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補貼有沒有可能漲到500元一畝?

小老表生鮮


醒醒吧,別做夢了……


關於這個話題,並不是我說話難聽,而是事實就是這麼殘酷。除非今年的玉米價格跌到了塵埃裡,否則別指望玉米補貼標準達到500元一畝這個高位。

說一句簡單的話,玉米市場價格和玉米補貼,兩者不可能同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兩者不可得兼。

玉米補貼和玉米價格不可兼得

在2015年以前的很多年時間裡,國內玉米價格一直保持著連續多年上揚的態勢,到了2014年甚至達到了近十年來的價格最高點,截止到今天都沒有被超過。那個時候也沒有任何玉米補貼一說,即便是如此,玉米種植戶的效益還是有所保障。

可是到了2015年以後,國家調低了玉米託底收購價格,到了2016年,甚至取消了臨儲收購,改為了完全市場化的收購加生產者補貼,但是,玉米現價和補貼加在一起,基本和此前保持一致。

如果想要比較高的玉米補貼,那麼玉米價格肯定很低,比如說2016年,玉米五六毛一斤,補貼一百五每畝。

如果想要比較高的玉米價格,那麼也就意味著玉米補貼會比較不給力。比如說2018年,東北玉米價格普遍高於前兩年,但是補貼標準也是近三年最低。



2019年,東北玉米補貼不會太高

2019年已經是國家第四年在東北地區發放“玉米生產者補貼”,在2016至2018這三年時間裡,每年的補貼標準是多少還沒記住麼?最高不過是160元每畝,最低甚至只有25元每畝。


總結一下這三年期間玉米補貼的大小規律,它和當年度玉米價格成互斥關係,簡單點來說,玉米現價越高,那麼玉米補貼就會越低,玉米現價越低,那麼玉米補貼也就響應提高。

整體來看,2019年國內玉米現價很大概率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度走高,按照往年的慣例,今年東北地區的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很難再超過去年同期的水平……

2018年東北大多數地區玉米補貼在25到100元每畝不等,今年很有可能也是如此!


糧油市場報


既然你問的這麼的直截了當,那鍾情三農也就簡單了當的回答你吧,玉米補貼肯定沒有可能漲到500元一畝。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會是如此。

2019年是我國在東北地區實施玉米補貼制度的第四個年頭,以往的三年時間裡,補貼最高值不過是160元每畝左右,而最近兩年更是隻是100元每噸以下,隨著我國玉米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補貼是否發放還存在很大疑問,而且註定會和糧價之間存在必然衝突。

要想拿高補貼,必須要接受低糧價。

截止目前,2019年的玉米補貼政策已經基本出臺,在其實施區域,沒有一個地區的補貼標準突破100元每畝,至於你所言的500元每畝,還是想都不要想了。


東北玉米補貼確定,整體低於100元每畝

就在本月初,東北各省的玉米生產者補貼金額相繼揭曉,其中吉林省補貼水平在86元每畝左右,黑龍江省補貼金額統一為60到70元之間。而在另外兩個發放玉米補貼的地區,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今年的補貼金額應該和去年相差不大,也應該會在100元每畝以上。

那麼,既然今年的補貼已經註定不會太高,那麼以前的補貼標準是如何呢?有沒有和500元每畝距離比較近的時候呢?據鍾情三農觀察,還真的沒有。

以最近幾年東北地區的玉米生產者補貼金額標準來看,150元每畝已經算是其最高值了,而這還是在當時的東北玉米現價處於近五年來的最低谷水平,算是在低糧價期間給予農民的種糧補貼。


我國玉米補貼趨勢:降價、補貼不能得兼

在2016年以前,我國農業補貼中是沒有所謂的“生產者補貼”這一說法的,玉米也是我國第一個為其種植戶發放這種補貼的糧食品種。而其發放的出發點就是為了確保我國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市場購銷逐步市場化過程中出現玉米現價走低的背景下,農民收益保持穩定。

如果哪一年玉米市場價格比較低,那麼當年度的補貼金額就會比較給力,比如說2016年。

如果說哪一年玉米市場價格有所好轉,那麼當年度的玉米補貼金額或者比較令人失望,比如說去年和今年。

經驗已經告訴我們,高糧價與高補貼註定不會同時出現,既然這幾年玉米市場行情整體回暖,現貨價格逐步走高,那麼就不要指望玉米生產者補貼保持大幅度增長了。

所以,別想著玉米補貼達到500元每噸這個高位了,肯定沒有可能……


鍾情三農


玉米補貼有沒有可能漲到500元一畝?為什麼?

