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摩:全球經濟將在Q2陷入衰退 程度不亞於大蕭條

近期,新冠疫情爆發勢頭有增無減,金融市場持續震盪,股市哀鴻遍野。在此背景下,摩根大通(JPMorgan)發表了其最新“末日式”全球經濟展望。

在這份報告中,摩根大通的董事總經理兼經濟研究主管Bruce Kasman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歐洲經濟將出現空前的22%的崩塌式暴跌,英國經濟將陷入蕭條,美國經濟也將暴跌14%,他認為除中國以外的全球經濟將大幅萎縮13.7%。簡而言之,摩根大通目前預計,第二季度全球經濟的萎縮程度將不亞於大蕭條。

以下為原報告的編譯:

上週,我們得出結論,新冠病毒所帶來的的衝擊將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因為在2月至4月的3個月裡,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都在收縮。本週的報告證實了這一觀點。報告顯示,全球(除中國以外的地區)3月份的調查數據均出現大幅下滑。毫無疑問,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全球擴張將在本季度結束。目前的關鍵問題是衡量2020年衰退的深度和持續時間。

小摩:全球經濟將在Q2陷入衰退 程度不亞於大蕭條

由於病毒在全球的快速蔓延,我們一直在迅速調整增長預期。本週,我們再次下調了預測。對全球而言,這些GDP降幅至少是過去50年裡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季度收縮。這些收縮將足以使2020年全球GDP年平均增長率下降1.1%,具體如下:

小摩:全球經濟將在Q2陷入衰退 程度不亞於大蕭條

報告指出,對於美國和西歐而言,新冠疫情的衝擊可能橫跨今年前兩個季度。3月的經濟活動停滯可能足以使這兩個經濟體在本季度陷入收縮,但衝擊的影響預計將集中在第二季度,且這兩個地區將以兩位數的年率收縮。這些結果比全球金融危機或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期間的記錄還要糟糕。

新興市場(EM)也不能倖免。儘管新冠疫情危機在亞洲以外的新興市場國家蔓延得更為緩慢,但它造成的經濟脆弱性在許多方面都在增強。除了它們對製成品和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更加敏感之外,它們還面臨著金融狀況的大幅收緊。石油生產國正在經歷集中的貿易衝擊。最後,當地的公共衛生狀況也相對薄弱。

摩根大通還警告稱,與預計的GDP大幅下降相當,2-3月全球工業生產目前預計將暴跌10%以上,美國和歐元區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或將考驗全球金融危機低點。

小摩:全球經濟將在Q2陷入衰退 程度不亞於大蕭條

儘管摩根大通預計工業生產的崩潰將迅速恢復正常,但它預計失業率將受到更大的衝擊,這將是它目前認為的更為嚴重的衰退的結果:目前,摩根大通預測,未來兩個季度發達市場(DM)的失業率將上升1.6%。不過,摩根大通認為,與2008-2009年的情況一樣,美國的經濟增長比歐元區要快得多,即使幅度較小(圖3)。摩根大通預計2020年美國GDP將萎縮1.5%,失業率到今年年中將升至6.25%,但隨著經濟恢復增長,到年底失業率將回落至5.25%左右。而最直接的是,預計未來幾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將飆升至40萬人以上(圖4)。

小摩:全球經濟將在Q2陷入衰退 程度不亞於大蕭條

現在,唯一的希望是,即將到來的大蕭條將是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短的一次。隨著壞消息接踵而至,人們可能很自然地會推斷,全球經濟衰退將持續到2020年下半年。然而,摩根大通的基本預期仍是,3月至4月的大幅下跌將為2020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勁反彈奠定基礎。摩根大通預計,今年最後兩個季度全球GDP將增長9%。

不過,他隨後便駁斥了自己樂觀的觀點。Kasman表示:“由於上半年增長損失帶來的收入衝擊不太可能逆轉,而且金融環境預計將持續收緊,我們還是預計,到2020年底,全球GDP增長水平將比爆發前的基準水平低2.1%。”

小摩:全球經濟將在Q2陷入衰退 程度不亞於大蕭條

更重要的是,摩根大通表示,全球V型復甦將取決於以下三種催化劑是否能如預期般發揮作用:

1.年中前放寬疫情防控措施。

2.目標明確、協調一致的政策取得成功。

3.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相輔相成,更早出臺財政寬鬆政策。

摩根大通總結稱:“如果經濟活動年終可以從低迷水平恢復常態,並結合政策刺激措施,那麼當前經濟低迷的深度可以被視為經濟強勁反彈的跳板。”然而,存在一個重大風險,即病毒暴發持續時間較長,經濟活動仍受到限制。在這種環境下,風險上升,最初衝擊的深度釋放出負面力量,對經濟的衝擊擴大到2020年下半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在危機前已徘徊在生死邊緣的公司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本,甚至無法將信貸延期或者還可能會倒閉。經濟活動中斷的時間越長,企業倒閉的可能性就越大,對消費者收入和預期的反饋也就越大。”

簡而言之,全球經濟在第二季度肯定會陷入衰退,唯一的問題是,這種衰退是會持續到下半年和2021年,還是會在第三季度出現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