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本文源自:影視工業網

沒有任何人事先預知,2019年第一部爆款電影,並不是一部電影——《啥是佩奇》它只是一部電影的預告片。但它的製作水準和傳播效果,已經夠格被當成一部完整的電影。

片子內容看上去很簡單:一位農村老爺爺為了孫子一句“想要佩奇”的願望,千方百計四處求助,開始尋找佩奇。

城裡孫子一句“想要佩奇”的願望,留守農村的爺爺愣了:啥是佩奇?他一本正經地開始翻字典查,“佩戴”、“配種”……咋就沒有“佩奇”呢?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爺爺開始向全村人打聽,收穫了“佩琪”洗髮水、叫“張佩奇”的小夥子、暱稱“佩琪”的網紅主播……但這些怎麼看怎麼不像是孫子想要的佩奇。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就在這時,去過北京當保姆的隔壁大姐提供了確切的情報:佩奇就是一隻豬,還是一隻粉色的豬!

爺爺一聽,拿著油漆和刷子就衝向了豬圈,試圖把家裡的大黑豬畫成紅的……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幸好隔壁大姐及時制止了他:佩奇不是真的豬,而是一隻長得有點像鼓風機的豬。

終於弄清狀況的爺爺趕緊動手製作,如願在過年前夕給孫子送上了禮物——硬核鼓風機佩奇!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看到這裡,實在忍不住笑出聲來,但笑著笑著,又有點想哭;想哭之餘,又有點扎心。故事講法、細節控制都非常剋制,沒有刻意煽情,如那句話講的:不刻意煽情已是這個時代的美德。

2020 年春節檔太難了。

可沒想到,我們在一支廣告中看到了唯一原汁原味的春節片——《巴依爾的春節》

導演:甯浩,又是接地氣的北方題材。

除夕將至,小男孩李輝的爸爸開回一輛公司老闆的新車。它精貴得很:什麼全國只有一百輛,什麼百公里加速九秒二,什麼車身內置電腦……

人人搶著合影。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在李輝眼裡,巴依爾就是獨屬於他的超級武器。孩子有了寶貝當然要顯擺,他忍不住找來小夥伴——biubiubiu,全打倒。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成為孩子王,可偏偏折在了名字上,巴依爾?不就是巴依老爺嘛。巴依老爺?不就是阿凡提故事裡的大壞蛋,一個大壞蛋有什麼厲害的。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李輝的超級武器瞬間摧毀,嘲笑聲中,他傷心、難過、無所適從。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怎麼辦?要不……改名字吧。最後還是“專業起名”的算卦先生幫忙。先生給的名字是——寶馬。

其實李輝之所以對改車名這個事這麼執著。是因為那一句:巴依老爺有個胖媳婦,他爸沒媳婦,所以他爸不是巴依老爺。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家庭破裂才是小李輝的心病。改車名,是假,如何挽回瀕臨破碎的家庭,才是真。李輝在車標上一通亂塗亂畫,被爸爸發現了,劈頭蓋臉地罵。但當爸爸回看車標時——一切才都有了答案:B(爸)M(媽)W(我)。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當寶馬汽車不再是主角,沒有了眼花繚亂的帥哥美女圍繞,而變成了一個貫穿整個微電影的道具。兩個髒兮兮的小孩,一個耿直的司機老爸,圍繞著這輛寶馬展開了啼笑皆非而溫暖走心的故事,在這個春節的日子,帶給我們無限的感動。

1月4日晚,央視《新聞聯播》結束後的黃金時段,罕見地出現了一條長達2分鐘的商業廣告。廣告主不是別人,正是拿下了2020年央視春晚獨家互動合作伙伴資格的快手。廣告在微博上第一時間破圈傳播,成了2020年首條爆款。

但在這條寸秒寸金的廣告裡,快手幾乎把所有的目光,放在了一個個像你我一樣,在生活裡摸爬滾打,卻沒向生活服軟的普通人身上。

什麼是可愛的人?短片裡記錄了一個個鮮活的身影,忍痛練習不放棄的小男孩。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為妻子笨拙製造浪漫的丈夫。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追趕班車送孩子上學的父親。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2分鐘的短片,看完意猶未盡,這就是片子最好的境界。

可愛中國,主題很大但是內容很實,貼近我們生活,讓人有情感共鳴。全片沒有多高大上的拍攝硬性技術炫技,但是情感和整體剪輯處理的特別好。

如果要說這幾支廣告的共同點,那就是:出片即刷屏。如果,還要說,那就他們背後都有一位相同的主創:剪輯師董北。

當然,好作品離不開所有主創的努力。但剪輯師是三度創作,剪輯能夠顛覆一部影片。如果說雕塑是釋放石頭的靈魂,而剪輯則是釋放靈魂,理解、提煉並把控主題,再選擇合適的素材進行敘事,可稱之為是電影的靈魂之旅。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剪輯師董北

刷屏一次是運氣,但次次刷屏絕對是實力了,董北做到了。

在這個濫情的時代,董北恰恰用他的剪刀掌握住了最好的尺度。看完讓人意猶未盡,這也是片子最好的境界。借用董北的話說:“我們都想真實一些,我們在感情表達上都傾向含蓄一點兒,能讓人眼裡噙著淚,不會讓人哭出來。”

談到剪輯的種種,董北說:“在高效剪輯上的經驗就是好好挑素材,必須好好挑素材。”剪輯師更像是廚師,好的廚師對食材是很尊重的。所以,尊重每一條素材,這也是剪輯師應該做到的。尊重每一條素材,對剪輯師的工作會產生很大的幫助,這也是剪輯師的基礎素養。

提到廣告,許多人希望能夠非常快速的掌握流程,流程是工作的規範,是一部好片創作的基礎,但只有流程,並不能出現好的作品。

你知道的這些刷屏廣告,都出自這把剪刀手

在談到剪輯思路時,董北介紹說:“我的剪輯思路一般是,我會提前拿到劇本,然後看片子的結構、大概的故事內容。這時候我會思考,如果是我,我在現場會怎麼拍?在拿到素材之後,我會一邊挑素材,一邊把挑的素材放到我腦子裡,去替換我之前的想法,畢竟剪輯師要用素材進行剪切。挑素材會佔用大量的時間,最後剪的時候就很快了,就是根據結構、想法,這個就是靠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