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到底犯了什麼錯,讓俄羅斯突然出兵敘利亞,導致阿薩德保住了自己命運?

有擋CVT變速箱發明人


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是有原因的:

1、當時伊斯蘭國(1S1S)在敘利亞大舉進攻敘利亞軍已經佔去了敘利亞大部分領土,阿薩德巴沙爾危在旦夕。

2、受巴沙爾的邀請,緊急調兵進駐敘利亞以保住敘利亞的安全。

3、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塔爾圖斯港如果再不緊急馳援就有可能不保

4、土耳其借打擊1S1S為借上實則入侵敘利亞圍剿敘利亞的庫爾德人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出兵敘利亞不但保住了敘利亞政權不受顛覆,保住了塔爾圖斯港不落入叛軍手中,同時制止了土耳其肢解敘利亞,可謂是一舉多得。在這次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的過程中突顯了俄羅斯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也提高了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地位在打擊伊斯蘭國的過程中也突顯出俄羅斯武器裝備的先進性,也給俄羅斯武器出口加分不少。


馬到成功82484612918


美國到底犯了什麼錯,讓俄羅斯突然出兵敘利亞,導致阿薩德保住了自己命運?美國犯了大忌,觸犯了俄羅斯在中東的利害,這個利益不是一般普通利害,是個利益是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敘利亞塔爾圖斯港。塔爾圖斯港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重要的軍事基地。如果情理上在普京手上失去了塔爾圖期港,怎麼向俄羅斯民眾交代,也會給反對派抓住把柄的。美國人也是夠狠的,攛掇北約的幾個國家實行對敘利亞內政進行粗暴的干涉。美國扶植庫爾德武裝分子,進行對敘利亞政府進行推動內戰。美國和北約成員找到了藉口實行對敘利亞侵略。



美國對敘利亞政權顛覆,是看中敘利亞的石油資源和俄羅斯的軍事基地。試圖將俄羅斯從中東趕出去,誰都知道塔爾圖斯是俄羅斯在中東的橋頭堡,也是俄羅斯在中東重要的補給港口。


敘利亞內戰爆發,俄羅斯派出唯一一艘航母抵達塔爾圖港口附近提供支援。俄羅斯經塔爾圖斯向敘利亞提供常規武器,俄特種兵在塔爾圖登錄,協助敘利亞政府打擊武裝份子。2017年俄羅斯和敘利亞簽署協議,塔爾圖斯無償提供俄羅斯使用長達49年。俄方將無償使用這座基地及其附海域,塔爾圖斯對俄羅斯在中東的位置非常重要。美國是犯天條了,繞開聯合國去攻打敘利亞,而且還要動俄羅斯軍事基地,俄羅斯能忍麼。


森林狼6


美國沒有出兵敘利亞是因為在中東戰略的調整,而且當時的奧巴馬政府認為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在反對派武裝的圍攻打擊下將很快的就會垮臺。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美國西方策動的烏克蘭事件,以俄羅斯的強勢軍事反擊而告終。美國在2014年的烏克蘭事件中,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是俄羅斯趁機奪取克里米亞。普京的反擊使得美國西方利用經濟制裁手段打壓俄羅斯,美國西方針對俄羅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嚴厲經濟制裁。

因為美國的打壓制裁,世界石油價格又從100多美元/桶,詭異的跌至30/桶上下。並且美國西方利用掌握的所謂世界主流媒體,妖魔化俄羅斯。俄羅斯雖然得到了克里米亞,也如骨鯁在喉。俄羅斯為了轉移視線另闢戰場,普京出人意外的在2015年9月宣佈出兵敘利亞 ,幫助阿薩德政權打擊恐怖組織和反政府武裝。應該說普京在敘利亞戰場的這一騰挪,因為反恐師出有名爭取了主動,打亂了美國集中在烏克蘭盤的計劃,從而活了整個棋局。


陷入困境的阿薩德政權,也因此起死回升進行戰略大反攻。在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下,阿薩德政府收復了70%以上的失地,現在除了伊德利卜和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之外,恐怖分子和反政府武裝大部分被剿滅。現在回頭看敘利亞局勢的演變,美國在敘利亞為什麼沒有先於俄羅斯出兵,導致阿薩德政權重新獲得生機,這還是值得探討的,應該有這麼幾方面:

一、美國沒有在敘利亞出兵軍事幹預,是源於奧巴馬上臺之後的對外插手干預政策的調整。因為進入新世紀後,小布什政府連續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使得美國嚴重陷入戰爭泥潭。美國由財政盈餘變成了政府債務,奧巴馬接手小布什政府時,美國政府債務高達10.6萬億美元。奧巴馬迫於財政壓力,在維護美國霸權和對外插手干預問題上,奧巴馬以顏色革命手段取代了軍事直接干預。



特別是從2011內開始,美國在中東地區利用策動反對派顛覆反美政權。從突尼斯、埃及、利比亞和敘利亞,除了在敘利亞美國都如願得手。美國不用出兵,就利用反對派的大規模遊行示威以及引發內戰,將穆巴拉克和卡扎菲推翻下臺。對於敘利亞來說,美國也是胸有成竹,認為不需要美軍出動,阿薩德垮臺指日可待。

在敘利亞什葉派阿薩德政權,其人口只佔總人口的20%,65%都是遜尼派以及還有少量的庫爾德人。在敘利亞的遜尼派成立反政府武裝之後,美國為此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後勤。阿薩德面對反政府武裝和is恐怖組織的圍攻只能龜縮在大馬士革。在這樣形勢下,美國坐等勝利果實。

二、什葉派勢力的阿薩德政權,雖然處於少數派民眾狀況,但因為歷史上的敘利亞遜尼派民眾不願意當兵,使得敘利亞軍人大部分都是來自於什葉派。敘利亞的軍政大權基本上掌握在什葉派手中。其次,巴沙爾.阿薩德是政治強人的第二代,執政理念和行事風格完全不同於薩達姆和卡扎菲。小阿薩德進行了一定的政治改革,對於媒體和政治反對派,採取了比以前寬容的態度。敘利亞軍隊沒有大規模譁變,阿薩德的小步改革也緩衝了社會矛盾。

三、在俄羅斯出兵前的三年多時間裡,阿薩德政府保持了相對穩定。關鍵的是得到了伊朗的全力支持,伊朗不願意在敘利亞失去同為什葉派的阿薩德政權。伊朗除了支持同一派別的阿薩德政權的目的,是不願意看到敘利亞落入親美的遜尼派的反對派手中。另外也是為了打擊is恐怖組織武裝。

四、多年來美國中情局在阿富汗和中東地區,明裡暗裡培養和訓練了一些遜尼派宗教激進武裝。在時間上從蘇聯入侵阿富汗開始,以本.拉登為首的宗教激進分子,進入阿富汗武裝抵抗蘇聯。中情局從簡單的軍事器械到單兵作戰的毒刺式導彈操作,都悉心的教會了這些宗教武裝。等到蘇聯從阿富汗撤軍,本拉登等宗教武裝已經是訓練有素的軍事人員了,以本拉登為頭目還成立了基地組織。

不曾想因為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利益不同美國與本.拉登反目成仇。蘇聯人撤出了阿富汗,基地組織的一個分支進入中東地區,趁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之際,在伊拉克慢慢坐大。敘利亞發生內戰以後,這些原基地組織乾脆打出is恐怖組織旗號,在敘伊邊境攻城掠地佔領地盤,甚至還成立了所謂的伊斯蘭國。

因為美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很多的原伊拉克軍人特別是軍官加入is組織,所以後來重新組建的伊拉克政府軍根本不是恐怖武裝的對手。因為美國與這些恐怖組織千絲萬縷的關係,美國看到恐怖組織參與打擊阿薩德政府軍,有時還會提供方便。這些恐怖組織與沙特和土耳其同為遜尼派,面對什葉派阿薩德政權利益一致,暗地裡都有來往。

五、俄羅斯出兵敘利亞,這是完全出乎美國的意料之外的。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獨立元氣大損,普京從2000年上臺,因為正好遇上了世界高油價,日子著實好過了幾年。但是好景不長,烏克蘭事件之後世界石油價格又跌入谷底,俄羅斯經濟經濟伴隨油價下跌滑入困境。

美國認為俄羅斯不會出兵敘利亞,而且2012年俄羅斯外交部曾經發表聲明,只要不影響俄羅斯塔爾圖港軍事基地,俄羅斯能夠接受其它執政者。誰知在這樣的情況下,普京出奇制勝的以幫助阿薩德反恐的名義,果斷出兵敘利亞。使得阿薩德政權轉危為安,又成功的將世界輿論轉移到敘利亞,俄敘聯軍成功的基本消滅了恐怖武裝和大部分反政府武裝。

