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水利都江堰 潤澤天府兩千年

生態水利都江堰 潤澤天府兩千年

都江堰生態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都江堰 润泽天府两千年

二王廟石壁上的治水“三字經”。

生态水利都江堰 润泽天府两千年

都江堰獨具特色的傳統水工技術。

生态水利都江堰 润泽天府两千年

寶瓶口嚴格控制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流量。

2018年5月舉行的第八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指出:“始建於戰國時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就是根據岷江的洪澇規律和成都平原懸江的地勢特點,因勢利導建設的大型生態水利工程,不僅造福當時,而且澤被後世。”

“生態水利工程”成為對都江堰特點、效益和價值的高度凝練。為適應“生態都江堰”建設、管理與保護的新形勢與新要求,今年1月1日,新修訂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三屆“中國水周”。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川人再次審視並探索都江堰傳承千年而不衰的秘訣——除了其完美的工程體系,還在於其持續革新創造的精神力量和造福於民的價值追求。

如今,都江堰已不僅是一個地名,甚至於不僅是一個工程,而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光輝典範、一個因勢利導的生態理念。

A

生態工程

彰顯古蜀人民治水大智慧

古蜀多水患,成都平原尤甚。成都平原多雨,長江上游的一大支流岷江由北向南流過成都平原西側,岷江水道相對成都平原大部海拔更高,是一條“懸江”。因此,岷江水患長期禍及百姓,侵擾民生,成為蜀地人民生存發展的一大障礙。“江水初蕩潏,蜀人幾為魚”,成為當時成都平原飽受洪水肆虐的真實寫照。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都江堰,通過修築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等主體工程,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東邊的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水流窄而深,稱為內江,西邊的另一條水流寬而淺,稱為外江。

都江堰水利工程巧妙地設置了四六分水的比例,利用地形和水位差,枯水季大約六成江水流入較深的內江,而汛期六成江水從水面寬闊的外江流走,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刊刻在二王廟的“乘勢利導、因時制宜”八字治水格言,道出了都江堰的治水之“道”。

“都江堰的建造以最小的工程量成功解決了引水、洩洪、排沙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治水哲學,都江堰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水利工程和生態水利工程的典範。該工程的設計、施工及利用彰顯著古蜀人民治水的大智慧。”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腹心地帶水害逐步得到控制,暴虐的岷江走向馴服,潤澤西蜀大地2000多年,孕育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都江堰水利工程無論從地理角度還是歷史角度,都堪稱滋潤“天府之國”2000多年的源頭。

B

生態模式

讓水利工程造福當時、澤被後世

都江堰建成以後,從根本上改變了蜀地的面貌,把原來水旱災害嚴重的地區,變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農業經濟發展迅速。在歷史學家眼中,正是因為都江堰催生的天府之國,支持秦國開創統一大業。

新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都江堰不斷續寫新的輝煌。通過建設水源工程紫坪鋪水利樞紐,實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人民渠、東風渠兩大“高速水道”基本形成,北、中、南三大擴灌區陸續建成,高標準的骨幹工程水網初具規模,新增灌面80萬畝,改善灌面480萬畝。

目前,都江堰灌區已成為橫跨岷、沱、涪三江流域,灌溉面積達到1089萬畝,造福成都、德陽、綿陽、遂寧、資陽、樂山、眉山7市37縣(市、區)的特大型灌區。灌區功能也從防洪、航運、灌溉發展成了兼具防洪減災和保障生活用水、生產用水、生態環境用水等多目標綜合服務。

都江堰灌區以佔全省約二十分之一的土地,提供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有效灌溉和糧食產能,養育了全省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國內生產總值。可以說,沒有都江堰,就沒有欣欣向榮的四川。

此外,都江堰的建成從根本上改善了成都平原的城鄉生態環境。

據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都江堰每年向成都市提供城市生態環境用水30億立方米。在岷江水的滋養下,成都平原構建起了農、林、牧、草、漁業協調發展的生態系統,呈現出“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的錦繡畫卷。

“都江堰找到了造福當時與澤被後世之間不斷傳續的‘基因密碼’,開創了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利用的‘都江堰生態模式’。”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C

生態啟示

將改革創新精神貫穿治水興川全過程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不僅僅是單純的文化景觀,而首先是造福人民的“活文物”。2000多年來,人們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治水理念,在應對自然挑戰和謀求自身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實現了都江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互促進。

都江堰的成功,既是水利工程技術與管理技術的成功運用,也是人水和諧理念和天人合一智慧的生動實踐,這對於推進新時期治水實踐尤其是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有著重要啟迪——必須堅持造福人類和保護自然相統一、必須堅持順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相統一、必須堅持造福當時和澤被後世相統一、必須堅持歷史傳承和時代創新相統一。

現階段,四川治水主要矛盾正在發生轉變,人民對興水利除水害的需求正逐步轉化為對充足水資源、良好水生態、優美水環境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秉持好都江堰生態水利工程的發展理念,傳承其生態價值觀,傳播生態文化符號,努力推動治水興川再上新臺階?

