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失獨家庭如何度過失去獨生子女以後的日子?

想養一貓一狗


失獨家庭的日子可以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

暗無天日。所有的希望失去了,精神寄託失去了,他們只剩下了一副軀體,空洞的軀體。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期盼著自己早日追隨天堂裡的孩子。


我單位的一個同事,孩子在上學的途中出了車禍。接到電話後,她瘋了一樣的跑到現場,抱著孩子就往醫院跑。到醫院的時候,她渾身是血,眼神空洞,只會喊著:醫生,救救他。但是,孩子終究沒救過來。


她當場就精神錯亂了。


單位給她辦理了病休,讓她好好在家休息。可是,呆在家裡,每天看到孩子的影子,聞到孩子的氣息,又怎能好好休息?她天天哭,不吃不喝不睡,身體垮了。送到醫院去,住了一天,就堅持要出院。她說:看到同病房的老人都有孩子照顧,她實在受不了。


其實,對她來說,精神錯亂,或許是一件好事,她會覺得孩子就在身邊,只是,出了趟遠差。回到現實中,會更痛苦。


很想抱抱他們,只是,我知道,這,絲毫幫不了他們。


一個會有用的魚


失獨的痛苦讓人無法想象!失去至親,斬斷家庭的希望,生活陷入了黑暗!

我知道的有兩個失獨家庭。

一個女人,丈夫有文化長得帥工作體面,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奈何丈夫桃色新聞不斷遂和丈夫離婚,倆人育有一子,兒子判給男方。女人沒有再婚,孩子逐漸長大,二十多歲高大帥氣,一次意外這個孩子去世了。這個女人無法走出失獨的痛苦,家裡掛滿了孩子的照片,一個人在家每天以淚洗面,家在外地的姐姐擔心她想不開走極端,把她接過去。姐姐姐夫人很好,家裡是農村的私房,房子大房間多,就騰一間房給她住,每天陪她談心轉移她的注意力,侄子侄女對她也很同情很尊重。這一住就是幾年,後來在親戚朋友的介紹下,結識了一位年紀相仿的喪偶退休男士,倆人喜結連理,婚後平淡而幸福,她待這位男士的孫子外孫視如己出。對這個女人來說,失獨她是不幸的,然而不幸的她有著親人雪中送炭的幫助,和再婚丈夫的關愛。

另外一個家庭,兒子在16歲的時候一次意外身亡,夫妻倆痛苦萬分。本來準備抱養一個孩子的,終因各種原因沒能如願,好在兩年後40多歲的妻子懷孕生下一個男孩。現在男人工作養家,妻子在家照顧孩子料理家務,孩子也即將步入小學,算是遺憾中有個圓滿的結局吧。


寶貝滿滿111


失獨家庭是很悲慘的,用一句話形容:“生活一下子失去色彩,變成了黑白的”。他們所有的希望和追求都沒有了意義,生活就只剩下兩個字“活著”。

我的一位朋友在我們社區居委會工作,他們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回訪社區裡的失獨家庭。她給我講了其中一個失獨家庭的故事:

這本是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夫妻二人都是教師,女兒學習很好,正在攻讀博士。但就在十幾年前,一場災難降臨了這個家庭,爸爸和女兒相繼查出患有癌症。在這種情況下,爸爸毅然決定放棄,把錢和精力都放在女兒的治療上。但是,事與願違,醫生未能保住女兒的生命。之後,爸爸雖然漸漸康復了,但是家庭已經不完整了。

從此之後,他們幾乎斷絕了所有的社交活動,因為周邊每一個幸福的家庭對他們來說都是精神上的刺激。現在,老兩口都60多歲了,退休在家。朋友說前幾年她和同事們誰都不願意去那家回訪,原因是老兩口看到她們就哭。現在她們也依然不願去,原因是老兩口雖然不哭了,但是隻要她們進門就拉住她們不讓走,好像有許多許多話要對她們說。但是,翻來覆去說的都是極瑣碎的一些事。


星鳥傳播



唉!說起這個事人人都心酸,白髮人送黑髮人正常家庭是無法體會得到的,誰踫上誰就倒黴,生不如死,的確很無奈,是“命遠”在捉弄人吧,好端端兒女說沒就沒了,命該如此斷子絕孫,孤獨一生。



不過,你說失獨家庭是如何度過失獨以後的日子的?有道是:“人死不能復生”,活著的人應該節衰順便,保重身體。經過一段時間的痛苦以後,應該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不要整天以汨洗面,不吃不喝。死的人已經死了,活著的人也要為自已的身體考慮,也可以出去旅遊,去散散心,振作起來,放下思想包袱,過好自已的後半生。



