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熱評|全球市場反彈“一觸即發”,但反轉還要再等等

每經記者:每經特約評論員 何志成 每經編輯:王可然

每經特約評論員 何志成

近期,全球市場跌跌不休,何時能迎來一波階段性反彈,備受關注。

週三,美國三大股指均大幅收跌,標普500指數盤中一度熔斷;道指收跌6.30%,失守20000點,兩指數均創三年多新低;納指跌 4.70%,創1年多新低。與此同時,布倫特原油當天也出現大跌,盤中最大跌幅達8.51%,一度接近跌破每桶26美元。而如果以3月來的最高價來計算,當天收盤價接近“腰斬”。

原油每桶25美元左右,到底是不是底部?貴金屬(黃金白銀)是不是到了底部?筆者認為,正常情況下,原油跌至25美元一桶,再跌就是“白菜價”了,畢竟目前價位已經是20年前的水平了。而貴金屬仍有下跌空間,但白銀10天左右下跌一半,近期也應該有所反彈,但問題是,現在不是“正常情況”,所以這樣的反彈會不會盡快到來,顯然值得觀察。

全球虛擬金融市場的主要品種之所以狂跌,主要原因也絕不僅僅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還有市場對前期一些品種大漲的“修正”。從技術面講,美股近期四次熔斷,跌幅超過30%,原油從今年最高點回落超過三分之二,還有白銀等貴金屬大跌。

這樣的下跌,套住了多少人?當然,也有人發大財,尤其是能夠利用原油暴跌賺大錢的“賣油者”——返身向上,多少人等著解套 。因此,目前態勢是即使有反彈,也只能逢高做空。更何況,黃金還沒有跌透,還有補跌空間。儘管如此,筆者認為,階段性反彈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

首先是中國需求開始啟動,18日,有媒體報道說,中國多艘巨型油輪駛向海灣。中國行動,說明布倫特原油價格底部可能就在每桶 25美元附近,再跌就是白送了;第二,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較好控制,疫情暴發地湖北、武漢已經實現確診病例“零新增”,同時中國主要地區主要產業的復工率達到90%,這個產能恢復進度,對未來“需求端”的刺激應該是很大的;第三,中國央行還沒有動手,很可能在選擇合適時機,不排除就在本週末;第四,針對最壞的可能性,各國都在出手“救市”。只要各國共同努力、攜手應對,人類不會被病毒擊敗,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所以說,從目前來看,現在談反彈,很現實;談反轉,還要等等。第一看各國採取防控措施的效果;第二看中國央行近期會不會採取大行動,比如降息,或者設立中小企業免息救助特別貸款基金、大型企業扶持減負政策,防止企業因疫情造成的收入下降以及流動性問題導致破產倒閉等。對此,相信市場也充滿期待。 (作者為獨立經濟學家)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