綜述、可以這麼說美國在敘利亞是失算的,不過美國從顏色顛覆敘利亞起始就沒有出兵的打算。目前敘利亞的局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美國在敘利亞的如意算盤沒有得逞,並不等於說放棄了掌控中東的戰略。


亦新湖


美國大的錯誤到沒有犯,只不過打錯了算盤。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能夠再次翻盤,完全是俄羅斯的國家戰略調整導致。



1、美國借力打力,差一點就成功了。

大家都知道2011年發生在中東地區一系列的政治與軍事運動,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美國通過社交網絡挑起的,直接產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突尼斯、利比亞、埃及和敘利亞等中東國家都發生不同程度的反政府運動,很多中東國家的政府就此倒臺。最典型的就是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倒臺了,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本人也被反對派武裝活活打死。



然而敘利亞也發生了大規模的反政府運動,敘利亞境內的反政府力量頓時鵲起,大大小小的武裝力量攻伐敘利亞政府的地盤,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則步步敗退,眼看著美國的陰謀就要得逞。美國人的失誤就在於自己根本沒有打算直接出兵推翻敘利亞政府,一直在敘利亞只有一兩千人的駐軍,根本不起作用。當然美國國內對於推翻敘利亞政府一直沒有達成一致,一拖再拖,最終拖到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徹底失去了機會。

2、阿薩德政權撐住了。



然而美國沒有想到的是,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非常的堅韌,經過4年的反對派武裝的打擊,加上西方國家的援助反對派武裝,依然沒有徹底推翻阿薩德政權,比起其他的中東國家,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最終還是撐住反對派的進攻。而且在2015年9月份迎來俄羅斯軍隊出兵敘利亞,幫助敘利亞政府恢復原有的地盤。

3、俄羅斯的國家戰略調整。

俄羅斯出兵敘利亞,也不是無的放矢,這源於俄羅斯國家戰略的調整。早期的俄羅斯根本沒有出兵敘利亞的打算,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步步緊逼,把手已經伸到了俄羅斯的鄰國烏克蘭,嚴重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所以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俄羅斯已經不能再沉默了,所以俄羅斯在2014年3月份主動出擊,趁著烏克蘭危機,出兵佔領克里米亞半島。隨後就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嚴厲經濟制裁,在國際社會上也備受批評。



俄羅斯為了轉移國際焦點,在2015年9月決定出兵敘利亞,打著消滅危害世界的恐怖主義的旗號(確實伊斯蘭國ISIS的崛起對世界的威脅非常之大),來幫助自己在中東的最後一個盟友敘利亞政府。結果在幾年內,俄羅斯的武裝力量發揮了自己應有的戰鬥力,消滅了敘利亞大部分的反政府武裝和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直接幫助阿薩德政權徹底翻盤。美國的原來的陰謀徹底落空了。


大正看世界


美國在戰略上並沒有犯下原則性錯誤,但是卻有兩次比較嚴重的誤判。首先是中東戰略的誤判。在已經拿下阿富汗和伊拉克,並在這兩個國家部署軍事力量,對伊朗構成兩肋夾擊的前提下,美國開始對伊朗的盟友下手,試圖斬斷敘伊聯盟。

不過這次美國不想親自動手,他想利用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和在伊拉克北部氾濫的伊斯蘭國恐怖武裝推翻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然後再出手摘桃子,以反恐的名義剷除恐怖武裝接管敘利亞。但是美國這種近似於玩火的手段,觸碰到了兩個國家的奶酪。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伊朗第一時間實施全方位援助,伊朗的支援讓敘利亞政府軍撐過了最艱難的4年。在此期間,伊斯蘭國IS在伊拉克北部和敘利亞中東部地區肆虐,但美國和北約卻只動口不動手,袖手旁觀。聯合國不得不出面呼籲有能力的國家參與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反恐戰爭。

2015年9月,俄羅斯響應聯合國的號召,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自身海外利益(敘利亞是俄羅斯唯一的海外軍事基地),毫無預兆地出兵敘利亞,著實打了美歐和北約一個措手不及。之後敘利亞政府軍就開始轉入全面反攻,最終收復了該國70%以上的領土,並徹底消滅了伊斯蘭國恐怖武裝。

美國的第二個誤判是北約在東歐的戰略壓力效應。美國推動的北約東擴戰略已經推進到烏克蘭,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與俄羅斯將成為相鄰關係了。於是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同時也遭到美歐的嚴厲制裁。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需要找到突破口,轉移東歐方向的戰略壓力。