這又是一個忽悠農民朋友的題目。

近些年來,國家對於糧食補貼是分兩個層面的,一個是直接補貼,一個是價格補貼。在價格補貼方面,玉米已經退出了臨儲收購,近幾年來主要推行的是市場化改革。在實行的生產者補貼方面,也就是直接補貼方面,相比大豆也存在著較大的政策傾斜。



黑龍江省2018年補貼力度就表現很明顯,大豆每畝給予了320元,而玉米只有25元。從2019年的政策導向來看國家繼續對大豆種植加大補貼力度,其中農業部門提出了振興大豆戰略。仍然以黑龍江省為例,該省已經公佈了補貼的意向標準,就是大豆補貼每畝仍不低於300元,玉米補貼的標準雖然要比去年有所提高,但要與大豆的補貼差距不低於200元。

從國家這兩年推行的生產者補貼政策來看,雖然在有意的減少價格補貼方面的力度,加大對生產者直接補貼的力度,以促進糧食生產的穩定發展,但是補貼的額度要提高到500元/畝,還是屬於不切實際的一個想法。無論什麼品種,目前來看都是如此,除非是把實行託市或臨儲收購的價格補貼加上,和直接補貼加在一起才有可能達到,但實際落到農民手中的仍不會到500元。



另外,從這幾年對糧食各品種的調控來看,還缺一套成體系的或可持續強的補貼方案。什麼品種遇到了什麼問題才去解決,有點像原來的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比如近兩年的大豆補貼力度加大,就與貿易摩擦下大豆進口量受到較大影響有著較大的關係。從玉米來看說不定到2020年之後,在國內玉米生產連續減產,而需求方面隨著飼料需求的回升,擺脫了非洲豬瘟影響之後,國內玉米頭供需關係將呈現出明顯的偏緊態勢,國內玉米生產滿足不了消費,而在進口可能會受到限制的情況下會加大對國內玉米生產補貼的扶持力度,說不定補貼費會增加到500元。


糧小咖


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民,在國家級貧困縣,素有中國糯玉米之鄉的五寨縣,我種了二十幾年的玉米,目前國家對於農民有很多的惠民政策,我們農民也嚐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首先,就您所提到的玉米粉補助會不會漲到500,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以我們五寨當地目前的狀況,我覺得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呢?因為目前我們這份政策是,每畝糧食直補59元,漲到500,需要翻十倍,而且我們還可以換一個方面來看,我們先來算一筆賬,目前,我們當地玉米大概是八毛一斤,一畝大概產1500斤左右,大概一畝毛收入1200元,如果補助達到500元的話,相當於一畝收入的三成,這個我個人覺得怎麼也不可能,最起碼短時間內是沒法實現的,畢竟我們縣還是國家級貧困縣,國家在政策方面還有所傾斜,也遠遠達不到500元每畝的程度。

所以,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個人分析,我覺得玉米補助是不會達到500元每畝的,最起碼短時間是不會達到500元每畝的補貼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再見!


王翠英


不得不說,現在補貼多少錢,對農民決定種什麼作物相當重要。

2016年國家通過停止臨儲糧收購取消了玉米價格補貼,國內玉米市場的價格大幅下滑,嚴重影響了農民種玉米的收入。當時的想法是通過生產者補貼補償農民的損失。但從過去兩三年的時間看,玉米的生產者補貼額度不高。剛剛取消臨儲糧收購的時候,每畝地還有140、1 50元錢的補貼,後來就逐漸減少了,到了2018就只剩下幾十元。

目前全國各省都是原則性提出要給玉米大豆繼續發放生產者補貼,但具體數額都沒有公佈(不知道為什麼)。只有黑龍江明確發文說,大豆補貼每畝“300元左右”,玉米補貼會被比大豆“少200元左右”,那就是說玉米補貼是100元左右。

2019年玉米補貼基本就這個數:



所以說農民不能對網上某些人的善意或惡意的忽悠所幹擾,不要對玉米的補貼寄予過高期望。如果覺得有¥100的補貼種玉米還划算,就果斷地決定種玉米,開始備耕,買種子,不要再等了。如果覺得不划算就要仔細計算,到底種什麼作物比種玉米收入高。

