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麵隊長”駐村記

“泡麵隊長”名叫李松濤,沈丘縣扶貧辦駐石槽集鄉王湖村工作隊長。駐村期間因天天食泡麵,被冠以“泡麵隊長”的稱謂。

12月26日,手術住院16天的“泡麵隊長”李松濤,給家人玩起了“失蹤”,手術出院後的第二天就偷偷回到了王湖村。

“松濤,昨天剛出院,你的胃這次整整切掉2/3,應該在家休息,咱可不能拿身體開玩笑啊……”

“泡麵隊長”李松濤的突然到來,讓王湖村黨支部書記王新峰等村幹部感到吃驚。

“沒事的,胃切了,吃的少了,體重下降了,節能減排,以後可以輕裝上陣了!”李松濤掏出流食瓶,詼諧地說,醫生安排好了,這一段只能吃流食,每次不能超過400ml。

2019年6月,37歲的李松濤被組織選派為駐王湖村扶貧工作隊長。王湖村轄5個自然村,2343人,3528畝耕地,是沈丘縣人均耕地最多的行政村之一,近幾年因班子不健全、村路年久失修,坑坑窪窪,逢到雨雪天氣,村民們只能蹚著出去。對此,曾有人定製了這樣的順口溜:“沒孃的孩子沒孃的路,日夜盼人來光顧。村裡村外泥巴多,誰家姑娘嫁王湖?”

李松濤來到王湖村駐村的第一天,便召集全體黨員幹部會議。全村28名黨員,只有5名黨員到場,原來黨員們都外出務工了。缺少黨支部書記引領,沒有黨員帶頭,鄉親們心裡有啥想法?帶著這些疑問,李松濤開始了入戶走訪。

通過13天對549戶1520人的入戶走訪,李松濤心裡有了底:全村建檔立卡戶26戶104人,未脫貧4戶13人。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沒有養殖、加工項目,以外出務工所得維持家庭生活。然而,鄉親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就是村裡的泥巴路。

怎麼辦?“修路!”李松濤橫下心來,在他的建議下,石槽集鄉黨委臨時選派鄉幹部王新峰擔任王湖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同時,在徵得村兩委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一套修路方案,在單位的全力支持下,共籌集到修路資金230萬元。

王湖村要修路了!這消息不脛而走,鄉親們奔走相告,一時間王湖村沸騰了。

修路期間,李松濤和村幹部齊上陣,甘當勤雜工。在他們的感召下,村民們也紛紛加入了修路的行列。經過20多天的晝夜兼程,終於打通了程莊至孫莊長達2100米的“斷頭路”。

“李隊長,你辛苦了,王湖村民們感謝你!”72歲的老黨員李賀美緊緊地攥著李松濤的手,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

身上有重任,敢破萬重山。面對無致富項目和門路的王湖村,李松濤深感肩上的重擔。圍繞讓鄉親們脫貧致富,結合王湖村情,李松濤勾勒了“種植+養殖+手工加工+公益崗位”開啟“致富門”的致富思路。

在鼓勵村種植能手“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引進良種新科技,發展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種植的基礎上,發展大棚蔬菜、藥材等集約農業生產,通過土裡“淘金”,著力提高土地的產出率。今年王湖村小麥、玉米產量均創新高,小麥單產突破612公斤,玉米單產突破496公斤。

組織村幹部、群眾代表遠赴安徽省利辛考察取經,成立了王湖村肉鴨養殖合作社,首期投資22萬元,建起了兩座養鴨溫室大棚,並與利辛強英集團簽訂肉鴨代養協議,由對方免費投放鴨苗、飼料、保險、防疫,並負責鴨子回收。此項目安排20個貧困戶就業,戶均年有望收入3.6萬元。

同時,實施“歸雁經濟+巧媳婦工程”,鼓勵村裡能人返鄉創業。青年農民李海昆返鄉創辦了沈丘縣文靜服飾加工廠,56個農村婦女、8個留守老人成了“上班族”,過上了“掙錢顧家兩不誤”的愜意生活。

“俺一個老婆子家,在家閒著沒有事,在這裡剪線頭,一天能掙一二十塊錢,能買油能買面,還能給孫子零花錢!”幸福寫在76歲老人孫素英的臉上。

對掙錢無門路的貧困戶,李松濤通過他的關係網,安排一部分人到沈丘縣凱旺電子廠、大唐電信、鄉村環衛、保潔等崗位就業,想法設法讓他們家家都有掙錢的小門路。

然而,由於吃飯不應時、多泡麵,加之熬夜,因積勞成疾的李松濤患上了胃痛病,胃切術手術整整切除了他胃部的2/3。

“我的胃可以切,但駐村的‘初心’不能‘切’。村民們一個不脫貧,就是工作隊的痛!”手術後回到村裡的當天,他就來到建檔立卡戶趙廷家。趙廷患有嚴重的糖尿病,雙目失明,丈夫病逝,4個孩子尚小,因家庭生活特別困難,李松濤常來坐坐。趙廷家中房屋年久失修,房頂漏雨。李松濤買來水泥、石灰,親自為她粉刷牆面、修繕屋頂。感動得趙廷連聲說:“工作隊好,共產黨親……”

為豐富群眾的業餘生活,李松濤為村“文化書屋”充實了圖書報刊,搭建了健身器材和兒童滑梯。週末或傍晚,鄉親們在這裡健身,孩子們在旁邊玩耍,其樂融融。看到這一幕,“泡麵隊長”李松濤心裡感到了無比的愜意和別樣的幸福。

從貧困戶家李存中走訪回到村部,已是晚7時了。李松濤感到餓了,他拿出流食瓶,加入自配的400ml流食。

“現在自己泡麵改流食了。泡麵隊長的帽子應該摘掉了,可村裡3個貧困戶的貧困帽子何時摘掉呢?”李松濤自言自語道……


“泡麵隊長”駐村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