而敘利亞就是最好的突破口。這是俄羅斯在冷戰後首次在海外投入實戰力量。必然引發美歐和北約的整體震動,從而最大限度地緩解了東歐戰線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俄羅斯藉助敘利亞戰爭重返中東戰略核心圈,就可以與美國下圍棋了,而不是在東歐方向的象棋博弈。


高峰軍事觀察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克里米亞問題後,美國把俄羅斯逼的太緊了

2014年3月,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通過全民公投,從烏克蘭脫離,加入了俄羅斯。事情發生後,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採取了強硬態度,對俄羅斯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制裁。同時在美國的裹挾下,歐盟也對俄羅斯進行了經濟制裁。

在經濟制裁的同時,美國為首的北約,也像東歐地區集結了大量軍隊,與俄羅斯形成軍事對峙,局勢一度非常緊張。當時,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乘坐飛機前往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視察,結果在半途遭到了北約戰鬥機抵近騷擾,雖然最終被俄羅斯護航戰鬥機趕走。但從中也不難看出,那時東歐局勢之緊張。

所謂守舊必失,俄羅斯知道總被美國圍追堵截不是辦法。於是,普京等俄羅斯高層便開始尋找能夠打破美國的封鎖的破局之策。不久後,內戰正打的如火如荼的敘利亞進入了俄羅斯高層的視野,併成為俄羅斯打破美國封鎖的突破點。(從目前看效果很好)

敘利亞是俄羅斯在打仗最後的據點,俄羅斯不想失去

敘利亞是俄羅斯最為重要的盟友之一,對俄羅斯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不能有失。

在蘇聯時期,敘利亞和蘇聯就是盟友的關係。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際影響力大降,但是敘利亞依然沒有拋棄俄羅斯,成為了俄羅斯在中東唯一的盟友。同時,科索沃戰爭後,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最後的勢力被清除,敘利亞又成了俄羅斯在地中海地區唯一的盟友;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更是俄羅斯海軍在前蘇聯地區以外唯一的軍事基地。

一旦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被美國顛覆,俄羅斯就將失去在中東和地中海地區最後的戰略支點,連帶著俄羅斯在中東和地中海的影響力也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所以只要俄羅斯還有一顆大國的心,俄羅斯就絕不能接受,敘利亞被美國控制,必須要不遺餘力的保住敘利亞政府。

俄羅斯希望藉此展現實力,擴大影響

美國為什麼能成為世界警察,除了強大的經濟實力以外。美軍通過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所樹立的赫赫兵威,也是決定性因素。

反觀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後,就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甚至還曾被小小的車臣扎過手。本就因蘇聯解體而大跌的聲望,更是又跌近了冰點。

這次出兵敘利亞,俄羅斯可以與美國同臺競技。是俄羅斯展現實力,擴大影響的一個好機會。如果可以與美國對抗不落下風的話,對俄羅斯重振國威、軍威有很大好處。從現在來看,這一點好像達成了。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談不上犯錯,俄羅斯和美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國家博弈又是“零和博弈”,美國在中東得到更多的利益,俄羅斯在中東利益就會受損,普京最後決定出兵敘利亞,是美國動了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不得不出手!

普京沒有幫利比亞,沒有幫伊拉克,沒有幫阿富汗,最後卻幫敘利亞,現在又幫委內瑞拉和伊朗,普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在美國對付伊拉克、阿富汗的時候,實際上是俄羅斯最困難的時候,普京剛剛接手俄羅斯,葉利欽交到普京手裡的,是一個危機四伏的俄羅斯,是一個爛攤子,攘外必先安內,普京的重點主要是安內,無心和美國鬥,俄羅斯因為美國和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帶動的油價暴漲賺了一筆,給俄羅斯一個喘息的機會,事實已經證明普京的選擇沒有錯,普京讓俄羅斯不倒!