不管怎麼說,2019年玉米的價格保持當前的態勢,甚至略有提高,還是個大概率事件。而大豆的價格就很難說了。


種田博士後


種植補貼是國家對農民種植土地的一項特殊的惠農政策,主要是為了鼓勵農民種地積極性,穩定農業生產,穩定糧食生產,確保人民碗裡有飯吃,確保農民種地的基本的收益。目前國家對種植補貼有多種,比如小麥種植補貼、玉米種植補貼、水稻種植補貼、土豆種植補貼、花生種植補貼、大豆種植補貼等等。



對於題主所說的玉米補貼有沒有可能漲到500元一畝的高補貼?這個是有可能的。畢竟玉米作為最大的一種的消費糧食品種,玉米就可以作為人類的主食,又可以作為飼料的原材料還能作為化工原料,生產玉米乙醇來代替石油汽油減少大氣汙染,這一項將是未來玉米開發的主要的產業,也是我國正在研究的一個大的課題,目前玉米乙醇新產能加工在逐年的增加。

比如說大豆的補貼就超過了每畝500元的補貼。我國每年大豆的消費量將達到1億噸左右,而我國的大豆的產量,只有1000萬噸左右,其中90%以上需要靠進口,這樣就使得我國大豆的消費量的主動權掌握在進口國家的手裡,使得我國的大豆產業成為了一個瓶頸的產業。也就是說,我國的大豆消費的價格是由外國以及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來決定的,我們只能逆來順受沒有對大豆價格有主動權和話語權。



國家為了提高大豆的種植面積,從2016年開始制定了5年大豆振興計劃,籌資35億元提高大豆的種植補貼鼓勵農民種植大豆,從2018年補貼已經提高到了300元以上,比如黑龍江地區的大豆種植補貼每畝提高到320元,吉林省的大豆種植補貼每畝提高到480元,其中公主嶺地區的大豆補貼每畝補貼580元的高補貼價格。這已經超過了每畝500元的補貼的奢望。當然這樣的高補貼,會鼓勵農民偏向大豆的種植補貼,至少今年大豆種植面積擴大1000萬畝以上。

所以從玉米方面來分析,也有可能每畝達到500元的補貼,畢竟現在看玉米的補貼比較少,今年將在100元左右,最高的補貼達到了137元每畝。這就是國家在缺少玉米的時候,也就是玉米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的時候,今年的玉米需求量將在2.6億噸左右,而預計今年的玉米總產量只有2.3億噸左右。但是今年的玉米價格確實低,跌到了玉米價格最低每斤只有0.70元左右,“穀賤傷農”,會使得一些農民開始退出了玉米的種植行列,最後導致玉米的消費缺口量增加,被迫國家提高種植補貼來,提高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



總之,對於玉米種植補貼每畝500元是有可能的,畢竟萬事皆有可能。只是看我國玉米市場的消費量的情況,隨著人們開始逐漸的對種地失去了積極性,主要是因為種地不賺錢,使得一些土地開始出現撂荒的現象。這對農業的穩定生產是極不利的,也是受到非常大的威脅,但是糧食有關係的,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保障,又不可能隨意的提高糧食的價格,特別玉米是市場消費量最多的一種糧食,價格出現大漲的可能性非常的小,作為一種大宗商品的價格涉及到國計民生。所以如果市場上缺少玉米的產量的話,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採取宏觀調控,而且一般採取的措施就是加大對玉米的種植補貼,這應該是最有效的,最直接的,也是最安全的一種措施來鼓勵和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對於提高糧食價格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宗元三農堂


我雖是農民,也希望補貼多一點,但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同時也養成不勞而得的毛病,重點是讓農民種糧有利潤空間,如果倒培本錢,農民定會減少投資,另某生路,形成和難民一樣,話說回來,有一線之路人民不會離開古土。所以種地積極性,不能在補貼做這文章,是如何提高於利潤空間。


老侯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玉米補貼有沒有可能漲到每畝500元?科學興農認為短期內幾乎不存在任何可能性!糧食補貼是國家針對農業所給予的一項惠農政策,旨在保障農民的經濟效益不受到損害,因此對於糧價偏低、經濟效益偏差的農作物基本上都推出了相應的補貼,比如說大豆、水稻。而且國家還針對不同的地區,給出了不同的補貼政策,像大豆來說黑龍江地區補貼每畝高達320元,而吉林某些地區補貼則為480元每畝。而為什麼說玉米短期內補貼為什麼不能漲到500呢?科學興農給出下面幾點參考意見。

