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海外留學生口述歷史:那一刻,我的留學按下暫停鍵

1

疫情中海外留學生口述歷史:那一刻,我的留學按下暫停鍵


2020年3月14日週六,休息日上課並不多見。

Rebecca(化名)邊往學校走,邊享受著格拉斯哥春天的陽光。蘇格蘭乍暖還寒的春天,常常是東邊瑞雪,西邊春雨,要持續到四月中下旬。

陽春三月的明媚與湛藍稍縱即逝,感受到就賺到了。Rebecca瞟了一眼晶瑩的天空和漂浮的白雲,帶著欣喜走進格拉斯哥大學主樓的教室。

今天是系主任Ian的課,平日笑盈盈的老教授,今天的笑容像貼在臉上似的,有些走過場,他若有所思的臉上帶著疲憊。

“從週一開始,大學正式停課,轉為線上教學,圖書館還會開放。”


疫情中海外留學生口述歷史:那一刻,我的留學按下暫停鍵


剛才還喜不自禁的Rebecca,聽到系主任的開場白,愣住了,彷彿播放《玫瑰人生》的錄音機忽然按下了暫停鍵,耳朵一下子被寂靜堵住了。

“就在那一刻,好像一切都停止了,真不敢相信。”幾天後,再拾起那個瞬間,這個中國留學生還是那樣充滿了惋惜和留戀。

“我的留學就這麼結束了?”Rebecca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原本學期中安排的實習項目也不得不取消了。

英國碩士學制一般是一年期,按慣例4、5月份就要結課,緊接著進入最後的論文階段。

“轉為線上,大老遠來到英國上網課?”Rebecca又搖了搖頭,頗有哲學意味地說了一句,“好夢總有醒的時候。”


2

疫情中海外留學生口述歷史:那一刻,我的留學按下暫停鍵


其實,就在格拉斯哥大學宣佈停課前兩週,Rebecca的好夢就醒過兩次了。

一天她放學回宿舍,在查林十字街(Charing Cross)等紅綠燈時,一輛車從身邊駛過,司機搖下車窗,暴怒地衝她大吼大叫。

這座友好而溫馨的蘇格蘭名城,瞬間變得陌生、隔膜、不可理喻。

“我嚇了一跳,不知道怎麼回事,只能說哪裡都有神經病。過了兩天,我的同學在布坎南大街(Buchanan Street)上被人狠狠推了一把,差點摔倒。別的系也有人說中國同學的衣服被人從後面給撕壞了。”

Rebecca的眼神裡透著困惑。“又不是我傳染給英國人的!咱們中國遭的災更嚴重……”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2月12日的官方微博上,對此次疫情疾病的命名(COVID-19)作出了官方註釋:“疾病的命名不得涉及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群體的名稱,正式命名疾病將避免不準確、或帶有歧視的稱謂的使用。”

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把新冠肺炎與中國、中國人聯繫在一起。

疫情中海外留學生口述歷史:那一刻,我的留學按下暫停鍵


隨後的一個週五晚上,Rebecca班裡十幾個同學在pub(英國酒吧)聚會,她和要好的法國和英國同學聊起了自己以及中國同學的遭遇。

“那些挑釁的人都是shit,不用理他們。畢業後我會去中國看看,你講的中國的故事很有意思,我會去找你,畢業前咱們也加——噢,你說的那個——微信。”

平時在WhatsApp(國外社交媒體)群裡互相開玩笑、互相幫助的好朋友,又送上了他們毫不吝惜的安慰和鼓勵。

在英國,酒吧、喝酒、朋友,缺一不可。“三位一體”的文化環境,對抗著當地陰冷多變的天氣,傾訴著人生的世態炎涼。

“我收穫最大的地方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與不同地域的人交流,獲得彼此的理解和信任,獲得文化認同。”

那天,Rebecca特別開心,她沉浸在外國同窗的友情之中。可能是多喝了兩杯,微醺的迷離中竟禁不住哭了起來,最美好的留學要是能一直延續下去該多好啊……

3

疫情中海外留學生口述歷史:那一刻,我的留學按下暫停鍵


夢醒的Rebecca正坐在宿舍的電腦前上網課。

窗外,烏雲狂躁地湧過來,怒不可遏帶來大雨、冰雹,尾隨著格拉斯哥的勁風,呼嘯而至。

室內,沒有老師和同學在身邊,對著冷冰冰的屏幕,Rebecca覺得留學的感覺沒有了,電子化、數字化的結果並沒有讓她覺得升級,反而回到了一年前雅思聽力複習的抓狂時刻。

Rebecca還有1門主課要考試,5門選修課的作業要交,還沒有算畢業論文。孤零零地一個人把這麼多任務消化掉,Rebecca和班裡的同學一起向系裡申請延期交作業。

手機上的WhatsApp群裡,同學們發來的信息表明他們也在走神。

Hi Rebecca, would you join us tonight as Daniel is going back to the States soon? Rebecca,今晚聚會為Daniel回美國送行,你來嗎?

