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哪些博物館復工?哪些博物館閉館了?

在國內博物館陸續開放的同時,國際形勢依舊嚴峻,多家國際知名博物館今天紛紛宣佈閉館。

國內多館陸續開放

廣東省博物館

粵博於3月19日起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公眾健康,現將相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開放時間

1.週二至週日:9:00—17:00(16:00停止入場);

2.週一閉館;週五夜間暫停開放;

3.特殊情況另行公告。

二、預約規則

1.實行全員實名網上分時段預約,開放日最高限量預約2400人(含兒童),瞬時最大接待量不超過600人;

2.觀眾須通過館方官方微信公眾號實名預約,未辦理實體身份證的兒童填寫戶口本上的身份證號碼;

3.每個賬戶限約2人,每個證件每天限約1次,可預約7日內場次(含當日);

4.暫時不接受團體參觀預約。

特展“歐洲繪畫五百年”售票及入場調整

1.已購買早鳥票的觀眾,請預約博物館門票後方能入館參觀;

2.售票方式調整為入館後現場掃碼購票,數量根據展廳客流實時調整。

三、入館流程

1.請務必攜帶身份證、註冊申領“粵康碼”。

2.請通過廣東省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提前網上預約,選擇參觀日期及時段,預約成功後,可保留截圖。

3.提前登陸微信小程序“粵省事”,做好實名身份認證;再點擊首頁“抗擊疫情”欄目的“粵康碼”,完善註冊登記;

4.按照預約時間及時段,至館方西門按現場指引排隊入館;

5.請全程戴口罩、出示“預約訂單頁面(或截圖)”、“粵康碼”、測量體溫、刷身份證,通過安檢方能入館。

四、開放區域及服務調整

1.停車場、展廳互動區域、 “粵讀空間”、二樓大堂母嬰室、經營場所(臨時展覽文創銷售區除外)暫停開放;

2.人工講解、導覽器租借、移動充電寶租借等服務暫停,建議手機掃碼獲取導覽資訊。

五、入館須知

1.已預約觀眾請按預約日期時段從西門入館,超時謝絕入館;

2.已預約觀眾務必攜帶本人身份證,未攜帶證件謝絕入館;

3.每個成人限帶1名身高1.4米以下已預約兒童;未辦理實體身份證的兒童憑家長預約後,與家長一同入館;

4.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並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粵康碼”防疫登記,如體溫≥37.3℃或有其他不適症狀,謝絕入館;

5.請合理計劃參觀時長,建議控制在2小時以內;排隊及參觀時請儘量與其他觀眾保持1.5米以上距離,避免人員聚集。

6.各展廳將根據客流狀況實行客流控制措施,請耐心等候;如身體不適,請立即與工作人員聯繫;遇緊急情況,須服從工作人員指揮;

7.以上規則根據防疫情況實時調整,請關注官網最新公告。

8.如有疑問,請撥打諮詢電話:020-38046886;020-38046877。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統一部署,館方將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結合實際,現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恢復開館時間

2020年3月20日起恢復開館

開放時間為:10:00——16:00(15:30停止取票、入館)

二、 每日的觀眾接待量為:2000人

三、 館方將針對當天觀眾的實際情況採取分流措施,防止觀眾產生集聚。

四、博物館部分展廳屬於密閉性空間暫不開放(立體演播廳、VR/AR體驗廳),暫不提供人工講解服務。觀眾可通過掃碼收聽微信語音導覽服務或“古貓”語音導覽服務。

五、門票預約及進館要求

1、實行分時段預訂門票,所有進館觀眾(包括按相關規定可免費的觀眾)均需通過微信“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公眾號”或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預訂門票。(預約成功的門票,當天不可退票)

2、預訂門票後,請在預約時間段內刷身份證入閘。

3、曾有重點疫區(國內外)旅居史且未過14天隔離期的觀眾謝絕入館。

4 、符合我館免票條件的觀眾需要在我館現場登記,並按展廳人流情況由工作人員指引分時段參觀。

六、 參觀須知

1、觀眾到達博物館參觀前,須測量體溫並配合工作人員的登記。

2、進入博物館必須佩戴口罩,配合測體溫,對於體溫在37.3℃以上或未佩戴口罩人員將謝絕參觀。發燒、咳嗽嚴重者,謝絕參觀。

3、參觀過程中要做到文明、有序,遵守館內有關規定,服從博物館工作人員現場管理。建議遊客間隔不少於1.5米。

4、請健康異常的觀眾務必配合博物館工作人員進行疫情隔離的相關措施。

5、因疫情影響,現只開放北門為入口及南門為出口,參觀人員請聽從工作人員的引導。

湖州市博物館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統一部署,湖州市博物館將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自3月19日(週四)起恢復開放。本著疫情防控、文化惠民兩手抓的主旨,館方在此期間的場館開放服務工作有關要求公告如下:

一、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週日9:00-16:30(16:00以後停止入場)

週一閉館(逢國家法定節假日、臨時展覽照常開放)

二、開放區域:

基本陳列:

吳興賦——湖州歷史與人文陳列

刀木人生——趙延年藝術陳列

物我兩忘——明清古典傢俱陳列

臨時展覽:

走馬過紅塵——又見三毛特展(延期至5月5日,週一正常開放)

三、實行觀眾入館必檢制,每一位觀眾必須戴好口罩、出示本人健康碼及身份證,綠碼並測溫正常(低於37.2℃)經登記後方可入內。來自疫情重點區的觀眾主動填寫《觀眾健康狀況登記表》。

四、實施限流措施。觀眾錯時、分批入館,每日接待觀眾不超過500人次,瞬時觀眾流量不超過100人,觀眾排隊和參觀時儘量不要聚集,間距保持在1.5米以上。

五、提倡預約參觀,團隊觀眾一般不超過30人次,超過30人次的,實施分批間隔性入館,遵守分散式參觀,不得人員聚集。預約電話:0572-2399830。

六、疫情期間,為確保觀眾和工作人員雙安全,暫不提供講解服務,觀眾可通過展廳內雲觀博、微信語音導覽等方式,自行參觀。

七、提倡文明參觀,對不配合體溫檢測、隨意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我們將實施制止和勸導,對明顯違法防控規範的人員,我們將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勸離。

八、防控期間中央空調和通風管道暫停使用,同時嚴格落實日常消毒等防控措施,為觀眾創造安全優良的參觀環境。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將按市、局有關防控預案執行。

國外多家知名博物館閉館

受疫情影響,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遍佈50州,歐洲國家更是全部“淪陷”,在歐美國家的博物館已閉館數日的情況下,英國的博物館最終也未能倖免。此外,隨著疫情情況不容樂觀,俄羅斯部分博物館也採取閉館措施。

英國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哈特維格·費舍爾博士說:“大英博物館將暫時關閉。雖然做出這個決定對我們來說非常艱難,但是保護員工和參觀者的健康與安全是大英博物館的首要責任。目前我們尚不能確定重新開館的時間,相關信息會及時更新。”

速報 | 今天,哪些博物館復工?哪些博物館閉館了?

此外,他還指出:“我們將在閉館期間更新和增加數字內容,讓遊客與博物館保持聯繫。”我們將以不需要去博物館的新方式分享我們的藏品、研究和項目。

從官方發佈的消息來看,目前沒有工作人員中尚無冠狀病毒確診病例。未來的展覽計劃如何實施,將在博物館重新開放後進行評估。如果展覽被取消,博物館方面將提供退款,但官方同樣希望參觀者將購買視為對博物館的捐贈。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英國V&A博物館高度重視觀眾及工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遵循英格蘭公共健康的建議,V&A博物館全部場館將於2020年3月18日暫停開放。重新開放的日期請查詢博物館官網以及官方社交平臺。博物館閉館期間,官方社交平臺將繼續為大家帶來關於博物館館藏和特展等方面的分享和互動。

速報 | 今天,哪些博物館復工?哪些博物館閉館了?

自然歷史博物館

自然歷史博物館在官方網站上發佈公告,表示位於南肯辛頓和特林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從3月17日星期二13點開始對公眾關閉。考慮到遊客、會員的實際健康,博物館目前預計在初夏重新開放,在那之前,館方將繼續在網上履行使命,以便在未來,人類和地球都繁榮昌盛。

速報 | 今天,哪些博物館復工?哪些博物館閉館了?

在閉館公告中,館方提到觀眾可以通過社交媒體民到繼續瞭解最新動態。或登錄網站欣賞館藏的8000萬份標本,館方將繼續通過網站,用精彩的內容把人們與自然世界連接起來。

如果觀眾已經購買了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的門票,它們在博物館重新開放的時候仍然有效,如果觀眾經購買了其中一個活動的門票,館方將通過電子郵件向觀眾提供進一步的信息。

泰特美術館

泰特美術館宣佈,雖英國政府還未提出正式的疫情建議,但將關閉其下屬四個地點的博物館: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泰特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泰特聖艾夫斯美術館(Tate St Ives)和泰特利物浦美術館(Tate Liverpool),閉館時間自3月18日至5月1日,這也是英國第一家在疫情期間關閉的國家博物館。據悉上週,泰特現代美術館的一名員工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泰特美術館在推文中說,展覽門票將被退還“您可以選擇捐贈門票費用,重新選擇參觀時間或退款。”泰特美術館在另一條推文中補充說:“再次開放時,我們歡迎您回到泰特(Tate)。在那之前,讓我們互相照顧彼此。”

俄羅斯

莫斯科克林姆林宮博物館

在此之前,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的博物館對外國遊客或團體關閉,但俄羅斯個人可以帶著自己的醫用口罩進入。而日前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克里姆林宮博物館在官網發佈消息,自3月18日起博物館將對遊客無限期關閉。

速報 | 今天,哪些博物館復工?哪些博物館閉館了?

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

與克林姆林宮博物館一樣,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此前已經取消了大型活動,但仍然開放,並“密切關注”事態發展。隨著情況的惡化,日前他們也宣佈自3月18日開始對遊客無限期關閉。

速報 | 今天,哪些博物館復工?哪些博物館閉館了?

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state-hermitage-museum-in-st-petersburg

信息來源:博物館官方網站、中國青年網

翻譯:onem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