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堅守保平安 當好人民“守護人”——嵐縣應急管理局綜合應急救援大隊工作紀事

“火情就是命令,救援就是責任”。訓練場上,他們士氣高昂,苦練基本功;救援現場,他們不畏艱險,衝鋒一線。他們就是嵐縣應急管理局組建的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

2019年3月12日,根據《嵐縣機構改革方案》,縣應急管理局正式掛牌成立,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相關職能劃轉新組建的縣應急管理局。為適應新時代大應急、全災種救援處置要求,建立統一指揮、專長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人員轉隸完成後,縣應急管理局及時組建了一支60人的常備綜合應急救援隊伍,隊員80%以上為轉業軍人,配備了500多萬元的應急物資設備,分四個小分隊,實行軍事化管理,開啟了嵐縣應急救援新篇章。

為提高隊伍整體實力,自組建以來,嵐縣應急管理局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嚴格按照軍事化管理要求,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統一著裝、統一訓練,四支小分隊實行24小時戰備值班值守工作制,年初制定工作計劃,下達季度訓練計劃,始終以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軍事化模式強化訓練,練精救援技術,練熟業務知識,練強身體素質,夯實基本功,真正做到“技術過硬、救援有力”。

“除患必先、救援最前、應急為民,全力鍛造一支對黨忠誠、紀律嚴明的應急管理隊伍”。嵐縣應急管理局局長王福玉回憶說,2019年4月5日,嵐縣王獅鄉羊腦山發生荒山火情,在組建不到一個月、剛剛完成人員轉隸任務的縣應急管理局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在毫無應急實戰經驗的情況下,在實戰中學習,克服種種困難,快速響應,第一時間投入到火情撲救第一線,晝夜奮戰,不辱使命,圓滿完成了撲救任務。

在第一場火災主戰場,他們始終堅守“第一線”,站好“第一崗”,幹好“第一任”,當好“第一責”,就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接受了一次生與死的較量,經受了一場血與火的考驗,譜寫了一曲激盪人心的應急撲救讚歌。

2019年9月24日,嵐縣應急管理局綜合應急救援大隊與黑茶山森林經營局在嵐縣石橋林場(園子溝)舉辦了一場實戰背景下森林滅火現場演練。在演習現場,滾滾的濃煙遮住了半面山,濃煙中的火苗衝向山頂,隨著前線總指揮的一道道命令,待命的各支隊伍直奔火場,隊員們熟練的操作各種裝備進行滅火作業,指揮部利用無線對講機實施指揮,在參演隊伍的齊心協作下,1小時後,火龍被制服,山上的濃煙也消散開去,演習取得圓滿成功。通過實戰演習,全面加強和檢驗了應急救援隊伍在撲救森林火災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應急救援隊伍對新型滅火器材的熟練掌握和使用。

一抹抹紅色的身影活躍在嵐縣各鄉鎮村、重點林區、交通要道,他們通過車載宣傳喇叭、無人機高空宣傳、發散宣傳資料向廣大村民和過往行人宣傳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知識,這是嵐縣應急管理局森林防火專業救援隊伍開展防疫防火兩手抓兩不誤的一個縮影。在做好森林防火宣傳的基礎上,聯合縣林業局、生態環境保護局、農業農村局、公安局等部門組成督查組,對各鄉鎮森林防火工作、重點林區設卡、護林員在崗履責、野外用火管控、秸稈焚燒等情況進行了督查檢查。

據統計,嵐縣應急管理局綜合應急救援大隊自組建以來,共處置各類火情火險40餘起,參與應急演練10次,宣傳資料40000份,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用辛勤汗水,在嵐縣應急救援史上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森林護我家,防火靠大家,森林資源是全社會的共同財富,森林防火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春季是森林火災易發高發期,為有效遏制森林火災的發生,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綠色家園,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局向嵐縣廣大市民朋友發出了倡議書。”嵐縣應急管理局局長王福玉說。(記者 王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