疫情中海外留學生口述歷史:那一刻,我的留學按下暫停鍵


同學John發來了邀請。

還是老外心大,即便是學校處於半關閉狀態,也阻擋不了這些party animals(派對動物)“勇敢的心”。

I am afraid I can’t. Sorry. Say hello to Daniel for me. He is so lovely. 不好意思,恐怕去不成了,替我向Daniel問好,他特別可愛。

“看來,全體合影是沒戲了。現在這個時候哪還顧得上啊!其實我特想去聚會,但實在是覺得新冠肺炎已經很嚴重了,不敢再冒險。”Rebecca終於忍住了,在這個時候,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大學允許學生自願選擇回國還是留在英國,不會因此影響畢業或學位。學校還郵件發送了註冊鏈接,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新冠肺炎免費檢測、治療。”Rebecca提到的這些服務是含在留英學生的醫療保險中的。

“無法想象,3月14日之前,身邊的世界還是那樣平靜,而那之後,一切都變了。”

疫情中海外留學生口述歷史:那一刻,我的留學按下暫停鍵


其實,英國當地時間3月12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發表講話時已經指出,英國遭遇的COVID-19是近三十年來最嚴重的流行疾病,英國民眾要做好“自己摯愛的人因病早逝”的準備。同時,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Patrick Vallance)公開表示,英國境內可能已經有5000—10000人被感染。

“在格拉斯哥,除了華人謹慎小心地注意個人防護,其他人似乎都無動於衷,好像疫情與自己沒什麼關係。也不能說他們就一定膽子大,反正超市裡的衛生紙都被他們搶光了,不過即使是超市裡,也幾乎見不到老外帶口罩的。”

據說歐洲人看不慣英國人喝茶,他們說“我們生病時才喝茶”;老外看不慣中國人戴口罩,他們說“我們生病時才戴口罩”。

中國人也並不願意戴口罩,只是防患於未然;牴觸戴口罩的西方人其實也會戴,可能要等到疫情波及到身邊熟悉的人。

4

疫情中海外留學生口述歷史:那一刻,我的留學按下暫停鍵


上完課,Rebecca來到宿舍附近的Sainsbury’s超市,一箇中國人正把兩推車的東西往一個28寸大行李箱裡裝。

Rebecca倒還沒有開始囤積食物,她是個樂天派,雖然沒有到老外那種“超現實”的自由狀態,但基本擺脫了中國人固有的焦慮。

“事已至此,既來之則安之。親戚朋友勸我回國,說國內更安全。我父母倒無所謂,我很早就自己拿主意,爸媽也不太管。”Rebecca馬上補充道,“只要不斷糧,我就等到9月份交完論文再走,反正在國內也是在網上聽課、交作業。”

夜幕降臨的格拉斯哥,浮雲飄得很快,薄紗一樣的思緒也隨之翻卷而過,天與地漸漸融為一體。

Rebecca吃過晚飯,走出宿舍樓門,到外面透透氣。

“不回國,其實也挺想家。回國,工作的事還不知道能怎麼樣。”平日喜形於色的Rebecca,此時卻不那麼興奮了。


疫情中海外留學生口述歷史:那一刻,我的留學按下暫停鍵


在2020年國內就業市場,應屆高校畢業生874萬人,歸國留學生至少也要50萬人。

“有這個空檔期也好,好好想想自己未來的路,總結總結自己學到的東西。”看來,Rebecca不僅要悶病毒,還要悶出自己的人生規劃。

面壁十年圖破壁,上了這麼多年學,也要有所突破。

“我在英國的成績就算一般,能過關就行。我最看重的還是長長見識。”Rebecca接著說,“在這裡,我學會了不用中國的觀點去評價外國,也不用外國的觀點評價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更強化了這一點。”

對Rebecca來說,疫情中心理上的暫停、不適應是暫時的,留學還沒有結束,雖然並不完美,但生活還要繼續。

像英國人說的,保持冷靜,繼續前進(Keep calm and carry on)……


疫情中海外留學生口述歷史:那一刻,我的留學按下暫停鍵

老趙(Andrew)國際教育知名觀察家,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常年擔任英國大學中國區/東亞區總監。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特約留學培訓師,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城市廣播特聘教育專家。資深教育自媒體人,平臺閱讀量超過1億次,撰寫出版《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