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駐南非大使、前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密切磋商 務實行動 共圖發展

中國前駐南非大使、前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密切磋商 務實行動 共圖發展

中國前駐南非大使、前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密切磋商 務實行動 共圖發展
中國前駐南非大使、前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密切磋商 務實行動 共圖發展

導 讀

從中非關係發展的歷史上看,非洲是蘊育中國外交理念的一片沃土,也是實踐這些理念的基地。正是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國與非洲國家領導人共同發表了關於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中非合作論壇成為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抓手和平臺

搭建重要平臺,樹立鮮明旗幟

開展適合非洲需要的合作

共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路徑和抓手

創新突破 百尺竿頭

搭建重要平臺,樹立鮮明旗幟

《中國投資》: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二十週年。作為論壇創建的見證者、親歷者,請您回顧一下論壇創建的背景。

劉貴今:中非合作論壇第一屆部長會議發起期間,我擔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長,親自參與了論壇的醞釀,籌備,召開和後續行動。

中非合作論壇的建立緣起於1999年春天,馬達加斯加外長利娜·拉齊凡德里亞馬納納的那次訪華。當時,馬達加斯加外長與時任中國外交部長唐家旋會談時提出,中國與非洲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雙方建立多邊合作機制的時機已經成熟。

於是,外交部根據這一建議,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召開討論會。會後,就建立中非多邊合作機制的必要性達成三點共識。

首先,建立多邊合作機制是形勢發展需要。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非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上遇到巨大挑戰,而西方國家在非洲推行經濟結構調整,鼓勵私有化,使非洲國家深受其害,造成大量失業,社會動盪,戰亂頻發,經濟發展處於停滯甚至下降的狀態。這段時期被認為是非洲失去的兩個十年。有些西方媒體把非洲稱為黑暗的,沒有希望的大陸。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半葉,情況好轉,非洲逐漸走出困境,發展前景向好。這種情況下,中非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其次,是加強中非合作的需要。中非合作在幾十年歷史進程中取得豐碩成果。但是,非洲國家儘管發展趨勢向好,仍然面臨發展瓶頸和難題。具體為三大難題,一是資金缺乏,二是基礎設施落後,三是人才和技術缺乏。中國可以在這些領域加強對非合作,為助推非洲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所以,從加強合作的意義上講,我們需要與非洲建立合作機制。

第三,是開拓創新的需要。因為,在馬達加斯加外長提出建議前,我們也在思考一個課題,就是在新世紀到來之前,如何在對非工作的思路上不斷開拓創新,如何把更加健康,更加蓬勃強勁的中非關係帶向嶄新的21世紀,這是我們面臨的挑戰。過去,中非合作更多體現在雙邊層面,具體合作項目和具體國別,而多邊合作方面,我們缺少一個機制,一個平臺。

因此,正是由於形勢發展的需要,中非合作的需要,對非工作開拓創新的需要,中非合作論壇的創建恰逢其時,時機成熟,我們有必要在中非合作領域樹立新的旗幟。

《中國投資》:中非合作論壇建立二十年,您認為這一機制有哪些重要意義?

劉貴今:當初與非洲國家共同發起建立論壇時,我們的確沒有想到,能取得今天這樣巨大的成功,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概括其意義,我想用三個詞形容。一是有效機制,二是重要平臺,三是鮮明旗幟。

首先,基於國內對非工作而言,我認為,中非合作論壇是有效機制。中非關係和中非合作問題涉及到多個國家部委,機關,多領域協作的問題。不同部門對非工作及對非合作,存在碎片化問題,不同部門考慮事情的先後順序,角度均不同,如何有效協調不同部門,使之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做好對非工作,始終是我們面臨的有待解決的問題。而論壇則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機制,是對非合作的助推器。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論壇能夠解決許多平時無法得到很好解決的問題。論壇每三年在中國與非洲國家輪流召開會議,總結過去三年的成果,謀劃未來三年工作的藍圖,同時,由於非洲各國元首以及各政府機構的高度重視,從而使許多得不到解決的問題在會議上迎刃而解。

