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研發的“匕首”導彈性能如何?

魂舞大漠


正在俄羅斯舉辦的國際軍事賽事“航空飛鏢”賽場,俄空天軍主力機型陸續現身,包括蘇-25、蘇-30MS、蘇-34、圖-22M3等。一直以來倍感神秘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也在其中,由米格-31截擊機掛載向公眾展示。

從整體造型看,“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和很有名的“伊斯坎德爾M”導彈非常類似,也被認為是“伊斯坎德爾M”導彈的空射型版本。“匕首”的威力在於它的高速以及末端機動能力,能以10馬赫的速度飛行、最大射程2000公里。抵達目標時從高空俯衝攻擊目標,同時能進行復雜的機動動作,這對敵方末端攔截產生巨大壓力。

最早於2017年12月1日起,俄羅斯第一支裝備“匕首”導彈的米格-31編隊就已開始執行戰鬥試值班。在2018年更是開展了數百次帶彈飛行、多次試射任務,充分驗證了“匕首”的實用價值。

由於米格-31高達3000公里的航程,以及最大2.83馬赫的飛行速度,再加上可以空中加油。在掛載“匕首”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對5000公里範圍內敵方目標產生威脅。對於高達10馬赫飛行速度的“匕首”,跑完2000公里全程僅需10分鐘,留給防空網的時間並不多,而且攔截概率超級低,這就是西方國家的忌憚所在。


河東三叔



“匕首”是俄羅斯目前在研的兩型高超音速飛行器之一,該導彈於2017年12月在南部軍區第4空防集團軍投入戰鬥值班,能夠以超過10馬赫的速度進行機動變軌,可根據任務需要搭載核與常規戰鬥部,打擊距離2000公里,精度優於10米。為什麼西方對這款導彈如此忌憚?到底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1.高超音速。此前我們提過,這款導彈的時速高達10馬赫,一般來說,一馬赫的時速估算是1200公里每小時,10馬赫時速是12000公里每小時,足以可見這款導彈的速度有多快了,“匕首”超高音速導彈和傳統的彈道導彈相比空中突防能力更強,10馬赫的飛行速度在高空是沒有任何對手可言的,一旦高超音速導彈的飛行區域達到6000千米的臨近空間,任何反導導彈都是無法進行有效攔截的,加之導彈末端的運行軌跡類似於滑翔機的原理,導致無法預測導彈軌道,攔截難度更大,因此才引起了西方的高度重視。


2.機動變軌。機動變軌顧名思義就是改變導彈的軌道,機動變軌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在於能夠有效躲避反導導彈的追蹤。機動變軌採用高彈道、機動滑翔彈頭等技術,“匕首”由米格31戰鬥機進行發射,米格31本飛行速度快、飛行高度高的特點,高彈道使得“匕首”這款高超音速導彈彈頭速度極大,而且進入末端的初始階段入射角度大,反導導彈想要完成向上攔截本身就十分困難,而機動滑翔又可以多次改變飛行彈道,令其的飛行軌道變得捉摸不透,使得反導系統毫無作用。


3.高精度。以往俄羅斯的導彈給人的印象都是威力巨大、但精確度卻不高,一度被西方國家恥笑,但此次“匕首”導彈的精確度卻達到了10米,導彈高精度的優勢主要是打擊點目標,尤其是硬點目標,作為一款高超音速導彈,擁有高精度,無異於如虎添翼,可以對海上航空戰鬥群發動精確打擊,這對於西方國家是極其忌憚的。

綜合以上三個特性,“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才會讓西方忌憚不已,因為西方引以為傲的導彈防禦系統在這款導彈面前完全失靈了,按照軍事專家的說法是,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導彈能夠攔截他,這是真正的大殺器。除此之外,據悉,除“匕首”外,俄羅斯另一在研高超音速飛行器代號為“先鋒”,其以“邊界”戰略導彈搭載投放,能以超過20馬赫的速度在大氣層內進行洲際突防,並可在打擊方向和飛行高度上進行多軌機動,具備全航段可控能力,屆時這款高超音速導彈才會真正讓西方頭疼。


