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豬的這個習性,將使你趕豬事半功倍,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了實現豬場效益更大化,就需要進行科學分析,研究養豬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其中瞭解並“活用”豬的習性,以豬為本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把豬場管理得好,這種“以豬習性為本”的管理方式,被廣大資深養豬人認真學習、並巧妙地應用著。

當你瞭解豬的健康生長需要什麼,就可以為豬隻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物質,以滿足豬隻相應的健康生長條件,從而解決實際生產中的豬隻問題,以及生長緩慢的難題。

我們要多站在豬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譬如拿“豬是色盲”來說,這就是豬的一個習性,在生產管理方面,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利用,以提升管理的便捷性。

“活用”豬的這個習性,將使你趕豬事半功倍,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們正常人的眼睛能感知這個世界的五彩繽紛,識別紅、橙、黃、綠、青、藍、紫,加上它們之間的各種過渡色,總共約有60多種,而科學家研究證實,大多數哺乳動物是色盲,幾乎不會分辨顏色,反映到它們眼睛裡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種顏色。

好多養豬人,或許還不知道吧!顏色對豬來說只有黑、白、灰(深、淺)色之分,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色盲,看來豬豬這輩子和駕照無緣了。

很多人說豬喜歡藍色,懼怕紅色等,其實這都是人憑自己的想象而已。因為在黑暗的環境中,豬是幾乎不動的,如果走動也是毫無目標的到處亂撞,這一點已經被獵手驗證了,獵手晚上很少發現野豬,一經發現,就會成為獵手的囊中之物。

“活用”豬的這個習性,將使你趕豬事半功倍,看完你就明白了!

另外,在我們趕豬的時候,也常常用到豬是色盲的這個習性,我們首先會給豬設計一個臨時通道,通常用飼料袋子縫合成長條布樣式,或者其它不透光的東西等都可以,由於豬的眼睛不亮,看不清牆是什麼東西做的。

所以一道飼料袋子縫成的布牆,都可以把豬擋回去,但千萬不可讓豬隻碰到,否則它會橫衝過去,讓豬曉得只有向前才是對的就行了,這樣豬隻一般都會順著人們給它設計的道路前行,自主走進收豬車,省心省力又省時,被廣大賣豬人、收豬人廣泛應用著,切忌趕豬時不要雙腿叉開去攔豬,否則豬很可能會從你的褲襠中穿過,將你頂一個大跟頭,讓大家鬨堂大笑,那麼大的一個活人被豬給拱了。

“活用”豬的這個習性,將使你趕豬事半功倍,看完你就明白了!

總之,我們通過了解、活用豬是色盲的這個習性,然後合理地加以利用,趕豬就不再算是一件難事了,也避免豬隻把人拱翻,致傷的窘態,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放在養豬上也是如此,我們想更好的養好豬,更要做到知豬,懂豬的生活習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