比如,第一屆部長級會議召開時,我們心存擔憂。因為,當時國際上已存在一些對非合作的多邊機制。但都是清談館,沒有發揮有效作用。那麼,中非合作論壇能否發揮有效作用,中國能夠做些什麼事情,是我們考慮的問題。

當時,沉重的債務負擔壓得非洲國家喘不過氣,非洲面臨發展大好的形勢毀於一旦的挑戰,因而,減免債務成為非洲國家迫切的願望和呼籲。為此,我們計劃減免非洲最不發達國家,貧困國家的債務,但在國內遇到阻力。因為有人認為,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我們並不是非洲債務問題的始作俑者,因此,解決非洲債務問題不是我們的責任。最終我們利用論壇這一平臺作為成果,宣佈減免非洲重債貧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100億元人民幣債務,得到非洲國家的高度擁護以及國際社會的高度讚揚,同時,也發揮了很好的帶動引領作用,使非洲主要的債權國——西方發達國家面臨巨大壓力。

其次,從中非雙方平等磋商的角度看,中非合作論壇的確是有效平臺。當時,中國與非洲40多個國家建交,我們不可能每年接待過多非洲國家元首官員來訪。因此,可以利用論壇的有效機制,包括後續行動委員會,部長級會議等,定期協調並解決中非之間共同關心的問題,以及中非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雙方達成的合作文件,共識,也可以通過論壇推動執行。同時,非洲國家也紛紛效仿論壇,成立協調委員會,協調本國外交部,商務部,財政部,交通部等,從而使中非合作論壇達成的成果得到有效落實。另外,在論壇每三年一屆的部長級會議之間,我們還舉辦外長級會議,雙方外長就雙方外交政策問題進行磋商,從而起到雙邊機制無法取代的作用。

第三,論壇是一面鮮明的旗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引領作用。論壇彰顯中非合作平等互利和言必行,行必果的原則,並且增加中非關係的透明度。因為,每屆首腦會議都會出臺中非合作的舉措,同時,在會議期間,公佈中非合作的成果,明確未來三年合作計劃。正是由於論壇機制的透明,公開,引起世界其它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紛紛效仿。如,印度成立了印非論壇,巴西成立了巴西非洲論壇,韓國成立韓非論壇,並且其機制建設也效仿中非合作論壇的做法。如,日本的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每五年召開一次,每次均在日本召開。繼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後,非洲國家紛紛向日本提出,應該仿照中方的做法,在日本與非洲國家間輪流舉辦會議,從而體現雙方平等。日本同意後,東京國際會議改為在日本與非洲國家間輪流召開,並且改每五年召開為每三年召開一次。

中国前驻南非大使、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密切磋商 务实行动 共图发展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於2000年10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隆重舉行。(新華社 樊如鈞攝 )

開展適合非洲需要的合作

《中國投資》:論壇發展至今,一定有許多收穫,不論是經驗還是教訓。

劉貴今:我認為,論壇的成功歸結於三條經驗。

第一,堅持平等協商,平等相待。論壇的發起緣於非洲國家領導人的建議,隨後得到中方的響應,籌備期間中國與非洲國家協商,得到非洲國家積極反饋,而且非洲國家對建立中非合作論壇的態度比中國更加積極。比如,2000年第一次部長級會議前,我們就會議文件草案廣泛徵求非洲國家意見。中方希望論壇暫不形成機制化。計劃三年召開一次部長級會議,兩年後再召開高官會,會議期間再審議第一屆部長級會議的成果,然後再研究論壇是否機制化,如何機制化問題。對此,非洲國家高官強烈要求論壇機制化,他們認為,中非共同搭建這一平臺是具有生命力的,一定會成功,應該形成機制化。就此,中非雙方進行長達兩天兩夜的艱苦磋商,面對那些對論壇信心滿滿的非洲國家的高官們,我們經緊急請示上級,同意立即將論壇機制化,每三年在中國與非洲國家輪流召開一次部長級會議。由此看來,論壇不是以我為主,強加予人,而是體現中非平等的原則,這也是論壇發展至今,不斷強大的堅實基礎。

