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杏花相約


政和杏花相約

百年政和杏樹幹上佈滿青苔

政和杏花相約

掉落地上的花朵清香淡雅

政和杏花相約

二三十米高的政和杏枝頭上,花朵燦若雲霞。

很多人知道政和縣有特產白茶和工夫紅茶,但很少人知道當地還有個特殊物種——政和杏。陽春三月,是觀賞政和杏繁花盛放的最佳時節。3月15日,筆者慕名前往稠嶺追尋政和杏,一睹她笑靨如醉的芳容。據悉,被植物學家命名為“政和杏”的樹種,就深藏在政和縣稠嶺大山幽靜之處,長久以來心馳神往。

沿353國道經外屯往東行至稠嶺最高處,然後向右轉鄉村公路西行,一路所見,峰巒疊障,竹海松濤,感覺在雲端馳行。車行約4.5公里便到黃泥夾自然村。黃泥夾村似乎是飄在雲端的村子,散落的黃牆黑瓦民居,懶洋洋並毫無拘束地曬著太陽,房前屋後的梨花潔白如雪,只有嗡嗡飛來的蜜蜂為她唱歌跳舞。

據介紹,目前發現的政和杏僅有5棵,分佈在不同山野。沿機耕路向西步行不到200米,青翠的山林中忽然呈現一抹粉色的亮光,二三十米高的枝頭上,花朵燦若雲霞,在絲絨般的藍天背景映襯下,更顯得光彩奪目。抬頭仰望花枝,一簇簇、一團團,汪洋恣肆,盡情釋放青春與熱情。有幾隻山雀歡欣跳躍,震得花枝輕顫,令人怦然心動。俯身拾起掉落地上的花朵,捧在手心裡,聞了又聞,嗅了又嗅,淡雅的清香撲鼻而來。每一朵都是五片花瓣整齊排列,花瓣白裡透紅,像青春年少的臉,天真無邪。

這一株政和杏根部樹徑圍1.9米,離地1米高處,分出四個分叉,像四個手足情深的兄弟。第二棵政和杏離第一株約有2公里,需越過鬆針鋪滿的山道,繞過一片板栗林,鑽過蘆葦叢才能看到。修長挺拔的政和杏屹立在竹林邊,可惜我們來得太早,枝頭光禿禿的,隱約感覺有米粒大小的花苞,似乎沒從春風中甦醒過來。

返回到黃泥夾村時已臨近中午,另外那三株政和杏深藏在村外公路下約500米的山谷中。這三株最古老的政和杏,分佈呈三角形站立,外表黝黑,長滿青苔,抱團成長,間距不到10米。主幹粗壯高大,樹形顯得老態龍鍾,其中最大一株徑圍達3米。

政和杏別名紅梅杏,是瀕危的世界稀有物種,生長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佛子山中。上世紀80-90年代,遼寧省果樹研究所主持全國杏樹物種調查,歷經多年野外調查和物種鑑定,在政和縣發現5棵區別於其它杏品種的野生杏樹,植物學專家認定為杏樹新種,命名為“政和杏”。據悉,這5棵政和杏樹高約35米至40米,樹齡130至300年,最大一棵徑圍3.1米。

據介紹,杏樹是著名的觀賞樹木,在我國園藝種植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政和杏樹形高大,姿容雅秀,豔賽櫻花,每年3月,政和杏盛開時節,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和遊人前來拍攝和賞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