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世乒賽日本隊能在混雙項目奪冠,是真正實力的體現還是國乒的戰略放棄?

足球story


兩者都有吧。畢竟能在沒有純國乒組合參加的混雙比賽拿到冠軍,本身就是一種實力!石川佳純/吉村真晴這對混雙搭檔還是有點東西的,不然也不能連續兩次打進世乒賽決賽。

2017年世乒賽混雙比賽,日本組合在決賽擊敗對手,幫助日本隊歷史上首次加冕混雙桂冠,在乒壇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這是他們近38年來的第一枚世乒賽金牌,足以深刻銘記了。

而創造佳績的石川佳純/吉村真晴當時在世乒賽上的確是有實力的,發揮也出色,接連擊敗了不少好手。除了決賽對手、來自中國臺北的陳建安/鄭怡靜組合外,還包括國乒選手方博與德國選手索爾佳的跨國組合。

並且在2019年世乒賽上,石川佳純/吉村真晴還因為張本智和的意外退賽,再度重新搭檔出現在世乒賽舞臺,結果他們用一個亞軍來體現真正實力。一個冠軍一個亞軍的成績,足以讓日本隊引以自豪了。

至於說戰略放棄,是因為國乒並沒有在這個賽場動真格,僅是派出方博搭檔德國選手索爾佳,馮亞蘭搭檔丹麥選手格羅斯,組成跨國組合參賽,奔著增進友誼去的。當時混雙還沒併入奧運項目,再加上如果全部金牌都拿了的話就“不好玩了”。

不如把不那麼重要的混雙金牌“讓出來”給大家競爭,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所以,日本隊才有“來之不易”的世乒賽金牌。不然,國乒派出純組合出戰的話,或許會像2019世乒賽一樣,包攬全部五冠王了。

值得一提的是,混雙之所以能被添加進奧運比賽項目,也有2017年世乒賽日本隊奪冠的功勞。他們當時在世乒賽後就開始“出謀劃策”,花費了不少功夫才促成如今這個局面,試圖想再接再厲。

不過現在看來,日本隊這枚“志在必得”的奧運混雙金牌,似乎要不翼而飛了。這次世乒賽他們就看到了國乒的實力:強無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