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衡水中學把學生變成了讀書機器、考試機器,你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嗎?

山區小惆悵


我們班轉過來兩個衡中的學生,都是學神一樣的人物,但他們風格迥異。我就以我的角度來談談,可能沒有邏輯感,估計也沒人看。

第一個轉來的是一位女同學,她個頭矮小,眼神空洞,屬於大家公認的那種學霸型人物。貌似是實驗班,成績相當好,最好考過年級第一,平時成績穩定在年級前十。第二個是一位性格開朗活潑的男同學,此人可謂傳奇,他的故事是一個普通班學生逆襲到實驗班的超濃雞湯。

從他們倆的口中,我也窺得了這所超級中學的一絲景象。

首先,衡中的師資力量不是很好,起碼比不過我們(這點是兩位衡中同學也承認的)基本就是念唸書,講講題,其餘時間全靠學生自學。所以他們一開始上我們的課很不習慣,表示沒遇見過教的如此好的老師。

而且,據他們而言,衡中吃飯的時間也是很充裕。不像外界宣傳那樣什麼三分鐘五分鐘,而是十五分鐘(我們學校半個小時,,對比一下)。之所以人們認為衡中吃飯時間緊,是因為學生們不想因為吃飯耽誤學習時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衡中可謂“低進高出”(僅指分數)的典範,由歷史唯物主義觀我們可知,唯有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男同學跟我說,他為了上實驗班,一天只吃一頓飯,其他時間都用來學習。大部分人也是頓頓包子,還有的在路上邊走邊吃。不知道衡中的同學是不是都這樣,反正兩位轉學生都是因為得了胃病才轉到我們學校的。這樣的學習勁頭讓我汗顏,這樣的學生哪有考不好的道理?

當然,他們的學習氛圍也很緊張,而且普通班和重點班,實驗班完全不是一個層次。普通班風氣也如同一般學校一樣,也有吸菸打架玩手機的現象,但是到了重點班,一個班的人都在學習的景象讓人無力違紀,只想加入學習的大軍。“有時候不是想學,而是被周圍的人帶著學,或者叫,被逼著學”女同學如此說到。

據男同學而言,就算實驗班,也並非天天24小時學習,他們課間也有說笑打鬧的,在宿舍也不開夜車(因為太累了,倒頭就睡)高三以前也可以參加社團(貌似只有模聯和學生會?)聽到這兒我的心裡稍感寬慰。

噢,還有一點。我們政治老師一臉嚴肅地對我們說:“衡中的孩子背政治,能把一本書從頭背到尾,一字不差”關於這點的真實性我詢問了男同學張某,他表示:“這鍋我不背”(注:此人還是高階魔法師,鍾情於夏威夷吉他)

還有啥想到再說。。

更新:

我是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贊,很詫異,很激動,也有點害怕。

我上面寫的那些,部分出於男同學之口(經詢問得知,他不是衡二的),那位女同學已經出國了;部分出於我自己零零散散對衡中的印象。。當然,肯定不會像在衡中親身學習的知友們知道的多,我接受大家的各種質疑和批評。也許我這麼一篇回答就是普通大眾們對衡中的普遍感覺吧,人們總是會對神秘的事物持有一種敬畏心和警戒心,真正瞭解衡中的人相比較來說還是很少的,把衡中妖魔化也是一種必然吧。。

關於“低進高出”這一點,我有一個同學,他有兩個初中同學高中去了衡中,他倆中考分不高,但是現在成績也算相當不錯了(當然,跟那位傳奇的男同學還是比不了的),再加上老師平時對我們的灌輸,所以我就輕率地得出了這個看法,有失偏頗了。


小三七七七


衡水中學完全是魔鬼教育,違揹人性。



學生蹲廁所都得背誦紙條,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完全違背了“寓教於樂”的境界,以至於鬧出學生跳樓的惡性事件!

衡水中學,無論培養出多少北大、清華,甚至留洋學生,最終都是一條不歸路!



這個學校我去參觀過,倒給我錢,我都不會讓我的孩子去唸!

我決不會把一個活潑的孩子送進去,然後接回一個痴呆的孩子!

據我記憶,衡水中學是一所私立學校,它的出發點是自私的!


孫老師談孩子教育


30:1的升入清華北大機率還不高嗎?每年清華大學總共全國招生才3000個左右,除去自主招生800個左右,只有2400個左右名額外放,北京本市戶口的還要佔一部分名額,剩下的名額已經所剩無幾,我記得當年我兒子考清華大學那年,整個重慶的名額只有50多個,北大也差不多50多個名額,23萬考生呀,清華北大的名額只放了100多個,你說說,衡水中學3000人就可以拿走整個重慶23萬考生的清華北大名額,牛還是不牛?


