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剛需房價跌到多少?你才能不貸款輕鬆買的起房子,買房後還有強大消費能力?

劉華銀mark


作為剛需來說,無論房價跌倒多少該買不起還是買不起

第一、從我國開始實行商品房開始到現在,能夠全款買房的人就不多,更不用說剛需了。上世紀70年代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在6.7平方米,住房可以說是一種十分稀缺的資源。也正是如此才會有後來的房地產市場經濟,房產商品化,目的就是為了利用市場經濟的力量來解決人民的住房問題。但是自從上世紀90年代商品房化之後,貸款買房就開始了直到今天更是成為一種趨勢。可以說從商品房出現的那天開始,能夠全款買房的都是少數,這也是後來為什麼要推動銀行貸款買房的主因。

第二、想要不貸款買房的話,鶴崗這樣的城市或滿足你的要求。前段時間鶴崗房產白菜價的新聞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按照如今鶴崗的房價均價1500元左右,安置房幾萬一套已經是“白菜價”了,如果實在不想貸款買房的朋友,可以仔細算算自己手裡的那些存款夠不夠在鶴崗買一套房。畢竟鶴崗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去接盤的,再說國內類似於鶴崗的城市不多,可謂千年一遇。

第三、想要達到足夠的消費能力,還是要從自身身上找原因,多努力。看到很多網友評論自己一個月工資才2000多,但是你可以問下自己:為什麼自己的工資這麼低?要知道如今隨便一個二線或者省會城市的小區保安工資也有2000多吧,如果說你的工資還不如50-60歲大爺看門掙的多,是不是該想想自己有什麼問題呢?沒有任何人的錢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就算是拆二代,他們也是經歷了至少2代人的苦逼日子才有今天。

買不買得起房倒是其次,如果喪失了上進的動力,才是最致命的

第一、房價過高被太多人作為不再奮鬥的藉口。不可否認如今的房價確實不低,包括很多縣城的房價都讓普通老百姓望而卻步,但是這絕對不是自己放棄奮鬥的藉口。因為錢掙的多少是自己的,沒人跟你搶。哪怕你掙的錢足夠買房不去買,也沒人說你,但是以高房價作為自己不奮鬥的藉口個人覺得就有點牽強了。想下那些送外賣、送快遞的小哥,他們多數的月薪都在5000元以上,這就是差距!!

第二、期待房價下跌或者政府救濟才能有消費力人,註定被時代拋棄。比如,希臘這些歐美國家,如今步入的就是這樣一個怪圈,上班人的工資收入還沒有領政府補貼的人過的束縛。這也是這些國家經濟衰退甚至亂民屢禁不止的原因,社會福利太好不是什麼好事。雖然我們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共產主義,但是不得不說就算是哪天到了,對於社會沒有貢獻價值的人也是要被淘汰的。更何況如今我國處於經濟高速發展階段,更需要更多人的奮鬥才能保證。

綜上,個人覺得期待房價下跌到自己不用貸款買得起,而且有足夠消費能力人肯定是喝多了或者做夢,或許周公才能給你一個合理的夢境。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和經濟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談房產壹貳叄


這個問題我只能說完全錯誤。首次以這樣的措辭評論一個問題。

一是房價下降,金融系統能否承受?樓市的下降必然帶來已貸款買房者的恐慌和損失,可能你的首付都會跌沒,請問這樣的下降對誰有利,最終可能帶來銀行系統出現問題,這是不能發生的,這不是開玩笑設想問題,如果是到房價跌跌不休的時候,請問剛需們你還敢買嗎?就如同股市從5000點一路下滑,你敢買嗎?



二是剛需的定義是什麼,我有首套住房需求,必須要買,但是實際是我們買房都有投資需求,即使我首套,我也想著買了不掉價,能保值增值,現在對剛需的定義似乎有偏頗,房住不炒,不是說所有人人人有房,你可以租房,可以買共有產權房,大城市不行可以小城市買,為什麼非要期待房價下降呢?並非買不起房就是大問題,只要肯奮鬥,你會得到你想要的,幻想要不得



雨下青茶


問出這種問題的人,基本上這輩子都買不到房子了,因為房子他是作為一個金融屬性的一個產品,他現在不僅僅只是說滿足你這個居住的功能,它還有一個啊,金融保值的功能,所以大的勢頭上,房價是不可能出現大規模大範圍的變動和調整的。