利比亞卡扎菲的政權被推翻之後,美國開始插手敘利亞的內政,支持反政府武裝和敘利亞鬥,這個時候美國已經在做空油價,這個時候普京醒悟了,不能再放縱美國,俄羅斯如果不挽救敘利亞,敘利亞一倒,俄羅斯海軍失去一個軍事基地是小事,美國的下一個目標是伊朗,伊朗和敘利亞的政權都被美國顛覆,俄羅斯被逐出中東,這才是俄羅斯的痛點。

俄羅斯在中東有兩個痛點,第一,美國把俄羅斯逐出中東,美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俄羅斯,美國可以不對俄羅斯動武,就可以讓俄羅斯走向分裂。美國會怎麼做呢?做空油價,石油是俄羅斯的經濟命脈,只要美國長期保持低油價,俄羅斯的經濟一定會崩盤,經濟崩盤,民不聊生,就是再多的核彈頭也保護不了俄羅斯。第二,俄羅斯被逐出中東,美國會帶著北約對俄羅斯進行軍事圍堵,戰場會是烏克蘭,北約會把戰火從烏克蘭燒到莫斯科,這對俄羅斯的是一個災難,對世界各國也是一個災難,俄羅斯如果倒下,美國一家獨大,世界各國會更遭殃。

普京是戰略高手,早就知道美國的下一步棋,猜透了美國的計劃,普京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派俄羅斯的軍隊突然出現在敘利亞,和敘利亞、伊朗一起打敘利亞的叛軍和恐怖分子,在俄羅斯的支持下,美國顛覆巴沙爾政權的計劃失敗,普京給俄羅斯立了一大功,保住了塔爾圖斯港的俄羅斯海軍基地,俯瞰整個中東,隨時可以策應伊朗。

普京表面上保的是巴沙爾政權、是伊朗,實際上普京保的是俄羅斯,若敘利亞、伊朗、委內瑞拉等國不涉及俄羅斯的利益,普京也懶得管,這才是普京,一個為國為民的俄羅斯總統!


老鱷魚觀天下


敘利亞內戰打成了一鍋粥。阿薩德軍隊同ISIS作戰,也同“自由軍”作戰。“自由軍”同ISIS作戰,也同阿薩德軍隊作戰。庫爾德軍隊同ISIS作戰,也同阿薩德軍隊對抗。庫爾德軍隊也同土耳其對抗。土耳其暗地裡支持ISIS。美軍對ISIS空襲也不賣力。似乎在利用ISIS對付阿薩德軍隊。於是敘利亞戰局處於一種膠著狀態。由於長期消耗,阿薩德軍隊實力越來越弱。普大帝一直在糾結,既要考慮要保住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唯一海外軍事基地,又要避免同美國發生衝突。由於戰局長期膠著,ISIS僵而不死,普大帝終於找到了切入點,借打擊ISIS名義果斷出兵,力挺阿薩德。伊朗軍隊似乎比俄羅斯更早支持阿薩德。雖然伊朗付出很大代價,陣亡很多將領,但是改變整個戰局的走向讓阿薩德政權起死回生的還是俄羅斯。

在這場戰爭中,站在美國角度上,美國的失誤應該是美國的立場不明確。既想消滅ISIS,又想利用ISIS消耗阿薩德軍隊。結果把戰爭時間拖延的太長。美國沒有迅速消滅ISIS,反而給俄羅斯介入提供了藉口。假如美國迅速消滅ISIS,然後迅速支持“自由軍”和庫爾德軍隊打敗阿薩德軍隊,美國在敘利亞的戰略目標極有可能實現了。奧巴馬既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態,讓美方坐失戰機。


無藏南即951W


我是向生,我來回答。我認為美國意欲實現其中東霸權,掌控中東地區,其觸碰到了俄羅斯的地緣戰略利益和安全,俄羅斯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否則這也不是俄國的風格了。下面我來具體分析下。



從地緣角度看,美國和俄羅斯就是你死我活的存在,美俄各自視對方為最大威脅

分析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系列行為,包括對攪動敘利亞內戰,支持反對派武裝顛覆阿薩德政權,觸碰了俄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利益,我們不得不把美俄在中東地區的博弈放在世界地緣角度方面和美國追尋的全球帝國戰略總目標來看。下面我從地緣角度來分析,美國和俄羅斯有著根本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白令海峽溝通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同時又是美國和俄羅斯的領土分界線

翻開世界地圖來看,俄國地處東半球亞歐大陸的北部,佔據著亞歐大陸大片領土,西面和歐洲相接,東面是太平洋,南面和東亞的中國、蒙古和朝鮮以及中亞五國相鄰,西南方向隔著黑海和南歐國家相望,同時臨近中東國家,尤其是北面毗鄰北極地區,同時俄羅斯北面和美國阿拉斯加隔著白令海峽相望,而白令海峽位於亞歐大陸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大陸最西點的威爾士王子角之間,白令海峽是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領土的分界線。假設俄國從白令海峽進入美國阿拉斯加,再以阿拉斯加為跳板進入美國本土,這也是有潛在可能性的,而如今俄羅斯在其本土的遠東地區部署戰略導彈部隊也是對美國最大的威懾,這也是讓美國難以接受的。因此,從地緣角度看,美國不可能和身邊擁有著巨大的潛在威脅的俄國發展友好關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再加上美國人腦子裡的零和博弈思維,兩個國家只有你死我活的鬥爭,沒有和諧共存的可能。

