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館陸續開放,北京市發佈博物館開放工作指導

近期,伴隨著全國疫情的好轉,各地博物館紛紛開放。備受關注的北京地區,昨日也發佈了《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有序開放工作導則》。

北京市文物局發佈博物館開放工作指導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發佈《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有序開放工作導則》。要求各博物館在未接到行業主管部門恢復開放的正式通知前,不得擅自恢復開放,遇特殊情況需報請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在接到行業主管部門恢復開放的正式通知後,應統籌考慮本單位整體情況,慎重確定恢復開放的具體時間,並報上級單位審核。博物館恢復開放信息應及時通報行業主管部門備案。並按照“誰開放、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履行疫情防控和有序開放的主體責任,確保開放準備充分、員工健康上崗、觀眾放心參觀、開放安全有序。

《導則》還指出:博物館得到行業主管部恢復開放通知後,開放前需做好相關準備,並提前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告恢復開放的具體時間、預約方式、服務項目、入館須知、觀展注意事項等內容,並須配備足夠口罩、非接觸式測溫設備、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控物資,在觀眾入口處配置體溫檢測設備,暫停使用中央空調和通風管道系統。

開放後將全面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方式,在科學測算觀眾承載量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參觀時間,實現觀眾錯時分批入館並實時監測預警。防止人員交叉以及在某一區域過於密集,確保有1. 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博物館日接待量不得超過日最大承載量的50%,瞬間流量不得超過最大瞬時流量的20%。原則上不接待團體預約參觀。

多地博物館恢復開放

內蒙古博物院

按照上級部門相關要求,內蒙古博物院將於2020年3月20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現將參觀事項公告如下:

一、 參觀時間

週二至週日:9:00-17:00(16:00停止領票);週一閉館,(節假日除外);其他時間段不提供入館參觀接待服務。

二、領票和參觀方式

觀眾可通過內蒙古博物院現場領票和線上預約票務兩種方式進行。每天參觀人數上限1000人(包括現場領票和線上預約)額滿為止。

1.現場領票:觀眾需到內蒙古博物院領票口出示有效證件領票。

2.線上預約:觀眾可通過訪問內蒙古博物院官方網站(www.nmgbwy.com)票務預約欄目,並如實填寫個人信息進行預約。觀眾需提前1-7天進行線上預約,當天預約無效。

3.觀眾需在入口處出示居民健康碼與身份證,進行體溫檢測、安全檢查、佩戴口罩方能入館參觀。

4.疫情防控期間暫不接受團體參觀和人工講解服務,原則上不舉辦線下講座、培訓、社會教育等人員聚集活動。


5.內蒙古博物院將根據上級部門指示,視疫情發展情況動態調整參觀措施。


6.如有疑問,請撥打諮詢電話:

0471---4614000

0471---4608429

0471---4614333

吉林省博物院

根據上級部門指示精神,吉林省博物院定於3月20日(本週五)恢復對外開放。開放期間,吉林省博物院將嚴格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將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等措施,具體如下:


一、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週日9:30——15:30(15:00停止入館);每週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疫情期間開閉館時間可能有臨時調整,按最終調整時間執行。


二、參觀人員


僅限吉林省內觀眾個人預約


三、參觀方式


須提前兩天通過吉林省博物院官方網站或微信公眾號實名制預約,入場請出示本人預約登記時使用的身份證原件。


四、限流參觀


每日限流1000人,為防止人員聚集,每個展廳觀眾瞬時流量不超過50人,所有展廳觀眾瞬時流量不超過400人,流量限制視情況逐步放開。


五、入場檢測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觀眾進館前須註冊並登錄“吉事辦”小程序,獲取“吉祥碼”。進館後測量體溫,向工作人員出示“吉祥碼”。工作人員掃描“吉祥碼”並填寫體溫結果,體溫正常者方可入館(吉祥碼開通前,仍採用登記方式入館)。


不配戴口罩或不正確佩戴口罩者拒絕入館。


六、分區域開放


博物館屬密閉空間,將有序對外開放。暫時開放一樓“瑞鼠吐寶——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二樓“白山松水的記憶——吉林省歷史文化陳列”、三樓“破曉——吉林人民革命鬥爭史陳列”“吉林故事——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瓷彩華章——吉林省陶瓷藝術館”、四樓“足跡·回望·傳承——吉林省考古成就展(1997-2016)”。


