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新基建”將發揮頭雁效應——引領智能經濟前行


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中央提出的“新基建”發展路徑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基建”將發揮頭雁效應,引領中國智能經濟加速前行。

那麼,何為“新型基礎設施”,緣何受到關注?基礎設施,有“傳統”與“新型”之分。傳統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橋樑等。這一領域,中國相對完善,但仍存短板。

“新型基礎設施,一般認為包括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這一領域,中國有較大發展空間。”李彥宏認為,“新基建”既是基礎設施,同時又是新興產業,與傳統基建的“鐵公基”相比,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雙高”特點。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提供了特殊的應用場景,並催生了一批對人工智能的需求。例如,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以及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等方面,大數據、人工智能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彥宏表示。

李彥宏:“新基建”將發揮頭雁效應——引領智能經濟前行

加快“新基建”恰逢其時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的特徵之一就是創新驅動,通過科技創新來增強經濟發展的競爭力。

面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興起,更需要有新的基礎設施來支撐,李彥宏認為,國家希望支撐這樣的基礎設施發展,從而促進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另外從國際上看,雖然國外沒有“新基建”的提法,但是各國也在探索推進新型基礎設施的發展,例如5G網絡、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感知和物聯網等。

從2月3日到3月4日的30天時間內,僅中央層面就至少5次部署與“新基建”相關的任務。加速“新基建”,部委正在加緊落實。

5G是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它不僅在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作用突出,同時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潛力巨大。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就推動智能汽車快速發展,中國將利用多種資金渠道,支持智能汽車基礎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等。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

近日,為加快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

“新基建”進度不斷加快,既是技術創新的結果,也是順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李彥宏表示,加快推進“新基建”,不僅會拉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人才等要素的投入,為傳統產業轉型增添數字化、智能化的“成色”,而且會帶動新消費、新制造、新服務等新興業態的迅速發展,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為穩投資、穩就業、穩增長提供新動力。

將推動我國智能經濟加速前行

“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的新階段。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很強的溢出帶動效應,它將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李彥宏表示,加快“新基建”進度,將推動我國智能經濟加速前行。

在交通、醫療、教育、安防等領域,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經做了很好的探索,並取得顯著成效。李彥宏介紹,百度Apollo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和生態,代表中國最強自動駕駛實力,目前已形成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能車聯三大開放平臺,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智能交通領域擁有業內領先的解決方案。

截至2019年12月,Apollo車隊總測試里程累計超過300萬公里,覆蓋北京、武漢、長春等23個城市;2019年下半年,無人駕駛出租車先後在長沙和滄州展開了試運營。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超過3.5萬億元。

“新基建”賦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新基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雙高”特點。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對於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也有著積極的賦能作用。

“目前我國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的現代農業不斷推進。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資源統籌不足、基礎薄弱、區域差異明顯等問題,急需進一步發掘信息化、數字化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巨大潛力。”李彥宏介紹說。

“要想富先修路”,當前,網路也已經成為了一些地方的致富路。1月20日印發的《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就明確指出,要發揮互聯網企業的核心帶動作用,用數字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更應用好數字化這個“脫貧利器”。

李彥宏認為,加快“新基建”進度,有利於改善鄉村信息基礎設施,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運用,打造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從而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百度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已經有超過10年的探索和積累。2019年,百度以5712件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位列中國第一,並在多個國內外權威機構的評選中,成為唯一進入全球AI四強的中國公司。”李彥宏表示,展望未來,百度會在國家“新基建”戰略中繼續扮演好平臺型公司的角色,發揮技術創新優勢、積極賦能產業轉型,推動智能經濟加速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