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學校被老師侮辱怎麼辦?如何開導?【不搞虛的,實操!】

【提問】 我們家以前是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但一年級以後,慢慢變得不自信,膽子也變小了,也有可能是有點不適應小學環境,有時候因為一些事被老師叫過去問話,不管是不是他的錯,他大部分都會選擇沉默,偶爾我跟老師說不是他的錯,假如老師再問出一句質疑他的話他就不說話了。

甚至有時同桌用鉛筆把他手戳破了,當老師問他怎麼回事時,他居然說是他自己不小心戳破的,老師非常生氣,狠狠地批評了他,還說他神經病啊,完了老師還給我打電話,覺得我家孩子沒事找事。放學以後我就有點生氣的問他,為什麼要用鉛筆的自己的手戳破,他馬上跟我說不是他戳的,是他同桌戳的,我說那你為什麼給老師說自己戳的,他說因為他同桌也不是估計的,只是不小心的我說既然同桌是不小心的,老師問你的時候,你更要把事實告訴老師,相信老師也不會批評你同桌的,他說我怕我說了老師不相信我。

後期我也一直在鼓勵他,有什麼事一定要把事實說出啦,如果是自己的錯,勇敢的承擔責任,但是他總是答應好好的,完了碰到事情總是沉默,不說話就是默認了,所以我怕總是這樣很容易吃虧,我都不知道怎麼引導他了。 他回家也會跟我講,就是在學校不跟老師講,總不能他每次跟我講了以後我再去跟老師溝通,因為他總是什麼都不跟老師講,如果我老是跟老師講,會讓老師覺得我在找事,有幾次老師跟我說,這些事情你可以讓他自己跟我講啊,我也跟他說讓他跟老師講,他總是答應好好的,就是不講這讓我很頭疼,我一直在糾結每次他跟我說的這些事情,我要不要總是跟老師溝通?

小孩子在學校被老師侮辱怎麼辦?如何開導?【不搞虛的,實操!】



老師這一塊確實是缺乏教育方法的。和老師自己的教學經驗,自身的情緒控制和溝通能力的不足有關。我們理性的分析,根據各方面環境原因再思考進一步的處理方式。 那我補充講,作為家長,遇到這個事情能夠讓孩子受到的傷害更小,甚至從中學到東西。

首先,看得出來你家孩子非常善良。

在孩子平和的時候,我們邀請孩子來聊聊這個事情,媽媽保證不批評,不責罵。

“甚至有時候同桌用鉛筆把他手戳破了,當老師問他怎麼回事時,他居然說是他自己不小心戳破的”。

我們啟發式問孩子,老師為什麼會這麼問?然後啟發孩子思考到:“老師擔心學生的安全,想知道事情真相,其實也是關心學生。

“ 孩子說,怕說了老師不相信,那我們幫助孩子說出內心的話:“你其實覺得應該誠實回答是好的,你希望老師相信。媽媽欣賞並鼓勵支持你“誠實”,我相信你下次更有勇氣!!”

然後我們再引導,那下次這種情況,你需要怎麼做?引導孩子知道:“首先我要感謝老師的關心,其次我要誠實的回答老師的問題,最後我要原諒我的同學,因為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我希望老師能夠相信我。”

當孩子自己想出來,或者配合我們思考的時候,我們就要鼓勵和感謝孩子:“這是自己想到的,謝謝你誠實的和媽媽表達自己的想法。”

對於老師說“神經病”,傷害孩子的話。我們可以共情孩子:“媽媽看得出來,你覺得很生氣委屈甚至傷心,因為你覺得老師說的是氣話,不是實話。” 我們要避免給孩子貼標籤,否則孩子就容易養成標籤上的行為。

在學校,我們可能不能避免一些老師和同學給孩子貼標籤,但是家長一定是要把孩子身上的標籤給撕下來,多鼓勵孩子。

老師的言語不得體,媽媽知道你是體貼同學。媽媽相信下次你能用更合適的方法來和老師溝通表達。這是媽媽在給孩子撕下標籤並且賦能。

我們還可以給孩子講大腦蓋子的理論,問孩子是不是老師的大腦蓋子打開了啊,所以老師是在一個動物腦的狀態,當然說出的話都是氣話。

我們可以再引導孩子,別人的語言和我們有沒有關係。譬如一個陌生人因為自己生氣而撒氣在你身上,說你是神經病,你就是神經病了嗎?顯然不是,這只是對方情緒控制力弱的表現。因此對我們本身來說是沒有任何傷害的,我們還是我們自己。

最後,我們再次感謝孩子誠實勇敢的和媽媽說,這是你自己做到的。媽媽相信你下次能夠更勇敢的和老師表達溝通。你只是需要時間。 孩子這邊,首先是要幫他儘量消解這個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 同時讓孩子學會更好的思考處理方式。 這樣至少孩子還是有所收穫,不至於單純的“被傷害”。

另外家長平時也要這麼和孩子溝通,多交流自己的感受。我們不論對錯,都感謝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這樣孩子慢慢的就會養成樂於溝通的習慣。並且,就算他在學校遇到了問題,也願意和家長交流。

我們同時還要教會孩子溝通的具體的方法,比如說:"我感到XXX,因為怎XXX,我希望XXXX。"把這些表達方式的具體話術都要教給孩子。

這個事情其實體現了教會孩子【獨立思考】以及【家庭教育安全感】的重要性。 生活中還會遇到千千萬萬的“老師”,重要的是教會孩子遇到情況,不怪罪自己,正面積極的處理。 利用家庭教育教給孩子,情緒處理,正確溝通,獨立思考,自主賦能的能力,同時讓孩子覺得家庭安全,父母是信賴的~


我們想想孩子通過這件事情學到了什麼?

  1. 孩子知道媽媽認可我的善良,同時鼓勵我誠實和有勇氣
  2. 孩子知道了如何正確的和他人進行反饋問題和溝通
  3. 孩子知道了他人攻擊自己言語不一定是自己不夠好,要客觀分析
  4. 孩子知道了我在媽媽這裡是安全的,我可以表達自己的問題,而不會被苛責
  5. 孩子知道了我們要感謝對方誠實的表達了情緒,這是真誠、信任和勇氣的表現
  6. 我們要積極解決問題,不相互指責,共同想辦法,目標導向
  7. 老師,大人都可能處在頭腦蓋子打開(情緒)的情況下,我們也需要理解


歡迎大家留言,提出教育中遇到的詳細問題,看到後會解答大家,我們一起解決問題~

可關注我公眾號:心上REN(不過教育類的知識還沒有上,後續會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