米曹說事


6月下旬,俄羅斯空天軍在哈薩克斯坦北部一處靶場進行了“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試射,南部軍區米格-31戰機擔負了發射任務。這是今年3月以來,俄羅斯第二次成功實施該導彈的機載發射試驗,在推進俄高超音速武器裝備研發列裝進程的同時,也向外界展示了其在高新軍事技術領域的非核遏制潛力與優勢,有效反制來自西方的戰略威脅。有媒體分析稱,作為俄羅斯新型戰略威懾武器,“匕首”能有效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讓其變成“馬其諾防線”。

“匕首”是俄羅斯目前在研的兩型高超音速飛行器之一,俄總統普京曾在3月份的國情諮文中高調展示該款導彈的戰鬥效能,引發外界關注。

該導彈於2017年12月在南部軍區第4空防集團軍投入戰鬥值班,能夠以超過10馬赫的速度進行機動變軌,可根據任務需要搭載核與常規戰鬥部,打擊距離2000公里,精度優於10米。

根據俄軍方模擬推演結果,1枚“匕首”可突破由20枚以上北約“標準”和“愛國者”系列反導導彈構築的密集攔截火力網,是為反制美國反導系統量身定製的“撒手鐧”武器。俄空天軍司令蘇洛維金表示,“匕首”可有效突破西方國家當前及未來防空反導系統。

該型導彈具備高超音速、機動變軌和高精度打擊等技術優勢,其搭載平臺為米格-31多用途戰鬥機,作為“匕首”的標配戰機,南部軍區第4空防集團軍10架該型機已經以雙機接替模式,常態化保持載彈戰鬥值班,實現“靈活部署、全時段威懾、隨時待機發射”的戰備狀態。今年3月,俄實施了“匕首”全流程、全要素的試射活動,從指令下達到米格-31載彈出航,直至陣位內遠程精確打擊,對導彈性能及“彈機合一”技術的穩定性進行了檢驗。時隔3個月再次試射“匕首”,俄方表示“再度檢驗並確保了導彈能夠在飛行彈道所有階段實施機動”,為導彈加快研製和列裝奠定基礎。





世說紛爭


俄羅斯的匕首導彈是一種空射型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外觀類似於俄羅斯陸基的伊斯坎德爾導彈,都是圓錐形。俄羅斯2018年3月第一次公開了這款導彈,這款導彈在測試階段幾乎沒有報道和消息,從公開的那一天開始,匕首導彈和搭載他的米格31K專用戰鬥機已經在俄羅斯南部軍區進入了服役狀態。

圖為米格31K和匕首導彈。

匕首導彈的長度為7米,導彈的直徑為1米,基本和伊斯坎德爾導彈一致,種種跡象表明,匕首導彈就是空射型的伊斯坎德爾導彈,俄羅斯沒有公佈匕首導彈的射程,但是根據伊斯坎德爾導彈的500公里射程,我們推測匕首導彈射程應該在800公里左右,畢竟匕首導彈省下了起飛段消耗的燃料,它本身就是在空中發射的,俄羅斯倒是公佈了匕首導彈的末端飛行速度,為10馬赫,如果這一數字確信的話,目前世界上將沒有任何防空系統可以攔截他。

匕首導彈和伊斯坎德爾導彈非常相似。

據俄羅斯公佈的數據,匕首導彈的圓概率誤差是10米以內,這個精度非常驚人,它意味著匕首導彈可以針對特定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由於他是一種核常兼備的導彈,可以攜帶核彈頭,因此也可以對敵人堅固的導彈發射井等目標實施直接攻擊。匕首導彈可以對艦艇發動攻擊,除了因為他精度比較高,也因為匕首導彈擁有4面彈翼,可以自己改變飛行軌跡。