兒女沒了,更要注意夫妻之間的感情,要互痛互愛,不要相互埋怨,要相互體貼廝守終身,再苦再難也要攜手度過佘生。人活著要吃要喝,要工作要掙錢,不要因為失獨而失去對未來生活的期望,慢慢的把痛苦的和那些不愉快的事忘卻掉,做一個輕輕鬆鬆,開開心心的正常人。


月季正紅


首先,這個打擊肯定很大很大吧,尤其每每想起孩子心都會在流血的。

就做一個不吉利的假設,要是這樣的事發生在我身上,首先我肯定會肝腸寸斷,悲痛欲絕的,不過如果我還貪生,那我會好好地尊重生命,好好活著,用以前和孩子一起的回憶作為寄託過完剩下的日子吧。

後半生就和老公一起好好過唄,就當丁克來過就好,財產也不用為下一代預留了,都吃光用光吧,而且更不懼怕死亡了,因為死亡代表著和孩子團聚,所以生活得更加肆無忌憚,不再畏首畏尾,只要想做的事就大膽地去做,有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

這樣的可悲的事沒有人希望發生的,不過天災人禍很殘忍,所以趁現在還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

最後祝所有的小寶寶和老寶寶們健康平安一生!


安知知


國家不能讓失獨家庭獨自揹負全部重擔!獨生子女家庭為了國家付出太多,國家應該給予相應的補貼!


有書有閒萬事足


應該是痛不欲生,連呼吸都是痛


用戶9821190150169


唉!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其中最令人肝腸寸斷的就是老來喪子了,那種錐心之痛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體會到的……特別是失獨,自己唯一的孩子比自己先離開人世,今後老兩口的日子簡直可以用萬念俱灰來形容……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幾種:一、孩子活著的時候,夫妻倆的感情就不太好的,唯一的情感紐帶也沒有了,有些夫妻就會心灰意冷的走向離婚之路。還有些男人看見妻子喪失了生育能力,就果斷的離婚再娶,意圖延續香火,這樣的人未免也太殘忍了😡二、努力造人。有些媽媽還有生育能力,但已經不易懷孕了。於是夫妻倆都會傾家蕩產的用盡一切技術手段也想要再生一個孩子,重拾往日歡聲笑語的生活……三、喪失了生育能力而夫妻的感情又很好的,就會互相依偎著、互相勉勵著、互相關懷著、互相攙扶著、互相安慰著渡過餘生。他們有些人關門閉戶,從此不太願意與人接觸,唯恐觸景生情;有些人則選擇昂首挺胸地走出家門,去跳舞、去健身、去學太極和書法,力求把日子過得快快樂樂的,讓天堂的兒女們也好放心;還有的失獨父母選擇了抱團取暖,大家經常都在一起吃吃飯、喝喝茶、唱唱歌、跳跳舞,只有他們在一起時,才會忘情的聊聊自己那曾經多麼優秀的兒女們,才會抱頭痛哭一場,才能在對方處尋找到彼此的理解與關懷。在這裡,我認為後兩者是可取的,既然已成事實,無法改變,那失獨的父母親們就要努力忘掉過去,展望未來,把自己的身體保養好,儘量心情愉快地渡過餘生……


鳳146983974


白髮人送黑髮人,痛失子女的家庭,真的是讓人悲哀,讓人同情。想一想晚年的孤獨是最痛苦的。因為錢沒了可以再掙,也可以過清淡的苦日子。但是唯獨不能失去自己。視如珍寶的孩子。別說是十指連心的骨肉了。就是家裡養了一個小貓小狗失去他的時候,主人也會發狂的。我是真的不喜歡回答這樣的問題。因為感覺這樣的家庭真的是讓人十分同情。在生活中可能失去了很多色彩和意義。這樣的空巢家庭在中國也不是少數。人人都是為人父母的我對他們都很同情。



伊春美食美客


我遠房哥哥,他六十歲了,前年他的兒子30歲跟女朋友快結婚論嫁了,結果查出肝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我跟他兒子小時候還是一起玩的夥伴,按輩分,他兒子還是我侄子。

他兒子不但是家裡的獨子更是我表舅的獨孫。他的死讓整個家族都陷入難以承受的悲傷。已經八十多歲的表舅身體本就不好了,他獨孫這一出事就徹底病倒了,去年也去世了。我表哥表嫂終日以淚洗面 ,再加上年紀大了也不可能再生,夫妻倆原本傷心後來互相埋怨指責,吵架。表嫂離家去外地投奔了自己的弟弟,表哥幾乎就是個行屍走肉,活也不幹了,地也不種了,整天在家借酒消愁。一個好好的家就這樣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