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幫扶 精準扶貧路上的延慶亮點


近年來,延慶區在對口幫扶工作領域為受援地區脫貧摘“帽”作出了諸多努力,辛勤付出換回了豐碩成果。2019年,延慶區對口幫扶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成功“摘帽”,2020年,另一個受援地區內蒙古興和縣成功“脫貧”。


對口幫扶 精準扶貧路上的延慶亮點


兩個受援地區先後脫貧摘“帽”,延慶區精準幫扶也是其中一支攻堅力量。同時,在多年的對口幫扶工作中,延慶區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脫貧幫扶工作經驗。


借力冬奧世園 打造綠色產業


在過去幾年裡,借勢冬奧會世園會籌辦舉辦,延慶區各產業紛紛走上發展快車道。


在對口幫扶領域,延慶區將冬奧世園發展機遇與興和、宣化共享,帶動兩地綠色產業轉型升級,為脫貧攻堅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打下堅實基礎。


從園藝產業到生態旅遊,從冰雪產業到勞務協作。幾年間,興和縣和宣化區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這其中,興和縣的園藝產業發展成果尤為亮眼。


幾年前,興和縣五股泉鄉白腦包村和石灣子村還是兩個較為貧困的村莊,在延慶區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兩個村子著力發展園藝產業。延慶區無償為兩村的貧困戶提供種苗、技術指導並負責回收,還承擔了大棚的租賃費用。幾年發展終見成效,兩村的盆花種植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2019北京世園會期間,兩村20萬盆萬壽菊、串兒紅走進世園會園區,村裡不少貧困戶成功脫貧。


除了產業幫扶,延慶區緊抓世園會機遇,多次組織“共享精彩世園、攜手助力冬奧”青少年交流活動;組建京張文化體育旅遊帶區域聯盟;舉辦年度高端論壇,推動京張文化體育旅遊資源與產品協同開發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措施助力受援地區脫貧攻堅。


興和縣委書記付海青說:“在延慶的大力支持下,我縣的各類產業取得長足發展,尤其是園藝產業,取得了不俗成績,我們一定會把握住這麼好的發展機遇,讓老百姓徹底擺脫貧困。”


脫貧因症施策 拔除貧困“病根”


扶貧要“扶”到點子上。延慶區在與興和宣化的對口幫扶過程中掐“源頭”除“病根”,從根本上幫助兩地“鏟”除貧困。


在興和縣和宣化區,“因病致貧”和“因殘致貧”是比較常見的致貧根源。在具體幫扶工作中,延慶區在“助殘”和“醫療”兩個方面下足了功夫。


幾年間,延慶區先後幫助宣化引入北京如常、天津麵塑、北京御筆坊等機構,培訓並帶動殘疾人就業100餘人;投入25萬元為50名殘疾人入股蘭海牧業公司,每人每年都可以拿到相應的分紅。幫助興和縣實施店子鎮蘆葦溝村養雞場項目,通過購買貧困戶手中剩餘穀物作為飼料、創造就業崗位等,幫助貧困殘疾人增收脫貧;舉辦9期貧困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班,培訓貧困殘疾人159人。


在醫療扶貧領域,延慶區派遣醫療隊為貧困人口進行免費手術,對受援地區醫院支援醫療設備,建立遠程會診平臺,修建基層醫療衛生室等一系列舉措為受援地區賦予強有力的脫貧動能。


今年75歲的任希美是興和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三年前他患上了白內障,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視力模糊。2019年8月,在延慶區衛生健康委組織的“光明扶貧行動”中,他得到了免費手術的機會。


任希美老人的女兒說:“我們家本就經濟困難,如果自己承擔這筆手術費用,會給我們帶來很大壓力,現在我們免費做了手術,能夠節省一大筆開支。”


消費扶貧落地 打開北京市場


除了“產業扶貧”和“健康扶貧”之外,“消費扶貧”也是延慶區對宣化興和的主要扶貧方式之一。利用好北京廣闊的市場,“消費扶貧”不僅確保兩地產品能銷出、能銷好,還為受援地區所生產的優質農產品架設起供需對接的橋樑,真正幫助困難群眾擺脫貧困。

2019年9月,延慶區發改委、商務局通過建設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延慶分中心,進一步促進興和縣、宣化區受援地產品走進延慶。用消費扶貧的方式,帶動受援地經濟發展和當地貧困人口增收。


自去年9月起,雙創延慶分中心通過辦理消費扶貧愛心卡,在超市設立受援地農產品專區專櫃,通過舉辦推介會、網絡銷售等多種方式以及多種途徑展銷扶貧地區特色農產品。


“自開展消費扶貧後,我們直接幫助宣化區脫貧的人數是22人,興和是160人。從去年10月到現在,我們一共銷售了150萬元的扶貧農產品,給受幫扶地區的老百姓增加了一定收入。”綠富隆門店經理魏秀蕊告訴記者,“等疫情過了之後,我們還將去往扶貧地區增加產品銷售種類,給扶貧地區老百姓帶來更大實惠。”


動員社會力量 打贏脫貧戰爭


脫貧攻堅戰是一場“人民戰爭”,其中,政府是扶貧工作的主力軍,社會組織和個人同樣也是扶貧戰役中的重要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組織社會機構積極投身對口幫扶是延慶區扶貧工作中的特色做法。


近年來,延慶區調動起廣大社會的組織積極性,引導它們將扶貧工作做實做細。墨墨祝福公益組織為興和貧困兒童送去圖書,為貧困村安裝太陽能路燈;區優撫對象服務中心、養老服務行業協會為宣化區貧困老人提供70張養老床;北京熱騰公益基金會為宣化區孤寡貧困老人送去價值1.8萬元衣物,為貧困學生購買價值5600元學習用品……


諸多的公益組織將延慶人民的溫暖與祝福化為實際行動,為宣化和興和地區人民帶來脫貧信心,為兩地的脫貧攻堅增添新的砝碼。


“通過這幾年的扶貧工作,我們總結了一套精準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延慶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我們會將這些好的經驗做法持續深入貫徹,讓興和與宣化的群眾不僅能夠脫貧而且還要‘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