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東北第二高峰望天鵝、民俗風情飲食文化大醬湯

在2497.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轄6鎮2鄉8萬6千多人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轄6個鎮:長白鎮、八道溝鎮、十四道溝鎮、馬鹿溝鎮、寶泉山鎮、新房子鎮、2個鄉:金華鄉、十二道溝鄉。共有14個社區。

2018年12月29日,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被國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隸屬於吉林省白山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南麓,鴨綠江上游右岸。西自七道溝河口東2公里起,東至二十三道溝河口東北2公里止,東西兩極點距離92公里;南自南尖頭村,北至中朝兩國3號分界樁,南北極點距離68公里。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東北第二高峰望天鵝、民俗風情飲食文化大醬湯

西和西北以鴨綠江與七道溝河為界,與臨江市接壤;北與臨江市、撫松縣交界,自七道溝河最上游沿長白山脈的山脊東北行至中朝兩國3號分界樁,與撫松縣毗鄰。東南自中朝兩國3號分界樁南側,沿鴨綠江南行至長白鎮轉西行至七道溝河口右岸與臨江市交界;隔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江道的一市五郡相望。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境內各河流以老龍崗為分水嶺,向南流入鴨綠江,屬鴨綠江水系。鴨綠江發源於長白山南麓,自此向南流至長白鎮附近,折向西行,流經金華鄉、十四道溝鎮、十二道溝鎮、八道溝鎮,其它支流在10公里以上的有27條,縱橫於各個溝岔。地下水,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河道切割較深,地下水大部分通過河道、群泉流出。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東北第二高峰望天鵝、民俗風情飲食文化大醬湯

望天鵝風景區

望天鵝風景區在命名之前又叫十五道溝風景區。位於長白山十五道溝望天鵝峽谷內,全長76華里,最低處海拔450米,最高處海拔1100米。望天鵝山海拔2051.4米,是東北第二高峰,距離天池32公里,兩坐火山構成長白山脈的峰脊。這裡有名的瀑布有蘑菇泉瀑布、母子瀑布、珍珠簾瀑布、九疊泉瀑布等。

塔山公園

長白縣塔山公園位於吉林省唯一的朝鮮族自治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是東北地區海拔最高的公園,海拔高度894米,面積約三平方公里,是集遊覽、觀展、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遊樂區。塔山古稱蒼龍嶺,長白縣塔山公園分為山下娛樂、觀賞和山上游覽、觀展兩大部分。山下除了兒童遊樂設施,還可以觀賞到梅花鹿、紫貂、黑熊、狍子等動物,花房裡引進和培育的200多種各地名貴花卉。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東北第二高峰望天鵝、民俗風情飲食文化大醬湯

飲食文化大醬湯

醬是朝鮮族最愛的調味料,它有清醬、大醬、辣椒醬、汁醬、青苔醬、黃醬等種類,其中大醬、辣椒醬可用來做大醬湯,做烤魚、烤肉的蘸料,也可以用來燒製各種菜餚。朝鮮族料理不僅低脂肪,還能起到抗癌的功效,而且可以預防和治療很多疾病。打糕、狗肉、冷麵等飲食文化深受人民喜愛。

民俗風情文化

衣服

朝鮮族歷來喜著白衣素服。男子衣著,分襖、褲、坎肩、長袍等,婦女也有褲、裙、襖、袍之分。朝鮮族服裝,特點是斜襟,上衣無紐扣,右襟在裡,左襟在外向右抿,以襖帶系活結,外套青色、古銅色坎肩。男子褲襠肥大,宜於盤腿而坐。外出訪親會友喜外加長袍(樣式與上衣同),褲腿繫絲帶或腿帶。

長鼓舞

長鼓舞是朝鮮族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脫胎於傳統的“農樂舞”。長鼓分為長鼓、舞蹈長鼓、兒童長鼓和幼兒長鼓等幾種。

農樂舞

農樂舞俗稱“農樂”,是一種融音樂、舞蹈、演唱為一體綜合性的民族民間藝術。“農樂舞”的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疊羅漢,多人表演的傳統扁鼓舞,男女都可表演的長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於古代巫舞、扇舞,鶴舞、象帽舞等。

刀舞

刀舞是一種由劍舞演化而來的舞蹈。流傳著刀舞有“單刀舞”和“雙刀舞”兩種形式。刀舞與劍舞一樣,雄壯、勇猛、躍動的舞姿貫穿舞蹈的全過程。

象帽舞

象帽舞是朝鮮族富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形式,每逢節日、慶典等特殊日子,人們就跳起歡快的舞蹈,搖動色彩繽紛的象帽,線條流暢的長長飄帶旋轉如風,在舞者周圍畫出各種光輝耀眼的美妙彩環,獨具特色的舞蹈體現了朝鮮族人民在勞動、生活中的喜悅之情和活潑大方的民族氣質。

象帽舞向來是令人矚目和興奮激動的舞蹈,男青年舞者頭部甩動長達20米綵帶的高難技巧,成為“農樂舞”最突出的標誌之一。

文章整理編輯原創,長白縣歷史文化藝術領域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