七、觀眾服務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暫停人工講解服務,觀眾可掃碼租借電子講解設備。


物品寄存櫃暫停使用。觀眾攜帶的小件物品請自行保管,大件行李請寄存到科文中心寄存處。


八、文明參觀


入場後禁止吸菸、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個人防護用品及廢棄口罩等不得隨意丟棄,需配合工作人員防疫檢測、疏散指引、安全消毒等。


九、休息區域


避免在休息區域聚集,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禁止在休息區域飲食。


十、乘坐電梯


暫時關閉直升降電梯,請觀眾乘坐自動扶梯,同時使用自動扶梯的觀眾控制在10人以內,且間隔兩級階梯以上(帶未成年人的除外);如有特殊情況(如使用輪椅人員或遇緊急情況),可臨時開啟升降電梯。


十一、公眾服務


暫停線下所有公眾活動、社教課程。


十二、聯繫我們


請撥打諮詢電話:0431—88917353;0431—81959582。


十三、參觀流程


1. 網上預約

2. 實名驗證

3. 測量體溫

4. 吉祥碼驗證(或登記備案)

5. 入館參觀

6. 離開場館

長沙博物館

長沙博物館在嚴格落實省市防疫部門及市文旅廣電局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將於2020年3月21 日(本週六)起恢復有序開放,歡迎觀眾朋友們前來參觀。


一、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上午10:00—下午16:00,15:30停止入館;每週一閉館。


二、開放區域


一至二層展廳正常開放。博樂園、博學園、咖啡吧、母嬰室暫緩開放。


三、限流措施


為避免人流過於密集,在疫情防控期間,採取參觀限流措施:


1、僅接受個人參觀。


2、每日總接待觀眾量不超過1200人,每小時瞬間流量不超過200人次。


四、入館方式


1、進館參觀採取網上預約與現場取票結合的方式,網上預約每日限800名,觀眾持預約憑證掃碼入館;現場取票限400名,在博物館安檢入口登記個人有效證件取票入館。


2、觀眾入館時須佩戴口罩,出示本人身份證(戶口本)等其他有效身份證件,並出示個人健康碼,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實名登記,體溫無異常(不超過37.2℃)者方可入館。如出現體溫異常或其他疑似症狀,請在工作人員協助下到臨時隔離點配合接受防疫檢查。


網上預約方式:關注長沙博物館公眾號,點擊菜單“長博指南”-“參觀預約”-“門票預約”輸入個人身份信息進行預約。


五、參觀方式和秩序


1、疫情防控期間,暫不提供人工講解服務,觀眾可採取自助使用微信語音導覽。


2、工作人員將對來館觀眾進行有序疏導,確保進館秩序,排隊過程中,須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


3、觀眾入館後,請勿聚集,主動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


4、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如出現發熱或身體不適等情況,請及時聯繫館內工作人員。


5、來自高風險疫區或存在發熱、咳嗽等症狀的觀眾請勿進入館內,如觀眾發現他人有上述症狀的,請及時聯繫館方。


6、請配合館內清潔維護、消殺作業和公共衛生工作,共同營造文明、清潔、舒適、安全的觀展環境。


六、溫馨提示


1、由於疫情期間館內中央空調不能開放,請觀眾注意參觀過程中的保暖。


2、觀眾可關注長沙博物館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參觀資訊。諮詢/投訴電話:0731-82892350。

中國港口博物館

中國港口博物館自3月20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相關公告如下:


一、開放時間:9:00—16:30(16:00停止入場),週一閉館 (法定假日除外)。


二、疫情防控期間,博物館實行實名參觀和限流措施,參觀人流量控制每日500人。暫不接受團隊參觀預約,散客(個人)可通過線上預約參觀,每日預約限200人。觀眾可在館方微信公眾號(開放服務—實名預約)進行登記預約。疫情防控期間,館內瞬時接待量不超過200人,館內人員密度較大時,博物館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控制入館速度等措施,敬請諒解。