圖為米格31K發射匕首。

匕首導彈的一大缺點是載機比較特殊,目前尚未出現匕首導彈在專門改造過的米格31K以外的飛機上搭載的報道或者照片,這意味著這款導彈目前的載機相對單一,雖然導彈不容易被攔截,但是米格31K卻很容易被攔截。匕首導彈射程並不是非常遠,800公里射程要求米格31K必須突防到敵人的戰機攔截範圍內才能發射導彈離開,西方國家完全可以針對這一缺點就攔截米格31K進行專門佈置,以剋制匕首導彈的威力發揮。

圖為待命的米格31K。

其實空射彈道導彈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武器,美國就曾經在1974年從C-5運輸機上發射過一枚民兵戰略洲際導彈,蘇聯也曾經以安124運輸機為載機設計了一種空射彈道導彈,我國也研發過CM400AKG這種彈道式的空射導彈,雖然他更接近巡航導彈,但是他的高拋彈道讓他的飛行軌跡類似彈道導彈,CM400AKG末端突防速度達到了5馬赫以上,也算是高超音速導彈,這種導彈已經交付給巴基斯坦空軍的梟龍戰機使用。

圖為米格31K掛載匕首導彈雙機編隊。

因此,雖然俄羅斯高調展示了匕首導彈,而且該導彈也確實性能了得,西方目前的防空系統無法攔截,但是西方並沒有因此而震驚,只是給了他一個空射伊斯坎德爾導彈的稱號,美國採取的應對措施則是研發自己的高超音速導彈,同樣是2018年,美國通過立法的方式要求軍隊在未來10年內完成可以隨時使用的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工作。


海事先鋒


俄羅斯研發的“匕首”導彈,實則是一款空射型高超音速導彈,名為Kh-47M2,綽號“匕首”,是一款由戰機攜帶專門用來打擊航空母艦的。能以10倍音速飛行約2000公里,具有抗干擾和精確打擊能力,也能對地面目標進行打擊。


8月10日,在俄羅斯舉辦的國際軍事比賽-航空飛鏢比賽的賽場上,俄羅斯的一架米格-31戰鬥機,掛載了“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出現在了賽事上。隨著“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在俄羅斯空軍的服役,俄羅斯空射反艦家族又多了一位猛將,對敵方的航空母艦構成致命威脅。

“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與傳統的彈道反艦導彈不同,傳統彈道導彈依靠的是軌道再入加速,而“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則省去了地面發射起飛,直接從空中發射並自主加速,並使其能在末端加速到10倍音速。



“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彈長約7至8米,彈徑不足1米,戰鬥彈頭達到了500公斤,此種重型彈頭使用半穿甲設計,能保證穿透敵方巨型戰艦甲板,再按設定程序爆炸以便摧毀敵方戰艦,使“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能發揮最大的摧毀能力。


對付諸如美國的兩棲遠程打擊戰鬥群時,不使用半穿甲彈頭,加裝300公斤彈藥即可擊毀一艘4萬噸級兩棲攻擊艦。更為重要的是“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命中誤差達到了10米級,現有的美國標準3、標準6都很難攔截。難怪俄羅斯很自豪的表示“匕首”高超音速導彈不可攔截!

圖片源自網絡


科沁雜談


匕首導彈是一款超高音速飛行器,飛行速度達到10馬赫,射程2000公里。這個東西已經在中程彈道導彈的打擊範圍了。

根據資料顯示Mig-31戰機已經成功的攜帶匕首導彈在黑海上空執行飛行任務達380次之多,也證明了這款導彈現在也已經日趨成熟。


如果從匕首導彈的外觀特點來看,十分類似於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導彈。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匕首導彈是一款空射的伊斯坎德爾導彈。由Mig-31戰機帶到高空發射的匕首導彈可以在更小的空氣阻力空間內啟動,由高空射向更遠的目標。

至於末端高機動飛行能力來說,並沒有太多的資料可以佐證匕首導彈可在末端進行機動。但憑藉著10馬赫的飛行速度,目前大多數防空系統依舊是難以攔截這枚導彈的。

同時,配合著載機的飛行距離,例如Mig-31戰機可以飛行2400公里以上,這樣,這枚導彈的實際打擊距離可以突破一半的中程彈道導彈的射程。因此,對於匕首導彈來說就是俄羅斯用了短程導彈的技術完成了中程導彈的打擊能力。

