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怎麼工作?”3個建議,從職場隱形人到社交達人

上午,

“小陳,你問下乙方袁經理,方案做好了嗎?聯繫方式,一會兒發你微信。”

“好的。”小陳守著微信等聯繫方式,等來的是袁經理的座機號碼。

……

下午,

“小陳,袁經理怎麼說?”

“嗯.......我還沒打電話……”

“還沒打電話?你在幹什麼?一個電話磨磨唧唧……”

……

上午,小陳拿到座機號碼,坐在位子前,腦子裡在演練,“您好,袁總,我是某公司……”“袁總,您好,我們經理讓我問您……”

一晃,該吃午飯了,“飯點不能掃興,下午再打。”下午,小陳剛要拿起電話,轉念一想,“剛上班,說不定袁經理還沒起呢,再等一會兒。”等著等著,就被領導說了。

小陳有些挫敗,覺得自己性格內向不太好,不能適應經常對外溝通的工作。很焦慮,不知道怎麼辦。其實,小陳這個情況不是內向引起的,而是“社交恐懼症”。混淆兩者,搞錯方向,一切努力也是無用之功。

“社交恐懼,怎麼工作?”3個建議,從職場隱形人到社交達人

01

社交恐懼不等於內向,亂扣帽子可不行

一說起社交恐懼,“內向”總是跟著出現,而兩者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什麼是“社交恐懼”?

社交恐懼的專業名稱叫“社交焦慮障礙”,《無壓力社交》這本書中給社交焦慮下了個定義“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是對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產生畏懼、緊張和焦慮感這一現象的簡稱。”

美國心理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也明確列出4個診斷標準:

1.在面對陌生人或潛在的觀察者時,對一種或多種社交行為產生顯著且長期持續的恐懼感。

2.處在令自己恐懼的社交場合中時,幾乎無法避免產生恐懼感。

3.認識到自己的恐懼感是不合理的或是過度的。

4.儘可能迴避可能會導致自己恐懼的社交場合或在這些場合中倍感煎熬。

工作中,社交恐懼的人們常常會發生以下場景:

  • 看到遠處沒那麼熟的同事走過來,假裝沒看見,低頭走掉。
  • 開會時有想法,害怕被人拒絕,而不發言;不發言又覺得是不是別人會對我有想法。
  • 被領導點名,要求上臺講話,緊張到出汗、臉紅、手發抖

社交恐懼也有輕重之分,大部分情況比較輕微,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進行改變。

“社交恐懼,怎麼工作?”3個建議,從職場隱形人到社交達人

什麼是“內向”?

內向和外向是一對。西方心理學家榮格通過多年的精神病治療實踐,在《心理類型》一書中闡述,人的性格可以分為兩大類,內傾型和外傾型,兩者之間並沒有好壞之分。

內傾型和外傾型最根本的區分,用榮格的話來說,就是“心裡的能量的根源方向”。

外傾型,也就是外向者的能量來源於外部世界,如社交活動、形形色色的人們、不同場合和事物。

內傾型,也就是內向者的能量多來源於自身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

內向者更傾向於一個人待著,集中精力思考作為放鬆的手段;而外向者則傾向於通過社交來放鬆。

內向者和社交恐懼表現出來都是話不多、經常一個人,但他們的內心感受是不同的。內向者享受獨自一人的狀態,也不排斥與人交流;社交恐懼的人則有強烈的焦慮和害怕,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而非否定。

02

社交恐懼到底在恐懼啥?

《抑鬱和焦慮障礙的治療計劃和干預方法》一書中,從認知因素的角度,告訴我們社交恐懼會有三種想法:

1、災難化想法:總是認為事情會以最壞的情況結局。

口頭禪:“完了!完了!”

案例:

在領導叨叨小陳沒打電話的時候,小陳的想法是,“又被領導說了,完了!領導會不會開除我啊?”

2、讀心術:認為別人的想法和自己認為的一樣。

口頭禪:“他一定……”

案例:

有次在早餐店裡,小陳碰到小李,打了招呼,而小李沒有理他。之後,小陳有意無意躲著小李,小陳一直以為小李是個高冷的人,不想搭理自己。後來一次聚會說起了,小李說,“有嗎?可能是沒看到你,我工作之外都不戴眼鏡,睜眼瞎。”

3、算命術:預測的壞事,並認為一定會發生。

口頭禪:“我一定不……(不好的事情)”

案例:

小陳是中文專業的,公司裡辦了個徵文活動,領導推薦小陳去參加。小陳連連拒絕,“不不不,我不行的。我肯定寫不好,都畢業那麼多年沒寫文章了。”

從認知因素可以明顯看出,社會恐懼的人很消極,而且總是陷入在揣測的世界裡。社交併不可怕,可怕的都是自己製造的。

03

好好利用職場,社交恐懼也能變社交達人。

明白社交恐懼實際上就是過度的消極想象後,解決方案也就應運而生。

《知道做到》這本書中提到過改變的核心,“一個人行為的改變總是先從內心想法的轉變開始,然後才逐漸由內而外變化的。”首先,一定要確認自己想改變社交恐懼。畢竟,被迫營業很簡單,從心底認可行為非常難。

有了信念,還需要以下3個方法:

1、慢著,先呼吸

社交恐懼的人一般反應都非常快,一有危險信號釋放,恐懼的心就提起來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阻隔這條神經迴路。

【神經迴路】

由於神經系統由眾多的神經元組成,神經元與神經元又通過突觸建立聯繫,而每個神經元又有大量的突觸,於是便構成了極端複雜的信息傳遞和加工的神經迴路(nerve circuitry)。


“社交恐懼,怎麼工作?”3個建議,從職場隱形人到社交達人

當感知到恐懼來襲時,停下來,開始深呼吸。

深呼吸的具體方法:

深吸氣時,先使腹部膨脹,然後使胸部膨脹,達到極限後,屏氣幾秒鐘,逐漸呼出氣體。呼氣時,先收縮胸部,再收縮腹部,儘量排出肺內氣體。反覆進行吸氣、呼氣,每次3—5分鐘。

2、驗證觀察

莎士比亞在《麥克白》中寫過,“想象中的恐怖遠過於實際上的恐怖。”社交恐懼經常通過想象,把自己嚇死。應對的方法,就是驗證觀察。

情景演練:

小陳拿到座機號立馬給袁經理去了電話,語言也沒組織過,簡單自報家門,詢問方案。結果是袁經理做好了方案,忘記發了,幸好小陳來了電話。小陳很快拿著方案給領導交差了。

多試幾次後,小陳會發現,打電話並不會發生什麼壞事。

當然,現實也並非總是那麼美好,有幾次不好的結果是很正常的,不代表是自己的原因。當壞事發生時,要實事就是的去分析問題出在哪兒,而不是自責。

3、設定突破目標

有了前面的積累,社交恐懼的鐵壁銅牆開始鬆動。接下來,可以設定一些小目標。比如,參與三個人的聊天。有所成就之後,再把目標設定為在部門會議中提案。再到公司內部分享。一步步瓦解與人溝通的壁壘。

改變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刻意訓練》中一句話特別適合鼓勵瓶頸中的自己,“對於任何類型的練習,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


“社交恐懼,怎麼工作?”3個建議,從職場隱形人到社交達人

結語

“社交恐懼”的每個人都是上進的,內心都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社交恐懼”的每個人都是溫暖的,不想發生不愉快的事。

一個上進、溫暖的你,需要被釋放出來,大家才能看到你,認可你。


關注@胖妹阿久,傾聽你的秘密小情緒,分享我的職場小經歷。職場女司機、國家心理諮詢師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