三、疫情防控期間,觀眾從A區進口入館,可從A區和B區的出口離館。建議觀眾參觀時間控制在2小時內,以免造成封閉場所人員聚集。


四、請自覺出示身份證和實時“健康碼”,“綠碼”和執證人員方可入館。如體溫異常(≥37.3℃),或有咳嗽、氣促等異常現象的觀眾謝絕入館。預約觀眾請掃入口簽到碼。


五、疫情防控期間,暫不提供人工講解和智能導覽設備租借服務,觀眾可通過館方微信公眾號體驗自助導覽服務。


六、參觀時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現場排隊請保持1.5米間隔。觀眾須服從現場工作人員的管理,分散參觀,不扎堆聚集,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文明使用衛生間。

寧波博物館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寧波博物館將於2020年3月21日起正式恢復對外開放。


疫情期間參觀須知具體如下:


一、週二-週日免費開放;週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二、開館時間:9:00-17:00(16:00後停止入館)


三、疫情期間兒童體驗館、母嬰室及南門出口暫不對外開放。


四、目前僅接受散客(個人)預約,每日限額1000人。


五、觀眾可提前5日(含當天)通過寧波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或寧波博物館官方網站進行線上分時段預約。每個預約訂單最多預約4人,每張身份證每日限約1次。


六、預約成功的觀眾請務必於預約時間段前來參觀,同時攜帶本人預約時使用的身份證、預約成功短信、寧波市健康碼。


七、觀眾需全程正確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健康信息採集及登記、防控檢查及排隊控流等工作。健康碼顯示為綠色、體溫不超過37.3℃的觀眾方可入館參觀。


八、疫情防控期間,館內瞬時接待量不超過200人,如遇較大參觀密度時,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控制入館速度等措施,敬請諒解。


九、參觀期間,請全程戴好口罩,排隊和參觀時請保持1.5米以上距離,減少近距離交流,請勿在館內聚集、飲食、觸摸展櫃。


十、建議參觀總時間不超過2小時,以免造成封閉場所人員聚集。


十一、館內人工講解、語音講解器租借、人工寄存物品暫停服務,參觀時建議使用手機微信掃描展品二維碼,獲取展品信息。


十二、參觀中,如遇到特殊情況、或觀眾有任何身體不適,請第一時間向館內工作人員說明情況,並配合工作人員的指引與處理。


十三、其他未盡事宜或相關諮詢,可撥打諮詢電話0574-82815588。

鴉片戰爭博物館

根據東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於有序開放公共場所和經營性服務場所的通告200317第20號 (信息發佈)》文件精神和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統一要求,博物館擬於3月21日(星期六)有序恢復開館。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開放區域


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海戰博物館、威遠炮臺舊址、沙角炮臺舊址


二、開放時間


8:30—17:30(17:00後停止進入)

虎門林則徐紀念館逢週一閉館、海戰博物館逢週二閉館


三、參觀須知


1、實行實名制參觀,觀眾入館參觀前,需攜帶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身份證件,到領票處領取門票。


2、觀眾入館參觀前,需在測溫點出示“莞e 申報”或“粵康碼”,並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配合工作人員登記身份信息。體溫正常(低於37.3℃),無咳嗽、呼吸急促等可疑症狀方可入館參觀;體溫檢測異常謝絕入館參觀,同時聽從工作人員引導至隔離區臨時隔離,博物館將向虎門鎮疫情防控指揮部和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報告,並勸導其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


3、入館參觀的觀眾必須全程正確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並落實有關防護措施。未佩戴口罩者,謝絕入館參觀。


4、請合理安排參觀時長,建議控制在2小時以內;排隊及參觀時請儘量與其他觀眾保持1.5米以上距離,避免人員聚集。


5、博物館實行總量控制、分時分流等限流措施,每日參觀總量控制在4800人內,其中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每日參觀人數不超過800人,海戰博物館每日參觀人數不超過2000人,威遠炮臺舊址每日參觀人數不超過1000人,沙角炮臺舊址每日參觀人數不超過1000人。


6、開放期間,觀眾不得在博物館內開展人員聚集性活動,一經發現,工作人員將及時疏散和勸阻。


7、在疫情未全面解除之前,暫不提供人工講解,將使用語音講解和數字導覽為遊客提供講解服務。


8、暫不接待團體遊客。


9、本參觀辦法即日起至疫情全面解除。如有疑問,可致電各場館辦公室諮詢。


虎門林則徐紀念館辦公室:0769-85512065

海戰博物館辦公室:0769-85527783

威遠炮臺管理所辦公室:0769-85527154

沙角炮臺管理所辦公室:0769-855634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