由此,西方的很多國家就不得不警惕匕首導彈了。


軍武數據庫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大國,軍事實力是僅次於美國的。俄羅斯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第二大軍事大國,完全是因為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量的資產,在冷戰時期,蘇聯的軍事實力完全是能夠與美國齊頭並進的,尤其是在核武上,洲際導彈、防空導彈等,建造的比美國還要多。

有益於蘇聯時期留下來的經驗,俄羅斯在導彈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俄羅斯每年的軍費都基本上放在了導彈的研發當中,比如俄羅斯新服役的洲際導彈“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先鋒”高超音速導彈、以及“匕首”導彈等,這些導彈的威力是非常的大。

俄羅斯“先鋒”高超音速導彈、以及“匕首”導彈都屬於高超音速導彈。高超音速是指物體的速度超過5倍音速,約合每小時移動6000公里,而高超音速導彈則是非常快速的能夠進行打擊。“匕首”導彈,實則是一款空射型高超音速導彈,該導彈的目標是對敵方航母、大型軍艦等目標進行打擊。該導彈主要是有米格31戰機攜帶,目前匕首導彈和搭載他的米格31K專用戰鬥機已經服役。

據悉,“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其長度在10米左右,大概相當於兩個戰斧那麼長,也比俄羅斯現役的戰役戰術導彈伊斯坎德爾要長3米左右,與中國東風21D型中程反艦彈道導彈幾乎相同。該導彈射程達20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0馬赫,也就是現在的防空系統是很難攔截匕首導彈的。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的Kh-47"匕首"導彈設計出來就是旨在對美國和北約的艦隊構成威脅的一款武器。如今匕首導彈已經能夠在米格-31戰機上發射,還能由遠程重型戰略轟炸機圖-22 M3來攜帶。最近俄羅斯媒體報道稱蘇-57戰機能攜帶"匕首"導彈,可讓蘇57戰機如虎添翼。如果由蘇57戰機攜帶,那麼美航母可能再也不會靠近俄羅斯附近了。因為,現在美國的防空系統是無法攔截的。


王牌武器庫


作為俄羅斯新型戰略威懾武器,“匕首”號稱能夠突防西方現有的防空體系,讓美國方面十分忌憚。

“匕首”最初的名氣,還源於普京他老人家的推廣。

去年三月,普京總統照例向俄聯邦議會發表年度國情諮文。在國情諮文中,他表示,俄羅斯已經成功開發出了一系列新式武器,還放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當時西方無人願意和我們談,無人聽我們說,現在他們要聽了”。

之後,普京細數了各式令人眼花繚亂的戰略武器。其中的一款10倍音速導彈,引發了廣泛關注。

根據普京國情諮文PPT畫面顯示,這種導彈被稱為“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從視頻顯示的資料來看,“匕首”導彈可掛載在米格-31B機腹,尺寸要比一般的空空導彈明顯大得多。其彈體頭小肚大,外表面沒有空氣進口,只是在尾部有4個小型彈翼,屬於小型空射彈道導彈。

其實,跟大家想象中的不同,彈道導彈並非只能以陸基、海基的形式發射,還有“空射”模式。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就率先研製了空射戰術彈道,由B52戰略轟炸機攜帶,作為短距離對地攻擊武器,甚至可以加載一定當量的核戰鬥部。蘇聯也緊隨其後,還曾一度把空射彈道導彈視作向對方發起最後核反擊的“末日武器”。

當年六月,俄羅斯空天軍高調進行了“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試射,證明其性能已經可以順利突破北約“標準”和“愛國者”系列反導導彈構築的密集攔截火力網。

