不妥,原因在於劉亦菲的國籍上。劉亦菲並非中國國籍,而她本人也只是在媒體上承認自己是亞裔人,而並非華裔。因此有人推論目前想迅速復甦中國消費市場的資生堂,此舉勢必傷害到許多中國消費者的感情,並非良策。


官宣劉亦菲為代言人,資生堂這個算盤打錯了?丨爆點


中國人的消費觀念裡常有愛屋及烏的習慣,我們暫不論國人裡一部分人是否仍會過分計較於明星的國籍。但毋庸置疑的是許多消費者仍會受明星的影視作品或個人魅力影響,去購買某品牌產品,因此明星與美妝品牌捆綁營銷也是近年來司空見慣的例子。


資生堂官宣後,僅一天的時間,微博轉發量便達到13萬+,點贊數16萬+,而此前資生堂的官微轉發數不過百位數,可見其營銷宣傳十分到位。再加上“神仙姐姐”劉亦菲塑造的許多經典影視角色一直深入人心,其在國內的口碑一直屹立不倒,且以其個人努力進取且低調鮮少緋聞炒作的流派看,國人對她的喜愛是沒有褪色的。因此在該官微評論下,大批粉絲即刻響應買貨並曬單,評論數量至1萬+,流量變現立見成效。


趕在輿論浪尖上抓流量不理智嗎?我們從近期發生“AO3”平臺事件看,很多黑粉紛紛揚言要抵制肖戰代言的品牌,其中美妝品牌OLAY、雅詩蘭黛也受到了衝擊。當事件發生時,OLAY非但沒有在第一時間出來撇清關係,而是選擇力挺肖戰,一時間輿論甚囂塵上,大家以為肖站代言品牌就此銷量受到抵制了嗎?


官宣劉亦菲為代言人,資生堂這個算盤打錯了?丨爆點


我們從3月中旬剛出爐的品牌星帶貨的排行榜上看,肖戰代言品牌銷售躋身前十名,非但沒有受到抵制,而其中OLAY在其代言的品牌銷售中奪冠。

擴大投資,夯實中國市場正當時


我們從以上兩件營銷事件看,流量帶給品牌的紅利果真非同凡響。目前,我們再看資生堂趕在輿論風口上即時官宣全球代言人或許只是其擴大中國市場的“預熱”,就在3月17日下午,資生堂集團與上海東方美谷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宣佈將在東方美谷成立研發機構,主要定位在先端研發及化妝品原型的開發上,以期推動產品在中國的本土創新。一方面推動資生堂集團進一步做大做強,同時助力東方美谷走向國際化,兩者可謂相得益彰。


目前為止,資生堂雖是世界美妝巨頭企業,但無論在選取品牌代言人亦或是營銷渠道上選擇都是穩紮穩打的方式,如在品牌代言人上,前有全球品牌代言人何穗,後來者有中國區彩妝代言人唐嫣、紅妍肌活系列代言人黃軒,到如今的全球品牌代言人劉亦菲,都是低調且有實力的明星代言。在營銷渠道上,資生堂更是沿用的是傳統的零售渠道。


而如今迫切抓取熱度流量,擴大中國市場的投資,一方面,或許一部分來源於全球疫情影響,對全球消費市場環境的評估衡量;另一方面,一向低調不走流量路線的資生堂,轉而通過獲取可觀的熱度和流量,正是適應當今流量為王的趨勢所向,品牌勢頭或許會更加強勁。


官宣劉亦菲為代言人,資生堂這個算盤打錯了?丨爆點


目前來看,隨著更多競爭者湧入中國的市場,各大美妝巨頭對中國市場資本的投入更為強勢,如歐萊雅自2012年便與阿里巴巴簽訂合作協議,目前更是加深數字化,向美妝科技企業轉型,從2019年歐萊雅財報看,歐萊雅集團銷售增長了8%,其中中國市場的業績增長超35%,日前,中國區總裁兼CEO費博瑞稱,歐萊雅中國將成為歐萊雅集團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場,打造全球美妝未來實驗室,並且將在美妝科技上做更大的投資。


可見,適應和捕獲線上流量,擴大資本投入中國市場正是全球疫情下,各大美妝巨頭們競爭需要。美妝巨頭乃至於此,及時轉變營銷思路,快速適應新渠道的變化更是目前本土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