首先,玉米經濟效益偏高。糧食經濟效益偏低是大家的共識,不過這要看同何種作物相比,比起經濟作物自然不如,但是如果對比大豆、小麥的話,玉米經濟效益那可就相當好了。之前一個調查數據看,畝玉米淨收入為532元,大豆320元,水稻800多元,可以說在夏糧作物中玉米收入還是非常不錯的。

其次,優化糧食供給側結構改革。自去年開始,我國的大豆補貼就直線升高,從原本的每畝170多元徑直飆升到了每畝300多元,這樣的幅度真的不可謂不大,這背後的目的自然還是希望能夠調動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從而最大程度的擺脫對外大豆的依賴程度。而同大豆爭地的玉米自然就被政策冷落,今年黑龍江地區已經有明確的表態,每畝大豆要比玉米補貼高出200元,如果說玉米補貼達到每畝500元的話,難道要大豆每畝700元?顯然不現實,而且國家財政也吃不消。

第三,玉米庫存依舊較大,不可能補貼直接提高到那麼多。在去年進行了長達半年的連續拍賣後,單單去年一年就已經拍出了1億噸的玉米,然而如今玉米庫存依舊有7500萬噸,對於如此大量的庫存而言,貿然性的大幅度提高愚昧補貼,這也將意味著所有的土地都將會服務於玉米種植生產中,如此一來的話,玉米庫存量豈不是繼續增加?

第四,當前玉米價位同國際進口玉米價位相當。在糧食作物中補貼的原則自然是保障農民利益,但是我國同時還提出了一點:糧價同國際接軌,這也就意味著國內的糧價要逐步回落至國際糧食價位水平,以大豆來說,進口大豆每斤1.5元每斤,而國內大豆價位每斤1.7元,未來國內大豆價位下滑至1.5元每斤的話,農民損失的2毛怎麼辦呢?國家補貼回來!但是如今來說進口玉米價位基本上在每斤0.9元,國內糧價也基本如此略微比這高出不多,甚至東北地區的價位還要比進口玉米價位低出來許多。這樣的話,補貼還有什麼意義呢?

綜上來說,玉米高額補貼是不現實的,至少在當前還不具備這樣的基礎。在當前我國實施工業反哺農業的情況下,相信未來農業補貼投入會越來越高,但是對於玉米而言,補貼即便提高也難以達到每畝500元的額度,然而當前糧食供給側結構改革推進的情況下,目前還不具備實施的條件。


科學興農


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還是很低的。

首先,目前我國仍是玉米去庫存為主

自2016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續三年實施了玉米去庫存策略,但截至目前為止,國家糧庫中還有8000萬噸左右的臨儲庫存,關鍵是這些玉米都是2014年、2015年收的糧,已經保管了四五年,需要儘快流入市場進行消化,避免出現陳化。

而去庫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降低市場新糧供應,讓用糧企業採購陳糧,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短期內我國不會對玉米種植進行大規模的補貼。

大豆振興計劃需要玉米騰出耕作空間

目前玉米種植效益整體還是比大豆要好些的——這還是大豆補貼大幅提高之後,如果玉米補貼再提高,無疑對大豆種植會是一種巨大壓力。

至於為何要提高大豆產量,其實從去年以來的中美大豆貿易爭端大家都能看的,我國需要提高本國大豆的供應能力,以便於降低對進口大豆的需求。

未來我國玉米市場可能會通過進口彌補需求缺口

按照目前我國產需狀況來看,每年產量約為2.5億噸,需求量約為2.7億噸,缺口在2000萬噸左右。

但正如上文所言,我們要給其他作物提供種植面積、生存空間,比如大豆、高粱、蕎麥等,以確保農作物的多樣性,在這種背景下,玉米不會成為受鼓勵的品種。

未來我國可能會在保障玉米種植面積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通過適量進口來彌補需求缺口。


每日糧油


糧食補貼就是浪費國家財政,國家應該像搞原子彈那樣把我們的糧食產量搞上去,讓我們的糧食兩毛錢一斤都有錢賺,我們的糧食才能有機會出口,也讓我們的農業公司在國際上轉讓專利技術就能賺錢,沒有高科技技術就會別人暴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