很顯然,“匕首”的威懾力主要來自於其高超音速、機動變軌和高精度打擊等技術優勢,作戰半徑為2000公里,精度優於10米。

一般來講,超音速武器速度都在1~6馬赫之間,高超音速武器的速度目前的上限就是10馬赫,而“匕首”末端飛行速度就能達到10馬赫。

而且,還不止導彈本身快,發射它的米格-31B高空截擊機,本身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它的極限速度是3馬赫,都超出了普通空空導彈的射速,加上其24000米的最大升限,一般戰機夠不到,甚至連預警機也可能拿它沒辦法。

(米格-31作為超高空、超音速飛機,飛行員需要費時間,讓人幫忙穿戴高空抗荷服,如果是皮夾克+氧氣面罩那種裝備上去,兩秒鐘就得歇菜)相比陸基彈道導彈,空射彈道導彈好處在於,戰機本身就能充當導彈的第一級發動機,賦予導彈一定的初始速度,起點明顯高得多。

這樣,高超音速可以突破導彈防禦系統,又是空射版,更增加了防禦難度,可以突破一般的陸基、海基反導系統。加上其高機動性和高精度的打擊優勢,威懾力還是相當可以的。

不過,“匕首”並非十全十美,目前也存在著一些短板。比如,載彈的米格31雖然火大、速度快,但也陷入了老舊的窘境。

米格31的AL-41發動機早已停產,平時都是省著用。畢竟,試射是一回事兒,實戰的又會遇到其他不可控的情形,一旦戰機發揮不超音速的能力,亞音速發射環境下,幾乎無法對彈道導彈射程增加提供任何幫助。此外,就是制導方面的短板。

大家都知道,除了導彈自身與發射平臺要給力外,決定空射彈道導彈成敗的關鍵還包括自主的衛星制導系統。

很顯然,軍事方面,就算美國主動請俄軍享用自己的GPS,俄羅斯也不會動用他國衛星進行制導,而自己家裡的呢,又是半個報廢品。

在衛星導航上面,歐洲的“伽利略”已經歇菜,自暴自棄了;除了GPS、北斗,俄羅斯自己的“格洛納斯”早就只剩下了半口氣。

據相關資料顯示,“格洛納斯”需24顆衛星才能發揮完全作用;少要18顆衛星,才能進行俄羅斯全境衛星定位。但目前,軌道上能用的,只剩下了11顆。此情此景下,俄羅斯全境制導都談不上,何況打擊境外目標。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核心觀點:“匕首”是俄羅斯研發的一款超高音速空射導彈的代稱,但是其本質就是一款空射版本的彈道導彈,反正毛子現在已經是開局一張嘴,裝備全靠編,沒錢的大帝全靠玩概念支撐了,所以根本不用對這款武器的性能抱有幻想,真正的超高音速還得是看我們的DF17。詳細分析請看後文,更加精彩。

關於“匕首”空射導彈的性能問題,其實各種BUG還有很多,下面慢慢為大家道來。“匕首”這款所謂的超高音速武器,定位還是打擊美方航母等高價值軍事目標,目前主要以空射形式搭載在米格31K上利用高空高速的性能在防區外進行發射,然後自行躍升到指定高度,進行滑翔俯衝進入攻擊陣位,隨後導引頭開機,導彈命中敵艦。

目前最牛的一點就是射程遠,最大射程可以達到2000千米,這比目前所有現役反艦導彈都遠,再就是超高音速,而且戰鬥部還達到了500千克,毀傷能力強。當然了,這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甚至俄羅斯也宣稱目前沒有國家能攔截“匕首”,大帝吹牛的技術果然已經出神入化了。

當然,不得不承認,在公佈之初大家還是很震撼的,畢竟俄羅斯繼承了蘇聯不少科學技術成果和人才,說不定憋了個大寶貝也很難說,畢竟這種可能性放在俄羅斯身上,還是有很多所謂專家願意相信的,不然哪有機會搞搞分析研究恰飯呢?但是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判斷,“匕首”其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高超音速武器,而是應該歸入空射彈道導彈的範疇;匕首導彈的彈體又短又粗,頭部為錐形體,尾部有4個小彈翼,外部沒有進氣道設計,由此判斷應該使用的是固體火箭發動機進行推進。