第二,互利共贏。論壇始終本著這一理念,幫助非洲國家在基礎設施,農業現代化,工業化等重點領域快速發展。同時中國企業,中國標準,中國商品也大量進入非洲,中國對非投資和中非貿易迅速增長,中國在非洲的影響日漸擴大。

第三,與時俱進。伴隨著中非合作的不斷髮展,我國對非合作的重點領域,模式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如,非洲的和平與安全問題,起初並沒有引起更多重視。我們認為這是非洲國家的內政問題,而中國的外交政策是不干涉別國內政,但是,非洲國家越來越重視這一問題,他們逐漸認識到,沒有和平安全的環境,任何發展計劃,方案都無法落實,而中國始終堅持不干涉其它國家內政的外交政策,因此,在近些年的國際會議上,非洲國家希望中國能夠在非洲和平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和平與安全問題日漸成為論壇的重要領域。在這一領域,我們為非洲培訓了大量的人才,派出維和部隊,包括作戰部隊。

另外,2015年約翰內斯堡峰會,中國提出的中非“十大合作計劃”中,工業化合作計劃,得到非洲國家的高度讚賞。但同時,他們認為,農業的發展對非洲更加重要。因此,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時,中國提出“八大行動”計劃中將農業列為產業促進最重要的領域,得到非洲國家的認可。

非洲國家存在大量失業問題,因此,增加就業也是非洲國家高度重視的問題。為此,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提出魯班工坊計劃,非洲能力建設計劃,幫助非洲國家能力建設,包括治國理政,技術技能培訓等。

上述種種表明,應重視非洲國家發展的需要,發揮中國優勢,不斷調整中非合作的重點領域,更加務實地幫助非洲發展。

共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路徑和抓手

《中國投資》:2018年,習主席在北京峰會上曾提出,中非共築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您認為,未來,中非合作論壇如何在共建中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重大作用?

劉貴今:從中非關係發展的歷史上看,非洲是蘊育中國外交理念的一片沃土,也是實踐這些理念的基地。我國許多對外重要的理念,如《對外援助的八項原則》,是在非洲首先提出的,“真實親誠”四字箴言以及“中非從來就是命運共同體”都是習主席於2013年擔任國家主席後首訪非洲提出的,這些成為新時代中非關係的重要指引,也豐富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正是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國與非洲國家領導人共同發表了《關於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中非合作論壇成為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抓手和平臺。

創新突破 百尺竿頭

《中國投資》:對於未來前景,論壇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創新突破?

劉貴今:為了使論壇的發展百尺竿頭,得到更好發展。我認為應該在以下幾方面著力:

第一,與時俱進,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面臨的永恆命題。因此,論壇需要中非雙方共同努力,這是1+X機制。要實現中非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不斷根據中國與非洲國家不同國情與需求,發揮各自最大優勢,取得更有效的合作成果。如在和平與安全,農業發展,提高就業等領域繼續加大投入,同時加強人文交流,增進相互瞭解。

第二,精細化發展,深化細化對非工作。中非合作最缺少的不是項目,也不是資金,而是符合非洲國家國情需要的合作。根據各國發展的輕重緩急,優先領域,發揮我們的優勢。非洲54個國家的特點各有不同,好鋼用在刀刃上,將資金用在最需要的項目上,使其發揮最大作用。

第三,中美關係對中非合作以及論壇的發展具有潛在影響。美國已正式宣佈其對非政策是遏制中俄,如其出臺更多具體舉措,並逼迫非洲國家“選邊站”,將對中非關係發展產生消極影響。因此,面對更加複雜的國際形勢,我們需要做好應對之策,有備無患,防止來自超級大國的蓄意破壞與挑撥。但是,我相信非洲國家不會輕意上當,中非合作走到今天,不可能被輕意逆轉,或停滯不前。

“直通非洲”

中非合作信息

權威發佈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