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很多穿漢服的女孩你有什麼看法?

無聲的琴絃


漢服只是一種穿衣風格,就像有的人愛穿會黑有的人愛穿紅,有的人愛穿揹帶褲 有的人愛穿連衣裙,總不能因為你愛穿紅色就去罵穿黑色的人有病吧?

至於那些說現代人沒見過怎麼知道漢服長啥樣,您沒見過古畫仕女圖、壁畫、陶俑等嗎?


(圖片來源於《每日故宮》APP)

那些咬住“影視劇”服裝不放的,您都自己說是影視劇服裝了。

“仙女服”“仙服”指的是不按朝代形制等,只追求飄飄欲仙的服裝。

“影樓裝”指的是早期影樓拍照用的服裝,拋開形制啥的不談,質感是真的差。

“影視劇服裝”這玩意撐死叫個古裝或者某某角色cos服

漢服制式科普區↓



以下是懟噴子區

  1. “你們穿漢服不可以穿板鞋高跟鞋 必須扎頭髮穿繡花鞋布鞋”

我一沒花你錢,二沒吃你家米,我怎麼穿管你啥事?復興不是復古OK?

⒉“你們穿奇裝異服還有理了?”

那您給我嘮嘮,漢族服飾怎麼成奇裝異服了?


三月初三《華服日》中華民族服飾的節日(五十六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都屬於華服!)


鋤禾非要日當午


大多數少男少女受古裝劇影響,買一件穿在身上,走在大街上,滿足一下好奇心和虛榮心,這也很正常。今年16歲的丫頭一出門看到大街上穿漢服的小姐姐、小妹妹,忍不住要回頭多看幾眼,羨慕得很。我看在眼裡,也不表態,偷偷地在網上買了一件漢服,並配了一雙古戲鞋,送她一個驚喜,讓她在爺爺8o大壽宴席上穿,她沒好意思穿,還是暑假裡我帶她去西安旅遊時,大大方方地穿了兩天,現在乖乖地疊在櫃子裡睡大覺……😂😂











一個老男人7o


我是漢服死忠者,也在經營一個漢服品牌,純粹是個人從小的情節。就是喜歡喜歡沒有任何理由,我有時候會穿著出席一些聚會或者旅遊也會為了應景帶上幾套,我所在城市對漢服很包容年幼與年長都可以穿,大家熟視無睹了,座標成都市!








我愛卿卿520


我對漢服文化了解的不多,我第一次穿過漢服是在我拍婚紗照的時候,對漢服也挺喜歡的,選的是一件紅色的,拍出來的效果也不錯。

要說有什麼看法,就用平常眼光看待吧。穿什麼衣服是人家的自由。不過我覺得吧,不求漢服料子多貴价格多高,至少要打理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穿出來比較好,出門前熨一熨,不要衣服上一身褶子還起球就穿出來了,這是對衣服起碼的尊重啊!還有就是無論是全套還是混搭,最好什麼季節穿什麼衣服看起來更賞心悅目,我見過有在冬天穿一身雪紡夏款漢服出來的,因為怕冷裡面再套點保暖內衣毛衣什麼的,那畫面實在是驚悚,相比之下穿著乾淨整齊的冬款漢服的姑娘們看起來就好多了。

幾年前在街上真的不會看見穿漢服的小姐姐,近幾年就比較常見了。看見的時候就是覺得我好看 自己也好想穿啊,有時甚至因為自己沒有而傷心 ,忍不住就多看了幾眼。

在學校裡平時也會有小姐姐穿漢服上課,(大學允許穿)因為我是喜歡漢服的,所以看見了也不會覺得奇怪,就是那種羨慕又有點小崇拜的感覺。

在一些偏僻的地區(一般是山村啥的,因為是我朋友告訴我的)上了年紀的,或許會覺得怪異,年輕人,可能同上面所說的一樣想法。

其實,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穿漢服是很漂亮很好看,但畢竟,漢服暫時不可能像日常服裝一樣。穿著漢服,走在路上多多少少都會受到關注,只要你自信一點,穿上一遭,對你而言,基本就跟穿平常服裝沒啥區別,畢竟是自己喜歡的服飾!


阿奇愛剪輯


漢服很美很漂亮,我個人很喜歡!記得10來年前我乘地鐵時第1次看到十幾個年輕的姑娘,穿著漂亮的漢服,在擁擠的地鐵車廂裡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姑娘們年輕漂亮,穿著美麗的漢服,真是恍若天仙。10來年過去了,現在街上穿漢服的姑娘已經很多了。今天早出門鍛鍊的時候,回來的路上還見了幾個姑娘,穿著漢服在中山陵遊玩。一路上經過太平門,新莊廣場火車站,人群中都有不少穿著漂亮漢服裝的年輕姑娘,更給這個節日增加了不少色彩。漢服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服裝它很好的展現了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的文靜,和柔美。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民族服裝。值得中華民族傳承和發揚光大。我是漢服的堅定支持者。


伊然美


關於對漢服的認識,請參看我的這篇文章, 有很詳細的講解。

總體來說,漢服在演變和傳承,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1. 我們學習的是傳統文化內涵,孔子的儒家和其他家的融合文化修養,不要用愛國情懷來道德綁架,認為不穿漢服就是不愛國,這是不理智的,
  2. 我們穿漢服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傳承文化,是把我們中華的美德繼承下去,並不是你穿了漢服就是高尚了,要學歷裡面的禮儀,通常在大街上,看到有人把漢服穿的不倫不類的,我就想吐槽以下,這些行為會誤導一些人
  3. 詳細可以看看,

4. 穿漢服會增加國民自信,這個是有的,現在一到活動日,那些著名景點,都會舉行一些文化活動節,可以看到漢服的隊伍,在日益壯大,對正確的價值觀引導,這個是有必要的,在未來的後代知道我們的祖先,瞭解我們的歷史是有意義的~漢服現在在網上的呼聲很高,後期可能成為一個節日,這就要看我們的國情來定了!