你說你連個“超燃衝壓發動機”都沒有,你好意思說自己是超高音速武器嗎?你可別說,俄羅斯就有這個膽量,但是充其量匕首導彈基本就是陸基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的改進型號,採用中段高拋彈道+末端垂直俯衝的突防模式,本質還是高空高速突防,技術含量相對比較簡單,嚴格的來說只是借用了“超高音速”這個概念,並不真正具備超高音速的某些特徵。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超高音速”導彈了,實際上就是藉助超燃衝壓發動機讓大氣層內的導彈,擁有大氣層外彈道導彈的極高速度,同時還擁有比彈道導彈更復雜的飛行軌跡,這足以讓目前所有反導系統失效。

那麼關於中國超高音速武器普遍被猜測為東風-17導彈,這款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超高音速機動助推滑翔導彈,目前很多數據還是保密階段, 估計飛行速度應該在8-10馬赫左右,射程為1400-2500公里左右。

目前超高音速不僅用於常規武器,也大範圍用於核武器,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的核武器都有可能使用超高音速技術,不過像“匕首”這樣將超高音速小型化做成空射版本,未來也是一個發展方向,不過毛子這次展示的“性能”就過於先進了,所以搞尖端武器,戰略上的嚇阻要有,牛也要吹,但更多的還是要落實到科學研究上


遊戲解說阿瓜


此“匕首”,非真正的“匕首”;乃是俄羅斯空軍與戰機米格-31有機結合的空對艦(地)導彈,綽號“匕首”而已,其構型非常似陸基的“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現在,已經在全球軍界大名鼎鼎。

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曾經接受《紅星報》採訪時稱,“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具備攻擊移動目標能力,可以攻擊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水面艦艇。

型號Kh-47M2 Kinzhal 意為“匕首”的高超音速彈道導彈,作為精確制導武器,具備多用途彈頭,能夠攻擊固定和移動目標,特別能攻擊驅逐艦、巡洋艦和航空母艦等大中型海上目標,難怪外軍非常重視這款世界首款服役空射彈道導彈。

其作戰過程為“匕首”導彈由米格-31截擊機採用半埋方式攜帶升空,在載機起飛後,在高空加速到特定的速度,發現並鎖定目標以後,即可將導彈推離載機,然後導彈以10倍音速開始自主飛行,最終攻擊並摧毀目標。

“匕首”導彈速度非常快,一般的巡航導彈時速只有900公里左右,因此,容易被空中戰機和地面高炮和防空導彈攔截,但“匕首”是高超音速導彈,且飛行中能採取機動規避動作,繞過危險的防空反導系統,此特殊的高超聲速飛行能力,確保了“匕首”在擊中目標前不受攻擊。

從網絡上流露出的圖片能看到,“匕首”導彈掛載在米格-31BM戰鬥機機腹新的掛架上,掛架上有一個機械裝置,能將導彈推離載機。

儘管“匕首”突防能力非常強,但航母作為流動的海上機場,由於有大量的護航艦艇以及艦載機的護衛,“匕首”要刺破航母的層層保護網,而成功擊中並擊傷或摧毀航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只能說俄羅斯多了一件反航母的利器而已。

因為航母本身就具備對周邊海空域很強的掌控能力,除了天基外的偵察手段,一般憑藉預警機、無人機、水面艦艇等獲取航母編隊信息,都有可能會被航母的艦載機和護航艦艇所屏蔽和打斷,無疑給“匕首”的反航母作戰增加更多的變數。

但不管怎麼說,由於俄羅斯裝備了全球首款空射型的反艦彈道導彈,將速度和高度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比他國軍隊多了一樣空基反航母的作戰武器,儘管性能有待實戰來檢驗,但對航母編隊的威脅依然是存在的,具備1000公里的理論射程,因此,他國忌憚“匕首”導彈,也是可以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