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井下交接班 ——西山煤電“戰疫情保生產保供應”報道四

未完成的井下交接班 ——西山煤電“戰疫情保生產保供應”報道四

一段時間以來,正在68306工作面採煤的杜兒坪礦綜採二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設備老舊,故障頻出,大件設備更換頻繁;工作面過無炭柱,巷道頂板下沉,每班必須打眼放炮,擴幫挑頂;職工受疫情影響,返礦困難,出勤下降。全隊在冊83人,最少時只有51人上班。

困難面前,綜採二隊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職工群眾迎難而上。2月23日,正在值班的黨支部書記李通早班跟班下井,工作面人手不夠,他和大家一起在巷道打眼放炮,挑頂擴幫,直到下午5點升井。升井後的李通在值班室剛做完記錄,吃碗泡麵,正準備夜班班前會的時候,接到井下電話,由於頂板下沉,1號支架被壓死,工人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拉不出來,直接影響到夜班生產。

未完成的井下交接班 ——西山煤電“戰疫情保生產保供應”報道四

李通再次換好工裝,和上夜班的工人一起下井。在工作面,他不顧二次下井的疲勞,鎮定自若指揮工人挑頂、擴幫、拉支架,直到凌晨1點才拉出這臺被壓死的支架,凌晨2點生產恢復正常。這一天,李通書記連下兩個井、連跟兩個班,井下工作時間長達18個小時。

2月26日,工作面運輸機機尾更換鏈輪、機頭更換破碎機短軸,隊長張鵬偉夜班跟班下井,由於大件拉運拆卸困難,整整折騰一個班,設備仍未完成更換。想到隊長已經在井下工作十幾個小時,當日值班的黨支部書記李通早班下井後,要替換隊長升井。但一身機電技術絕活兒的隊長說什麼也不走,一定要堅持盯在現場。直到下午5點,工作面恢復正常生產,張鵬偉才升井。這一天他在井下連續工作21個小時,跟兩個班,吃兩頓班中餐。

未完成的井下交接班 ——西山煤電“戰疫情保生產保供應”報道四

有這樣的幹部,就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群眾。1月23日,農曆臘月二十九,已經買好火車票的杜兒坪礦綜採二隊檢修工高武山,正興沖沖準備踏上回老家過年的行程,突然有老鄉告訴他:“你不知道啊,現在疫情這麼嚴重,你還敢回家?”

43歲的老高對新聞反應有些慢,這時,他打開手機,發現朋友圈裡都是有關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消息。他馬上決定退掉火車票,不回了。可人留下了,心卻留不住。老高在老家有一女一兒,老大是閨女,正在大同上高中,兒子還小,才3歲,正是調皮的時候。他想孩子,也想妻子。一年四季,這個家都是妻子在操持,好不容易盼到過年能一家團聚,這突如其來的疫情又讓已經臨近的念想變成泡影。

前兩天,女兒還來電話說,學校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備齊2個月的口罩,老家買不到,想讓爸爸買。老高費了好大勁,託人買了10副一次性口罩,準備帶回去,親手交給女兒,好讓孩子高興高興。這下,回不去了,老高趕緊走快遞,把口罩寄回。

大年除夕,大街上燈火輝煌,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好一幅歡樂祥和的過年景象。老高一個人待在宿舍,想著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心裡有些孤單、有些失落。

但一過春節,礦上組織精準復工復產,因為沒有外出,沒有與外人接觸,他馬上報名,正月初三就上崗,投入緊張的生產中。在戰疫情保生產期間,他高武山一天都沒有休息,出勤冊上是滿滿的紅色對勾。

說起這一切,高武山一臉自豪:“今年過年雖然沒有回家團圓,但卻在全隊人員最少的時候,有我在。”

在抗擊疫情的2月份,在困難重重的68306工作面,特別能戰鬥的杜兒坪礦綜採二隊生產煤炭11.7萬噸,是全礦當月產量最高的採煤隊。全礦2月份生產原煤28萬噸,日產1萬噸,是集團公司同類礦井中生產最可靠的礦。

(常培亮 溫潔 謝夏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