雲水禪心94817


對於這個說法我是不贊同的,我認為衡水中學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把學生變成讀書機器,反而會把學生變成人才。

我雖然是衡水市第十四中學的今年應屆高中畢業生,但我們學校和衡水中學聯合教學,我們學校在學習衡水中學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不僅沒有把我變成讀書機器,反而鍛鍊了我的能力。

學校的嚴格的管理制度雖然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但我在遵守的同時,也使我的意志力更加強大,我很感激這種制定。

學校的教學方式雖然針對學習制定的,但其實是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我現在懂得了自律和學無止境的真諦,這都是這種方式教會的。

所以我很不贊同這種觀點。



晨陽小卒


“機器”哇有點誇張,我周邊幾個同事娃在衡中畢業了,都進入985名校,今年大年放假看見他們都很聰明、能幹,也很健康,沒有一個像機器人。有些人有點毛病,即“狐狸病”,吃不上葡萄往死酸了,看不得別人好,看到強校自已娃去不了就開始汙言惡語攻擊啦,這個也可以理解,好多人的通病。


石二國


試問三個問題,現在的90後有多少大學生還記得高中的數學?高中的英語?大學時你找了幾個對象?沒有猜錯的話,前兩個問題應該都是馬馬虎虎的記得吧,或許已經還給老師了。最後一個處對象的問題應該會記得很清楚。

自從有了衡水模式後,煉獄級的學習就成為日常,今年疫情期間孩子們直播學習的時候,各位家長有沒有覺得孩子們的作業多了?玩的時間少了?這就是衡水模式的初級版,煉獄版估計大家也聽過,每天睡眠6小時。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是睡眠不足。那國外的孩子睡眠不足嗎?比如美國。我想,應該是沒有比衡水模式更可怕的教學模式了吧?是,拼命學習能考分,能考大學,但大學出來後幹啥呢?為什麼國外的孩子吃好睡好能當科學家,我們的孩子吃的也就那樣,畢竟食堂的飯菜不好吃。睡的比人家少,努力比人家多,但沒有成為科學家?而是大學畢業後和我一樣成為了普通人,三年忘掉高中數學,五年忘掉高中知識?那為啥那麼努力最後還是成了普通人?這就是我們應該反思的問題。1,衡水模式真的有利於國家培養人才嗎?2,如何平衡生活和學習?3,如何造就一個人才培養模式?

個人覺得,衡水模式就像是一鍋好湯裡的一顆老鼠屎,破壞了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也破壞了中國教學的百年大計,沒錯,分是考了,但很多孩子成了讀死書的人,所學的知識無法使用,最後成了死讀書的人,傳給他們的孩子也是死讀書的理念,最終影響後代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活學活用的方式


如何起網名


對於這個說法我是不贊同的,我認為衡水中學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把學生變成讀書機器,反而會把學生變成人才。

我雖然是衡水市第十四中學的今年應屆高中畢業生,但我們學校和衡水中學聯合教學,我們學校在學習衡水中學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不僅沒有把我變成讀書機器,反而鍛鍊了我的能力。

學校的嚴格的管理制度雖然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但我在遵守的同時,也使我的意志力更加強大,我很感激這種制定。

學校的教學方式雖然針對學習制定的,但其實是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我現在懂得了自律和學無止境的真諦,這都是這種方式教會的。

所以我很不贊同這種觀點。


只怪自己腿短


衡水中學的教育方式對不對,老百姓心自有分寸。

衡水中學以每年進入大學極高的升學率獲得家長們的一致肯定,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的目的是為了今後考上理想的大學,衡水中學幫助很多家庭完成了這樣的心願,所以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高考是中國最公平的考試,而學生進入好的大學,必須有一個好的高中去幫助他們完成,衡水中學正是他們所需要的。

其實老百姓心願很簡單,老百姓不管過程,只管結果,只管自家孩子是否能考上理想大學。

所以我們不去討論衡水教育方式對不對的問題,而是考慮對衡水中學教育方式對廣大家庭有沒有用這才是關鍵。


常德石頭


家裡沒有礦,沒有背景的孩子只能靠讀書改變命運,只能通過高考改變命運。這是一個很現實的事實。現階段素質教育就是口號,應試教育還是主流,高考制度不完美,相對來說還是公平的,只要高考分數夠了,就可以上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小米A


對不對,咱沒資格說,我只知道,我是不會讓我的孩子上這種學校的,人生本不易,活的別太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