俄軍駐守塔爾圖斯軍港,這是俄軍在獨聯體國家之外唯一的軍事基地

美國追求的全球帝國戰略目標也決定了美國必須遏制圍堵俄羅斯

蘇聯時期,美國大多數處於戰略防禦期,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約組織在西歐抵禦蘇聯的擴張和影響力,而蘇聯解體後,北約組織東擴不斷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直到逼近俄羅斯家門口,烏克蘭成為美俄兩國鬥爭的焦點,從俄羅斯出兵格魯吉亞到俄國吞併克里木亞半島,是對美國北約東擴最好的戰略反擊。俄羅斯在東面被美國駐日韓軍隊所包圍封鎖,加上俄羅斯海軍艦隊的衰弱,難以有效突破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包圍;西面被美國和西歐國家的北約組織重重包圍和逼近,而北極地區又是極寒,只有從南面中東地區尋找突破口,以衝出美國的戰略包圍。因此,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幫助阿薩德政權穩固政局,既增強了俄羅斯的力量投射和影響力,同時獲得了敘利亞境內地中海東岸的塔爾圖斯港口作為俄軍常駐軍事基地,維護了俄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利益。俄軍駐軍地中海東岸,向東可以支援伊朗,並且進入中亞阿富汗地區,向南可以進入蘇伊士運河,威懾中東地區產油國,向西進入北非地區可以迂迴包圍西歐。俄軍幫助阿薩德政權站穩了腳跟,自己也滿足了戰略利益需求,更深遠的意義是俄軍就此可以突破美國在俄國東西兩面的包圍圈,不會被困在本土上。

俄敘聯軍在敘利亞打擊反政府武裝和恐怖主義伊斯蘭國,取得了顯著效果,並且阿薩德政權收復了敘利亞大部分領土,而俄軍也實現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中東地區穩固了陣腳。


向生分析


在歷史上蘇聯和美國一直是死對頭,當蘇聯解體後作為主要繼承國的俄羅斯,自然要受到美國的擠壓,原因就是美國怕俄羅斯再次強大後,挑戰她的世界主導權。


當美國首位黑人總統奧巴馬上臺後,他繼續了前總統小布什北約東擴的作風,更加使用陰險的價值觀輸出戰爭,企圖用顏色革命改變親俄國家的政治體制,從而達到壓制俄羅斯生存空間的目的。

當顏色革命這把軟刀子一個個的收拾掉美國眼中不聽話的國家時,美國終於在敘利亞碰到了阿薩德這個硬釘子。

也怪美國輕敵,竟然用了四年時間都沒有推翻阿薩德政府。當清醒過來的俄羅斯在2014年收拾完克里米亞後,發現俄羅斯唯一在敘利亞的海外海軍基地,已經在美國支持下的敘利亞叛軍的包圍圈中。如果俄羅斯失去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海軍基地,那麼俄羅斯只能變成黑海範圍內的內陸國家,並且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勢力,也將被美國驅逐乾淨。
在這種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俄羅斯在2015年用軍事演習的藉口,忽然出兵敘利亞的。當然,俄羅斯這次對敘利亞的出兵是合法的,因為它是受阿薩德政府邀請的。

在俄羅斯的大力支持下,阿薩德政府軍終於扭轉局面,重新奪回了被叛軍攻佔的大片國土。這裡面同為什葉派的伊朗,出力也不少。
在敘利亞整個內戰中,美國確實犯了不少錯誤。

首先她樂觀的錯誤估計了敘利亞內戰的局面,美國認為孤立無援的阿薩德政權在叛軍重重包圍下應該撐不了多久,誰知阿薩德政權前期在伊朗的支持下硬抗了四年。

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俄羅斯在西方制裁下,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忽然出兵敘利亞,從而一舉為俄羅斯在中東打開了局面。

在目前情況下,俄羅斯利用美國犯下的一系列錯誤,在中東聯合土耳其,伊朗,敘利亞等國,已經具備和美國分庭抗禮的實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