跌不跌你其實看一看地價就知道了,政府的地價什麼時候跌過,政府的地價如果不跌那麼房價肯定就不會跌。

現在的房住不炒,主要實際上是要控制房子的一個,嗯溫和的漲幅它不要出現暴漲,因為暴漲是不利於社會穩定的,而且房子確實是收割了,嗯,群眾的財富,所以這裡面,你看從來都沒有政府官方或者哪裡有提過說房價要跌,不可能的。

房子本來就是一個要讓你花了錢以後呢,你要老老實實的去工作,去還貸的一個產品,輕易的讓你買得起,怎麼可能呢,輕易的讓老百姓輕輕鬆鬆的買得起,那誰還會揹負著一身債務去奮鬥去為國家努力呢?

提問很幼稚,邀請了還是回吧


園長看廣州樓市


我認為,當地平均工資作為當地平均房價最合理,最能幫助其他實體發展,住房和吃的一樣重要,不能說窮人就不該有房子,否則話吃的太便宜了,看看發到國家,食物比住宿貴,如果按照現在房價,大米應該50/1斤,白菜50/1斤,土豆20/1斤,玉米40/斤才對稱,還有其他所有行業價格也太便宜了了,房子10年翻10倍,其他產品價格也得10年翻十倍,


劉華銀mark


作為剛需,房價跌到多少?你才能不貸款輕鬆買的起房子,買房後還有強大的消費能力?

一,要回答你這個問題,在不考慮房價漲跌問題的情況下,在你真正實現了財務自由之後,作為剛需的你,什麼時候買房子,全是你自己說了算的。

二,你要考慮房價的漲跌多少,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偽命題。為什麼這麼說呢?房子在老百姓眼裡就是一個生活,休息,睡覺的地方。而在政府的眼裡,房子是一種資產的載體,成了一種資源的形式。是一種資源就要開發利用起來,才能實現資產的增值。政府手裡才有更多的資金,當地經濟才能夠有好的發展。

三,政府文件裡從來都沒有提到過,房價漲跌的問題。只是強調保持物價的穩定性,放止房價大起大落的發生。因為房價大起大落都是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問題。

四,銀行系統對房價的關注,並不是考慮真正的房價跌多少的問題,而是考慮它們最大限度的承受呆死賬帶來的壓力問題。

五,媒體對房價的關注,是房價過高,以成為當下社會的焦點問題。它的作用起到了催波助瀾的目的。使人們更加關注他們的存在。有蹭熱度之嫌。

六,對房價的跌多少的討論,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對買不起房子的人,一種心裡安慰。以對人們仇富心裡的精神安慰和人們對不公平的發洩方法。

七,假如房價大跌20%的話。在中國有買漲不買跌之說。房子賣不動了,地產商就不敢投資,那麼與地產行業有關的產業,就不好過。產業工人就要面對失業或半失業狀態,收入就會相對的減少,已但形成惡性循環。最倒黴的還是老百姓,政府就會託市或救市。

最後,你提出的問題,就是一個偽命題。也是一個根本不會出現的問題。


以然陽光


我所在的準二線城市,存在感倒數後三名的省會,現在均價13000左右,大多數人月收入在3500--6000之間,你說買房吃力不,買個兩室的,真是掏空四個人的錢包,月供5000左右,以後孩子上學 再養個車,都不敢想象,個人觀點 合理價位迴歸到8000--10000月供不超過3500比較適合這個城市!


青椒不夠辣


跌的太多是不可能的,比如一線城市的房價 跌到1萬以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開發商搞慈善,像三四線的房價有的房價一路飆升都飆升到一平最低1萬的勢頭,我覺得三四線的房價6000左右是合理的剛需的還可以簡單的貸個款買個房子,如果跌倒2000-3000那是不可能的了,棚改貨幣化後 一些三四線的房價幾乎都在飆升,只有一小部分的房價會很低也只是三四線城市的周邊縣城罷了。


故事與房產


如果沒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買房就是一個笑話。


牛初乳


我是剛需,我有房子,我也有錢全款。就不買,憋死你!


用戶1704026014


我記得15年前,我們那裡800一方,現在3萬!掙錢的速度永遠比不上房子上漲的速度!

看房,對比,考慮!等於房價又漲了!

好多人都說房子降價了再買,等降了又說再等等!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看著是降了,說白了也是開發商的一種營銷策略,畢竟他拿地價還有成本在那放著!降5000,漲一萬,你說他是降了還是漲了!買房時唯一沒騙你的就是銷售,買吧,不買又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