對此,結合省委“一干多支”發展戰略、都江堰供水區域趨於穩定、水生態水環境治理需要更為明顯等大背景,新修訂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條例》已於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當前,我國正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水利也承擔著新的歷史使命。思所從來,知所將往,在新的起點上,四川水利人必須更加自覺地準確把握世情、國情、省情、水情以及水利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堅持接續傳承與弘揚發展相統一,把改革創新精神貫穿於治水興川的全過程。”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東流不盡秦時水,潤澤天府兩千年”。今天是歷史的繼續,也是未來的起點。都江堰已經擁有袤遠的昨天和繁盛的今天,還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都江堰大事記

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東漢時,設置都水掾,國家直接參與都江堰管理。

唐朝開國初年,飛沙堰建成,都江堰主體工程格局自此形成。

上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先後興建人民渠、東風渠、三合堰總乾渠及配套渠系。

1978年12月,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正式成立。

1993年,都江堰實灌面積突破1000萬畝,居全國之冠。

2000年,都江堰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1年3月29日,都江堰灌區水源工程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正式動工興建。

2019年,都江堰共向灌區供水78.2億立方米,其中:生活及工業供水14.2億立方米,生態環境供水17.7億立方米,農業生產供水46.3億立方米。

傳承都江堰生態理念

創新新時期治水實踐

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多年來,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和“因勢利導”的治水準則,都江堰持續發展、運行不輟,孕育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成為生態水利工程的光輝典範。

四川是“千河之省”,“歷代善治蜀者,均以治水為重”。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必須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緊緊圍繞省委“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機遇,接續傳承都江堰生態理念,不斷創新新時期治水實踐,不斷提升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堅持“人水和諧”,築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傳承都江堰“人水和諧”的生態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造福人類與保護自然相統一,構建人與水和諧共生的良好格局。首先要落實節水優先原則。堅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以剛性約束倒逼節水、以嚴格制度規範用水、以有效政策激勵節水。其次要劃定河湖生態空間。科學劃定河湖水域岸線、飲用水水源地、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等空間範圍,明確水生態保護紅線,保障河湖生態基流。第三要強化管控措施。深入實施“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強化岸線分區管控,強化水功能區納汙紅線管理,加強水汙染治理和水環境綜合整治。

堅持“因勢利導”,加快完善現代水利基礎設施生態網絡。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原則,加快構建大中小微協調配套、蓄引提供洩排生態功能完備的現代水利基礎設施生態網絡體系。一要構建“五橫六縱”引水補水生態網絡。加快形成以都江堰、向家壩等5個西水東引工程和武都、升鍾、亭子口等6個北水南補工程為骨架的水資源配置格局,逐步實現“空間均衡”。二要實施防汛抗旱提升工程。加快實施江河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設,加強災後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抓緊實施“六江一干”等主要江河堤防、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工程。三要加強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李家巖、土溪口、聯合水庫等在建大中型工程,加快固軍、青峪口、三壩、永寧、祠堂灣等水庫項目前期工作。

堅持“刻石立碑”,建立健全現代水治理制度體系。傳承都江堰“刻石立碑”的法制思維,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現代水治理制度體系。一要完善法規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水,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建立健全節約用水、河湖管理、水量調度、河(湖)長制等方面的法規體系。二要完善標準體系。制定完善節約用水定額體系、節水評價標準,指導和規範節水行動。制定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標準、生態流量確定標準、水土流失防治與評價標準,推廣應用生態材料和新工藝新技術。三要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深化水資源稅改革,探索水權改革。深化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強洪水風險管理,探索建立洪水保險制度。

堅持“道法自然”,深入推進蜀水文化建設。傳承都江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思想,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構建繁榮興盛的蜀水文化體系。一要加強蜀水文化研究。深入研究治水歷程演變,汲取前人治水經驗,準確把握時代特徵,不斷豐富和完善治水智慧。二要打造蜀水文化品牌。加強各類水工程、水遺址、水景觀、水博物館(展覽館、陳列館)等水文化載體建設,充分發揮其宣傳、教育、交流、傳播陣地作用。做好水文化遺產管理保護,建立水文化遺產名錄,推動更多水文化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三要深入開展水文化宣傳和交流活動。加大蜀水文化交流傳播力度,吸收借鑑優秀文化成果,培育節水、惜水、愛水、護水的濃厚氛圍,促進蜀水文化在傳承中發展、在開放中創新,提高蜀水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