5.以下列舉一下漢服常見錯誤,注意一下!




逸生學說


Miss林認為:一個國家的民族自信,是從文化自信開始的,最起碼從老百姓可以自然、自然地穿各種民族服飾開始的。

歷史原因,我們的人民難免“崇洋媚外”,因為列強靠暴力打服了你,甚至過了若干年,都還有深患“斯德哥爾摩症”的一群人深信外國的月亮更圓。

但是現在,國家強大了,我們完全有資格、有環境、有理由重新審視我們自己的文化,包括我們自己的審美觀和時尚觀,大膽地表達出來。

Miss林堅定地支持那些穿漢服、旗袍的朋友。

在某些人看來,這是譁眾取寵,甚至說什麼“醜人多作怪”——但是,20年前,很多人也是這麼說燙頭、聽錄音機、跳舞的,現在不都證明,不必大驚小怪!

西方女性以性感為美,修身衣服、練翹臀是她們的必修課;我們國家的女性,傳統上就是以含蓄為美,漢服具有這樣明顯的特點。

在穿漢服以前,我印象深刻的是少數民族同學穿民族服裝的問題。

以前我覺得,漢服平時穿肯定不行。後來慢慢發現,各民族特點的服裝,是跟他們的民族文化息息相關的,並不是所有人千篇一律穿西裝、牛仔才叫現代。有時候,少數民族的同學為了融入漢族社會,捨棄了很多他們的習慣,並不是真心覺得他們自己民族的不好。

說漢服也是。無論中國還是日本、韓國,在落後捱打的情況下,發奮學習西方,難免會接入包括著裝時尚方面的文化,但現在看來,我們的文化多元化的前提就是,要尊重、重視我們自己的著裝歷史和文化。


林潔兒


說三點看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穿漢服的女孩子,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漢服和我們中華民族的氣質是相符的。穿在女子身上,可以將她們溫柔善良、含蓄卻又落落大方的氣質表現得恰到好處,讓人一見就生出好感。現在,大城市中穿漢服的女孩子越來越多,有些人覺得奇怪,但更多的是感到賞心悅目,稱讚她們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只是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穿漢服的女子請儘量避免在晚上11點之後出現在大街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二、只要不違反法律,不違背公序良俗,穿什麼衣服都可以

中華文化一直都呈多元化,非常具有包容性。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眼界寬了,包容性就越來越強。漢服雖然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但對現今社會而言來說仍屬“小眾”,不過人們對它都很包容,甚至喜聞樂見。所以,在不違法法律,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喜歡穿什麼就穿什麼。

三、建議以漢服為切入點,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我很高興的看到喜歡穿漢服的男女都是一些年輕人,這些人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而隨著穿漢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我們的詩詞、禮儀等優秀傳統文化也得到了傳播、推廣,建議相關部門不妨推動一下,以漢服為切入點,進一步推廣我們的傳統文化,逐步增強“文化自信”。

最後奉上以前做過的關於漢服一首藏頭詩:

獨有少年人,領引風氣新。風雅服秦漢,騷驚四海人。


磊落故人


希望有更多的漢族同胞能夠找回自己的民族自信,穿著自己的漢家衣裳_華服/漢服。傳承自己漢族文化和禮儀。讓東方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保持著生生不息吧!

民族復興,衣冠同行。在骨在衣,衣德同體。唇齒相依,骨肉相連。一起築成華夏民族的基本底線,來凝聚華夏民族體魄精髓。

華服/漢服是華夏文明的象徵!漢民族的尊嚴!

如果有緣相會,在國內的某個城市、某條街道,或者是某個村鎮的某個角落,親眼看見到穿華服/漢服的漢家小妹、中華好兒郎,我當然為我們的炎黃好子孫予以支持和鼓勵。因為有了下一代青年人的努力奮鬥,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有望了。

看到未來的美好希望,照亮了我喜悅的心房。感動得禁不住熱淚盈眶,華夏民族的自信心終於找回來了,找回來了漢家衣冠的華服/漢服文化之美。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讓我感到無比的驕傲而自豪!















漢化失敗


穿了好幾年漢服了。每到傳統節日就會穿上漢服和同袍好友一起出去。中秋拜月,元宵賞燈,清明祭祖。

除了活動之外,漸漸的日常也敢穿出去了。旅遊的時候,到景點玩的時候,聚餐吃飯的時候,出門看雪的時候。大概我是把漢服當做是我的一個正裝看待,有正式的場合就會穿。

西安現在也非常容易看到穿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了,大家有時候擦肩而過會互相笑一下行個禮。也是別有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